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随堂ppt课件 第十二章 泌尿系统疾病.ppt
《病理学随堂ppt课件 第十二章 泌尿系统疾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学随堂ppt课件 第十二章 泌尿系统疾病.ppt(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welcome,第十二章 泌尿系统疾病 韩丽华,第一节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肾脏的组织学结构:肾单位:肾小球,肾小管,血管球:20-40个盘曲 毛细血管袢肾小囊Bowmans capsule:,正常肾小球 PASM染色,血管球毛细血管壁为滤过膜,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um):胞体布满70-100nm窗孔,呈不连续状。细胞表面含大量带负电荷 唾液酸糖蛋白 肾小球基底膜(GBM):型胶原、LN、硫酸肝素、FN、内动蛋白等。脏层上皮细胞(Visceral epitheliam):胞体伸出足突,细胞表面含一层带负电荷唾液酸糖蛋白。肾小球血管系膜:系膜细胞 系膜基质,将毛细血管袢联系
2、在一起有收缩、吞噬、分泌细胞因子功能,肾小球超微结构模式图,肾小球上皮细胞超微结构,肾小球超微结构,肾小球基底膜超微结构,肾小球基底膜负电荷位点Ca:毛细血管腔 Bs:肾小囊腔 Ep:上皮细胞,肾小球肾炎(glomerulonephritis,GN)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一组疾病 主要临床表现: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 分类:原发性:原发病变在肾小球 继发性:全身性或系统性疾病中出现的肾小球 病变,如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高 血压、糖尿病等。,第二节 肾小球肾炎(glomerulonephritis),一、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表明:大部分肾炎为型变态反应或免疫复合物沉积性变态反应。(一)循环免疫复
3、合物沉积(二)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三)细胞免疫在肾小球肾炎发生中的作用(四)多种炎症介质的作用,与肾小球肾炎发病有关的抗原:内源性抗原:肾小球性抗原:肾小球基膜抗原、足细胞、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的细胞膜抗原。非肾小球性抗原:机体的DNA、核抗原、免疫球蛋白、肿瘤抗原、甲状腺球蛋白等,均为非肾小球性抗原 外源性抗原:病原体成分(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螺旋体等),药物,外源性凝集素,异种血 清等。,(一)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Circulating immune complex deposition)Ag(非球性)+Ab=IC,随血流经 肾脏时而沉积在肾小球的系膜区、内皮细胞下、基底膜内和上皮细胞
4、下,是否沉积与它的大小、电荷有关。,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颗粒性荧光,影响因素:1.复合物分子大小:中等大小 2.溶解度:中等 3.所携带电荷的种类:正电荷 4.抗原与抗体的数量比例:抗原稍多或等于抗体量,电 镜:肾小球内有电子密度较高的致密物质沉积沉积部位:EC与BM之间:含阴离子复合物不易通过BM BM与足C之间:含阳离子复合物可穿过BM 系膜区:电荷中性复合物,Mesangium,Subendothelial,Subepithelial,GBM,Ag为一过性,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 噬降解,炎症随之消退。大量抗原持续存在,免疫复合物不断 形成沉积,引起慢性膜性增生性肾炎。
5、,结 局,发病机制:Ab Ag(肾小球性、植入肾小球性)肾小球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 肾小球损伤,(二)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in situ immune complex deposition),(1)肾小球固有成分(抗肾小球基膜肾炎),成因:抗体+肾小球基底膜抗原抗GBM性肾炎、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成分:层粘连蛋白、胶原的链、型胶原3链羧基端的非胶原区、蛋白聚糖、巢蛋白等 1整合素等上皮细胞抗原 膜性肾小球肾炎 系膜抗原(系膜基质抗原)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植入性抗原,非肾小球抗原+肾小球固有成分抗原复合物+抗体免疫复合物即抗原抗体在肾小球内原位结合损伤免疫球蛋白、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抗肾小
6、球基底膜性肾炎形成机制,抗肾小球基底膜性肾炎免疫荧光连续线性荧光,(三)细胞免疫在肾小球肾炎发生中的作用 研究表明:致敏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产物 肾炎发生、发展 1.肾小球肾炎中TC、巨噬C激活 2.肾小球肾炎中去除激活LC,损伤减轻或消退 3.肾小球肾炎中LC移植可引起受者相同改变 4.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可激活LC亚型启动、促进损伤 5.LC、巨噬C释放L因子、C因子系膜C增生硬化,IC沉积于滤过膜上,中性粒、单核细胞 浸润,蛋白酶、氧自由基、花生四烯酸、细胞因子:IL-1,TNF,GBM受损通透性升高,蛋白尿、血尿,系膜细胞增生及基质硬化,C3a C4a C5a,C5bC9,系膜细胞,多肽
7、细胞因子,(四)、肾小球肾炎发生中的炎症介质,二、基本病理变化 1.变质性变化:各种蛋白溶解酶和细胞因子基底膜通透性增加、肾小球固有细胞变性纤维素样坏死 2.渗出性变化:中性粒C和单核C 中性粒C(蛋白水解酶)破坏内皮C、上皮C及BM,RBC漏出 3.增生性病变:肾小球中任何细胞、基质都可以增生 1)EC、系膜C增生为主Cap内增生性GN 2)肾小囊上皮C增生为主新月体性GN 3)系膜基质增生硬化性GN,4 玻璃样变和硬化:光镜下:均质的嗜酸性物质的堆积 电镜下:细胞外的无定形物 成分:沉积的血浆蛋白、增厚的基膜、增多的系膜基质 结局:肾小球固有细胞减少、消失 毛细血管袢塌陷、管腔闭塞 节段性
8、或整个肾小球硬化,5 肾小管和间质的改变: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 光镜下:管腔内可见管型(蛋白管型、细胞管型、颗粒管型)间质: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 进一步:肾小管萎缩、消失 间质纤维化,尿改变,尿量,尿质,少尿、无尿,多尿、夜尿,血尿,蛋白尿,管型尿,三、临床表现,(一)尿的变化,(二)系统性改变 1.肾性水肿:血浆渗透压下降+水钠潴留 颜面水肿、腹水、胸水 2.肾性高血压:肾小球缺血肾素分泌增多 体内水钠潴留有效循环血量增多 3.血肌酐值(0.71.2mg/dl):2.5mg/dl肾功能不全 4.肾性贫血: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肾性骨病:钙磷代谢失调贫血、骨质疏松,(三)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综合征
9、1.急性肾炎综合征:血尿、蛋白尿、少尿、高血压和轻度水肿。2.快速进行性肾炎综合征:血尿、蛋白尿、贫血,快速进展为肾衰 3.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高度水肿、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 4.慢性肾炎综合征:急性肾炎病程半年,缓慢发展为肾衰,5.反复发作性或持续性血尿6.隐匿性肾炎综合征:无症状,镜下血尿或 蛋白尿7.肾功能衰竭: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 高血压,少尿、无尿或多尿8.尿毒症:体内毒性物质的刺激和水电解质失衡 多系统出现病变(水肿+纤维素性炎+肾性贫血和肾性骨病),四、肾小球肾炎病理学分类病理学分类的原则:病变肾小球的分布特点肾小球内增生细胞的种类和分布特点,1.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理学随堂ppt课件 第十二章 泌尿系统疾病 病理学 ppt 课件 第十二 泌尿系统 疾病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42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