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结核病疫情的现场调查与处理_图文课件.ppt
《学校结核病疫情的现场调查与处理_图文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结核病疫情的现场调查与处理_图文课件.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校结核病疫情的现场调查与处理,安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年3月17日,2,介绍内容,学校疫情背景,学校疫情概念,学校疫情发生原因,疫情的现场调查与处置,3,一、背 景,近10年来,我国各地在校学生结核病的疫情有明显回升趋势,学校结核病的暴发流行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也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正常发育造成极大的伤害。2003年以来卫生部于教育部针对学校结核病疫情下发了一系列文件。2003年3月份以来,我国部分省份的学校发生了结核病的暴发流行。疫情的发生,引起了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要求有关部门要加强学校的结核病防治工作。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卫疾控发 2
2、003 187号;,4,近年来,各地学校传染病疫情时有发生,并发生多次暴发疫情,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卫办疾控发 2005 8号;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卫办疾控发 2006 65号;今年以来(2009年),我国部分地区先后报告发生学校结核病暴发疫情或聚集性病例。卫生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0953 号;为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卫生部会同教育部制定了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试行),卫办疾控发2010133号。国家下发了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手册。,5,凸现的学校结核病问题,国
3、内疫情报告资料显示,大学生结核病患病率在 0.40%1.52%之间,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罹患率高达2.975%4.202%;学生病人数仅次于农民,其中又以高校学生居多,学生深受结核病的危害;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病例或暴发事件接连不断;据统计我国70%以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80%以上的学校突发事件为传染病流行流行事件;学校发生结核病疫情的社会影响大。,6,二、基本情况-陕西省学校概况,据2010年陕西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省有各类学校16605个,学生7880128人,约占陕西省总人口的21%(全国19.4%)。2010年全省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3825所,比上年增加906所,占学
4、校总数23%;在校学生达1222296人,占全省学生总数的16%(全国为17%)。学前教育、小学、中学、高中和大学人数分别占在校学生的 8.9%、33.1%、20.9%、20.1%和16.9%。全国为 11.5%、38.3%、20.3%、18.0%和11.6%,7,2010年陕西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全省共有幼儿园3928所,在园幼儿(包括学前班)704761人,幼儿园教师32088人;2010年全省共有小学9710所,在校生2610355人;全省小学教职工190545人.全省共有初级中学1867所,在校生1643225人;教师116532人.2010年全省共有特殊教育学校40所,
5、在校残疾儿童7837人.全省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共有学校951所,在校学生1584122人.教师83659人.全省有普通高等学校78所、成人高等学校19所,另有独立学院12所;学生1329828人.教职工98536人。,8,2010年陕西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9,二、学校人口学特征,学校分布广泛,数量庞大,人数众多;同一群体,年龄大致相同(五个层次);人口高度集中,密度大;学习压力大,环境条件差;免疫力低,疾病自我防护意识差,易患传染病;学生是每个家庭、国家的希望,社会关注度极高;流行病学的观点看学生绝对是高危人群:存在大量易感人群,一旦有传染源、群体暴露无遗,传播途径难以切断,极易流行。
6、客观上具备了传染病的流行条件。,10,三、学生疫情概况-2005-20011年大疫情报告病人情况,11,2005-20011年大疫情报告发病情况(1/10万),2009年全国专报系统各省报告学生肺结核病例数,13,2010年陕西省报告学生肺结核的年龄分布,14,20052013年安康市学校肺结核病例分布,分布在大中专院校的学校肺结核确诊病例,占学校确诊肺结核的82.4%。分布在中学的学校肺结核确诊病例,占学校确诊肺结核的13.9%。,安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因此,大中专院校和中学是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重点。,15,部分学校体检报道,16,四、为什么学校结核病疫情频发,客观原因:我国是一个结核病
7、高负担国家,存在大量的传染源、潜性感染者以及易感人群.具体表现在:结核病控制环节难以有效阻断;结核病病人及时发现存在许多困难因素;潜性感染者难以阻止其发病;易感人群没有很好的保护措施;目前实施DOTS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面临新的挑战。,17,已经感染 人群,活动性结核,传染性TB,未感染人群,死亡,治愈,病人发现和治疗,隔离(?)口罩(?),化学预防,新生儿BCG 接种 预防性治疗,结核病控制环节难以阻断,18,发病,患病,治愈,死亡,结核病的发生“水池图”,潜性感染,发现,19,病人发现的困难影响因素多,生物学因素:感染人群巨大 一生中任何时候均可发病 发病早期无症状 症状特异性不高 自限性
8、疾病 影响发现的因素多:见下图,20,卫生服务可行性,发现方式,发现经费(配套),发现技术,统计,督导,培训,宣传,发现组织工作,地区疫情,各种影响病人发现因素分析图,病人发现水平,机构可及性,机构可用性,病人可接受性,频度,质量,发现资料分析,改进办法,评价,考核,质量,种类,频度,覆盖面,效果,质量,频度,覆盖面,方式,数量,完整性,正确性,及时性,评价,分析,X线,痰检,工作年限,培训,学历,人数,设备质量,胸透率,人员素质,质控,规范,水平,频度,痰捡率,检出率,显微镜,标本数量、质量,归口管理,检查,程序,法规,政府协调,覆盖面,可疑者转诊率,转诊程序,被动发现,配套费落实,两者配合
9、,发现费用比,报病费发放,经济,文化,环境,社会变动,以往控制水平,。,21,现代结核病控制工作质量不高,免费诊断、免费治疗、培训、督导、监测、健康促进,发现病人、治愈病人,22,.,结核病人门诊,问诊、查痰、拍片,结核病人确诊,规范化疗,病人管理,填写实验室登记本,填写初诊病人登记本,疫情报告建立病案,填写初诊病人登记本,填写治疗卡治疗反馈单,发放药品,健康促进,培训,督导,监测评价,组织机构,经费保障,人力设备,制度保障,23,面临新挑战,农村人口城市化、打工、求学,结核病的耐药问题,不规范治疗,社会环境、政策等,TB/HIV双重感染问题,机构、设备、人才、技术措施没有突破、激励-,防治技
10、术,流动人口问题,24,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学校是一个特殊群体,是结核病的高危人群,尤其高校是一个来自不同环境、不同结核病疫情地区的学生组成的集合体,人口高度集中,密度大,住房拥挤,相互接触密切,流动的人群量大,均增加了结核病暴露、感染、发病的危险,客观上具备结核病流行的条件。大学生到校后,环境的巨大变化,贫困学生营养的不足,学习任务的繁重、加之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后结核病的高发年龄段、免疫功能不稳定、集体生活,这都是大学生结核病多发的因素。,25,学生缺乏结核病防治知识或忙于学习,有病后不能及时就诊,延误诊治时间,病情由轻变重,由不排菌变为传染源,有的同学对结核病存在恐惧心理,患病后害怕同学和老
11、师知道,更怕因此退学耽误学业,隐瞒病情,继续上课,均给同学增加了传染的机会,极易造成结核病在学生中的传播和流行。,26,学校的问题,除上述客观原因以外:一些学校领导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校卫生防病机构设置不力及职责不清,特别是一些学校不断扩招,而对卫生防病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备和经费投入的严重不足;学校不能有效配合辖区疾病控制中心的技术指导以及实施国家结核病防治策略的技术能力薄弱等,都是我省学校结核病疫情较严重的重要原因。,27,医疗机构问题,没有发生过学校疫情暴发的地区,对学校结核病的危害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部门间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协作机制;学校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未建立或不完善
12、;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执法监督还是空白;健康教育宣传不够;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文件措施还不到位。,28,五、学校结核病疫情,学校结核病疫情:是肺结核病在学校内的发生、发展情况。所谓学校肺结核疫情是指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密切接触的群体中,1个月内连续发现3例以上(含3例)有关联的肺结核病人。(北京)学校结核病散发病例:是指在学校内发现的结核病确诊病例,但未达到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别。(卫办疾控2010133号,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9,学校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所学校在同一学期内发生10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结核病病例,或出现结核病死亡病例时,分管该校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考虑是否构成突
13、发公共卫生事件,并按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规定,核定事件,并确定事件级别。,30,结核病暴发流行:在一定人群、一定地区中,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由同一传染源感染,发生比一般预期数多的结核病人叫结核病的暴发流行。通常病人从感染到发病的时间较长,而且不固定,多数暴发流行发现时距首例结核病人发病时间在一年左右,但只要是同一传染源引起就可确认。暴发流行见于结核病的下降期,1910年以来,报告300多起。是指同一学校、在短期内(30天内)发现3例及以上有流行学关联的肺结核患者。流行病学关联是指肺结核患者之间有明确的接触史,或肺结核患者所在单位的结核菌素试验的阳性反应率异常升高(增高2倍及以上)。,31
14、,聚集性与暴发性的区别:一般大家常规是通用的,描述的对象是相同的。但严格的讲两者还是有细微的差别。其细微处在于:发现多例传染性病例没有定论前讲“聚集性”,通过循证调查与统计学分析定论后讲“暴发”;局部集中出现的病人具有相同症状,称“聚集性”,调查原因,具有“同源性”,才能称“暴发”;因此严格意义上的“暴发”应该是“客观”的;“聚集性”则是“主观”的。,32,暴发流行的条件,有排出大量结核菌的患者易感感人群密切接触 传染源危害程度:患者排菌量*咳嗽程度、次数*咳嗽持续时间;影响集团被感染者方面的因素:免疫力情况;传染源与未感染者之间的接触情况:接触程度、环境条件。,33,结核病集团感染或暴发流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 结核病 疫情 现场 调查 处理 图文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40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