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疾病的营养与治疗 课件.ppt
《消化道疾病的营养与治疗 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化道疾病的营养与治疗 课件.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消化系统结构与功能,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唾液腺:有三对,腮腺、舌下腺、颌下腺。,胃腺:是胃壁粘膜内腺,可产生盐酸、粘液、胃蛋白酶。,胰脏:分泌胰液,胰液呈碱性,含消化蛋白 质、淀粉和脂肪的酶。,肠腺:位于小肠粘膜中的微小腺体,分泌肠 液呈碱性。,肝脏:最大的腺体,分泌胆汁,储于胆囊。胆汁呈碱性,无消化酶,有乳化脂 肪的作用。,1.消化(digestion)的概念: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过程。2.消化的方式有两种:机械性(mechanical)消化,通过消化道肌肉的舒缩活动,将食物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将食物不断地向消化道远端推送。化学性(chemical)消化,分
2、解蛋白、脂肪和糖类等物质,使成为小分子物质。3.吸收(absorption)的概念: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经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食物的消化机械性消化咀嚼、吞咽胃的运动小肠的运动 化学性消化食物的吸收,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一、咀嚼和吞咽:(一)咀嚼(chewing)口腔通过咀嚼运动对食物进行机械性加工。咀嚼是由各咀嚼肌有顺序地收缩所组成的复杂的反射性动作。(二)吞咽(swallowing)吞咽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性动作。它使食团从口腔经咽、食管入胃-食团进入食管后,引起食管蠕动(peristalsis),将食团推送入胃。返回,咀嚼和吞咽,二、胃 的 运 动(一)胃的运动形式及其作用:1)紧张性
3、收缩:维持胃内压力和胃的形状位置。2)容受性舒张:食物对咽、食管等处感受器的刺激,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地引起胃底和胃体部肌肉的舒张,使大量食物涌入胃内而胃内压上升不多。3)蠕动:食物进入胃后约5分钟,蠕动即开始。从胃的中部开始,有节律地向幽门方向进行。生理意义是: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推送胃内容物通过幽门向十二指肠进行。,(二)、胃的排空及其控制1.定义: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的排空。胃排空的动力是胃内压力和胃的蠕动。2.不同食物的排空速度不同:糖类 蛋白质 脂肪,液体食物固体食物,颗粒小的食物颗粒大的食物。对于混合食物,由胃完全排空通常需要 4-6小时。3.胃排空的调节因素:胃和十二指
4、肠间的压力差。返回,三、小肠的运动1.紧张性收缩:当紧张性降低时,肠腔易于扩张,肠内容物的混合与转运减慢.2分节运动(segmentation):以环行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生理意义: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为吸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分节运动还能挤压肠壁,有助于血液和淋巴的回流。3蠕动(peristalsis):重叠在节律性分节运动之上。使食糜向前推进一步。小肠的蠕动速度很慢,约1-2 cm/s。返回,化学性消化,一、唾液(saliva)(一)唾液的性质和成分 唾液是唾液腺(salivary gland)分泌的混和液体,无色无味近于中性,主要为粘蛋白。(二)唾液的作用:1、唾液湿润与溶解食物,
5、以引起味觉并易于吞咽.2、清洁和保护口腔:唾液含有溶菌酶,可杀菌。唾液也可清除口腔中的残余食物。3、使淀粉分解成为麦芽糖。,二、胃液胃的外分泌腺有:贲门腺:分泌粘液;泌酸腺:由三种细胞组成:壁细胞:分泌盐酸,产生内因子 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 粘液颈细胞:分泌粘液 幽门腺:分泌碱性粘液胃液的性质:无色、酸性,pH约为0.9-1.5。胃液主要成分:无机物如盐酸、钠和钾的氯化物等,有机物如粘蛋白、消化酶等。,胃酸(盐酸)的作用:1)盐酸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2)提供蛋白质分解的酸性环境;3)它可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4)盐酸入小肠后,引起促胰液素释放,从而促进胰液、胆汁
6、和小肠液的分泌;5)盐酸造成的酸性环境,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2胃蛋白酶原 由主细胞合成,在胃酸的作用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pH2时,活性降低。3粘液和碳酸氢盐:粘液是由粘膜表面上皮细胞、泌酸腺的粘液颈细胞,贲门腺和幽门腺共同分泌,其主要成分为糖蛋白。粘液的作用:覆盖胃粘膜的表面,有润滑作用,减少粗糙食物对胃粘膜的机械性损伤。,胃为什么没有把自已消化掉?,胃的内壁之所以不会被消化作用十分强的胃酸和胃蛋白酶溶解消化,是因为胃的内壁覆盖着一层保护膜,如果没有这一层保护膜,胃很快就会被自已消化掉。胃酸和胃蛋白酶不消化胃壁的原因是:1)由粘液和碳酸氢盐共同构筑的粘液-碳酸氢盐屏障,能有效地
7、阻挡H+的逆向弥散,保护胃粘膜使免受H+的侵蚀。,2)粘液深层的中性pH环境使胃蛋白酶失活3)胃细胞每两三天更新一次,这能使胃壁表面受到的损伤很快得到愈合。4)胃壁上密布血管,能迅速消除渗透的胃酸。细菌感染、阿司匹林和乙醇能破坏粘液-碳酸氢盐屏障,引起胃溃疡。,三、小肠液(一)小肠液的性质和成分:pH约为7.6,成年人每日分泌量约1-3 L。含有水、电解质、粘液、免疫球蛋白、溶菌酶和肠致活酶。(二)小肠液的作用:1.肠致活酶能激活胰液中的胰蛋白酶原,从而有利于蛋白质的消化 2.粘液能保护肠粘膜免受机械损伤和胃酸侵蚀,免疫蛋白能抵抗进入肠腔的有害抗原。,吸收,一、吸收部位1.消化管不同部位的吸收
8、能力差异很大:*口腔和食管内,食物实际上是不被吸收的。*胃可吸收酒精和少量水分。*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盐类,2.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产物大部分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回肠有其独特的功能,即主动吸收胆盐和维生素B123.小肠易于吸收的特性:*小肠很长,约6米,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3-8h)。*环状皱褶、绒毛和微绒毛使小肠使小肠具有巨大的吸收面积(面积增加约600倍)。,结肠的功能,结肠的主要功能在于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结肠还为消化后的残余物质提供暂时贮存。(一)大肠液的分泌1.大肠液由肠粘膜表面的柱状上皮细胞及杯状细胞分泌。富含粘液和碳酸氢盐,其pH为8.3-8.4
9、。粘液能保护肠粘膜和润滑粪便。2.大肠液的分泌主要由食物残渣对肠壁的机械性刺激引起。,(二)大肠内细菌的活动:1.细菌在大肠大量繁殖。细菌中含有能分解食物残渣的酶。对糖及脂肪的水解称为发酵,对蛋白质的细菌分解称为腐败。2.大肠内的细菌能合成维生素B复合物和维生素K。,消化道常见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特点,多发病,高发病共同特点:粘膜病变:充血,水肿,溃疡,出血,穿孔,坏死等胃肠蠕动功能的改变:呕吐,腹泻,便秘,对营养代谢的主要影响,1、食欲下降,能量和营养素摄入量不足2、肠粘膜病变影响营养物质吸收利用,易发生水、电解质失衡3、胃肠动力障碍引起营养物质吸收不良4、易发生营养不良,营养治疗基本目的,1
10、、减轻胃肠负担2、帮助粘膜修复3、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或减少某些营养素,纠正营养不良,营养治疗的基本方法,1、急性期禁食或无渣饮食2、禁止食用刺激性的,多纤维的,坚硬的,油炸的食物和调味品3、病情缓解后饮食过渡方法是从清流食流食厚流无渣半流软食普食4、餐次应从少量多餐逐渐过渡为一日三餐5、必要时,定期作营养评价,纠正营养不良6、注意发现和评价微量营养素缺乏病症,及时给与营养补充7、加强对病人和家属的营养指导,急性胃炎,系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急性炎症,临床可分为单纯性、糜烂性、腐蚀性和化脓性胃炎等类型,以单纯性最为常见。,急性胃炎,一、病因与发病机制药物:如阿斯匹林,吲哚美辛等,刺激胃粘膜,破
11、坏粘膜屏障全身性急性应激反应疾病:重度烧伤,严重脏器损伤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胆汁反流性胃炎急性食物中毒(细菌性,化学性),急性胃炎,二、临床表现 急性胃炎的临床表现常轻重不等,但发病均急骤。轻者仅有腹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严重者可有呕血、黑粪、甚至失水、以及中毒及休克等。,急性胃炎,三、营养治疗(一)目的:减轻胃负担,帮助胃粘膜修复,补充水和电解质(二)营养治疗要点,急性胃炎,(二)营养治疗要点急性期如症状较重应禁食,让胃充分休息。病情稳定后,饮食过渡:1、给予低盐,无脂流质饮食,以清流质为主,如米汤、藕粉、果汁、清汤等2、随症状缓解,采用低盐、低脂、少渣半流食:3、恢复期,慢慢增加食物量
12、,逐渐进展到软食,最后恢复到正常饮食。伴肠炎腹泻者禁用牛奶、豆浆、蔗糖等易产气食物禁用各种酒及含酒精饮料、产气饮料及辛辣调味品,如汽水、汽酒、辣椒、咖喱、胡椒粉、芥末等。避免吸烟及进食煎炸熏制食品,减少脂肪用量原则上给予低膳食纤维膳。少食多餐,为了减轻胃肠负担,每日可进56餐,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较高,普查中根据胃镜检查与胃粘膜活组织检查等证明,占受检总数的75左右。一般分为两个类型:炎症病变比较表浅,局限在胃粘膜表面层者,称作慢性浅表性胃炎;而炎症病变波及胃粘膜的全层,并伴有胃腺体萎缩者,则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同一胃内,可同时存在两种病变。,慢性胃炎,一、病理变化浅表性胃炎:病变主要
13、在粘膜层,表现为充血、水肿或点状出血,胃腺体正常;萎缩性胃炎:除粘膜炎性改变外,腺体出现破坏和萎缩。,慢性胃炎,二、常见病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萎缩性胃炎患者中,70以上的人胃内有幽门螺杆菌存在 十二指肠液反流: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长期酗酒或和吸烟,长期饮用浓咖啡,浓茶,高膳食纤维食物药物:阿斯匹林,吲哚美辛(消炎痛)自身免疫性疾病:抗壁细胞抗体,抗内因子抗体,慢性胃炎,三、临床表现胃部疼痛和饱胀感,尤其在饭后症状加重,而空腹时比较舒适。每次进食量虽不多,却觉得过饱而不适,常伴有嗳气、反酸、烧心、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现象。无规律的上腹部隐痛萎缩性胃炎厌食,食欲差,由于进食少、消化不良,可
14、产生营养不良、消瘦,贫血和虚弱。,慢性胃炎,四、营养治疗(一)浅表性胃炎1、根据病情,少渣软食或低脂少渣软食或少渣半流2、平衡膳食配制3、疼痛发作期给与少渣半流或软食,4、采用易于消化的食品。选用肉纤维短、柔软的鱼、禽、肉类,如鱼、虾、鸡肉、嫩牛肉、瘦猪肉等。5、可选用鲜牛奶。鲜牛奶有较强的中和胃酸的作用,因此,适合于胃酸分泌过多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6、应多用新鲜的,不含粗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如嫩黄瓜、西红柿(去皮籽)、去皮嫩茄子、冬瓜、葫子、嫩白菜、菠菜叶、土豆、胡萝卜等,烹制时应切细丝、小丁、薄片、煮熟,有的制成泥,如土豆泥等,以易于消化。水果要成熟的,如香蕉、苹果、梨等,食时要去皮籽,要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消化道疾病的营养与治疗 课件 消化道 疾病 营养 治疗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41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