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ppt课件.ppt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ppt课件.ppt(1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与治疗进展,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内科 马中富,Fa,Fa,PLT,Ca2+,血液凝固的机制,内源系统,外源系统,胶原、激肽释放酶原和激肽释放酶,F,Fa和 Fa,F,Fa,F,凝血酶原,选择通路,F,Fa,F,Ca2+,F,Fa,Fa,PLT,Ca2+,F,凝血酶,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稳固的纤维蛋白,TF,Fa,Ca2+,Fa,F,Ca2+,传统通路,Ca2+,(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综合征。1995年Muller-Berghaus等则认为DIC是一种获得性综合征,其特征为血管内凝血
2、活化致使血管内纤维蛋白形成,此过程中可伴有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DIC的本质是一种广泛的、散在的微血管栓塞和继发性纤溶亢进综合征。因而在临床上出现微循环障碍、出血倾向、脏器功能障碍(或衰竭)、溶血等一系列临床表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SOF)多见于感染、创伤、病理产科的综合征。DIC时由于微血管栓塞和(或)微循环衰竭可引起组织器官供血不足,导致一个或多个器官功能衰竭。据统计在DIC病例中至少50%合并MSOF。,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感染性病症 由感染所诱发的DIC占总发病数的30%-43%。统计我院1973年-2002年共30年,我院3
3、9.8%,治疗有效率69.5%。2、恶性肿瘤 发病约占DIC总发病的24%-34%。我院占20%,治疗有效率15.1%。3、病理产科 发病约占DIC总发病数的4%-12%。我院占21.6%,治疗有效率76.1%。,易诱发DIC的原发性病症,4、手术及创伤 发病约占DIC总发病数的1%-15%。我院占16.5%,治疗有效率34.8%。5、其他因素及病症1)ABO不相容的红细胞输注可迅速发生急性DIC。2)在急性肝坏死,妊娠脂肪肝,或者慢性肝病伴腹水患者经过Leveen分流术后,均可能发生急性DIC。,易诱发DIC的原发性病症,6、医源性病征(1)药物 多种解热镇痛药,某些生物及酶制剂、纤溶抑制剂
4、、皮质激素和少数抗生素等。(2)大型手术及其他医疗操作。(3)肿瘤治疗。(4)医疗过程中的意外,如溶血性输血反应;革兰阴性菌等污染性输入;某些中药及在大量非等渗性液体输注所致的严重溶血反应等。,易诱发DIC的原发性病症,病 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复杂。临床各科多种疾病均可导致DIC的发生。其中又以感染、肿瘤、病理产科(产科并发症)、创伤及手术等最为常见。约占DIC发病数的80%以上。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医源性DIC”的病例报道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值得注意。把引起DIC的病因,改称为易诱发DIC的原发性病症更切合实际。,发病机理,目前有些学者把DIC发病机理分为三类:(1)组织因子释放、外源性凝
5、血系统激活而启动凝血系统:如严重的创伤、烧伤、大手术、产科意外等,暴发型肝炎,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癌组织破坏。组织因子释放而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诱发DIC。(2)血管内皮细胞抗凝机制的减低和损伤,凝血和抗凝功能失调:如缺氧、酸中毒、抗原-抗体复合物、严重感染、内毒素等均可损伤内皮细胞,使凝血酶调节蛋白(TM)和肝素样物质量的减少,释放组织因子,t-PA减少和PAI-I增多使纤溶活性降低,NO、PGI2、ADP酶减少等减少而使血小板功能被抑制,带负电荷的胶原暴露后通过内源性凝血途径而诱发DIC。,发病机理,目前有些学者把DIC发病机理分为三类:(3)血细胞的大量破坏、血小板被激活:红细胞的大量破坏
6、如异型输血、疟疾、PNH、急性免疫性溶血等致红细胞大量破坏,释放大量的ADP等促凝物,促进血小板黏附、聚集,而且红细胞膜浓缩致局限、及凝血酶原等凝血因子,产生凝血反应,生成大量凝血酶而诱发DIC。白细胞(尤其是单核细胞)的破坏或激活:ANL患者在放、化疗等时,白细胞大量破坏释放组织因子,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白细胞在内毒素、IL-1和TNF等刺激下可诱导表达组织因子,而启动DIC。,发病机理,目前有些学者把DIC发病机理分为三类:(4)促凝物质进入血液:急性胰腺炎时,大量的胰蛋白酶入血,可激活凝血酶原,促进凝血酶的形成。蛇毒如斑蝰蛇毒含有的两种促凝成分或在Ca2+的参与下激活因子,或可加强因子的
7、活性,从而促进DIC的发生;而锯鳞蝰蛇毒则可直接使凝血酶原变成凝血酶。某些肿瘤细胞也可分泌促凝物质,激活因子等促进DIC的发生和发展。,近来认为,对DIC起主导作用的是外源性诱发因素。任何原因引起组织凝血活酶(TTP)被释放或激活都可能引起DIC的出现。近来有研究发现组织凝血因子(TF)促进凝血途径除参与外源性系统激活外,还参与内源性凝血系统激活的重要始动因素之一。新近特别强调组织因子(TF)在DIC发病中认为起着主导作用。近来对血管内皮组织损伤导致的DIC引人注意。血小板活化在DIC中的作用应予重视。,发病机理,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1、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该系统可吞噬血液中的坏死
8、组织、促凝血物质、内毒素抗原抗体复合物等。2、肝功能严重障碍:主要的抗凝物质如蛋白C、AT-及纤溶酶原等均在肝脏合成,a、a、a等的灭活也在肝脏,肝脏功能严重受损时可使凝血、抗凝和纤溶平衡紊乱。3、血液的高凝状态:妊娠3周起,孕妇血液中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如、等逐渐增多,而AT-、tPA、uPA则降低,意外产科时大量组织因子释放而诱发DIC。4、微循环障碍:休克时血流缓慢、血液淤积等诱发血细胞的激活而诱发DIC。,发病机理诱发因素,Fa,Fa,PLT,Ca2+,血液凝固的机制,内源系统,外源系统,胶原、激肽释放酶原和激肽释放酶,F,Fa和 Fa,F,Fa,F,凝血酶原,选择通路,F,Fa,F,Ca
9、2+,F,Fa,Fa,PLT,Ca2+,F,凝血酶,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稳固的纤维蛋白,TF,Fa,Ca2+,Fa,F,Ca2+,传统通路,Ca2+,凝血酶原,凝血酶,因子XII激活,纤维蛋白原,灭活抗凝血酶(AT),凝血酶,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因子V增加,因子X激活,因子增加,因子X III激活,不稳定纤维蛋白,稳定纤维蛋白(交联),发病机理,出血倾向,凝血因子减少,血小板数量下降、功能降低,降解多种凝血因子,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形成,纤溶酶,抗纤溶酶消耗,纤维蛋白(原)降解,血管通透性异常,出血倾向,发病机理,DIC致病因素,继发性纤溶亢进,凝血因子消耗,PLT数量及功能下降,低 凝,功能
10、异常,出 血,血管通透性增加,发病机理,DIC,病理生理:多数学者仍把DIC分为三个时期:(1)高凝血期:为DIC的早期阶段,凝血试验检查显示为高凝状态,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减少不明显;(2)消耗性低凝血期:此期出血倾向显著,血小板及凝血因子消耗较为明显;(3)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期:一般认为出现在DIC的后期,以出血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可显示有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的表现。,发病机理,病理学改变:(1)纤维蛋白血栓形成;(2)多发性出血;(3)休克。,发病机理,临床表现,DIC的症状和体征具有高度的可变性,其中出血及弥散性血栓形成为突出,后者常引起不可逆性终末脏器损害和致死给人们留下深
11、刻的印象。DIC的临床表现还具有以下特征:由于引起DIC的原发病很多,因而DIC的临床表现常为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所掩盖或重叠。DIC病理发展过程可有跳跃式的改变,故临床表现也有极大的变异性。有部分DIC患者(占13.5%-20%)除原发病症状和体征外,可无明显的DIC特异性表现。,DIC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有出血倾向、低血压或休克、栓塞及微血管病性溶血。1、出血倾向:出血是DIC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有时甚至是提示DIC诊断的唯一临床表现。DIC出血的临床特点有:出血多突然发生,常不易用原发病或原发病当时的病状来解释,且过去多无出血史。出血部位广泛,呈多发性,出血量可多、可少,往往有2个以上的部位出
12、血。,临床表现,DIC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有出血倾向、低血压或休克、栓塞及微血管病性溶血。1、出血倾向:出血是DIC最常见的症状之一,DIC出血的临床特点有:出血者多伴有DIC其他的临床症状,如低血压或休克,皮肤栓塞坏死及脏器功能不全等。单纯补充凝血因子而不辅以抗凝治疗,有时不仅不能纠正出血,甚至加重病情;而适当的抗凝治疗辅以补充凝血因子、血小板,往往可取得良好效果。,临床表现,DIC特殊体征,出血点,外科伤口出血,紫癜,外伤伤口出血,血疱,静脉穿刺部位出血,周围性紫癜,动脉层渗血,暴发性坏疽,皮下血肿,临床表现,2、低血压、休克或微循环衰竭:DIC当病情较轻时表现为低血压,重者有休克或微循环衰
13、竭,这些临床表现也是DIC最重要和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发生率在30%-80%之间,DIC所致休克的特点有:起病突然,早期找不到明确的原因;常有全身多部位出血,但与出血表现不对称;常早期出现生命重要器官的功能障碍,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休克多甚顽固性,常规抗休克治疗效果不佳。,临床表现,3、微血管栓塞:DIC的微血管栓塞症既较隐匿、易被忽视,但又非常重要,因若广泛的脏器栓塞,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unction failure,MOF)则后果严重,抢救成功机会大减。,临床表现,DIC微血栓所致的终末器官功能紊乱,临床表现,4、微血管病性溶血:它所引起的红细胞破坏在DIC
14、诊断上有重要的价值。这种微血管性溶血的临床特点是:多数缺乏典型急性血管内溶血的表现,如寒战、发热,腰痛和黄疸等;部分病例出现不能用原发病及出血程度来解释的进行性贫血,或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可能是提示DIC溶血反应的唯一证据;由于微血管病是DIC溶血的主要原因,所以患者红细胞破坏证据较为明显,在血片中可见大量红细胞碎片和破碎红细胞,以呈三角形,盔形、棘状等异形红细胞。,临床表现,5、原发病的临床表现:病理产科;感染;创伤致骨折、组织损伤等;恶性肿瘤破裂、细胞溶解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诊断DIC必要的条件。目前DIC时常用的实验室检查,主要根据两大类缺陷来检查:一是消耗性凝血障碍
15、(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减少);二是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测得)。新近对DIC致病因素的检测,受到重视,特别是组织因子(TF)和AT的检测。,Fa,Fa,PLT,Ca2+,血液凝固的机制,内源系统,外源系统,胶原、激肽释放酶原和激肽释放酶,F,Fa和 Fa,F,Fa,F,凝血酶原,选择通路,F,Fa,F,Ca2+,F,Fa,Fa,PLT,Ca2+,F,凝血酶,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稳固的纤维蛋白,TF,Fa,Ca2+,Fa,F,Ca2+,传统通路,Ca2+,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消耗后减少的主要检查有:血小板计数减少;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纤维蛋白原定量减少;抗凝血酶(AT-)含量
16、及活性降低;血浆因子:C活性(vWF因子)降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实验室检查,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测得有:纤溶酶原减少及活性降低;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生(FDP)明显增多;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阳性;乙醇胶试验阳性;D-二聚体水平升高等。,实验室检查,近年在DIC和DIC前的高凝状态称DIC前状态(Per-DIC)的实验室检查有不少进展。DIC和Per-DIC的实验诊断标志物,目前主要包括四大类:1、反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分子标志物;2、反映血小板激活分子标志物;3、反映凝血纤溶激活的分子标志物;4、活化的凝血纤溶因子抑制复合物;5、TFPE测定。,实
17、验室检查,1、凝血酶调节蛋白(TM)是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分子标志物,Pre-DIC时TM明显升高,而仅有DIC基础疾病而无DIC发生倾向者,TM不增高。故对Pre-DIC诊断有重要意义。2、组织因子(TF),TF已成为DIC诊断的分子标志物之一。3、内皮素(EF-I)是内皮细胞因子;4、血浆纤维蛋白溶酶激活剂抑制物-I(PAI-I),现将新近发展的对DIC和Pre-DIC诊断有较大价值的实验室检查作简要介绍:,实验室检查,5 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PA)。6 血小板因子4(PF-4)和-血小板蛋白(-TG)7-颗粒膜糖蛋白(GMP-140):DIC时血浆 GMP-140分子数增多。8
18、 凝血酶原活化肽(F2/F1+2):在DIC时常见(F2/F1+2)增高。Pre-DIC时,也有明显升高9 维蛋白肽A/B(FPA/FPB):是凝血酶标志物。在DIC时,常有增高。在Pre-DIC患者FPA显著升高,对诊断有重要意义。,实验室检查,10 纤维蛋白肽B1-42、15-42:FPB15-42增加提示纤溶亢进,DIC时常增加。当FPA与B15-42相关肽同时升高,则是DIC的有力证据。当FPA缺乏时,而B15-42相关肽水平升高是原发性纤溶亢进的有力证据。11 凝血酶抗凝血酶(TAT)复合物:TAT复合物检测对DIC诊断较为准确。研究发现TAT对Pre-DIC的诊断阳性率为95%98
19、%,敏感性为88%,特异性63%。研究发现非白血病性Pre-DIC,TAT水平更高,对非白血病Pre-DIC更有诊断价值。,实验室检查,12 纤溶酶2纤溶酶抑制(PIC):在DIC前期,若PIC增高可依此据推测Pre-DIC。13 D-二聚体测定:目前认为D-二聚体测定是诊断DIC有实用价值的较新方法。D-二聚体是在凝血酶最初转变纤维蛋白原为纤维蛋白及激发因子XIII到绞链纤维蛋白时降解形成的产物。而D-二聚体是绞链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的产物。对诊断Pre-DIC的诊断有较大价值。其阳性率57%,阳性预测率96%,特异性97%。,实验室检查,D-二聚体阴性或定量不超过400g/L就不能诊断DI
20、C,已被证实98.4%以上是准确的。当 D-二聚体正常8倍以上对DIC诊断的特异性 可达95.5%。,实验室检查,D-二聚体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合并DIC诊断价值与3P试验的比较:在AL大多数患者D-二聚体阳性或轻度升高,仅少数并发DIC。大多数AL患者3P均为阴性。D-二聚体与3P均阴性,AL并发DIC可能性很少:D-二聚体与3P均阳性对AL合并DIC的诊断很有帮助,且较重要又具有实际应用价值。D-二聚体阳性对诊断AL并DIC的价值不如3P阳性。但近年又有人发现,D-二聚体在DIC及血栓性疾病的诊断上敏感性可达90%,但特异性仅为37%。这个结果值得关注。,实验室检查,14 可溶性纤维蛋
21、白单体复合物(SFMC):此物是纤维蛋白单体与FDP结合,形成SFMC,而SFMC是凝血及纤溶激活的重要标志物。有学者发现,Pre-DIC患者血浆SFMC显著高于非DIC患者,但低于DIC患者,故SFMC在Pre-DIC时,其阳性率为87%,敏感性为97%,特异性83%,阳性结果预测有效性为87%。15 P-选择素:,实验室检查,DIC诊断常用实验室检查指标评价,实验项目,敏感度(),特异性(),诊断有效率(),PT 91 27 57,FIB 22 100 65,PLT 97 48 67,PTT 91 42 57,畸形RBC 23 73 51,TT 83 60 70,FDP 100 67 87
22、,DIC诊断常用实验室检查指标评价,实验项目,敏感度(),特异性(),诊断有效率(),D-D 91 68 80,AT 91 40 70,PT+PTT+TT 83 11 50,PT+PTT+FIB 22 100 65,PT+PTT和FDP 91 71 86,FDP和D-D 91 94 95,DIC不同时期的实验室检查指标评价,DIC的临床特点,DIC的临床特点,目前主张把DIC的临床分期为:1、临床前期(前DIC);2、早期(高凝期);3、中期(低凝期);4、晚期(纤溶亢进期)。DIC临床前期亦称前DIC(Pre-DIC):是指在DIC基础疾病存在的前提下,体内与凝血、纤溶过程有关的各系统或血液
23、流变学方面等发生了一系列病理变化,但尚未出现典型DIC临床症状及体征,或尚未达到DIC确诊标准的一种亚临床状态。,DIC的临床分期,前DIC诊断参考标准:1、存在易致DIC的疾病基础;2、有下列1项以上的临床表现:皮肤、粘膜栓塞,灶性缺血性坏死及溃疡形成等;原发病的微循环障碍,如皮肤苍白、湿冷及紫绀等;不明原因的肺、肾、脑等轻度或可逆性脏器功能障碍;抗凝治疗有效。,前DIC的临床诊断,3、有下列3项以上实验异常:正常操作条件下,采集血标本易凝固,或PT缩短3s以上,APTT缩短5s以上;血浆血小板活化分子标志物含量增加,如-TG、PF4、TXB2、GMP-140;凝血激活分子标志物含量增加:F
24、1+2、TAT、FPA、SFMC;抗凝活性降低:AT活性降低,PC活性降低;血管内皮细胞分子标志物升高:ET-1、TM。,前DIC的临床诊断,日本厚生省DIC研究委员会制定的诊断标准:,1.TF活性增加;2.SFMC阳性;3.FPA升高;4.TAT升高;5、纤维蛋白(原)溶解产物15-42升高;6、纤溶酶或纤溶酶-2-抗纤溶酶复合物升高;7、D-二聚体升高;8、AT降低;9、数日内血小板或纤维蛋白原急剧下降或FDP骤升;10、应用肝素后,上列1-9项改善或转为正常;11、血栓弹力图示高凝状态(r/k值缩短,ma增大);12、APTT缩短。,前DIC的临床诊断,有德国学者主张把DIC分为三期:,
25、第一期:血液止血系统功能代偿期:显示止血成分无明显的消耗,但某些标志物活化以及酶抑制复合物增加。具体指标为APTT、PT、TT、BPC(血小板)均属正常范围:F1+2与TAT升高,AT(抗凝血酶)轻度减少;血浆中有可疑的SFb(可溶性纤维蛋白),亦称SFMC阳性。第二期:血液止血功能失代偿期:显示血小板与凝血因子减低,标志物活化与酶抑制复合物持续增加。具体指标为APTT与PT延长;TT多数正常,少数延长;BPC、Fbg、凝血因子与AT降低并呈进行性下降;F1+2、TAT、FDPs明显增加;SFb增加。,DIC的临床分期,第三期:DIC充分发展期:充分显示出止血物质的消耗。具体指标为:APTT、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ppt课件 弥散 血管 凝血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42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