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及治疗课件.ppt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及治疗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及治疗课件.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治疗,杭州市儿童医院 李光乾,病毒性脑炎的概念,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VE;病脑)是由多种病毒引起脑和脑膜病变的总称。通常主要是指病毒侵入脑组织直接产生的脑实质急性炎症病脑(除乙脑、森林脑炎外),多无季节性、地域性,具有“散发性”和病原多元性的特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标准,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多有发热 有脑实质损害的症状及体征 CSF检查:2/3以上患儿可呈非化脓性改变 病毒病因学检查:方法主要有CSF病毒特异性抗体测定,CSF病毒培养、鉴定EEG检查:当大脑皮层广泛重度损害时,EEG示广泛高电压波除外其它诊断,不能仅靠临床表现及EEG诊断病脑,因
2、EEG阳特异性低、不能做病因学诊断。,病毒性脑炎的诊断,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临床症状、体征病原学检查:病毒分离、免疫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辅助检查:CSF、EEG、头颅CT/MRI,临床表现与病变的部位和程度有关,约半数病例有前驱症状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脑实质损害症状意识障碍,精神、行为异常,运动障碍,惊厥发作等 体征锥体束征;锥体外系损害;出现原始反射;颅神经障碍;失语;共济失调等,临床表现与年龄有关,年长儿常以精神行为异常、意识障碍起病婴幼儿多以发热,惊厥起病,临床表现与病原有关,病脑的病原有多种,不同病原有其各自不同的临床特点在国内,病脑的第1 位病原是肠道病毒,HSV紧随其
3、后(在重症脑炎中占首位);肠道病毒中又以柯萨奇病毒更多见而各种虫媒病毒则是危害最大、传播最广的病原,如乙脑病毒,西尼罗病毒、各种马脑炎病毒和加利福尼亚病毒等,肠道病毒脑炎,肠道病毒引起的CNS感染主要是脑膜炎,但是有10%20%的脑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主要是柯萨奇A 组病毒多发生在夏秋季,常侵犯多脏器,引起重型心肌炎、肝功能衰竭,甚至发生休克周围血WBC计数,有报道高达50109/L者,个别CSF中WBC数可增至2000106/L 目前对于肠道病毒脑炎最敏感、特异和快速的病原诊断方法是用RT-PCR 从CSF中扩增肠道病毒的核酸(基因片段),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100%和92100%,急
4、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约占病脑的2%19%和散发性坏死脑炎的20%75%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高热、头痛、呕吐、肌阵挛及癫痫发作,大多伴有意识障碍,重者迅速进入深昏迷疾病早期反复的抽搐发作及提示颞叶或额叶病损的局灶性体征,都强烈提示病因是HSV很难从CSF中分离到疱疹病毒,目前认为对于疱疹病毒脑炎的病原诊断,最为可靠的方法是用PCR从CSF标本中检测到病毒的基因片段,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生于夏秋季节,具有严格的季节性儿童多见;高热、意识障碍明显,重者引起中枢性呼吸衰竭,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周围血WBC计数多在1020109/L,CSF中WBC数可以高达(1001000)106/LCSF特异性IgM抗体
5、(多在病程的36d阳性)有助早期诊断,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原学检测病毒分离 特异性病毒抗体检测 病毒核酸检测,病原学诊断病毒分离,为病原诊断的金标准。但要求实验室条件苛刻、费时,不利于临床的早期诊断和应用,临床已不多用目前可进行分离的有乙型脑炎病毒、森林脑炎病毒、肠道病毒、麻疹病毒、HSV、流行性腮腺炎病毒、CMV等,还有许多病毒至今无法分离,病原学诊断免疫学方法,免疫学方法包括酶免疫方法、免疫荧光法等,可以用于病毒鉴定、病毒抗原检测、特异性病毒抗体检测。但是病毒抗原检测的敏感性低,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分析,如CSF中某种病毒的IgM 抗体阳性,一般可以确定诊断如能证实CSF中某一种病毒特异性免疫球
6、蛋白(Ig)相对高于血清,也可确定诊断;抗体指数(CSF特异性Ig/CSF总Ig)/(血清中特异性Ig/血清中总Ig)。如该指数1.5,则提示该病毒引起的脑炎或脑膜炎CSF中某种病毒的急性期和恢复期(间隔14d 以上)IgG抗体滴度有4 倍或以上升高,一般可以确定诊断(对于HSE,若血清和CSF抗体比值201,一般可以诊断),血清及CSF病毒特异性抗体的检测有以下几个问题:,机体免疫反应需要一段时间,并且诊断往往需要早期和恢复期双分标本病毒抗体滴度4 倍升高,因此无法提供早期诊断指导治疗,仅可用于回顾诊断有时抗体滴度的升高可能是非特异性的,可能是由于感染后的多克隆激活引起单份血清病毒抗体检测不
7、能确定是该病毒的既往感染或是再激活还是非原发感染,病原学诊断分子生物学方法,目前常用的方法有聚合酶链反应(PCR)、多重PCR、时时PCR 及生物学芯片等虽然PCR 技术敏感,但假阳性率高,标本易污染,且迄今为止卫生部未同意PCR 用于临床疾病诊断,而仅用于临床研究病毒核酸的PCR 检测是早期快速诊断方法,敏感性高达98%,特异性94%,辅助检查脑脊液,CSF检查:外观清亮,压力正常或升高,WBC数正常或轻度增多,分类计数以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为主,但在发病早期(48h以内)可能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质大多正常或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含量正常,少数患儿CSF可完全正常有研究显示不同CSF变化,特别
8、是CSF白细胞的数目,与脑炎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相关性。CSF白细胞数100 106/L时,脑膜受累的症状趋于明显,脑膜刺激征及头痛的出现增多(P0.05);同时,当CSF白细胞数增多时,脑实质损害症状,如意识障碍、抽搐、脑电图异常出现减少(P0.05),辅助检查脑电图,EEG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易被家人及患儿所接受,对病脑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特别是对儿童意识障碍存在与否的判断较敏感,但无特异性目前,国内研究报道病脑时EEG的异常率为78%100%,主要表现为弥漫性异常慢活动背景;或在基本节律慢波化的基础上,出现阵发或持续性棘(尖)波、棘(尖)慢复合波;低幅平坦EEG,甚至全导低电压、电静息或正
9、常多数患儿的EEG改变与临床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平行,并随病情好转而逐渐恢复,病情重者EEG恢复慢,脑电图判读注意事项:,EEG正常,不能排除病毒性中枢感染EEG异常,不能肯定病脑的诊断 病脑异常EEG的判断:EEG异常程度与实际病变严重性不一定完全一致EEG异常较临床体征敏感,有时临床神经系统脑实质受累体征并不明显,EEG检查可出现异常病脑的异常EEG恢复较临床恢复为慢,常为数周或数月之久个别病脑恢复期随访EEG出现痫样放电,如果未出现临床发作,不能单凭EEG诊断癫痫,甚至加用抗癫痫药物,脑电图判读注意事项:,病脑时,正常EEG主要见于以下情况小婴幼儿尤其是2 岁以内的病脑患儿病脑超早期进行EE
10、G检查时脑干脑炎型脑皮质不受累,广泛深层脑白质受累时小脑炎型,辅助检查头颅影像学,头部CT/MRI可用于病脑早期的鉴别诊断,如除外脑肿瘤或脑血管意外CT和MRI可直接发现炎性病灶或炎症并发出血、水肿等情况,可成为病脑的诊断依据之一,是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检测手段一般起病后数天,病脑的MRI改变才明显,有学者认为7d最明显,MRI虽然检查费用较高,扫描时间比CT长,但因其显示病变优于CT,所以如果有条件还是首选MRI为好,病脑头颅MRI的动态随访研究,1 个月复查与急性期改变无大变化3 个月复查则有明显变化,(轻型中型可见水肿消退,小点片状高信号多数消失。病情重者,脑坏死、软化更加明显)6
11、个月复查,脑皮质及白质萎缩已十分明显。极重症脑软化,脑呈多囊状,全脑萎缩,包括脑干、小脑,侧脑室相对全面扩大。脑局部病变者,局部脑萎缩与其相邻的局部脑室扩大1 年后复查,头部MRI 病变性质、范围与6 个月时大体相同,但程度比6 个月时更明显,病脑的鉴别诊断,感染后脑炎 肺炎支原体脑炎 多发性硬化症 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感染后脑炎,又称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是一组与自身免疫障碍有关的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多发生在CNS外感染之后,多在13周后,在原发感染消退时出现脑症状脑和CSF中不能分离出病毒CSF可有IgG指数的升高,寡克隆区带及髓鞘碱性蛋白阳性MRI常见多发性不对称白质异常信号,肺炎支原体脑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儿 病毒性 脑炎 诊断 治疗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40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