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无菌技术(护理基本技术) 课件.ppt
《第6章无菌技术(护理基本技术) 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章无菌技术(护理基本技术) 课件.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6章 无菌技术,第1节 无菌技术概念与操作原则,第2节 学与做,第3节 思考与练习,学习内容,学习内容,1.掌握无菌技术的概念,2.熟悉无菌技术操作原则,3.掌握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4.学会无菌技术的临床应用,第1节 无菌技术概念与操作原则,知识点2:无菌技术的概念1.无菌物品:指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物品2.无菌区域:指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区域3.非无菌区:指未经过灭菌处理,或虽经过灭菌处理后但又被污染的区域4.无菌技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防止无菌物品与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第1节 无菌技术概念与操作原则,知识点3:无菌技术操作的原则1.无菌技术操作的环
2、境要求洁净2.工作人员的穿戴要规范3.无菌物品的放置与存放原则4.进行无菌操作时一定要有无菌观念5.操作者的言行要规范6.无菌物品的使用原则,第1节 无菌技术概念与操作原则,1.无菌技术操作的环境要求洁净 凡进行无菌操作,要求环境清洁、宽敞、明亮,定期消毒,操作前30分钟通风,停止扫地及更换床单,减少人群走动,以降低空气中的尘埃。2.工作人员的穿戴要规范 无菌操作前,衣帽穿戴整洁,口罩遮住口鼻,修剪指甲、洗手,第1节 无菌技术概念与操作原则,3.无菌物品的放置与存放原则(1)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且有明显标识。(2)无菌物品应存放于无菌容器或无菌包内,不可暴露于空气中(3)无菌包的标
3、识包括: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和失效期,灭菌标识、包装者、灭菌编号、灭菌批次等内容,标识应具有可追溯性(4)无菌包未污染保存期7-14天,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第1节 无菌技术概念与操作原则,4.进行无菌操作时一定要有无菌观念(1)进行无菌操作时,应首先明确无菌区与非无菌区(2)凡没戴无菌手套进行无菌操作时,手不可触及或跨越无菌区;(3)凡戴无菌手套进行无菌操作时,手不可触及非无菌物品及非无菌区5.操作者的言行要规范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20cm),不可面对无菌区讲话、咳嗽、打喷嚏,手部保持腰部或桌面以上,第1节 无菌技术概念与操作原则,6.无菌物品的使用原则(1)夹无
4、菌物品时,须用无菌持物钳,面向无菌区,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得放回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2)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位患者使用(3)无菌物品已被污染或疑有污染,均不得使用,应予更换或重新灭菌,以免发生交叉感染,第2节 学和做,技术1:无菌持物钳使用法 一、无菌持物钳的使用目的与种类 目的:用来夹取和传递无菌物品的器械 持物钳(镊)的类别:,第2节 学和做,二、无菌持物钳保存方法:方法一:消毒液浸泡法 消毒液面浸没无菌持物钳轴节以上 23cm或镊子长度的12,每个容器只能放置一把无菌持物钳,以免相互碰撞方法二:干燥保存法 每个容器只能放置一把无菌持物钳,以免相互碰撞,4h更换一次,第2节
5、学和做,三、无菌持物钳的操作方法:1.取无菌持物钳法左手打开容器盖,取放无菌持物钳时钳端闭合2.使用无菌持物钳法,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钳端向下3.放无菌持物钳法使用完毕立即放回容器内,并将钳端打开,以便充分接触消毒液,第2节 学和做,四、无菌持物钳使用的注意事项1.取放无菌持物钳(镊)时,手指不可触容器口和无菌持物钳的浸泡部分,不可触及容器口及溶液面以上容器内壁。2.无菌持物钳只能用于夹取无菌物品,不能夹取油纱布或进行换药、消毒等操作。3.无菌持物钳(镊)及筒应定期消毒。湿筒一般每周清洁灭菌1-2次,同时更换消毒液。门诊换药室、注射室等使用频繁的部门,应每日更换一次。干燥存放应每48H更换一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6章无菌技术护理基本技术 课件 无菌 技术 护理 基本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40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