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ppt课件五6代谢引论和糖代谢.ppt
《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ppt课件五6代谢引论和糖代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ppt课件五6代谢引论和糖代谢.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5 糖类分解代谢5.1 新陈代谢概论5.2 生物体内的糖类5.3 双糖和多糖的酶促降解5.4 糖酵解5.5 三羧酸循环5.6 磷酸戊糖途径,5.1 新陈代谢概述,一、新陈代谢概念二、新陈代谢的研究方法,5.2 生物体内的糖类(简介),一、糖类的生物学作用二、糖的分类1、重要的单糖及衍生物2、重要的寡糖3、重要的多糖三、复合糖,蔗糖+H2O 葡萄糖+果糖,5.3 双糖和多糖的酶促降解,一、蔗糖的水解蔗糖的水解主要通过两种酶:,淀粉的水解 淀粉的磷酸解,二、淀粉的降解 主要有两个途径:,淀粉的水解,-淀粉酶-淀粉酶R-酶(脱支酶)麦芽糖酶,-淀粉酶:是一种淀粉内切酶,作用于淀粉分子内部的任意的-1
2、,4 糖苷键。直链淀粉 葡萄糖+麦芽糖+麦芽三糖+低聚糖的混合物 支链淀粉 葡萄糖+麦芽糖+麦芽三糖+-极限糊精 极限糊精是指淀粉酶不能再分解的支链淀粉残基。-极限糊精是指含-1,6糖苷键由3个以上葡萄糖基构成的极限糊精。,1、-淀粉酶(-amylase),-淀粉酶:是淀粉外切酶,水解-1,4糖苷键,从淀粉分子外,即非还原端开始,每间隔一个糖苷键进行水解,每次水解出一个麦芽糖分子。直链淀粉 麦芽糖 支链淀粉 麦芽糖+-极限糊精-极限糊精是指-淀粉酶作用到离分支点2-3个葡萄糖基为止的剩余部分。,2、-淀粉酶(-amylase),两种淀粉酶性质的比较,-淀粉酶不耐酸,pH3时失活耐高温,70C时
3、15分钟仍保持活性广泛分布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在种子萌发时诱导合成。,-淀粉酶耐酸,pH3时仍保持活性不耐高温,70C15分钟失活主要存在植物体中存在于休眠种子或大豆种子及块根、块茎等器官中。,水解-1,6糖苷键,将及-淀粉酶作用支链淀粉最后留下的极限糊精的分支点水解,产生短的只含-1,4糖苷键的糊精,使之可进一步被及-淀粉酶降解。,3、R-酶(脱支酶-debranching enzyme),催化麦芽糖水解为葡萄糖,是淀粉水解的最后一步。淀粉的彻底水解需要上述水解酶的共同作用,其最终产物是葡萄糖。,4、麦芽糖酶,(二)淀粉的磷酸解,磷酸化酶转移酶与脱支酶,催化淀粉非还原末端的葡萄糖残基转移给P
4、,生成G-1-P,同时产生一个新的非还原末端,重复上述过程。直链淀粉 G-1-P 支链淀粉 G-1-P+磷酸化酶极限糊精磷酸化酶极限糊精:磷酸化酶不能将支链淀粉完全降解,只能降解到距分支点4个葡萄糖残基为止,留下一个大而有分支的多糖链,即,1、磷酸化酶,(寡聚(1,41,4)葡聚糖转移酶),磷酸化酶、转移酶、脱支酶共同作用将支链淀粉彻底降解为G-1-P。,转移酶,磷酸化酶,G-1-P,2、转移酶与脱支酶,脱支酶,NRE,三、糖原的降解,糖原降解主要有糖原磷酸化酶(a活化态、b失活态)、转移酶和脱支酶催化进行。糖原+Pi 糖原+G-1-P(n残基)(n-1残基),进入糖酵解途径,5.4 糖酵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ppt课件 五6代谢引论和糖代谢 大学 生物化学 课程 教学 ppt 课件 代谢 引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42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