实验诊断学ppt课件 出血、血栓与止血障碍的检查.ppt
《实验诊断学ppt课件 出血、血栓与止血障碍的检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诊断学ppt课件 出血、血栓与止血障碍的检查.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出血、血栓与止血障碍的检查,侯治富吉林大学 白求恩医学部第三临床医学院 实验诊断教研室,H,血栓与止血障碍的检查,止血、凝血和纤溶机制血管壁检查血小板检查凝血因子检查纤溶功能检查血栓与止血障碍检查项目的选择和临床应用,血栓与止血障碍的检查,生理状态下,血液中有少量纤维蛋白生成,并覆盖在血管内膜上,保护血管内皮,与正常的血小板数量和质量,共同担负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的作用。同时生成的纤维蛋白又被纤维蛋白溶酶所溶解,凝血与纤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保持机体不至出血,也无血栓形成,血液呈流体状态而循环于周身。当这种平衡失调时,便可招致出血不止或形成栓塞。,血栓与止血障碍的检查,止血、凝血和纤溶机制,血管壁
2、的作用血小板的作用凝血因子的作用抗凝血系统的作用纤溶系统的作用,血管壁检查,1、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2、出血时间测定,血管壁检查,1、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capillary resistance test,CRT),又称毛细血管脆性试验或束臂试验。【原理与方法】对毛细血管壁施以压力,观察血管壁、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等的综合止血作用。方法:在肘窝正中下4cm处划一直径2.5cm圆圈,记数圈中出血点数目。用血压计袖带系于上臂,测得血压,然后将压力维持于收缩压、舒张压之间5分钟,解除压力,2分钟后记圈内新的出血点数目。,血管壁检查,1、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参考值】Rumpel-Le
3、ede法:正常人不超过 10个出血点(阴性),10个出血点为阳性。【临床意义】毛细血管抵抗力减低即脆性增加见于:血小板减少,如ITP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功能异常,如血小板无力症;血管病变,如坏血病、,败血症、血管性紫癜;其他:如VW病、服用大量抗血小板药物等。,血管壁检查,2、出血时间测定【原理】将皮肤毛细血管刺破后,出血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称为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BT)。出血时间的长短主要受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影响,其次是血管壁的完整性和收缩功能,血浆凝血因子的影响较小。【参考值】Duke法:13min,4min为异常。Ivy法:26血min,7为异常。,血管壁检查,2、出血
4、时间测定【临床意义】出血时间延长见于:血小板明显减少,如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功能异常,如血小板无力症;严重缺乏血浆有关因子,如 Vw病、DIC;血管异常,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药物影响,如服用乙酸水杨酸,双嘧达莫(潘生丁)等。,血小板检查,1.血小板计数2.血小板平均容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3.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血小板抗体)的检查4.血小板膜糖蛋白(GP)检查5.血块收缩(退缩)试验(CRT),血小板检查,1.血小板计数:【参考值】(100300)X 109/L,血小板检查,血小板计数的临床意义(1)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数100 X 109/L 称为血小板减少。通常血小
5、板数在50 X 109/L 以下,患者即有出血症状。,1)血小板的生成障碍: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放射线损伤、白血病、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纤维化等。2)血小板破坏或消耗亢进:见于免疫性破坏,如有血小板自身抗体(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淋巴瘤)、过敏性药物损伤(奎宁、磺胺药)、病毒感染(上呼吸道炎症、风疹)、血小板同种抗体(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输血后血小板减少症);消耗亢进(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自身异常(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3)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脾肿大(肝硬化、Banti综合征)、血液受到稀释(输入大量库存血或大量血浆)。,血小板检查,血小板计数的临床意义(
6、2)血小板增多:血小板数400X 109/L从称为血小板增多。1)原发性增多: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其代表性疾病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2)反应性增多:见于急性或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癌症患者。这种增多是轻度的。多在500109/L以下,这种异常在原疾病得到治疗后而得到改善。,血小板检查,2.血小板平均容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平均容积(MPV)代表单个血小板的平均容积;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表示血液中血小板大小的离散度。参考值:MPV为711fl;PDW为1517。,血小板检查,2.血小板平均容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临床意义 1)MPV增加见于:血小板破坏增加而
7、骨髓代偿功能良好者;造血功能抑制解除后。MPV增加是造血功能恢复的首要表现。2)MPV减少见于:骨髓造血功能不良,血小板生成减少;有半数败血症患者MPV减低;MPV随血小板数而持续下降,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指标。,血小板检查,3.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血小板抗体)的检查【原理】血小板抗体按免疫球蛋白种类分为三种:即FAIgG、FAIgM和FAIgA;按产生机制分为三种:即自身抗体,如ITP时;同种抗体,如反复输血时;与免疫复合物相关的抗体,如病毒感染时。在临床上多以检查IgG型血小板抗体显示血小板膜抗体的存在。IgG型血小板抗体有两种形式:已经与血小板膜相结合者称为血小板膜结合IgG(PAIg
8、G);在血液中呈游离状态者称为血小板待结合IgG(PBIgG)。通常多用 ELISA法对PAIgG作定量检查。,血小板检查,3.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血小板抗体)的检查【参考值】PAIgG 078.8ng107血小板【临床意义】PAIgG增高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共同特征。同种抗体以ITP的阳性率最高(约90),慢性ITP增高尤其明显,其次是SLE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在这些疾病时,血小板数和自身抗体呈反比。同种抗体见于大量输血、输血后紫癜及新生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与免疫复合物相关的抗体见于药物性血小板减少、败血症及AIDS等。,血小板检查,4.血小板膜糖蛋白(GP)检查 血小板表面存在四种膜糖蛋
9、白,即GMP140、GP IIb/IIIa、GP、GP/。它们在血小板活化过程中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临床上分别运用这一规律监测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1)GMP140 在血小板静止与活化时变化最大,适用于作活化监 测指标。2)GP IIb/IIIa在血小板活化时仍然稳定,适用于作计数指标。,血小板检查,5.血块收缩(退缩)试验(CRT)原理 血液凝固后,血小板释出血栓退缩蛋白(主要是肌动球蛋白),使纤维蛋白网退缩,挤出血清。本试验与血小板数量和质量、纤维蛋白原量和功能、其他凝血因子的量和功能、以及纤溶功能有关。参考值 血块退缩时间:于凝固后12lh开始退缩,于24内退缩完全。,血小板检查,5.血块
10、收缩(退缩)试验(CRT)【临床意义】血块退缩不良见于:血小板减少,血小板50X 109L时退缩显著减弱;血小板功能异常如血小板无力症;凝血因子异常,如因子缺乏症;纤维蛋白原或凝血酶原显著降低。,凝血因子检查,1、凝血时间测定(clotting time,CT)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3、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4、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FG)5、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多聚体测定(血栓前体蛋白,TPP),凝血因子检查,1、凝血时间测定(clotting time,CT)原理 静脉应放在玻璃试管中,观察自采血开始至血凝所需的时间称为凝血时间(CT)。本试验是反映自因子被负电荷表面(
11、玻璃)激活,至纤维蛋白形成,一连串的复杂酶反应所需的时间,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过程第一期有无异常。参考值 4 12min(试管法),CT,凝血因子检查,1、凝血时间测定(clotting time,CT)临床意义:凝血时间延长见于 因子、IX、XI明显减少(活性20),如甲、乙、丙型血友病等。凝血酶原高度减少,如严重的肝损害、阻塞性黄疽、新生儿出血重肝损伤等。纤维蛋白原生成严重减少,如先天性纤维蛋白原减少症。应示肝素、双香豆素等抗凝药物时。纤溶亢进使纤维蛋白原降至l2gL以下或生成大量FDP时。循环抗凝血素增加,如SLE。,凝血因子检查,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 原理 本试验是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诊断学ppt课件 出血、血栓与止血障碍的检查 实验 诊断 ppt 课件 出血 血栓 止血 障碍 检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42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