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规范管理专科护士培训课件.ppt
《消毒供应规范管理专科护士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毒供应规范管理专科护士培训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消毒供应规范管理专科护士培训,医院感染管理科2016.7,内容,市卫计委县级及基层医疗机构检查通知2规1标关键点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低温等离子灭菌的注意点湿包的原因,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专项督导实施方案,消毒供应中心职能及分区,消毒供应中心: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工作区:去污区 检查、包装及灭菌区 无菌物品存放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WS310.12009,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再处理应符合使用后及时清洗、消毒、灭菌的程序,并符合以下要求:,a)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的皮肤、黏膜、组织的
2、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b)接触皮肤、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c)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执行WS3102中规定的处理流程。,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WS310.12009,工作区域划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如下:,a)物品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流。b)空气流向由洁到污;去污区保持相对负压,检查、包装及灭菌区保持相对正压。,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WS310.12009,工作区域温度、相对湿度、机械通风的换气次数,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WS310.12009,工作区域设计与材料要求,应符合以下要
3、求:,a)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之间应设实际屏障。b)去污区与检查、包装及灭菌区之间应设洁、污物品传递通道;并分别设人员出入缓冲间(带)。c)缓冲间(带)应设洗手设施,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无菌物品存放区内不应设洗手池。d)检查、包装及灭菌区的专用洁具间应采用封闭式设计。e)工作区域的天花板、墙壁应无裂隙,不落尘,便于清洗和消毒;地面与墙面踢脚及所有阴角均应为弧形设计;电源插座应采用防水安全型;地面应防滑、易清洗、耐腐蚀;地漏应采用防返溢式;污水应集中至医院污水处理系统。,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WS310.12009,相关部门管理职责与要求,b)落实岗位培训制
4、度;将消毒供应专业知识和相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纳入CSSD人员的继续教育计划,并为其学习、交流创造条件。c)对CSSD清洗、消毒、灭菌工作和质量监测进行指导和监督,定期进行检查与评价。d)发生可疑医疗器械所致的医源性感染时,组织、协调CSSD和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改进措施。e)对CSSD新建、改建与扩建的设计方案进行卫生学审议;对清洗、消毒与灭菌设备的配置与质量指标提出意见。f)负责设备购置的审核(合格证、技术参数);建立对厂家设备安装、检修的质量审核、验收制度;专人负责CSSD设备的维护和定期检修,并建立设备档案。g)保证CSSD的水、电、压缩空气及蒸汽的供给和质量,定期进行设施、
5、管道的维护和检修。h)定期对CSSD所使用的各类数字登记表如压力表、温度表等进行校验,并记录备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WS310.12009,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41 通常情况下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处理程序。被朊毒体、所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消毒再清洗消毒灭菌。42 应根据WS3101的规定,选择清洗、消毒或灭菌处理方法。43 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应符合WS3103的规定。44 耐湿、耐热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首选物理消毒或灭菌方法。45 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
6、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包装方法及材料,5781 灭菌包装材料应符合GB/T19633 的要求。开放式的储槽不应用于灭菌物品的包装。纺织品包装材料应一用一清洗,无污渍,灯光检查无破损。5782 硬质容器的使用与操作,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其清洗消毒应符合本标准。5783 灭菌物品包装分为闭合式包装和密封式包装。手术器械采用闭合式包装方法,应由2层包装材料分2次包装。5784 密封式包装如使用纸袋、纸塑袋等材料,可使用一层,适用于单独包装的器械。,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封包要求,5791 包外应设有灭菌化学指示物。高度危险性物品灭菌包内还应放置包内化学
7、指示物;如果透过包装材料可直接观察包内灭菌化学指示物的颜色变化,则不放置包外灭菌化学指示物。5792 闭合式包装应使用专用胶带,胶带长度应与灭菌包体积、重量相适宜,松紧适度。封包应严密,保持闭合完好性。5793 纸塑袋、纸袋等密封包装其密封宽度应6mm,包内器械柜包装袋封口处2.5cm。5794 医用热封机在每日使用前应检查参数和准确性和闭合完好性。5795 硬质容器应设置安全闭锁装置,无菌屏障完整性破坏时应可识别。5796 灭菌物品包装的标识应注明物品名称、包装者等内容。灭菌前注明灭菌器编号、灭菌批次、灭菌日期和失效日期。标识应具有追溯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
8、范,灭菌物品按以下要求进行装载:,a)应使用专用灭菌架或篮筐装载灭菌物品。灭菌包之间应留间隙,利于灭菌介质的穿透。b)宜将同类材质的器械、器具和物品,置于同一批次进行灭菌。c)材质不相同时,纺织类物品应放置于上层、竖放,金属器械类放置于下层。d)手术器械包、硬式容器应平放;盆、盘、碗类物品应斜放,包内容器开口朝向一致;玻璃瓶等底部无孔的器皿类物品应倒立或侧放;纸袋、纸塑包装应侧放;利于蒸汽进入和冷空气排出。e)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中,大包宜摆放于上层,小包宜摆放于下层。f)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应超过柜室容积80%。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应超过柜室容积的90%;同时不
9、应小于柜室容积的10%和5%。58143按以下要求进行进行灭菌操作:a)应观测并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参数及设备运行状况。b)灭菌过程的监测应符合WS3103中相关规定。58144 无菌物品按以下要求进行卸载:a)从灭菌器卸载取出的物品,待温度降至室温时方可移动,冷却时间应30min。b)每批次应确认灭菌过程合格,包外、包内化学指示物合格;检查无湿包现象,防止无菌物品损坏和污染。无菌包掉落地上或误放到不洁处应视为污染。,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灭菌注意事项,快速压力蒸汽灭菌方法可不包括干燥程序;运输时避免污染;4h内使用,不能储存。灭菌物品包体积不应超
10、过10cm10cm20cm,油剂、粉剂的厚度不应超过0.6cm,凡士林纱布条厚度不应超过1.3cm,装载高度不应超过灭菌器内腔高度的2/3,物品间应留有充分的空间。灭菌时不应与灭菌器内腔底部及四壁接触,灭菌后温度降到40以下再开灭菌器。残留环氧乙烷排放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设置专用的排气系统,并保证足够的时间进行灭菌后的通风换气。环氧乙烷灭菌器及气瓶或气罐应远离火源和静电。气罐不应存放在冰箱中。低温等离子灭菌前物品应充分干燥 灭菌物品应使用专用包装材料和容器。灭菌物品及包装材料不应含植物性纤维材质,如纸、海绵、棉布、木质类、油类、粉剂类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
11、菌技术操作规范,储存,591 灭菌后物品应分类、分架存放在无菌物品存放区。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应去除外包装后,进入无菌物品存放区。592 物品存放架或柜应距地面高度20cm,离墙5cm10cm,距天花板50cm。593 物品放置应固定位置,设置标识。接触无菌物品前应洗手或手消毒。594 消毒后直接使用的物品应干燥、包装后专架存放。,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无菌物品储存有效期,5951 环境的温度、湿度达到WS310.1的规定时,使用纺织品材料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14d;未达到环境标准时,有效期宜为7d。5952 医用一次性纸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1个月;使
12、用一次性医用皱纹纸、医用无纺布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6个月;使用一次性纸塑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6个月。硬质容器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6个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朊毒体污染的处理流程,611 疑似或确诊朊毒体感染的病人宜选用一次性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进行双层密闭封装焚烧处理。612 可重复使用的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浸泡于1mol/L氢氧化钠溶液内作用60min,再按照本标准5358进行处理,压力蒸汽灭菌应选用134138,18min,或132,30min,或121,60min。613 注意事项6131 使用的清洁剂、消毒剂应每次
13、更换。6132 每次处理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消毒清洗器具,更换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洗手和手消毒。,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气性坏疽污染的处理流程,气性坏疽污染的处理流程应符合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和要求。应先采用含氯或含溴消毒剂1000mg/L2000 mg/L浸泡30min45min后,有明显污染物时应采用含氯消毒剂5000mg/L再常规进行处理。63 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处理应符合国家当时发布的规定要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科室质量管理要求,应专人负责质量监测工作。应定期对清洁剂、消毒剂、洗涤用水、润滑剂、包装材料等进行
14、质量检查 应定期进行监测材料的质量检查,包括抽查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及有效期等,检查结果应符合要求。自制测试标准包应符合消毒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对清洗消毒器、灭菌器进行日常清洁和检查 设备的检测与验证:a)清洗消毒器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进行验证;b)压力蒸汽灭菌器应每年对压力和安全阀进行检测校验。c)干热灭菌器应每年用多点温度检测仪对灭菌器各层内、中、外各点的温度进行物理监测;d)低温灭菌器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进行验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质量的监测,日常
15、监测 在检查包装时进行,应目测和/或借助带光源放大镜检查。清洗后的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定期抽查 每月应至少随机抽查3个5个待灭菌包内全部物品的清洗质量,检查的内容同日常监测,并记录监测结果。,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清洗消毒器及其质量的监测,日常监测 应每批次监测清洗消毒器的物理参数及运转情况 定期监测:对清洗消毒器的清洗效果可每年采用清洗效果测试指示物进行监测。当清洗物品或清洗程序发生改变时,也可采用清洗效果测试指示物进行清洗效果的监测。监测方法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监测结果不符合要求,清洗消毒器应停止
16、使用。清洗效果测试指示物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清洗消毒器新安装、更新、大修、更换清洗剂、消毒方法、改变装载方法等时,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进行检测,清洗消毒质量检测合格后,清洗消毒器方可使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消毒质量的监测,湿热消毒:应监测、记录每次消毒的温度与时间或A0值 应每年检测清洗消毒器的主要性能参数。检测结果应符合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的要求。化学消毒 应根据消毒剂的种类特点,定期监测消毒剂的浓度、消毒时间和消毒时的温度,并记录,结果应符合该消毒剂的规定。消毒效果监测 消毒后直接使用物品应每季度进行监测,监测方法及监测结果符合
17、GB 15982的要求。每次检测3件5件有代表性的物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灭菌质量的监测,441通用要求4411 对灭菌质量采用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进行,监测结果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4412 物理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4413 包外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包内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使用。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4414 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尽快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并应分析不合格的原因,改进后,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合格后方可
18、使用。4415 灭菌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4416 按照灭菌装载物品的种类,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PCD进行灭菌效果的监测。,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压力蒸汽灭菌的监测,物理监测法: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参数。温度波动范围在+3以内,时间满足最低灭菌时间的要求,同时应记录所有临界点的时间、温度与压力值,结果应符合灭菌的要求。化学监测法44221 应进行包外、包内化学指示物监测。具体要求为灭菌包包外应有化学指示物,高度危险性物品包内应旋转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最难灭菌的部位。如果透过包装材料可直接观察包内
19、化学指示物的颜色变化,则不必放置包外化学指示物。通过观察化学指示物颜色的变化,判定是否达到灭菌合格要求。44222 采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程序灭菌时,应直接将一片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待灭菌物品旁边进行化学监测。生物监测法44231 应每周监测一次,监测方法见附录A。44232 紧急情况灭菌植入型器械时,可在生物PCD中加用5类化学指示物。5类化学指示物合格可作为提前放行的标志,生物监测的结果应及时通报使用部门。44233 采用新的包装材料和方法进行灭菌时应进行生物监测。44234 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因一般无标准生物监测包,应选择灭菌器常用的、有代表性的灭菌包制作生物测试包或生物PCD,置于灭菌器最
20、难灭菌的部位,且灭菌器应处于满载状态。生物测试包或生物PCD应侧放,体积大时可平放。44235 采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程序灭菌时,应直接将一支生物指示物,置于空载的灭菌器内,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规定条件下培养,观察结果。B-D试验 预真空(包括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应每日开始灭菌运行前进行B-D试验,B-D试验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B-D测试失败,应及时查找原因进行改进,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连续监测要求,灭菌器新安装、移位和大修后的监测 应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物理监测、化学监测通过后,生物监测应空载连续监测三次,
21、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监测方法应符合GB 18278 的有关要求。对于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应满载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预真空(包括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应进行B-D测试并重复三次,连续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低温灭菌的监测,通用要求 新安装、移位、大修、灭菌失败、馐材料或被灭菌物品改变,应对灭菌效果进行重新评价,包括采用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进行监测(重复三次),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的监测,4443 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消毒 供应 规范 管理 专科 护士 培训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42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