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代谢 ppt课件.ppt
《核酸代谢 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酸代谢 ppt课件.ppt(1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食品生物化学,第十三章 核酸代谢,嘌呤核苷酸的合成嘧啶核苷酸的合成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生成核酸的分解代谢DNA的复制,作为核酸合成的原料,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体内能量的利用形式,ATP是重要能量货币;参与代谢和生理调节,cAMP是第二信使;组成辅酶,如NAD、FAD、CoA等;活化中间代谢物,其衍生物是许多生化反应的中间供体,如UDPG、SAM等。,核苷酸的生物功能,第一节 核酸的生物合成,核苷酸生物合成的基本途径,从头合成途径:肝 主要途径(de novo synthesis pathway)补救合成途径:脑、骨髓等,也很重要。(salvage synthesis pathway),核苷酸合
2、成的两条途径,核糖、氨基酸、CO2、一碳单位,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辅酶,RNA,核苷,碱基,脱氧核苷,DNA,补救途径 从头合成,嘌呤核苷酸的合成,指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及二氧化碳等物质为原料,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嘌呤核苷酸的途径,不经过碱基和核苷的阶段。,主要器官是肝,其次是小肠和胸腺,而脑、骨髓则无法进行此途径。,一、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1.定义,2.合成部位,从头合成途径的全过程,IMP的合成,AMP和GMP的生成,ATP和GTP的生成,嘌呤环上各原子的来源,CO2,天冬氨酸,甲酰基(一碳单位),甘氨酸,甲酰基(一碳单位),谷氨酰胺(酰胺基),合成途径:两个阶段5-磷
3、酸核糖 次黄嘌呤核苷酸(IMP)IMP AMPGMP,R-5-P(5-磷酸核糖),PP-1-R-5-P(磷酸核糖焦磷酸),在谷氨酰胺、甘氨酸、一碳单位、二氧化碳及天冬氨酸的逐步参与下,IMP,H2N-1-R-5-P(5-磷酸核糖胺),5-磷酸核糖 次黄嘌呤核苷酸(IMP),PRPP核苷酸核糖磷酸部分的供体,磷酸核糖焦磷酸激酶,5-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5-磷酸核糖焦磷酸,转酰氨酶,5-磷酸核糖胺,合成酶,甘氨酰胺核苷酸,甘氨酰胺核苷酸,转甲酰基酶,甲酰甘氨酰胺核苷酸,合成酶,甲酰甘氨咪核苷酸,5-氨基咪唑核苷酸,合成酶,甲酰甘氨咪核苷酸,羧化酶,5-氨基咪唑-4-羧酸核苷酸,合成酶,5-
4、氨基咪唑-4-(N-琥珀基)氨甲酰核苷酸,裂解酶,5-氨基咪唑-4-氨甲酰核苷酸,转甲酰基酶,5-甲酰胺基咪唑-4-氨甲酰核苷酸,水解酶,次黄嘌呤核苷酸,5-磷酸核糖焦磷酸,磷酸核糖焦磷酸转酰氨酶,5-磷酸核糖胺,甘氨酰胺核苷酸,甘氨酰胺核苷酸转甲酰基酶,甲酰甘氨酰胺核苷酸,甲酰甘氨酰胺核苷酸,甲酰甘氨咪核苷酸,甲酰甘氨咪核苷酸,5-氨基咪唑核苷酸,氨基咪唑核苷酸合成酶,N5-羧基氨基咪唑核苷酸,氨基咪唑羧化酶,5-氨基咪唑核苷酸,5-氨基咪唑-4-羧酸核苷酸,N5-羧基氨基咪唑核苷酸,5-氨基咪唑-4-羧酸核苷酸,合成酶,5-氨基咪唑-4-(N-琥珀基)氨甲酰核苷酸,5-氨基咪唑-4-(N-
5、琥珀基)氨甲酰核苷酸,裂解酶,5-氨基咪唑-4-氨甲酰核苷酸,5-氨基咪唑-4-氨甲酰核苷酸,转甲酰基酶,5-甲酰胺基咪唑-4-氨甲酰核苷酸,5-甲酰胺基咪唑-4-氨甲酰核苷酸,水解酶,次黄嘌呤核苷酸(IMP),腺苷酸代琥珀酸合成酶 IMP脱氢酶腺苷酸代琥珀酸裂解酶 GMP合成酶,AMP和GMP的生成,ATP和GTP的生成,嘌呤核苷酸是在磷酸核糖分子上逐步合成的;形成的第一个核苷酸是次黄嘌呤核苷酸(IMP);IMP的合成需5个高能磷酸键;AMP或GMP的合成又各需1个ATP。,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特点,利用体内游离的嘌呤或嘌呤核苷,经过简单的反应,利用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和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
6、转移酶,合成嘌呤核苷酸的过程,称为补救合成(或重新利用)途径。,二、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途径,1.定义,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adenine phosphoribosyl transferase,APRT)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ypoxanthine-guanine phosphoribosyl transferase,HGPRT),2.参与补救合成途径的酶,3.合成过程,4.补救合成的生理意义,补救合成途径可以节省从头合成途径时所需的能量和一些氨基酸的消耗。体内某些组织器官,如脑、骨髓等只能进行补救合成。,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一、嘧啶核苷酸的补救合成途径,嘧啶核苷酸的结构,二、嘧啶
7、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主要是肝细胞胞液,指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及二氧化碳等物质为原料,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不经过碱基和核苷的阶段,直接合成嘧啶核苷酸的途径。,1.定义,2.合成部位,3.嘧啶环上各原子的来源,4.合成过程,合成原料:谷氨酰胺、天冬氨酸、CO2、磷酸核糖。合成特点:(1)用原料先合成嘧啶环;(2)再与磷酸核糖连接生成嘧啶核苷酸;(3)合成的第一个核苷酸是乳清酸核苷酸;(4)乳清酸核苷酸再转变为UMP。,5.尿嘧啶核苷酸和胞嘧啶核苷酸的合成,UDP,UTP,脱氧核苷酸的生成,脱氧核苷酸的生成,在核苷二磷酸水平上生成,dUMP,dTMP,dTMP的生成,核苷酸的抗代谢物,嘌
8、呤核苷酸的抗代谢物,嘌呤核苷酸的抗代谢物是一些嘌呤、氨基酸或叶酸等的类似物。,次黄嘌呤(H),6-巯基嘌呤(6-MP),6-巯基嘌呤的结构,氨基蝶呤和氨甲蝶呤(叶酸拮抗物)在癌症治 疗中的应用原理(如何影响核酸合成)?,二者都是叶酸的类似物,竞争性地抑制由叶酸转化为二氢叶酸和四氢叶酸时的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活性,使叶酸无法有效地转变为二氢叶酸和四氢叶酸;影响嘌呤和嘧啶核苷酸合成中一碳单位的转移,减少脱氧胸苷酸的合成,使快速分化的癌细胞由于缺乏dTMP而不能合成DNA,达到使细胞死亡的目的。,嘧啶核苷酸的抗代谢物,嘧啶类似物,胸腺嘧啶(T),5-氟尿嘧啶(5-FU),5-F-尿嘧啶的抗癌原理,5-F
9、-尿嘧啶是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的抑制剂;在体内转化为相应的核苷一磷酸和核苷三磷酸后,它可以与酶上的SH基结合,再与四氢叶酸形成三元复合物;酶不能去除F,而干扰了脱氧尿嘧啶的甲基化,进而不能合成dTMP,也就使快速分化的癌细胞由于缺乏dTMP而不能合成DNA,达到使癌细胞死亡的目的。,第二节 核酸的代谢,核酸和核苷酸的降解,定义:指所有可以水解核酸的酶。依据底物不同分类DNA酶(deoxyribonuclease,DNase):专一降解DNA的酶。RNA酶(ribonuclease,RNase):专一降解RNA的酶。依据切割部位不同核酸内切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非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核酸外切酶:53
10、或35核酸外切酶,核酸酶(Nuclease),外切核酸酶对核酸的水解位点,5,OH,B,3,B,B,B,B,B,B,B,牛脾磷酸二酯酶(5端外切5得3),蛇毒磷酸二酯酶(3端外切3得5),内切核酸酶对RNA的水解位点,RNAase I,RNAase I,RNAase T1,RNAase T1,Pu:嘌呤 Py:嘧啶,实际上就是碱基的分解代谢,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人类嘌呤碱的最终代谢产物,AMP,GMP,H(次黄嘌呤),G,X(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黄嘌呤氧化酶,一、嘌呤核苷酸的分解,嘌呤碱的分解代谢,不同生物体内存在的酶不同,使得嘌呤碱分解的终产物不同,人类和排尿酸动物尿酸为终产物其它哺乳动物
11、尿囊素鱼类、两栖类尿囊酸无脊椎动物、甲壳类NH3+CO2,痛风症,痛风与嘌呤代谢平衡发生障碍有关,其基本生化特征是高尿酸血症,由于尿酸的溶解度很低,尿酸以钠盐或钾盐的形式沉积于软组织及关节等处,形成尿酸结石或关节炎。,二、嘧啶核苷酸的分解,胞嘧啶,NH3,尿嘧啶,二氢尿嘧啶,H2O,CO2+NH3,-丙氨酸,胸腺嘧啶,-脲基异丁酸,-氨基异丁酸,H2O,丙二酸单酰CoA,乙酰CoA,TCA,肝,尿素,甲基丙二酸单酰CoA,琥珀酰CoA,TCA,糖异生,嘧啶碱的分解代谢,DNA的复制,DNA复制的发现:,Watson和Crick在提出DNA双螺旋结构之后,又提出了DNA复制的假说:DNA半保留复
12、制模型;1958年,Meselson米西尔森和Stanl斯坦尔采用含15N重同位素的NH4Cl培养大肠杆菌,放在正常的培养液里繁殖,然后用梯度离心技术测定分裂时DNA复制时的密度变化,证实了DNA的半保留复制。,实验结论:DNA的复制是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DNA的半保留复制 指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一个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两个结构上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的过程。,复制时间,体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有性生殖细胞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间期。,1.破坏氢键,打开DNA双链2.游离核苷酸与母链碱基互补配对3.配对的游离核苷酸联结为子链4.子链与模板母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复制过程,1.解
13、 旋 DNA分子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使得DNA双链的氢键断裂,这样使得螺旋结构的DNA双链解开。,2.复制 以解开的每段DNA链(母链)为模板,以周围环境中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在相关酶的作用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3.分配 复制出来的子代DNA分子,通过细胞的分裂,被分配到子代细胞中。,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DNA复制时,局部双螺旋解开形成两条单链,这种叉状结构称为复制叉。,复制的条件:1.模板:解旋的DNA分子;原料:细胞中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能量:ATP 酶:解旋酶、聚合酶等可以进行人工模拟复制,复制的特点:1.DNA分子
14、是边解旋边复制的;2.半保留复制;,需要引物 参与DNA复制的DNA聚合酶,必须以一段具有3端自由羟基(3-OH)的RNA作为引物(primer),才能开始聚合子代DNA链。RNA引物的大小,在原核生物中通常为50100个核苷酸,而在真核生物中约为10个核苷酸。RNA引物的碱基顺序,与其模板DNA的碱基顺序相配对。,双向复制 DNA复制时,以复制起始点为中心,向两个方向进行复制。但在低等生物中,也可进行单向复制。,半不连续复制(semidiscontinuous replication),由于DNA聚合酶只能以53方向聚合子代DNA链,即模板DNA链的方向必须为35。因此,分别以两条亲代DN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核酸代谢 ppt课件 核酸 代谢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42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