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检测技术-02色谱课件.ppt
《现代检测技术-02色谱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检测技术-02色谱课件.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现代检测技术,环境分析化学的发展与应用,0.绪论1.色谱技术的理论与应用2.质谱分析与色-质联用技术3.光谱分析的发展与应用4.水质分析仪器的原理与应用5.环境样品的前处理技术,第2 章 色谱分析的理论与应用,色谱分析:利用混合物中不同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的差别,在两相做相对运动时,各物质在两相间进行多次分配,从而使各组分得到分离。Martin 用热力学的观点描述了组分在色谱柱内的分配平衡和分离过程。,2.1 色谱分析基础,mm/ms,流出时间,响应信号,2.1.1 色谱流出曲线,2.1 色谱分析基础,2.1.1 色谱流出曲线,2.1 色谱分析基础,保留值:试样中各组分在色谱柱内保留特性的数
2、值。保留时间tr、死时间t0、调整保留时间tr;保留体积Vr、死体积V0、调整保留体积Vr;相对保留值r2,1:相对保留值只与柱温及固定相性质有关,与柱长度、柱径、流动相流速等无关。流出曲线的信息组分最小个数、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分离效能、选择性。,2.1.2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2.1 色谱分析基础,两峰之间的距离:由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决定,与色谱过程的热力学有关。分配系数: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达平衡时的浓度之比值。分配比: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组分在两相间分配达平衡时,分配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质量比。,由Martin引入的塔板理论,用热力学的观点描述了组分在色谱
3、柱内的分配平衡和分离过程。显然,对于长度为 L 的色谱柱,塔板数 n 越多,理论塔板高度 H 越小,柱效能就越高。,mm/ms,2.1.2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2.1 色谱分析基础,在保留时间 tr 中扣除死时间 t0,可以得出计算有效理论塔板数 neff 的关系式:另外,流出曲线在 n50 以后,趋于正态分布。其表达式:,2.1.2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2.1 色谱分析基础,2.1.2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2.1 色谱分析基础,色谱峰的宽度:由组分在色谱柱中传质和扩散行为决定的,与色谱过程的动力学性质有关。速率理论吸收了塔板高度的概念,用动力学的观点描述了组分两相之间的扩散和传质过程。u 流动相在
4、柱内的线速度;A 涡流扩散项系数;B 分子扩散项系数;C 传质阻力系数。,由荷兰学者 van Deemter 在1956 年提出。对气相、液相色谱都适用。将影响柱效能的因素归结为三个系数。,(1)涡流扩散项 A:流动相受固定相颗粒的障碍,不断改变方向,使组分分子形成类似“涡流”的流动。A 与填充物的平均粒径 dp 和填充不规则因子 有关:,2.1.2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2.1 色谱分析基础,(2)分子扩散项 B/u:浓度梯度造成组分分子的纵向扩散,使谱带展宽。B 与弯曲因子 和组分在流动相的扩散系数 Dg 有关:,2.1.2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2.1 色谱分析基础,(3)传质阻力项 Cu:气相
5、色谱与液相色谱的传质过程不同,传质阻力系数的计算也不同。对于气相色谱,传质阻力系数包括气相传质阻力系数 Cg 和液相传质阻力系数 Cl。填充柱的气相传质阻力系数为:液相传质阻力系数为:,2.1.2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2.1 色谱分析基础,(4)van Deemter方程:气相色谱的板高方程为:方程指出了色谱柱填充的均匀程度、填料的粒度、流动相的种类以及流速、固定相的液膜厚度等对柱效的影响。对于液相色谱,van Deemter方程可表示为:,2.1.2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2.1 色谱分析基础,2.1.3 色谱的分离方程,2.1 色谱分析基础,定义分离度:R 越大,表明相邻两组分分离得越好,R=1
6、.5 时认为两峰已完全分离;,R=1.5,R=1.0,R=0.75,2.1.3 色谱的分离方程,2.1 色谱分析基础,则色谱的分离方程可表示为:或者 对确定的固定相,分离度将取决于理论塔板数n;而选择合适的固定相和流动相,使 尽可能的大,是提高分离度的根本方法。,对于A、B两组分,选择因子 定义为:,填充柱在运行中存在严重的涡流扩散,影响柱效的提高。Golay 发明的空心毛细管色谱柱解决了这一问题。毛细管柱的理论塔板数每米约 2000 5000,总柱效最高可达106。还具有柱容量小、出峰快等特点。毛细管气相色谱仪在柱前有一个分流/不分流进样器,柱后加一个尾吹气路。大口径毛细管(0.53 mm)
7、柱的使用,使得毛细管柱的直接进样系统得到发展。,第2 章 色谱分析的理论与应用,2.2 毛细管气相色谱,毛细管色谱柱分填充型和开管型两种。填充型:填充毛细管柱、微型填充柱。现已很少使用。开管型:主流毛细管柱,有多种形式。涂壁开管柱:经典毛细管柱,最常用的一种。多孔层开管柱:涂层为固体吸附剂,气固色谱柱。载体涂渍开管柱:内必有载体涂层,柱容量大。交联型开管柱:固定液在毛细管壁上交联,发展迅速。键合型开管柱:固定液与毛细管壁通过化学键连接。毛细管柱长度可达 10 100 m,内径在 0.1 0.8 mm。,2.2.1 毛细管色谱柱,2.2 毛细管气相色谱,与填充柱相比,毛细管柱有如下特点:渗透性好
8、,比渗透率是填充柱的 100 倍,因而毛细管柱可以长达几百米;相比率大,有利于提高柱效并实现快速分析;,流动相体积与固定相体积之比:,2.2.1 毛细管色谱柱,2.2 毛细管气相色谱,与填充柱相比,毛细管柱有如下特点:柱容量小,允许进样量少,一般 10-3 10-2 l;总柱效高,可达 106 左右;涡流扩散项 A=0;,2.2.1 毛细管色谱柱,2.2 毛细管气相色谱,进样量取决于柱内固定液含量,单位长度柱效略优于填充柱长度可比填充柱达1 2数量级,色谱柱固定液的极性对其性能影响较大,与毛细管柱的对应关系如下:,2.2.1 毛细管色谱柱,2.2 毛细管气相色谱,McReynolds 固定液特
9、征常数,色谱柱固定液的选择一般以“相似相溶”为原则;分离非极性物质:选用非极性固定液,按组分的沸点由低到高流出;分离极性物质:选用极性固定液,按组分的极性由小到大流出;分离非极性和极性混合物:一般选用极性固定液,非极性组分先流出,按组分的极性由小到大流出;复杂的难分离物质:有些可以使用专用色谱柱,或者通过实验选择。,2.2.1 毛细管色谱柱,2.2 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流进样法:瞬间气化,分流。适合于较高浓度的样品;不分流进样法:气化时无分流气体,然后分流排出残留物质;直接进样法:适合于大口径毛细管柱。,2.2.2 毛细管色谱进样系统,2.2 毛细管气相色谱,进样,气相色谱的检测器,2.2.3
10、气相色谱检测器与应用,2.2 毛细管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利用含碳有机物在火焰中燃烧产生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形成离子流。应用最为广泛;不能检测永久性气体。车间环境分析:,2.2.3 气相色谱检测器与应用,2.2 毛细管气相色谱,热导检测器(TCD):依据物质的导热系数的不同,测量温度的变化。通用性好,灵敏度不高;常用于检测永久性气体。水性涂料分析:,2.2.3 气相色谱检测器与应用,2.2 毛细管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放射性离子化检测器。选择性好,适合电负性物质;灵敏度非常高;常用于检测含卤素化合物。,2.2.3 气相色谱检测器与应用,2.2 毛细管气相色谱,
11、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水中卤代烃分析实例:,2.2.3 气相色谱检测器与应用,2.2 毛细管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ECD)农药分析实例:,2.2.3 气相色谱检测器与应用,2.2 毛细管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FPD):相当于把FID和光度计结合在一起。选择性检测器,灵敏度高;用于检测含硫、磷化合物;,2.2.3 气相色谱检测器与应用,2.2 毛细管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FPD)磷化物分析实例(FPD-P方式);,2.2.3 气相色谱检测器与应用,2.2 毛细管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FPD)空气中恶臭成分分析 实例(FPD-S方式):,2.2.3 气相色谱检测器与应用,2.2
12、毛细管气相色谱,火焰热离子检测器(TID):与FID结构相似,不同之处是喷嘴上方有一个碱金属盐的陶瓷珠。选择性检测器;用于检测含氮、磷的化合物;,2.2.3 气相色谱检测器与应用,2.2 毛细管气相色谱,火焰热离子检测器(TID)农药分析实例:,2.2.3 气相色谱检测器与应用,2.2 毛细管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是在经典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的基础上,在 70 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离手段。高效液相色谱具有高速、高效、高压和高灵敏度等特点。高速:与经典色谱比较。分析时间一般小于60分钟。高效:柱效可达30000塔板/米以上。高压:因色谱柱阻力较大,需要150105 350105Pa。高灵
13、敏度:紫外检测器10-9g,荧光检测器可达10-11g。,2.3 高效液相色谱,第2 章 色谱分析的理论与应用,与气相色谱比较,有如下区别:可应用于高沸点、热稳定性差、相对分子量大的有机物(占有机物总数的 75%80%),而气相色谱只适用于挥发性物质;流动相对分离起很大作用,改变流动相的组成可以有效控制 k 值,相当于增加了一个控制分离条件的参数;色谱柱不能太长,不能象毛细管柱那样可以得到很高的柱效;没有高灵敏的通用检测器(如ECD、FID等),但有特殊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等);仪器设备造价较高,操作要求较严格;,2.3 高效液相色谱,第2 章 色谱分析的理论与应用,2.3.1
14、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组成高效液相色谱仪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高压输液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和检测系统。,进样器,2.3 高效液相色谱,第2 章 色谱分析的理论与应用,(1)高压输液系统:核心部分是输液泵,目前普遍使用的是往复泵。另外包括储液罐、过滤器、压力脉动阻力器等。通常要求输出流量恒 定,波动小于 0.5%;有足够的输出压力,达到 40 60 Mpa;分析性仪器流量一般 在 3 ml/min 以内,制 备型的约 10 20 ml/min。,2.3.1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组成,2.3 高效液相色谱,(2)进样系统:常见有直接注射进样和六通阀进样两种。直接进样操作简便,并可获得 较高的柱效,但不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 检测 技术 02 色谱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40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