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之DNA的生物合成课件.ppt
《生物化学之DNA的生物合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之DNA的生物合成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篇 基因信息的传递,第 十 章 DNA的生物合成(复制)第十一章 转录第十二章 翻译第十三章 基因表达调控,中心法则,基因:是为生物活性产物编码的DNA功能片段,这些产物主要是蛋白质或是各种RNA,第十章 DNA的生物合成(复制),复制的要点 1 半保留复制2 有起始点、终止点和方向3 半不连续复制,第一节 半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当细胞分裂,DNA进行复制时,双螺旋结构解开而成为单链,用于合成新的互补链。子代细胞出现新的DNA双链,其中一股单链是从亲代完整地接受过来的旧链。另一股单链完全重新合成的新链,且按碱基配对原则与旧链互补。,1、Watson和Crick的半保留复制模型:DNA双螺
2、旋的两条链碱基通过A-T、G-C之间的氢键联结,并且两条链互补。因此,Watson和Crick提出DNA的半保留复制模型:双螺旋揭开,每条链作为模板,以四种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为底物,在依赖于DNA的DNA聚合酶催化下,按照A-T、G-C配对方式,合成与两条模板链脱氧核苷酸对应的两条新链,然后以一新一旧脱氧多核苷酸组成的双链分别进入子细胞。,2、模型的试验证明:1958年Meselson和Stahl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同位素标记法进行证明试验:(1)将大肠杆菌在含标记的15NH4Cl的培养基内,繁殖12代,保证DNA上的N都是15N;(2)将上述培养好的细菌转入到含14NH4Cl的培养基
3、中继续培养,并在细菌刚转入14NH4Cl中(0代)以及在此培养基中分裂1、2、3、4代时分别取样分析;,第二节 DNA复制的酶学,1.底物:dNTP(dATP,dGTP,dCTP,dTTP)2.聚合酶:DNA聚合酶(DNA依赖的DNA 聚合酶)DNA-pol3.模板:单链的DNA母链4.引物:寡核苷酸引物(RNA)5.其他酶和蛋白质因子:解链酶,解旋酶,单链结合蛋白,连接酶,DNA聚合酶的活性,5至3的聚合活性5 3方向核酸 外切酶活性5 3外切酶活性3 5外切酶活性,一、聚合酶催化的反应,5至3的聚合活性(5 3),核酸外切酶活性 35外切酶活性 53外切酶活性,聚合反应在DNA聚合酶催化下
4、,四种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dATP、dGTP、dCTP、dTTP)被加到DNA链的3末端,同时释放出无机焦磷酸。1、DNA链的游离3-羟基对进入的dNTP磷原子发生亲核攻击,形成3,5-磷酸二酯键,并脱下焦磷酸2、形成磷酸二酯键的能量来自-与-磷酸基之间高能键的裂解3、聚合反应可逆,但随焦磷酸的水解可推动反应的完成4、DNA链由5向3方向延长5、需要有游离的3-羟基,即需要引物链,二、DAN聚合酶结构,(一)原核生物:pol:与校读,修复有关A、DNA聚合酶活力:通过核苷酸聚合反应使DNA链 沿53方向延长;B、35核酸外切酶活力:由3端水解DNA链。在 正常情况下该活力受抑制,一旦出现错配碱
5、基时,聚合反应停止,该活力会切去错配碱基,起校 对作用;C、53核酸外切酶活力:由5端水解DNA链。切 除嘧啶二聚体和RNA引物。小片段:5 3核酸 外切酶活性大片段(Klenow片段):聚合活性、3 5外切活性(常用的工具酶),pol:以带有缺口的双链DNA为模板和引物,从53方向合成DNA,同时具有35外切酶活力。可能在DNA的修复中起作用。,pol:真正起复制作用的酶。由10种亚基组成的不对称二聚体,、组成核心酶活性:聚合活性、3 5外切活性+pol(核心酶)pol(核心酶)+pol pol+pol*(全酶)具有聚合酶活力,具有校对功能,是组建核心酶因子,是二聚化因子,和是延长因子,识别
6、引物并引导聚合酶结合,复制起始时被释放。pol只作用于有缺口的双链DNA,pol可作用于有引物的长单链DNA,pol*是天然的聚合酶,(二)真核生物(DNA-pol):DNA聚合酶:与随从链的合成有关。需要以缺口双链或带引物的单链DNA为模板,引物是DNA或RNA短链,RNA引物由引物合成酶合成DNA聚合酶:核酸外切酶活性,与修复有关DNA聚合酶:存在于线粒体。以RNA为模板,以DNA短链为引物DNA聚合酶:与领头链的合成有关。具有35外切酶活力DNA聚合酶:与校读、修复和填补缺口有关,核酸外切酶活性和即时校读DNA-pol,的3 5外切酶活性(主要应用在引物切除后的缺口复制)复制的保真性和碱
7、基选择pol 的亚基先形成氢键,再生成磷酸二酯键 依赖三种机理1 遵守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规律2 聚合酶在复制延长中对碱基的选择功能3 复制中出错时有即时校读功能,(三)DNA聚合酶的核酸外切酶活性和复制的保真性,三、复制中解链和DNA分子的拓扑学变化,(一)解链酶 领头链 Dna B(解旋酶)随从链 解链酶,SSB:单链结合蛋白,(二)DNA拓扑异构酶(解旋酶)既能水解,又能连接磷酸二酯键 拓扑酶:切断DNA双链中的一股(原核生物中只能消除负超螺旋,真核生物中能消除正、负超螺旋)拓扑酶:切断DNA双链(同上)(三)单链DNA结合蛋白(SSB)维持模板处于单链状态 保护单链的完整,四、引物酶和引
8、发体引物酶:RNA聚合酶-Dna G引发体:Dna G 和 DnaB Dna A辨认复制启始点,然后解链酶Dna B在Dna C帮助下结合解链区,并在DNA拓扑异构酶协助下沿DNA链5 3方向解链,并由SSB蛋白保护单链。解链后,在复制起点DnaB活化Dna G,促使其合成RNA引物。,五、DNA连接酶(ligase),催化两段DNA之间的连接,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MN:烟酰胺单核苷酸,+AMP,但实际上在切口处5端的往往是RNA引物切除后留下一个单磷酸基,不具备羟基亲和攻击的条件,由此:,DNA连接酶 催化双链DNA切口处的5-磷酸基和3-羟基生成磷酸二酯键:(1)形成酶-AMP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化学 DNA 生物 合成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42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