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金融业务模式研究供应链金融模式及市场前景剖析.doc
《根据金融业务模式研究供应链金融模式及市场前景剖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根据金融业务模式研究供应链金融模式及市场前景剖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概述1.1 供应链金融定义目前供应链金融尚没有唯一的权威定义。瑞士圣加伦大学的霍夫曼教授2005年提出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定义认为:供应链金融是供应链中包括外部服务提供者在内的两个以上的组织,通过计划、执行和控制金融资源在组织之间的流动,以共同创造价值的一种途径。图表 1 霍夫曼的供应链金融的整体框架数据来源:供应链金融,宝象金融研究院整理宝象金融研究院认为供应链金融是供应链与金融的融合体现。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供应链。供应链是一种产业链条,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商流,资金流等的控制,从原材料采购,到制成中间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这一供
2、应链链条,从而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供应链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商业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带来收益。由此可以看出,供应链是一个包含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客户等多个主体的系统。供应链管理是指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其目标是将顾客所需正确的产品,能够在正确的时间,按照正确的数量、质量和状态送到正确的地点,并使这一过程所耗费的总成本最小。显然,供应链管理是一种体现着整合与协调思想的管理模式。它要求组成供应链系统的成员企业
3、协同运作,共同应对外部市场复杂多变的形势。从总体上看,现代供应链管理呈现出如下特征:(1)追求卓越服务。越来越多的供应链成员开始真正地重视客户服务与客户满意度。传统的量度是以“订单交货周期”、“完成订单的百分比”等来衡量的,而目前更注重客户对服务水平的感受,服务水平的量度也以此为标准。客户服务重点的转移所产生的结果就是重视与供应链所有相关企业的关系,并把上下游看成是提供高水平服务的合作者。(2)追求时间与速度。在供应链环境下,时间与速度已被看作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一个环节的拖沓往往会影响整个供应链的运转。供应链中的各个企业通过各种手段实现企业之间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紧密连接,以达到对
4、最终客户要求的快速响应、减少存货成本、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水平的目的。(3)注重质量与资产生产率。供应链管理涉及许多环节,需要环环紧扣,并确保每一个环节的质量。任何一个环节,比如运输服务质量的好坏,都将直接影响到供应商备货的数量、分销商仓储的数量,进而最终影响到用户对产品质量、时效性以及价格等方面的评价。改进资产生产率不仅仅要注重减少企业内部的存货,更重要的是通过企业间的合作与数据共享减少供应链外部渠道中的存货。(4)组织精简,凸显优势。供应链成员类型及数量众多是引发供应链管理复杂的直接原因。在当前的供应链发展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考虑减少物流供应商的数量。比如,跨国公司客户更愿意将它们的全
5、球物流供应链外包给少数几家企业,理想情况下最好是一家物流供应商。因为这样不仅有利于管理,而且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提供统一的标准服务,更好地显示出全球供应链管理的整体优势。供应链金融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分支,供应链金融是基于供应链的基础上,依托其中的一个或数个核心企业,在确保贸易真实的前提下,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方式,通过应收账款、存货质押等手段封闭资金流或者控制物权,以较低风险向供应链上的主体提供金融服务的一种模式。由上面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供应链金融模式实质是把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及其相关的上下游配套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以产业链为依托、以交易环节为重点、以资金调配为主线、以风险管理为保证、以实现共赢
6、为目标,将金融服务在整条供应链全面铺开。这一模式的好处在于,实现“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即“四流合一”,把核心企业和配套的上下游企业看作一个整体,为其提供融资和金融解决方案,从而将单个企业不可控的违约风险转化为供应链整体可控的风险。供应链金融在真实的贸易背景下降低了对银行作为信用中介的需求,从而衍生出保理、融资租赁等模式。供应链金融的本质是信用融资,在产业链条中发现信用。图表 2 供应链金融的“四流合一”数据来源:宝象金融研究院整理1.2 供应链金融产生的背景1.2.1 供应链金融产生的宏观基础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开始出现,国际分工由同一产业同一行业不
7、同品种之间衍化为同一生产流程内部各个零部件之间的国际分工与交换。国际之间的分工与交换逐步走向细化与纵深化。同时,跨国公司的经营使得全球经济活动趋于同步。目前,近70000家跨国公司贡献了全球总产值40%的份额,贡献全球贸易总额60%的份额。随着分工的细化与纵深发展,跨国企业的壮大,全球经济体现出“生产-研发-销售”一体化的特色。传统产品的价值链更加碎片化,每一个地区或者每一家企业都有可能成为全球生产化链条中的一环,产品的价值链可能由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不同企业分工完成。随着产品价值链条的重构,国际贸易也呈现出贸易总量增大、贸易金额增长,贸易品种增加以及贸易范围扩大的特点。贸易领域的全球化推动了全球
8、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国际贸易开始从地区性的互惠互利向多边贸易体制转变,统一的全球化大市场逐步形成。国际贸易全球化的趋势必然伴随着资金流动的全球化。在此基础上,开启了金融全球化的进程。金融全球化不仅使得资金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高效的流动,更重要的是,金融全球化使得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投资回报率更高的国家、地区、行业、公司、项目。通过资本向更高效益地区流动,促进了全球经济效率的提高。就目前的趋势来看,生产链和供应链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联系日趋紧密,生产链的全球化必然要求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全球化。以此为基础,国际贸易的全球化趋势要求金融市场以供应链为中心提供更为灵活、成本更低、效率更高、风险可控的金融产品和融资
9、模式。供应链金融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对于企业而言,金融的全球化使得以供应链为中心的融资模式就成为了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图表 3 中国2014年非金融对外投资达到1029亿美元图表 4 中国2013年末境外资产达到1.6万亿美元数据来源:商务部,宝象金融研究院整理数据来源:商务部,宝象金融研究院整理1.2.2 供应链金融产生的微观基础微观基础上,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不仅与产业组织结构变革下的金融需求变化相关,也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面对竞争压力的创新需求反映。1.2.2.1 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业务转型需求在中国的商业银行体系中,存贷利差(贷款利率与存款利率之差)仍然是中国商业银行主要经营收入,也是
10、利润的主要来源。这主要是由于存贷利率管制导致的高利差环境,使得商业银行能够“躺着赚钱”。然而,央行2015年10月宣布决定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放开存款利率管制标志着中国推进了近20年的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终于迎来了重要的里程碑。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速推进,银行躺着赚钱的日子将一去不返。随着利率管制的放开,息差将进一步缩窄,银行将会为吸收存款付出更高的成本,市场将呈现出激烈的竞争,中小银行的生存状况堪忧,未来不排除各银行为揽储而展开持续的价格战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2015年下半年已有连续两个月实际CPI高于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这意味着中国正式进入“负
11、利率”时代,银行的存款利息不再具有吸引力。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存贷利差的规模将会逐渐缩小,拓展新业务来源也就成了中国商业银行转型的必然选择。而供应链金融业务结合产业运行,将金融资源与产业资源高度结合,从而实现产业资源与金融资源的乘数效应,无疑是中国商业银行业业务拓展的重要选择方向。迄今为止,中国有包括平安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在内的10多家商业银行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图表 5 实际CPI与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差值逐渐收窄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宝象金融研究院整理1.2.2.2 中小企业融资痛点催生截止2013年三季度末,在中国进行工商注册的中小企业总
12、量超过42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达到99%以上,中小企业贡献了58.5%的全国GDP,68.3%的外贸出口额,52.2%的税收和80%的就业,可见,中小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的活力之源,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图表 6 2013年三季度末中国中小企业数量占比数据来源:国家工商总局,宝象金融研究院整理图表 7 2013年三季度末中国中小企业贡献GDP占比图表 8 2013年三季度末中国中小企业外贸出口额占比数据来源:国家工商总局,宝象金融研究院整理数据来源:国家工商总局,宝象金融研究院整理图表 9 2013年三季度末中国中小企业税收占比图表 10 2013年三季度末中国中小企业贡献就业占比数据来源:国家
13、工商总局,宝象金融研究院整理数据来源:国家工商总局,宝象金融研究院整理然而,中小企业发展起步晚、技术含量低,经营管理落后,财务信息不透明,可供担保抵押的财产少等内在原因及商业银行出于风险的考虑不愿对中小企业进行放贷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导致了中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与传统银行单独个体授信模式不同,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更具有包容性。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不再强调企业规模、固定资产价值、经营业绩和担保方式等静态的财务数据,转而强调企业单笔贸易的真实性和供应链核心企业的实力以及信用水平。这样既可以解决中小企业供应链中资金分配的不平衡,又可以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群体竞争力。供应链金融的产生
14、无疑受到了中小企业的青睐。1.2.2.3 核心企业转型下的财务及信用安排需求图表 11 中国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降低,以粗钢为例图表 12 中国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数据来源:WIND,宝象金融研究院整理数据来源:CEIC,宝象金融研究院整理现阶段中国正处于经济的转型期,许多行业的核心企业面临着产能过剩、企业经营利润逐年下滑的严峻形势。随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财务压力的增大,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运行产生了严重影响,进而对核心企业业务发展造成了阻碍。依靠传统经营理念和资金管理方式已经无法实现核心企业产能升级和快速发展的需求。另外,供应链核心企业与其上下游企业唇齿相依,只有解决了上下游企业的融资诉求才能
15、加快产业链的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通,从而提高核心企业竞争力。供应链金融对整个产业链的再升级是一个有效的突破口。对于核心企业而言,供应链金融可以有效围绕核心企业供应链的系统性融资安排,帮助减少供应链环节上的“木桶短板”。供应链金融可以帮助核心企业有效地安排财务计划、信用额度等来降低整个供应链的融资成本,进而降低产品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节约财务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物流与现金流管理,形成稳定供应和销售网络,促进整个供应链的良性循环,并最终增强整个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1.3 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历程中国的供应链金融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供应链金融1.0阶段“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根据 金融业务 模式 研究 供应 金融 市场前景 剖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34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