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阴阳五行学说_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 绪论 阴阳五行学说_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医护理学,主讲,邢鸿兰,绪 论,3,第一节 中医学发展第二节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教学内容,4,掌握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对中医护理学基础的贡献2.掌握千金要方护理的内容 3.了解中医护理学的发展史;了解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概况,学习目标,第一节 中医学发展概况,6,中国医学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战国至两汉时期,中医学理论体系已经形成。中医学理论体系时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思想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9,二、中医护理学发展概况,几千年来,中医治病医、药、护不分
2、,所以中医护理始终未能形成独立专业。但作为一种存在形式,有关护理方面的记载见于历代中医文献中。在中医临床中,护理的职责一般由医者、医者的助手及患者的家属所分担,呈现出医中有护、医护合一的特征。中国历来主张“三分治,七分养”,养即护理。战国初期成书的五十二病方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古医书,里面有对伤口冲洗和消毒的相关记载。,10,秦汉时期,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药典籍提出了许多具有护理含义的原则规范。如黄帝内经提出“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等说明了情志过激可影响内脏并引起各种疾病,而重视心理护理对病人的康复作用。再如伤寒杂病论所载“凡服汤发汗,中病既止,不必尽剂也”等要求,为服药护理及药后的
3、观察提供依据。值得提出的是该书还记载了多种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如坐浴法、灌肠法等。,11,在这一时期,无论在生活起居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用药护理、临证护理以及中医护理及技术操作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唐宋时期,“葱管导尿术”的出现标志着护理技术的逐渐成熟,千金要方对消渴病的护理提出的“所慎者有三:一饮酒,二房室,三咸食及面”的主张,强调饮食护理的重要性。清明时期,叶氏于温热论中提出对温病孕妇以“井底泥或蓝布浸湿覆盖腹上”的护理措施。随着医药认知程度的深入,中医学对疾病护理重要性的认识也在逐步加深。,12,中医护理学的发展与现代护理学的发展走过了相似的历程。新
4、中国成立后的中医学发展,中西结合后的知识理论技术的提升,在临床上的各种护理运用针灸、推拿、拔火罐、刮痧、气功等简便而有效的中医传统疗法。特别应该指出,以“辨病、辩证等辩症的护理”相结合为特点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工作取得显著的成绩。20世纪50年代后,各地开办了中医护士学校级中医护理学习班。1986年,在中华护理学会领导下,成立了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委员会。,第二节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14,一、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鱼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由多层次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一)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三)整体护理与
5、整体观念,二、辩证施护,辩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基本原则,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特点。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去护理病人,称为辩证施护,是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之一。,第一章 阴阳五行精气学说,17,第一节 阴阳学说第二节 五行学说第三节 精气学说,教学内容,18,第一节 阴阳学说,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阳:活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阴: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一、阴阳的概念,19,阴阳是相对的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阴阳,它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20,阴 阳 相 对
6、,2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阴阳的相互对立2.阴阳的相互依存3.阴阳的相互消长4.阴阳的相互转化,(一)阴阳的相互对立,指阴阳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消长:寒与热的制约关系春、夏、秋、冬的交替 说明了动与静,阴与阳的相互制约、相互消长的关系。,(二)阴阳的相互依存,阴和阳是对立统一的,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例如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没有下,也就无所谓上。没有左,就无所谓右;没有右,也就无所谓左。没有热,就无所谓寒;没有寒,也就无所谓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即是对阴阳互根互用的高度概括。,(三)阴阳的相互消长,只有不断
7、地消长和不断地平衡,才能推动事物的正常发展。如以四时气候变化而言,从冬至春及夏,气候从寒冷逐渐转暖变热,即是“阴消阳长”的过程。由夏至秋及冬,气候由炎热逐渐转凉变寒,即是“阳消阴长”的过程。阴阳消长的过程,即是相对的动态平衡的过程。病理:太过、不及偏盛、偏衰,(四)阴阳的相互转化,阴阳相互转化,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阴阳转化实际上是阴阳的消长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使事物属性发生了量变基础上的质变的结果。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重阴必阳,重阳必阴”,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五脏属阴,六腑属阳。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物质与功能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阳盛伤阴、阴盛伤阳;
8、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阴损及阳,阳损及阴。4.用于疾病的诊断:色泽、声息、症状、脉象阳证和阴证5.指导疾病的治疗与护理阴阳平衡阴阳失调调平阴阳(生理)(病理)(治疗)6.指导疾病的预防:顺应四时、调节阴阳。,27,第二节 五行学说,一、五行的基本概念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水、火、土、金 五种物质构成,事物 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五行学说,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一)五行的特性:木为“曲直”:生长、升发、调达、舒畅的特性。火为“炎上”:温热、升腾、明亮、化物的特性。土为“稼穑”:生化、承载、受纳的特性。金为“从
9、革”:收敛、肃杀、下降、清洁的特性。水为“润下”:寒凉、滋润、下行的特性。,五行的归类,五行学说,(三)五行的生克乘侮: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母子关系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所胜、所不胜相乘:与相克次序一致。相侮:与相克次序相反,五行生克规律示意图,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一)类比脏腑的生理功能: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阐述脏腑的相互关系:相生,相克;如肾水之精以养肝。(二)表述脏腑间的病理影响:肝病传脾(木乘土),传心(母病及子),传肺(木侮金),传肾(子病及母)。(三)用于指导诊断和治疗:滋水涵木法、培土生金法,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等。,第三节 精气学说,一、基本概念精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物质。二、基本内容一)精气是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二)气化理论:气作用下的一切物质形态的运动变化。基本形式:升、降、出、入。,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人体的基本构成:人体精气来源于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精气充沛,人体健康;精气不足,人体羸弱。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人体的病理主要是气化功能的失调,即气机失常。四)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固护精气和调理气机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藏 象,第二章,36,37,中医护理的展望,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40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