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生化过程中化学及生物参数检测技术ppt课件.ppt
《第3章生化过程中化学及生物参数检测技术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生化过程中化学及生物参数检测技术ppt课件.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3章 生化过程中化学及生物参数检测技术,2,本章内容,3.1 pH的测量3.2 溶氧的测量3.3 细胞浓度的在线测量3.4 生物传感器及其应用,3,3.1 pH的测量,4,一 概述,在发酵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的代谢(消耗碳源或氮源,释放代谢产物如酸等)会使得发酵液的酸碱度发生很大的变化,而发酵过程需要维持在一定的酸碱度范围内。在生化过程中,pH的控制和调整已成为过程操作不可缺少的变量。因此pH的测量在生化过程控制中具有无比重要的地位。pH:表示体系酸碱度的参数,为溶液中H+的活度,即 pH=-lgH+,其范围为014,pH7为碱性。,5,二 pH测量原理,pH一般是利用电化学原理进行测定。常用一
2、组电极来测量,即测量电极和参考电极。测量回路如下图a所示,pH电极结构如下图b所示。,a 测量电路,b 玻璃pH电极示意图,电势与pH的关系为:Eel=E0-S(pHa-pHi)Eel电极电势,E0零电位,pHi内部缓冲液pH,pHa待测溶液pH。,6,pH电极只对H+有响应玻璃膜的结构由固定的带负电荷的硅酸晶格组成骨架(以GL-表示),晶格中存在体积较小,但活动能力较强的Na+,起导电作用。玻璃电极长时间浸泡在水溶液中,膜的表面形成一层厚度为10-4mm10-5mm的水化层。玻璃的硅酸结构与H+结合键的强度远远大于Na+的强度(约1014倍),发生如下离子交换反应:H+Na+GL-=Na+H
3、+GL-,7,当玻璃膜与试液接触时,由于外部试液与玻璃膜的外水化层,以及内参比溶液与玻璃膜的内水化层中,H+的浓度不同,H+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破坏界面附近原来正负电荷分布的均匀性。在两相界面附近形成双电层结构,产生相界电位(E外和E内)。玻璃电极的膜电位等于二者之差,即E膜=E外-E内;膜电位的产生不是由于电子的得失和转移,而是离子交换和扩散的结果。,8,9,在实际使用中常用的pH电极均为复合电极,即pH电极与参考电极以及温度传感元件复合在一起。现在,许多制造商可提供能够耐受加热灭菌的pH电极。原位灭菌时,一般在灭菌时需将电极安装在一个由发酵罐制造商提高的专用外壳,以使电极外部在灭菌时能耐
4、受0.1MPa的压力。,10,11,pH复合电极,12,二 pH传感器使用,1 使用使用时,常先将pH传感器加上不锈钢保护套,再插入发酵罐,大多数pH传感器都具有温度补偿。由于电极内容物会随使用时间和高温灭菌而不断变化,因而在每批发酵灭菌操作前后均需进行标定,即用标准的pH缓冲液校准。通常pH测定范围为014,精度 0.020.05,响应时间至少数十秒,灵敏度0.01。,13,pH的精确测量需考虑的条件:温度温度影响pH,只有同一温度下测量值才能比较。溶液的均一性在悬浮液中,通过搅拌来达到物理化、学性质均一。,14,工业pH测量,电极安装基本原则为电极浸入待测液中,与液面高度无关;安装在容易拆
5、装且具代表性的地方;有搅拌的反应器,注意安装位置与搅拌桨的距离等关系;为了保证玻璃膜总是充满内部缓冲液,电极与水平的夹角不小于15o;内有液体电解质的电极必须在正压下操作。,15,信号处理,信号具有高阻抗特性,长电缆易受干扰的影响。解决方法:一般,电缆超过5 m,最好安装前置放大器,超过20 m时,必须安装前置放大器也可采用同轴电缆连接电极,在有强电磁干扰的情况下则应使用同轴电缆,同轴电缆保护层应接地。,16,(1)校准,发酵过程中重新校准十分困难,必须在使用之前校准。即将pH电极浸没到含一种或多种标准缓冲液中进行校准。pH电极需与发酵过程使用的pH计连接,按常规校准方法校准。,17,(2)灭
6、菌,灭菌有发酵罐原位灭菌、高压灭菌锅单独灭菌和使用化学灭菌。,18,(3)校准的检查,灭菌会使pH传感器发生偏移,需再校准。现大型的发酵罐有该类无菌校准系统。也可无菌取出发酵液,在罐外测其pH,再与发酵罐上的pH传感器测量值进行比较进行校准。,19,2 维护,(1)电极功能维护清除污染物,防止老化(高温等)。避免污染的方法有:经常使用适当的溶剂冲洗电极;如果有固体物质沉淀膜表面,则可提高搅拌转速或增大通气速率来除去。如含有蛋白质的污染物,电极浸入胃蛋白酶溶液或HCl溶液几小时;脂类等,用丙酮或乙醇冲洗。,20,(2)电极储存,电极应贮存在参考电解液中,如干燥贮存需在参考电解液活化数小时才可使用
7、。,21,三 温度补偿,温度主要通过一下四个方面影响pH测量值:温度影响待测溶液的离子积温度影响电极斜率(见能斯特方程);温度影响等温内插点位置;温度影响电极扩散相应时间。在实际测定时特别要注意,只有当电极标定与待测溶液温度相同时才能得到准确的pH测量值。,22,3.2 溶氧的测量,23,一 溶氧测定原理,溶氧(DO)影响细胞的生长、产物的生成。反应器中溶氧的检测远比温度等参数检测困难。溶氧检测主要有3种方法,均需利用膜将测定点与发酵液分离,使用前均需进行校准。导管法;质谱电极法;电化学检测法(极谱分析法)。,24,1 导管法,将惰性气体通过渗透性的硅胶蛇管充入反应器,氧从发酵液跨过管壁扩散进
8、入管内惰性气流,惰性混合气体的O2浓度在设管出口用氧气分析仪测定。该法由于管壁对扩散的阻力,响应速率较慢,需几分钟。此法简单,易于进行原位灭菌,但校准时,由于氧浓度远低于液体中与之相平衡的氧浓度,使得惰性气体的流动对校准产生很大影响。,25,2 质谱仪法,质谱仪电极的膜可将发酵罐内容物与质谱仪高真空区隔开。除了溶氧的检测外,质谱仪和导管法通常可检测任何一种可扩膜扩散的物质。,26,3 电化学检测法(极谱分析法),27,最常用的溶氧检测方法是可蒸汽灭菌的电化学检测器。市售电极有电流电极和极谱电极两种。二者均用膜将电化学电池与发酵液隔开。对于溶氧测定,膜仅对O2有渗透,对其它干扰物则不能通过。其原
9、理是O2通过渗透膜从发酵液扩散到监测器的电化学电池,O2在阴极被还原时产生可被检测的电流或电压,这与O2到达阴极的速率成比例。,发酵液,膜外表面,膜内表面,阴极,O2扩散,跨膜扩散,电极内扩散,28,阴极检测到的是O2到达阴极的速率,取决于它到达膜表面的速率、跨膜传递的速率及它从内膜表面传递到阴极的速率。忽略传感器内动态效应,O2达到阴极的速率与氧跨膜扩散速率、氧扩散至膜表面的速率相等,与氧传质总浓度驱动力成比例。假定膜内表面O2浓度可有效降为0,则扩散速率与发酵液中溶解氧成正比,阴极测定的电信号与发酵液中溶氧成正比。,29,二 溶氧电极原理,工业发酵过程需进行高温灭菌处理,因此测量溶氧采用耐
10、高温消毒的带金属护套的玻璃极谱电极。原理如下图所示,是按照Clark原理设计的复膜电极,复膜是由聚四氟乙烯膜和聚硅氧烷膜复合而成,它既有高的氧分子渗透性,又有贮氧作用,可用来测量气体中的氧和溶解氧。包括一个阴电极(铂电极)和一个阳电极(银电极),两电极之间通过电解质连接。,30,1 阴极,2 气体渗透膜,3 外壳,4 电解质,5 阳极,6 绝缘体,7 电解质薄膜,当两电极之间加一极化电压(0.6-0.8V),有氧存在时,电极上将产生氧化还原反应:,阴极:O2+2H2O+4e-4OH-阳极:4Ag+4Cl-4AgCl+4e-,由此可见,在两电极之间就会有电流产生,31,典型的极化曲线见下图。,3
11、2,当极化偏置电压一定时,电极极化电流的强弱与溶液中氧的分压呈线性关系,根据Fick定律有:,i 电极电流,k1 常数,D 膜中氧扩散系数,a 膜材料氧浓度,A 阴极表面积,X 气体渗透膜厚度,pO2 溶液中氧分压,若电极材料一定,物理特性和尺寸一定,那么k1、D、a、A、X 都确定,则:i=KpO2即电极电流与氧分压成正比关系。则可测定溶液中氧浓度。,33,由Henry定律可知,溶液中的氧浓度与其分压成正比CL=pO2aL其中:CL 溶氧浓度,pO2 氧分压,aL 溶解度常数如果aL是常数,则电极电流信号可直接转化为溶液。但aL受温度和溶液组成的变化而改变。因此,用溶氧电极来测量发酵液中氧含
12、量时,只有当罐内温度、压力及发酵液组成一定时才准确。,34,三 溶氧电极的使用,极谱电极在测量中的动态响应速度、稳定性、温度漂移特性都比较好,能适应工业发酵要求。典型电极性能如下:,35,36,对电极寿命和稳定性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发酵罐的高温灭菌。为了消除这种损害,一般采用电极保护套的方法,将溶氧电极装在可伸缩的保护套,灭菌后再推入发酵罐。电极安装在发酵罐中最合适的位置,能准确反映发酵液中溶氧的变化,其安装开孔不影响灭菌及留死角。一般安装在中部偏下,安装时要有一定的向下的倾斜角,防止安装口积液或清洗不到。溶氧电极的使用,需要注意四个方面:搅拌、温度、压力、以及电极校准。,37,1 搅拌的影响,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化 过程 化学 生物 参数 检测 技术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42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