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衰ppt课件.ppt
《急性心衰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心衰ppt课件.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急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治及新进展,急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的异常,迅速引起心排量的降低,导致组织器官低灌注和急性淤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急性心力衰竭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相继有多个急性心衰的注册研究问世,美国发表了ADHERE,OPTIMIZE-HF研究的结果,欧洲公布了EUROHF-I,EUROHF-II研究,并在2005年推出了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指南。,一、急性心力衰竭的分类,依发生频率顺序排列:失代偿性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高血压性急性心衰,心源性休克,急性右心衰和高心排血量性急性心衰。,美国ADHERE、OPTIMIZE-HF研究显示:急性心力衰竭时,收缩压是一个独立的
2、预测死亡的危险因子。入院时收缩压低,死亡率高。高血压(73%)、冠心病(57%)和糖尿病(44%)是最常见的病因。,二、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1、B类利钠肽(BNP)和氨基末端前B类利钠肽(NT-proBNP)是目前最常使用的急性心衰生物标志物。,2、FDA 批准用于鉴别心衰和其他原因的呼吸困难的BNP 水平是100pg/ml。非心源性呼吸困难BNP400pg/ml,可确诊为心力衰竭,介于100-400pg/ml,可能在心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同时存在肺部疾患,如慢性肺心病,急性肺栓塞等,如果没有肺部疾病,则为心衰所致。NT-proBNP 大于300pg/ml意义与BNP 大于100pg/ml相同。B
3、NP和 NT-proBNP的水平不高则急性心衰的可能性小。3、BNP水平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相关,可用于危险分层,随着治疗的好转,BNP下降。但是,通过定期监测BNP,指导心衰治疗的价值尚未确定。,4、影响BNP 或NT-proBNP 的因素:(1)老年,女性,肾功能不全,肺心病,急性肺栓塞,急性冠脉综合症、高心排血量状态和败血症等均可出现BNP的升高。(2)急性肺水肿,急性二尖瓣返流,二尖瓣狭窄和心房粘液瘤时,BNP 水平降低。肥胖的病人,BNP水平是低的,可能与脂肪组织存在较多BNP 受体有关。以上这些情况在解释BNP的结果时均应考虑。,5、心肌缺血时,BNP是升高的。运动试验诱发心肌缺血
4、,无论是否存在心功能不全,均可见BNP 升高,且与缺血面积和程度相关。急性心肌梗死初24小时BNP水平升高,然后降低,部分病人五天后,再次升高,可能与心脏重塑有关。急性冠脉综合症,无论是头24小时还是长达7天,BNP 或NT-proBNP 水平升高是预测短期或长期死亡及新发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Morrow 等人在4220名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患者中观察了BNP水平与预后的关系,分别在出院前,4月,12月检测BNP,结果显示:在校正各种因素后,BNP 80pg/ml 仍然与随后的死亡或新发心力衰竭有关。,6、因气促急诊的患者,特别是左室射血分数正常或代偿的,如果患者血BNP 水平增高(100pg
5、/ml),又伴有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某些指标的异常(E/Ea),则急性心衰的可能性较大。,三、急性心力衰竭的病因,1、老年人群中,冠心病是最常见的病因。2、年青患者中,扩张性心肌病,瓣膜型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及心律失常较为常见。3、虽然各种心脏病变均可引起急性心衰,仍以心肌病变为主,如:急性大面积的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严重的急性心肌炎,心肌病急性失代偿,围产期心肌病等。急性的瓣膜及心脏的结构受损病变也占有较高的比例,如:急性的瓣膜关闭不全,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腱索断裂,主动脉夹层分离,心脏填塞等。,4、高血压危象引起的急性左心衰主要与心脏的负荷加大有关。高心排量性急性心衰见于:甲状腺危象,败
6、血症,贫血,动静脉瘘等。急性右心衰见于大面积肺栓塞和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5、部分急性心衰发生在无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上,是由一过性的原因所致。例如:心外科手术后,严重的脑损伤,继发性心肌缺血,容量负荷过重,药物中毒,酒精中毒,哮喘,嗜铬细胞瘤,突然发生严重的炎症及任何病理生理过程迅速造成心肌的损伤,其病理机制与心肌功能的顿抑,或急性心衰的代偿机制尚未充分建立,心肌组织突然功能紊乱有关。治疗及时,心功能可以完全恢复正常。,6、大部分新开始的急性心衰发生在慢性心脏病的基础上,平时由于代偿机制,处于亚临床状态,出现急性心衰,实际上是首次发生失代偿的心衰,类似于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四、急性心力衰
7、竭的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分为4个阶段,紧急治疗期,院内治疗稳定期,出院前规划期及长期治疗期。早期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症状,避免或限制进一步的心肌损伤,逐渐过渡到临床稳定,根据病因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并坚持长期的神经内分泌拮抗剂的治疗。,1、紧急期治疗,在最初的90-120分钟内,应设法减轻气促,使一般情况好转,心率变慢,尿量达到1ml/kg/min,血压维持正常,低灌注的体征消失。A、急性心衰的病人到达急诊室后,应立即进行监测,快速了解病史及体检,迅速的明确病因或诱因。,监测项目:常规包括:体温,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心电图,出入量,手指血氧饱和度等,有些实验室检查需要反复测定,包括:血电解质,
8、肌酐,血糖,感染及代谢紊乱的标志物,血气分析(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酸碱平衡,碱缺失等)。有创性血液动力学监测的指标:急性心衰的常规治疗无效,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既存在淤血又有低灌注征象时,为了保证有效的容量负荷,合理的应用血管活性药及正性肌力药,可以考虑有创性监测血压,中心静脉压或肺毛压及心输出量。,B、一般处理 依病情的严重度,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下肢下垂可减少静脉回流。低血压的患者,则取平卧位。(1)镇静剂或止痛剂:对存在焦虑或疼痛的患者,给予镇静剂或止痛剂。严重急性心衰伴有焦虑和气促的患者,早期有应用吗啡的指征。一旦建立静脉通道,尽早注射吗啡3mg.必要时,可重复。吗啡可使患者镇静
9、,同时具有扩张静脉和小动脉的作用,减轻心脏负荷。,(2)对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应尽早溶栓和抗凝治疗;非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或不稳定心绞痛,抗栓治疗;对房颤合并急性心衰,抗凝治疗。抗凝推荐使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血小板聚集:阿斯匹林和/或氯比格雷。有急诊PCI 指征,又有相应的医疗条件时,应行急诊PCI。对急性右室心梗伴有的急性右心衰,大量补液尤为关键,尽可能开通右冠状动脉。,(3)不主张使用高糖-胰岛素-钾的极化液,除非是糖尿病的患者。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衰时,停用口服降糖药,采用短效胰岛素注射,反复测定血糖已达到理想的血糖控制。,(4)高血压引起的急性左心衰,应积极降压,除了高血压合并主动脉
10、夹层需要将血压降到较低的水平外,其他的高血压危象或高血压急症,一般先将血压降至安全水平(建议在最初几分钟内,将血压下降30mmHg),以后逐渐将血压降至正常水平。,(5)有感染征象,特别是呼吸道感染,败血症等合并急性心衰,应积极抗感染治疗。(6)急性心衰伴有甲亢危象时,应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及释放。急性心衰伴有甲亢危象时,应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及释放。对青中年的女性出现急性心衰或心律失常,特别是房颤或房扑,应警惕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可能。甲状腺危象时可伴有低血压或心源性休克。,C、吸氧 保持气道通畅,高流量给氧。对低氧血症(血氧饱和度小于95%)的患者和神志清醒有自主呼吸的急性肺水肿的患者给予
11、面罩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或无创正压通气(CPAP/NIPPV),维持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95-98%)。2006年的荟萃分析资料显示:CPAP与常规治疗比较,能够降低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死亡率,减少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需求。,如果经药物及CPAP/NIPPV 治疗,仍有低氧血症,神志不清,或心脏停跳的患者,或呼吸肌疲劳的患者,采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呼吸肌疲劳的诊断可根据呼吸频率减慢,高碳酸血症和神志模糊做出。,D、药物治疗 根据血压的不同分为三组:高血压,正常血压和低血压组。血压高: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压正常: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和(或)正性肌力药;血压低:根据容量状态决定是否补容,选择正性
12、肌力药、升压药等。,(1)利尿剂 对存在液体潴留,或肺淤血或肺水肿的患者,首先选用静脉注射攀利尿剂。一般从小剂量开始,依照治疗后的反应,逐渐增加剂量。负荷剂量的速尿或托拉米静注后持续静滴维持,优于单次静注。噻嗪类利尿剂或螺内酯与攀利尿剂的联用,小剂量的联合,优于单药大剂量,且副作用少。,出现利尿剂抵抗,应排除干扰因素,如限盐限水、停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改善肾功能和肾脏灌注等,通常可采用大剂量利尿剂持续静脉滴注(速尿40mg,iv,继之10-40mg/h,i.v.drip);或增加利尿剂使用的频度;二种或多种利尿剂合用;利尿剂与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合用等方法缓解。以上方法无效时,可考虑超滤。,新型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急性 心衰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42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