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_课件.ppt
《第五十六章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_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十六章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_课件.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第五十六章,了解常见的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的诊断和治疗原则。,目的,大纲,一、临床特点1.有自限性,病程1224个月,约60%不能恢复到正常功能。2.发病率2%5%,年龄4070岁,女多于男。,第一节粘连性肩关节囊炎(肩周炎)五十肩,3.临床症状:肩部某一处疼痛,与动作、姿势有明显关系。严重时患肢不能梳头、洗面和扣腰带。夜间因翻身移动肩部而痛醒。初期尚能指出疼痛点,后期范围扩大,感觉疼痛来源于肱骨。,(一)诊断:发病年龄、疼痛特点、查体。(二)鉴别诊断(教材过细,建议从略)1.肩袖损伤 2.肩峰撞击综合征3.肩关节不稳 4.神经根型颈椎病5.其他永久起搏器后肩周痛;肩胛背神经卡压
2、综合征;锁骨远端骨折,锁骨沟钢板使用后;肩部炎症、肿瘤。,二、诊断及鉴别诊断,目的:缓解疼痛,恢复功能。每日进行肩关节的主动活动锻炼,活动时以不引起剧痛为限。其他包括:1.早期理疗、针灸、适度的推拿按摩。2.痛点局限局部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或得宝松,缓解疼痛。3.疼痛严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及肌松弛剂。4.症状持续且重麻醉下手法复位或关节镜松解粘连,然后注入类固醇或透明质酸钠。5.若为肩外因素所致,除局部治疗外,还需对原发病进行治疗。,三、治疗,第二节肱骨外上髁炎,一、临床表现及诊断1.逐渐出现肘关节外侧痛,用力握拳、屈腕时加重,以致不能持物。2.肱骨外上髁、桡骨头及二者间局限性、极敏锐的压痛。3.
3、伸肌腱牵拉试验(Mills征):伸肘握拳、屈腕、前臂旋前时,肘部外侧出现疼痛为阳性。伸肌腱牵拉试验(Mills征)肘伸直,握拳、屈腕。然后将前臂旋前,能诱发肘外侧剧痛者为阳性。,基本原则:限制腕关节活动尤其是握拳伸腕的动作。在桡骨头下方伸肌上捆扎弹性保护带。其他包括:1.压痛点:局部药物封闭治疗(醋酸泼尼松龙或得宝松与2%利多卡因混合液)。2.早期治疗不当,病程长、症状顽固者:手术(伸肌总腱起点剥离松解术或卡压神经血管束切除结扎术)。3.可在桡骨头下方伸肌上捆扎弹性保护带,以减少肌腱起点处的牵张应力。,二、治疗,一、临床表现及诊断最多见于中、环指1.早期:晨起患指僵硬、疼痛,缓慢活动后症状可消
4、失,疼痛常在近侧指间关节。2.弹响指或弹响拇:随病程延长逐渐出现弹响伴明显疼痛,严重者患指屈曲,不敢活动。3.体检:远侧掌横纹处扪及黄豆大小的痛性结节,屈伸患指,该结节随屈肌腱上、下移动,或出现弹拨现象,并感到弹响即发生于此处。,第三节手部狭窄性腱鞘炎,1.局部制动和腱鞘内局部药物封闭。2.无效手术切除狭窄的腱鞘。小儿先天性狭窄性腱鞘炎应手术(保守治疗无效)。,二、治疗,第五十七章 颈肩痛和腰腿痛,目的,了解腰腿痛及颈肩痛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第一节颈椎病,一、分型及临床表现1.神经根型最常见2.脊髓型最严重3.交感神经型最麻烦4.椎动脉型最突然,1.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
5、率最高(50%60%)(1)症状:开始为颈肩痛,短期加重,并向上肢放射。可有皮肤麻木、过敏,上肢肌力下降、手指动作不灵活。(2)体格检查:因患侧颈部肌痉挛,头喜偏向患侧,肩部上耸。病程长者上肢肌萎缩。患肢上举、外展和后伸有不同程度受限。局部有压痛。神经系统检查有较明确的定位体征。上肢牵拉试验(+),压头试验(+)。,(3)影像学:X线:颈椎生理前凸消失,椎间隙变窄,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退行性改变。CT或MRI:椎间盘突出、椎管和神经根管狭窄及脊神经受压。,2.脊髓型颈椎病约占10%15%最先出现的症状:四肢乏力,行走、持物不稳,而颈痛不明显。病情进展,发生自下而上的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十六章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_课件 第五 十六 运动 系统 慢性 损伤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40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