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软件.doc
《医疗器械软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器械软件.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医疗器械软件 Part3:软件生存周期过程(YY/T 0664)的过程参考模型Medical device software Part3:Process reference model of medical device software life cycle processes(IEC 62304) (标准草案) 目录引言III1 范围62 规范性引用63 术语和定义64 医疗器械软件生命周期过程64.1 软件开发过程64.1.1 软件开发计划64.1.2 软件需求分析74.1.3 软件体系架构设计84.1.4 软件详细设计84.1.5 软件单元的实现和验证94.1.6 软件集成和集成测试
2、94.1.7 软件系统测试104.1.8 软件发布104.2 软件维护114.2.1 目的114.2.2 输出114.3 软件风险管理114.3.1 目的114.3.2 输出114.4 软件配置管理124.4.1 目的124.4.2 输出124.5 软件问题解决134.5.1 目的134.5.2 输出13前 言1) IEC是一个国际性电工标准化机构,负责有关电气工程和电子工程领域中的国际标准化工作。IEC的宗旨是,促进电气、电子工程领域中标准化及有关问题的国际合作,增进国际间的相互了解。为实现这一目的,IEC出版包括国际标准,技术规范,技术报告,公开可用规范(PAS),以及指南等在内的各种出版
3、物。IEC的筹备工作获得了各技术委员会的认可,各IEC的国家组织也致力于此。各种国际化的,政府的非政府的组织与IEC共同参与这些筹备工作。IEC与国际化标准组织(ISO)紧密合作,根据协议规定的条件,两家组织达成共识。2) 由于每个技术委员会都会有来自于相关IEC国家技术委员会的代表,IEC对技术术语的正式承认或认可都会尽可能接近有关该问题的国际共识。3) IEC的出版物在国际范围有推荐性意义,并且在某种意义上被IEC国家技术委员会所接受。虽然尽力的确保IEC出版物技术内容的准确性,但是IEC对于终端用户的错误理解或者使用不承担任何责任。4) 为了提倡国际化统一,IEC国家委员会承担了以透明的
4、方式将IEC的出版物最大程度地应用到他们国家或者地区的出版物上。任何IEC标准和相应的国家或地区的出版物的分歧,应在后者清楚地表标明。5) IEC本身不会提供任何相应的认证程序。由独立的认证机构提供认证评估服务,并且在某些领域,颁发IEC的合格标志。IEC本身不会为任何独立认证机构提供的服务负责。6) 所有的用户需要确保他们获得的是最新版本的出版物。7) 对于IEC或者它的负责人,员工、雇员、代理包括个人专家和技术委员会的会员不承担任何责任和义务;IEC国家委员会对于任何直接或间接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其他自然伤害不承担任何责任和义务;对于因使用或依赖次IEC出版物或者其他IEC出版物而产
5、生的成本(包括法律费用)和费用也不承担任何责任和义务。8) 需要关注的是本出版物中引用到的规范性参考文件。使用参考出版物对于本出版物的正确应用来说不可或缺的。9) 需要关注的是,IEC出版物的中提到的某些部分有可能涉及专利问题,但IEC对这些专利不承担任何责任。IEC技术委员会的主要宗旨是筹备国际标准。然而,当收集到各种不同形式的数据时, 技术委员会提出技术报告的出版物,通常被作为国际标准来进行发布,比如“技术发展水平”。IEC TR80002-3技术报告,是由62A子委员会(医用电气设备的通用要求IEC技术委员会62)和ISO技术委员会210(质量管理和医疗设备通用并行要求)的联合工作组筹备
6、的,它作为一个双logo的标准被发布。技术报告的内容基于以下两个文件:调查稿投票报告62A/918/DTR62A/928/RVC关于批准该技术报告的所有投票信息都可以从上表中的投票报告中获得。在ISO,技术报告是由16票中的14票投票通过而获得批准。这一出版物根据 ISO/IEC官方进行编写的,第二部分是根据ISO/IEC 24774进行编写的,对于过程描述的系统和软件工程的生命周期管理指南80002系列的所有部分的清单,可以在IEC网站上的名为“医疗器械软件”的文中找到。委员会确保,在IEC网站http:/webstore.iec.ch上标有一个稳定的日期,该时间与特定的出版物相关联, 对于
7、这个指定的日期,出版物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情况:l 重新确认的;l 撤回的l 替代修订过的版本或者l 被修订的双语版本可能会在后续进行发布。引 言0.1 背景软件往往是医疗器械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包含软件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建立,要求软件的设计不仅能够满足它的预期目标,而不引起任何不可接受的风险。按照一系列国际认可的软件开发实践方式,可以达到这一目标。 本技术报告(TR) 为医疗器械软件的安全设计和维护提供了生命周期过程的框架,称为过程参考模型(PRM)。此过程参考模型中的过程定义与ISO/IEC 24774:2001系统和软件工程的生命周期过程定义管理指南完全保持一致。 本技术报告介绍了
8、医疗器械软件开发的过程参考模型,该模型整合了IEC62304:2006以及ISO/IEC12207:2008国际标准的软件生命周期过程的要求。 本技术报告的宗旨是使得医疗器械软件的开发者将其应用于软件需求的开发上,使其能够遵循IEC 62304:2006医疗器械软件的安全性级别。每一个过程的输出对应的安全性级别在IEC62304:2006内都进行了定义。没有对应安全性级别的过程输出都仅基于ISO/IEC12207:2008。这些过程的输出,在达成过程目的的同时能提供有利的附加产物,这对于以安全为关键特性的软件开发很有价值。过程参考模型同时也可以作为通用基准,为不同的模型和方法提供过程评估,以确
9、保评估结果报告表达形式的一致性。 审查医疗器械软件过程的评估人员可以利用过程参考模型为IEC62304过程输出提供审核检查清单和报告。过程参考模型的过程定义由用于描述执行过程的高等级的整体目标,以及一系列用于展示过程目标成功实现的输出组成。这些过程的输出就是软件生命周期过程的要求。在任何过程定义中,过程输出是实现过程目标的充分必要条件。 医疗器械软件系统的制造商应按照软件系统引起的危害对于患者、操作者或其他人员的可能影响,赋予每个软件系统一个安全性级别(A,B,或C),具体可以参考标准IEC62304:2006。基于如下的严重度,应初步赋予软件相应安全性级别:A级:不可能对健康有伤害或者损坏B
10、级:可能有不严重的伤害C级:可能死亡或严重伤害0.2 技术报告组织此技术报告的编写遵循IEC62304标准的结构。附录A详细描述技术报告的开发过程。附录B提供IEC62304安全性级别条款与ISO/IEC12207:2008的映射关系。医疗器械软件开发过程参考模型的生命周期过程在过程名称,过程目标以及对应的过程输出中进行描述。在输出声明的结尾,标有ISO/IEC12207的输出源自于ISO/IEC12207:2008,在标准IEC62304中没有直接对应的要求。想要使用此过程参考模型来审核IEC62304要求的人员需要忽略仅基于ISO/IEC12207:2008而生成的输出。医疗器械软件医疗器
11、械软件生命周期过程的过程参考模型1 范围本技术报告为IEC 80002的一部分,描述了医疗器械的软件生命周期过程。医疗器械软件生命周期过程以及对应的安全性级别源自于IEC 62304:2006,他们与ISO/IEC 12207:2008的软件开发生命周期过程是一致的,与ISO/IEC 24774:2010也完全一致。这三个标准的内容为此技术报告提供了基础。此技术报告没有提及:现有相关标准覆盖到的领域,比如,用于构建本技术报告的四个标准相关的国际标准(见参考文献);FDA指南文件;或者软件开发工具。此技术报告描述了医疗器械软件开发的过程参考模型, 仅限于IEC 62304:2006所描述的生命周
12、期过程,过程名称对应于IEC 62304:2006。附录B所提供的IEC 62304:2006(基于ISO/IEC 12207:1995)与ISO/IEC 12207:2008的映射关系,对说明两份标准之间的详细规范的关系是必不可少的。本技术报告不适宜作为监督检查或者认证评估活动的依据。2 规范性引用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部分或全部)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IEC 62304:2006 医疗器械软件 软件生命周期过程ISO/IEC 12207:2008 系统与软件工程 软件生命周期过程3 术语和定义本
13、文件的目的,术语和定义参考IEC 62304:2006。注:为了保持开发过程参考模型要求的一致性,需要遵循ISO/IEC 24774标准规定的指南。特定的软件风险管理过程使得软件开发人员在开发医疗器械软件的时候, 能够实现他们必须要达到的软件需求。此过程参考模型同样可以使得医疗器械软件开发人员确定要开发需求的具体安全性级别。本技术报告中描述的过程参考模型对软件风险管理的要求仅包含ISO 14971标准中的部分要求,该部分要求在IEC 62304标准中涉及到。为了更好地达到本技术报告的目的,在此使用的软件开发相关术语和定义都源自于标准IEC62304。4 医疗器械软件生命周期过程4.1 软件开发
14、过程4.1.1 软件开发计划4.1.1.1 目的软件开发计划的目的(IEC 62304,5.1)是为了建立计划,以便实施软件开发过程活动。4.1.1.2 输出软件开发计划的成功实施需要保证以下输出:a) 软件开发计划的建立是为了保证软件的开发适合于所开发软件系统的范围、规模以及软件安全性级别A,B,C级。注1 软件开发计划应包括开发过程的描述,过程输出交付物(包括文件),软件配置和变更管理(包括未知来源软件配置项和支持开发的软件),以及软件问题解决过程。b) 软件开发计划应说明如何在系统需求,软件需求,软件系统测试和风险控制措施之间建立可追溯性A,B,C级。c) 应保持软件开发计划在整个软件生
15、命周期中的持续更新A,B,C级 。d) 软件开发计划需要引用系统设计和系统开发A,B,C级 。e) 对于C级的软件,软件开发计划需要包含或者引用软件项的开发相关的标准,方法和工具C级。f) 软件开发计划需要包含或者引用软件单元的集成策略,包括对未知来源软件SOUP的集成。B,C级 g) 软件开发计划需要包括或者引用验证计划。A,B,C级 注2 验证计划包含了所有与相关文件一起完成的活动和任务。h) 软件开发计划需要包括或引用风险管理计划,包括对于未知来源软件的风险管理计划。A,B,C级 i) 软件开发计划需要包括或引用在整个软件生命周期过程中需要生成的文件的计划,以及在软件文件编写过程中使用到
16、的标准。A,B,C级 j) 软件开发计划需要包括或引用配置管理计划。A,B,C级 注3 软件配置管理计划包括或引用如下文件:i) 受控项的级别、类型、类别或列表;ii) 软件配置管理活动和任务;iii) 负责执行软件配置管理和活动的组织iv) 与其他组织的关系,比如软件开发,软件维护v) 何时将这些项目置于配置控制管理之下vi) 何时应用问题解决过程vii) 包含在其他软件产品或实体的软件配置项,比如未知来源软件k) 软件开发计划需要包含或引用在医疗器械软件开发中受控的支持项或设置。B,C级 l) 软件开发计划需要包含在验证软件配置项之前,使其处于形成文档的配置管理控制之下。B,C级 4.1.
17、2 软件需求分析4.1.2.1 目的软件需求分析(IEC 62304, 5.2)的目的是建立系统软件元素的需求。4.1.2.2 输出软件需求分析的成功实施需要确保以下:a) 定义指派的软件系统和接口的需求。A,B,C级 b) 分析软件需求的正确性和可测性。A,B,C级 c) 明确运行环境对于软件需求的影响。A,B,C级 d) 建立软件需求和系统需求之间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A,B,C级 e) 定义软件需求实施的优先次序。ISO/IEC 12207f) 现有的需求,包括系统需求,应根据软件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适当更新。A,B,C级 g) 软件需求的变更需要对成本,进度和技术影响进行评估。ISO/IE
18、C 12207h) 制定软件需求基线,并通知到所有受影响的各方。ISO/IEC 12207i) 软件需求应包含针对硬件失效、以及潜在软件缺陷所实施的软件风险控制措施。B,C级 注1软件架构实现了已识别的风险管理需求注2 基于可能造成的危害,为每个软件项制定相应的软件安全性级别j) 在建立软件需求时,应对医疗器械风险分析进行适当地再评估并更新。A,B,C级 4.1.3 软件体系架构设计4.1.3.1 目的软件架构设计(IEC 62304, 5.3)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软件设计,该设计实现软件需求,并且可基于软件需求进行验证。4.1.3.2 输出软件体系架构设计的成功实施需要确保以下内容:a) 软
19、件体系架构设计的开发和基线,应描述实现软件需求的软件项,包括未知来源软件软件。B,C级b) 对于未知来源软件项,定义所有功能和性能需求,包括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需求。B,C级;注1 例如包括处理器的类型和速度,寄存器的类型和大小,系统软件类型,通信以及显示软件需求。c) 定义每个软件项的内部和外部的接口。B,C级d) 建立软件需求和软件设计之间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ISO/IEC 12207e) 对于风险控制,识别和确保软件项之间隔离的有效性是必要的。B,C级;注2 一种隔离的例子是通过将软件项运行在不同的处理器上。通过在处理器之间不共享资源来确保有效的隔离。f) 确保软件系统结构实现了系统和软件需
20、求,包括相关的风险控制措施。B,C级4.1.4 软件详细设计4.1.4.1 目的软件详细设计(IEC 62304, 5.4)的目的在于为软件的编码和测试提供足够详细的设计。4.1.4.2 输出软件详细设计的成功实施需要确保以下内容:a) 软件系统架构细化到软件单元;B,C级b) 开发软件项的每个软件单元的详细设计;B,C级c) 定义每个软件单元的外部接口;B,C级d) 建立软件详细设计、软件需求,和软件系统架构设计之间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ISO/IEC 12207e) 验证软件详细设计并形成文档,确保其实现软件体系结构,并且不和软件体系结构相矛盾。C级。4.1.5 软件单元的实现和验证4.1.
21、5.1 目的软件单元的实现和验证(IEC 62304, 5.5)的目的是生成可执行的软件单元来完全反映软件的设计。4.1.5.2 输出软件单元的实现和验证的成功实施需要确保以下内容:a) 实现由设计定义的软件单元A,B,C级 ;注1 对于开发A级医疗器械软件的开发人员,没有必要基于软件单元进行软件设计。b) 基于需求定义每个软件单元的验证过程B,C级 ;注2 当通过测试完成验证后,需要评价测试过程的正确性;c) 建立软件单元、软件需求,和软件设计之间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ISO/IEC 12207d) 在软件单元被集成到更大的软件项之前,建立软件单元的接受标准,并确保软件单元满足接受标准B,C级
22、 ;e) 对于C级医疗器械软件,建立补充的软件单元接受标准,并确保C级医疗器械软件满足接受标准C级f) 完成针对需求和设计的软件单元验证并形成文档B,C级 4.1.6 软件集成和集成测试4.1.6.1 目的软件集成和集成测试 (IEC 62304, 5.6)的目的是集成各软件单元形成集成的软件项,并与软件设计保持一致,证明在特定的或完成的操作平台上满足软件的功能性的和非功能性需求。4.1.6.2 输出软件集成和集成测试的成功实施需要确保以下内容:a) 集成软件单元B,C级 ;b) 运用定义的接受标准验证软件项B,C级 ;c) 将硬件项、软件项和人工操作的支持都被集成到系统中B,C级 ;d) 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疗器械 软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38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