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药物的血管外漏以及治疗方法课件.ppt
《抗癌药物的血管外漏以及治疗方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癌药物的血管外漏以及治疗方法课件.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抗癌药物的血管外漏以及治疗方法,一、前 言,为了使抗癌药物在血管外漏时对皮肤的伤害程度降到最低,我们必须要熟悉每种药剂给药后外漏对皮肤伤害的程度以及其治疗方法如果事先就能预测到抗癌药物外漏会对皮肤造成伤害,然后采取一些措施,尽早处理,就能够减轻对皮肤的伤害程度由抗癌药物引发静脉炎也成为一些患者的给药禁忌,外漏对皮肤造成的伤害主要表现为致坏死、致炎(轻度)或炎症,二、抗癌药物的种类对皮肤的伤害程度,致坏死性的抗癌药物,即使只有少量外漏,都会出现红斑、发红、肿胀、水疱、坏死等症状,进而发展成为难治性溃疡,同时伴有强烈的疼痛,致炎症性抗癌药物,外漏局部出现红斑、发红、肿胀的症状,但不至于形成溃疡,致
2、炎性的抗癌药物(轻度),不管漏出量的多少,都不会出现严重炎症或坏死等症状,漏出量和症状的程度,致坏死性的抗癌药物外漏,出现症状后,最后会引起肌肉坏死,甚至胳膊等部位会有骨头露出,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炎症性抗癌药物有少量漏出时,即使不予理会,慢慢也会自然消失,但是有时会出现持续的疼痛、发红、肿胀,最好还是采取一些应对措施。大量漏出时,可能会疼痛并引发炎症,这时一定要进行处理。对于致炎性抗癌药物,最好也要进行观察并采取一定的处理措施,在致坏死性抗癌药物中,有明显的皮肤损伤的药物是阿霉素和丝裂霉素C,只要有少量的漏出,多会导致坏死和溃疡,其次为植物性生物碱。不过,致坏死性抗癌药物不一定会导致坏死和溃疡
3、,这与漏出药剂的浓度和量有关系。,症状一:发红、肿胀:,病例一:49岁女性,进行性乳腺癌。阿霉素20mg/m2进行前臂给药,发现漏出,1小时后出现疼痛、发红、肿胀的症状。,症状二:形成水疱,病例二:54岁女性,复发性乳腺癌。给予环磷酰胺300mg/m2、阿霉素20mg/m2。漏出后24小时,皮肤轻度发红,有明显的水疱形成,并且同时伴有疼痛。,症状三:浅表性溃疡的形成,病例三:70岁男性,恶性淋巴瘤(T细胞性)。VEPA(长春新碱 1mg/m2,环磷酰胺 300mg/m2,阿霉素 20mg/m2,强的松龙 30mg口服给药),点滴结束时,并没有出现任何特殊的症状,不过在给药第三天出现了红斑,第七
4、天在红斑的基础上还发现了水疱。给药后第二周有轻度的溃疡形成,症状四:溃疡形成,病例四:39岁女性,卵巢癌。手术后3年出现肺转移。在右肘部点滴静注丝裂霉素C10mg、阿霉素30mg后,有几处血管外漏,只是有轻度浮肿,无疼痛,所以就置之不理。第二天,出现疼痛、发红、肿胀的症状,并逐渐加剧,还失眠。血管外漏后第3天到皮肤科就诊,业已出现了水疱。随即服用了甾体类药物、镇痛药、抗炎药。不久,中心部位坏死,1个月后形成溃疡。2个月后,溃疡逐渐缩小,周边硬化,手臂伸缩困难,伴有疼痛,需要进行外科治疗。,三、漏出造成的损伤以及处置方法,对漏出部位进行局部注射,在漏出部位进行甾体类的局部给药必须根据漏出量适当增
5、减药物的剂量有必要确定给予的抗癌药物是否为致坏死性制剂有可能引发感染时,还需考虑给予抗生素漏出量很大时,需考虑合并用药,1.一般的损伤应对方法,局部毒性较强的抗癌药物漏出,在漏出后立即进行局部注射的话,多数患者在数日内,皮肤损害的痕迹便会消失如果是漏出后1个小时以上,甾体类药物浓度和给药量都要增加,并且给药范围也应扩大漏出超过24小时以后,要尽可能进行局部注射,并适当口服甾体类药物。如果第二天出现发红、肿胀的症状,再次进行局部注射对于致坏死性抗癌药物的漏出,根据病情反复进行局部注射或同时采用其他治疗方法,局部毒性较轻的抗癌药物漏出,对于炎症性抗癌药物的外漏,非大量漏出时,仅用冷敷法就能取得比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抗癌 药物 血管 以及 治疗 方法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41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