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损伤机制控制与抗震设计方法课件.ppt
《结构损伤机制控制与抗震设计方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损伤机制控制与抗震设计方法课件.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结构抗震损伤机制控制与设计方法,叶列平 曲 哲,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土木工程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2010年9月18日20日 中国 大连,引 言,引言,基于经济的考虑,强震下容许结构损伤,但不倒塌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力学过程:变形 力 能量,构件设计阶段:弹性设计体系设计阶段:损伤机制控制设计,屈服,倒塌,引言,地震输入能量是一个稳定的量:结构质量和周期弹性阶段:阻尼耗能弹塑性阶段:损伤部位的塑性变形耗能结构损伤部位:损伤机制损伤机制控制:损伤部位控制+损伤程度控制目标:耗散地震输入能量,损伤程度适度,基于经济的考虑,强震下容许结构损伤,但不倒塌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力学过程:变形 力 能量,引言,提
2、纲损伤机制控制的意义损伤部位控制及发展损伤控制的设计,损伤机制控制的意义,损伤机制控制的意义,明确结构在有损阶段的抗震性能明确结构体系的极限状态减小结构地震反应的离散性通过功能分化提高抗震性能结构体系层次的创新与发展提高实用结构地震损伤分析方法的精度,损伤机制控制的意义,减小结构地震反应的离散性,损伤机制控制的发展,损伤机制控制的发展,地震具有使损伤集中于结构的某些薄弱部位的特性损伤部位控制:合理设置结构的薄弱部位“整体型”和“集中型”“整体型”:将损伤尽可能均匀地分布在结构中“集中型”:在结构的某些部位集中耗散地震能量,框架结构,损伤部位控制地震具有使损伤集中于结构的某些薄弱部位的特性损伤部
3、位控制:合理设置结构的薄弱部位“整体型”和“集中型”,Villaverde(1991),框架结构,损伤部位控制地震具有使损伤集中于结构的某些薄弱部位的特性损伤部位控制:合理设置结构的薄弱部位“整体型”和“集中型”,框架结构,损伤部位控制地震具有使损伤集中于结构的某些薄弱部位的特性损伤部位控制:合理设置结构的薄弱部位“整体型”和“集中型”,玉树县第三完小新教学楼,平武县南坝镇卫生院,映秀镇漩口中学教学楼,框架结构,损伤部位控制地震具有使损伤集中于结构的某些薄弱部位的特性损伤部位控制:合理设置结构的薄弱部位“整体型”和“集中型”,神户地震(1995),框架结构,损伤部位控制地震具有使损伤集中于结构
4、的某些薄弱部位的特性损伤部位控制:合理设置结构的薄弱部位“整体型”和“集中型”,由于框架结构体系固有的变形模式不易控制的特点,框架结构实现整体型强柱弱梁屈服机制的努力很难实现,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柱端的屈服,剪力墙体系,1972年尼加拉瓜马那瓜地震中的美洲银行,仅在连梁处发生比较严重的结构损伤,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的四个L形井筒连梁因管道孔洞削弱,连梁发生脆性剪切破坏,剪力墙没有明显损伤。Mahin等分析研究表明,如果连梁发生延性损伤,则还可以有效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Mahin等建议联肢剪力墙体系的损伤机制为:连梁逐步屈服剪力墙底部破坏。,剪力墙体系,1972年尼加拉瓜马那瓜地震中的美洲银行,仅在
5、连梁处发生比较严重的结构损伤,双连梁,小剪跨比连梁剪切破坏,剪力墙体系,剪力墙体系,连梁跨高比3.3,连梁跨高比2.0,剪力墙体系,1972年尼加拉瓜马那瓜地震中的美洲银行,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或框剪结构,都是在“结构构件”中设置预期损伤部位。这些构件具有双重功能:结构受力+损伤耗能;两者往往难以统一。随着抗震结构体系的不断发展,逐渐出现了专门用于提高结构抗震性能的预设损伤构件,从而形成各种新的抗震结构体系。支撑框架体系、隔震体系和摇摆体系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支撑体系,壁谷澤 寿海 等(2008),摇摆体系,摇摆体系,东京工业大学G3教学楼建于1979年11层钢骨混凝土框架结构,经抗震鉴定,需
6、要立即加固,摇摆体系,不同结构体系的预期损伤机制控制,梁端、底层柱脚,连梁,支撑,摇摆界面,隔震层,损伤前对结构整体的抗侧刚度有较大的贡献损伤后对结构的竖向承载力影响不大,结构体系内不同构件的功能分化有助于提高抗震性能,抗震损伤机制控制的基本原则:控制结构的损伤变形机制合理确定预期损伤部位,FEMA P-750/2009抗震损伤机制控制,损伤机制控制的设计,抗震损伤机制控制的三个层次,体系设计合理的预期损伤机制预期损伤部位,需求分析构件的抗震能力需求承载力需求变形能力需求耗能需求,构件设计保证构件的抗震能力大于其需求,抗震分析与设计方法,静力线弹性分析 线弹性反应谱分析 静力弹塑性分析(MPA
7、)整体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 等代结构分析法,抗震分析与设计方法,静力线弹性分析 线弹性反应谱分析 静力弹塑性分析(MPA)整体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 等代结构分析法,抗震分析与设计方法,静力线弹性分析 线弹性反应谱分析 静力弹塑性分析(MPA)整体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 等代结构分析法,非损伤部位弹性损伤部位弹塑性,抗震分析与设计方法,静力线弹性分析 线弹性反应谱分析 静力弹塑性分析(MPA)整体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 等代结构分析法,抗震分析与设计方法,静力线弹性分析 线弹性反应谱分析 静力弹塑性分析(MPA)整体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 等代结构分析法,损伤部位=刚度折减+等价阻尼基于弹性反应谱计算,抗震分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结构 损伤 机制 控制 抗震 设计 方法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41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