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闭环可逆直流调速系统剖析.doc
《双闭环可逆直流调速系统剖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闭环可逆直流调速系统剖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中文摘要.1课程设计要求.11.1课程设计目的.11.2任务和要求.12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12.1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12.2双闭环调节器的设计.2 3 =配合控制的直流可逆调速系统.33.1 =配合控制的直流可逆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33.2 =配合控制的直流可逆调速系统的建模.4 4 =配合控制的直流可逆调速系统仿真实例及分析.64.1系统主要环节的仿真参数.64.2仿真波形及分析.75结论.10参考文献.11摘要尽管近年来直流电动机不断受到交流电动机及其它电动机的挑战,但至今直流电动机仍然是大多数变速运动控制和闭环位置伺服控制首选。因为它具有良好的线性特性,优异的控制性能,高效
2、率等优点。直流调速仍然是目前最可靠,精度最高的调速方法,有效地控制电机,提高其运行性能,对国民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面向系统传递函数结构图仿真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MATLAB的Simulink、面向系统电气原理结构图的仿真新方法,实现了转速与电流双闭环=配合控制的直流可逆调速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关键词:直流电动机;=配合控制;Simulink;MATLAB仿真1课程设计要求1.1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在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和纽带。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更多实践方案,解决目前学生课程设计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缺乏动手能力的现象.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
3、计是继电机与拖动基础和运动控制系统课程之后开出的实践环节课程,其目的和任务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已学课程的基本知识,独立进行电机调速技术和设计工作,掌握系统设计、调试和应用电路设计、分析及调试检测。1.2任务和要求1.静态设计 (1)确定控制系统采用的直流稳压电源电压(可选择)。(2)确定整流装置的放大倍数。(需根据电枢电压与控制电压确定)。并设计可控整流装置及触发电路。(3)确定电流反馈系数。(4)确定转速反馈系数。(5)根据调速范围与静差率要求确定静态速降及转速反馈环的反馈系数。2.动态设计 电流环设计确定时间常数;选择电流调节器结构;选择电流调节器参数;校验近似条件;计算电流调节器电阻和电容
4、. 转速环设计确定时间常数;选择转速调节器结构;选择转速调节器参数;校验近似条件;计算转速调节器电阻和电容;校核转速超调量2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2.1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的直流调速是最典型的直流调速系统。其原理结构图如图2.1所示。双闭环控制直流调速系统的特点是,电动机的转速和电流分别由两个独立的调节器分别控制,且转速调节器的输出就是电流调节器的给定,因此电流环能够随转速的偏差调节电动机电枢的电流。当转速低于给定转速时,转速调节器的积分作用使输出增加,即电流给定上升,并通过电流环调节使电动机电流增加,从而使电动机获得加速转矩,电动机转速上升。当实际转速高于给定转速时,转速调
5、节器的输出减小,即电流给定减小,并通过电流环调节使电动机电流下降,电动机将因为电磁转矩减小而减速。在当装束调节器饱和输出达到限幅值时,电流环即以最大电流限制实现电动机的加速,使电动机的启动时间最短,在可逆调速系统中实现电动机的快速制动。该双闭环调速系统的两个调节器ASR和ACR一般都采用PI调节器。因为PI调节器作为校正装置既可以保证系统的稳态精度,使系统在稳态运行时得到无静差调速,又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作为控制器时又能兼顾快速响应和消除静差两方面的要求。一般的调速系统要求以稳和准为主,采用PI调节器便能保证系统获得良好的静态和动态性能。图2.1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稳态结构2.2双闭环调节器
6、的设计(1)电流环的设计电流反馈系数:三相晶闸管整流电路平均失控时间:电流滤波时间常数取。电流环小时间常数。根据设计要求,应取,因此按典型系统设计。电流调节器选用PI型,其传递函数为其中: (2)转速环的设计转速反馈系数电流环等效时间常数为。取转速滤波时间常数。根据稳态无静态及其他动态指标要求,按典型系统设计转速环,取h=5,ASR选用PI调节器,其传递函数为其中, 3 =配合控制的直流可逆调速系统3.1 =配合控制的直流可逆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配合控制的有环流直流可逆调速系统的电气原理图如图3.1所示。图中,主电路由两组三相桥式.晶闸管全控型整流器反并联组成,并共用同一路三相电源。由于采用=
7、配合控制方式,在两组整流器之间没有直流环流,但还存在脉动环流,为了限制脉动环流的大小,在主电路中串入了四个均衡电抗器,用于限制脉动环流。平波电抗器,用于减少电动机电枢电流的脉动,减少电枢电流的断续区,改善电动机的机械特性。系统的控制部分采用了转速和电流的双闭环控制。由于可逆调速电流的反馈信号小不仅要反映电枢电流的大小还需要反映电枢电流的方向,因此电流反馈一般用直流电流互感器或霍尔电流检测器,在电枢端取电流信号。为了确保两组整流器的工作状态相反,电流调节器的输出分两路,路经止组桥触发器GTF控制正组桥整流器,另路经倒相器AR、反组桥GTR控制反组桥整流器。图3.1 =配合控制的有环流直流可逆调速
8、系统的电气原理图3.2 =配合控制的直流可逆调速系统的建模 组成=配合控制的直流可逆调速系统的主要子模块包括:三相交流电源,正、反并联的晶闸管三相全控整流桥、同步电源与6脉冲触发器、速度和电流调节器ASR 及ACR、倒相器、移相控制器,直流电动机。除了PI调节器和移相控制器模块需要自己封装外,其余均可从有关模块库中直接复制。3.2.1 移相控制器的封装 触发器的控制角(alpha_deg端)通过了移相控制环节(shifter),移相控制模块的输入是移相控制信号,输出是控制角,移相控制信号由常数模块设定。移相特性如图3.2所示。移相特性的数学表达式为: 图3.2 移项特性及子函数模块在本模型中取
9、,所以。3.2.2 带限幅的PI调节器的封装 仿真模型与系统动态构图的各个环节基本上是对应的。需要指出的是。双闭环系统的转速和电流两个调节器都是有饱和特性和带输山限幅的PI调节器,为了充分反映在饱和限幅非线性影响下调速系统的上作情况,需要构建考虑饱和输出限幅的PI调节器,过程如下:线性PI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式中,为比例系数;为积分系数;。上述PI调节器的传递函数可以直接调用Simulink中的传递函数或零极点模块。而考虑饱和和输出限幅的PI调节器模型如图3.3所示。模型中比例和积分调节分为两个通道,其中积分调节器 integrate 的限幅表示调节器的饱和限幅值,而调节器的输出限幅值由饱和模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闭环 可逆 直流 调速 系统 剖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38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