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过程参数的检测和控制 ppt课件.ppt
《生化过程参数的检测和控制 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化过程参数的检测和控制 ppt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4/2,1,生化过程参数的检测和控制,2023/4/2,2,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生化过程参数的分类及生物传感器的种类及特点,能利用生物传感器对生化反应中的直接参数进行检测,并通过参数判断生产过程是否染菌,掌握杂菌染菌的途径及挽救;教学重点:直接参数的检测、生产过程中的染菌及其控制;教学难点:直接参数的检测、生产过程中的染菌及其控制。,2023/4/2,3,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直接参数的检测与控制第二节 生物传感器第三节 生产过程中的染菌及其控制,2023/4/2,4,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生化过程参数的分类及生物传感器的种类及特点,能利用生物传感器对生
2、化反应中的直接参数进行检测,并通过参数判断生产过程是否染菌,掌握杂菌染菌的途径及挽救;教学重点:直接参数的检测、生产过程中的染菌及其控制;教学难点:直接参数的检测、生产过程中的染菌及其控制;,2023/4/2,5,在发酵工业中,除了要考虑已接种的微生物本身的特殊需要外,由于产品的要求还应适当考虑培养基的组成、pH值、温度、水分、氧气、杂菌污染等条件。这些条件的变化反映了发酵过程的动态。人们在实践中,正是通过观察和控制这些工艺条件从而控制和完成发酵过程。当然,这些条件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影响的,认真研究发酵产物的调控机制,并创造所必需的分析和传感仪表,以提供这些控制发酵工艺取得成效,显然也是生
3、化工程的重要课题。,2023/4/2,6,生化过程参数的分类,反映生化过程变化的参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以直接采用特定的传感器检测的参数称为直接参数,包括各种反映物理环境和化学环境变化的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搅拌功率、转速、泡沫、黏度、浊度、pH、离子强度、溶解氧和基质浓度等。另一类是综合参数,包括细胞生长速率、产物合成速率、呼吸商等。,2023/4/2,7,用于发酵工业的传感器,除了应满足一般测量仪表的要求外,还应具有几个方面的面的特征:(1)传感器能安装在发酵罐内耐受高压蒸汽(120-135,30min以上)灭菌处理;(2)传感器及二次仪表具有长期工作稳定性,在1-2周内其测量误差应小
4、于5%;,2023/4/2,8,(3)最好能在使用过程中随时校正;(4)材料不易老化,使用寿命长;(5)传感器的探头安装和使用方便;(6)探头不易被物料粘住、堵塞;(7)价格便宜。,2023/4/2,9,第一节 直接参数的检测和控制一.温度检测和控制 严格保持菌种的生长繁殖和生物合成所需的最适温度,对稳定发酵过程,缩短周期,提高产量,具有重要意义。通常可以采用水银温度计、热电阻监测系统中的温度。普遍使用的热电阻有铂电阻和铜电阻。,2023/4/2,10,铂电阻精度高、稳定性好、性能可靠;铜电阻超过100时易被氧化。为了使生物反应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必须采取措施在夹套或蛇管内通入冷却水加以控制。
5、,发酵热的测定(1)通过测量一定时间内冷却水的流量和冷却水的进出。Q发酵=GC(T2-T1)/VQ发酵-发酵热;C-冷却水的比热G-冷却水的流量;T1T2-进出口冷却水的温度;V-发酵液的体积,2023/4/2,12,(2)通过罐温度的自动控制,先使罐温达到恒定,再关闭自控装置,测量温度随时间上升的速率S。Q发酵=(M1C1+M2C2)S/VM1-发酵液重量;M2-发酵罐重量;C1-发酵液比热;C2-发酵罐材料比热;S-温升速率Q发酵-发酵热,2023/4/2,13,(3)根据化合物的燃烧值计算发酵过程中生物热的近似值。根据赫斯定律,热效应决定于系统的初态和终态,而与变化的途径无关。反应的热效
6、应等于产物的生成热总和减去作用物的生成热总和,也可以用燃烧热来计算热效应,特别对于有机化合物,燃烧热可直接测定,所以采用燃烧热来计算更合适。,2023/4/2,14,反应热效应等于作用物的燃烧热总和(消耗培养基释放的能)减去生成物的燃烧热总和(产物和菌所具有的能),可用下式计算:,(4)测定微生物生长代谢中的耗氧量。-发酵过程中生成的发酵热数量;-基质完全氧化需氧量与菌体和产物完全氧化需氧量之差,即微生物在生长和代谢过程中所消耗的氧;,2023/4/2,16,-代表微生物呼吸(供氧)反应的焓变,若以有效电子转移(物质在氧化过程中伴随着能量释放所进行的电子转移)为基准,则:其中为有机化合物氧化时
7、每转移一个有效电子所平均释放出的热量;4为消耗相应的有效电子转移数(当1葡萄糖,2023/4/2,17,完全氧化时,需要消耗6氧气,相应的有效电子转移数为24,释放的能量应为:,所以:,由此可见,通风(耗氧)发酵过程生成的发酵热数量与过程所消耗的氧是成正比。当测得发酵过程中氧的消耗(可根据气体分析和通风量进行计算得到),就能把发酵过程中需要移去的热量计算出来。,2023/4/2,18,根据理论推导和试验验证,可以用下式对通风发酵过程生成热进行估算:QH=(0.1060.124)QO2(1/10)QO2QO2-比耗氧速率(mmolO2/g菌体.h)QH-发酵热生成的比速(kcal/g菌体.h)当
8、通风发酵出现溶解氧不足时,有的的微生物能够进行厌氧反应。则出现:QH(0.1060.124)QO2。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可以得出溶氧不足的结论。,二.pH的检测和控制pH值可用耐灭菌的玻璃电极和银-汞参比电极以及pH测量仪表的检测系统检测,可连续指示罐内酸碱变化。微生物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具有一定规律。在微生物细胞的生长阶段,由于所用的微生物菌种不同,相对于接种后的起始pH值有上升或下降趋势,2023/4/2,20,在生产阶段,一般反应液的pH值趋于稳定,维持在最适合产物形成的范围。在微生物细胞的自溶阶段,随着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的耗尽,微生物细胞内蛋白酶的积累和活跃,微生物自溶,引起培养液中的
9、氨基氮等的增加,致使pH值有上升。,引起反应液pH 值下降的主要原因有:1.培养基中的碳/氮比例不当,碳源过多,特别是葡萄糖过量或者中间补糖过多或溶解氧不足,致使糖等物质氧化不完全,培养液中有机酸会大量积累,从而使pH值下降2.消泡油加得过多;3.微生物生理性物质的存在,使pH值下降。,2023/4/2,22,引起反应液 pH值上升的主要原因有:1.培养基中的碳/氮比例不当,碳源过多,氨基氮释放会使pH值上升。2.生理碱性物质存在。3.中间补料液中氨水或尿素等碱性物质的加入过多。,1.调节培养基中的原始pH值,或加入缓冲溶液制成缓冲能力强、pH值变化不大的培养基。2.可在反应过程中加入弱酸或弱
10、碱进行pH值的调节,进而合理地控制发酵条件,也可通过调整通风量来控制pH值。3.进行补料,既调节了培养液的pH值,又可补充营养,增加培养液的浓度和减少阻遏作用,进一步提高产率。,反应液中pH值的控制方法,2023/4/2,24,4.采用酸性铵盐作为氮源时,由于NH4+被利用后,剩下的酸根会引起发酵液中的pH值下降,在培养液中可加入碳酸钙来调节pH值。5.根据pH值的变化可用流加氨水的方法来调节,同时又可把氨水作为氮源供给。6.以尿素作为氮源进行流加调节pH值。,三.泡沫的影响和控制太多的泡沫给反应带来不利的影响1.使反应器的装填系数减少;2.造成大量逃液,导致产物的损失;3.泡沫“顶罐”有可能
11、使培养基从搅拌的轴封渗出,增加了染菌的机会。,2023/4/2,26,4.由于泡沫的液位变动,以及不同生长周期微生物随泡沫漂浮,使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影响了微生物群体的效果,增加了微生物群体的不均一性。5.影响了搅拌的正常进行,妨碍了微生物的呼吸。6.使微生物提早自溶。7.为了控制泡沫,需加入消泡剂。对产物的提取不利。,微生物反应过程产生泡沫的原因1.由外界引进的气流被机械地分散形成2.反应过程产生的气体聚结生成的泡沫培养基的物理化学性质对泡沫形成的表面现象起决定作用,此外,培养基的温度、酸碱度、浓度等对过程的泡沫也有一定的影响。培养基中的蛋白质含量越多,反应液的黏度也越大,越容易起泡
12、,泡沫多而且持久稳定。,泡沫的控制化学消泡消泡机理:1.消泡剂是表面活性物质,降低气泡表面张力,使气泡破裂2.降低机械强度(降低液膜的弹性)3.降低膜表面的黏度。天然油脂类、高级醇类、聚醚类、硅酮类、氟化烷烃等,2023/4/2,29,生产中的一些用法:(1)通过机械搅拌,使消泡剂更易于分散在反应液中。(2)将消泡剂与载体一起使用,使消泡剂溶于或分散于载体中,比如用聚氧丙烯甘油作消泡剂时,以豆油为载体的消泡增效作用明显。(3)多种消泡剂并用可增强消泡作用。(4)使用乳化剂增强消泡剂的消泡作用,如消泡剂聚氧丙烯甘油用吐温-80为乳化剂的增效作用可提高12倍。,机械消泡 靠机械强烈振动和压力的变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化过程参数的检测和控制 ppt课件 生化 过程 参数 检测 控制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42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