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XX大学温病条辨重点与习题集2模板.doc
《广西XX大学温病条辨重点与习题集2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XX大学温病条辨重点与习题集2模板.doc(10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目的要求】1、了解温病学的概念和学习温病学的意义;2、熟悉温病学发展简史;3、掌握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医家的代表作和对温病学的主要贡献。.【内容提要】1、 温病学发展简史 萌芽阶段:战国到唐代。无温病专著,温病为广义伤寒之一,隶属 于伤寒。在内经、难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中散见有关温病病名、病因、病机、症状等的记述。 成长阶段:宋到元代。朱肱、郭雍、刘河间、王安道等医家开始突破伤寒学说框架,认识到温病与伤寒有别,并对温病病因病机和治疗有了新的认识。 形成阶段:明清时期。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薛生白、王孟英等医家创立较为完整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使温病学成为独立的
2、学科。发扬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对温病学的文献、理论和实验及临床的研究大大提高。2、温病四大家主要贡献 叶天士:对温病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 创立卫气营血辨证; 丰富了温病学的诊法:辨舌验齿,辨斑疹、白 ; 对卫气营血各阶段提出治疗大法。 温热论吴鞠通:提出四时温病的范围和种类;创立三焦辨证;确立三焦各阶段的治疗大法;创立许多临床实用的温病治疗方剂。 温病条辨薛生白:对湿热病条分缕析,祥加研究。 湿热病篇王孟英:对温病文献的汇编做出杰出贡献。 温热经纬 【习题荟萃】 、名词解释:1温病学二、填空题:1王孟英“以 为经,以 为纬”编著了温热经纬一书。2温病学的成熟阶段是 时期。3温病学发
3、展史上把 、 、 、 并称为温病四大家。4创立“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理论的医家分别是 、 。5 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病学专书 。6温病学萌芽阶段是 代,成长阶段是 代。7温病学是 。8刘河间对火热病的认识的著名理论是“ ” 。9吴鞠通撰写的温病代表作是 、叶天士撰写的温病代表作是 。10薛生白撰写的温病代表作是 、王孟英撰写的温病代表作是 。三、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1创立三焦辨证的医家是( ) A王孟英 B叶天士 C余师愚 D吴鞠通 E喻嘉言2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疒咅等诊断方法的医家是( ) A戴天章 B叶
4、天士 C王孟英 D吴鞠通 E余师愚3对温病的治疗首先强调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的医家是( ) A罗天益 B王安道 C刘河间 D朱肱 E汪石山4提出“疠气”的病因学说的医家是( ) A叶天士 B戴天章 C喻嘉言 D吴又可 E郭雍5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是( ) A温热论 B温热经纬 C温疫论 D肘后备急方 E湿热病篇6吴鞠通的代表著作是( ) A湿热病篇 B温热论 C温病条辨 D温热经纬 E温疫论7温病的病名首见于( ) A黄帝内经 B伤寒论 C外台秘要 D肘后方 E诸病源候论8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药物的医家是( ) A.
5、王安道 B汪石山 C朱肱 D刘河间 E王叔和 9朱肱首先提倡的是( ) A温病分新感与伏气 B古方今病不相能 C立新论,创新法 D脱却伤寒辨证温病 E灵活运用经方10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奠基作的专著是( ) A温热论 B温疫论 C温热经纬 D温病条辨 E时病论 11温病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 ) A唐宋时期 B宋元时期 C金元时期 D明清时期 E民国时期12是哪一篇文献阐明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创立了“卫气营血”的温病辨证施治体系,发展和丰富了温病的诊断方法?( ) A温热论 B三时伏气外感篇 C,外感温病篇 D湿热病篇 E温病条辨13论述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的专著是(
6、) A温热论 B外感温病篇 C湿热病篇 D时病论 E以上均不是14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 ) A病因学说的确立 B以寒凉清热为主的治则的确立 C新感温病学说的确立D伏邪温病学说的确立 E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辨证论治体系的确立15吴鞠通对三焦治则的论述,下列哪句是对的?( )A治上焦如衡,非平不安 B治中焦如权,非重不沉 C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D治下焦如衡,非平不安 E治中焦如羽,非轻不举四、判断题: 1温疫论是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 )2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传染病专著是温热论。( )3温病学是研究一切外感热病防治的一门临床学科。( )4吴鞠通誉称王安道“始能脱却伤
7、寒,辨证温病。” ( )5宋代朱肱提出在温病初起不得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 )6王安道认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 )7“以轩歧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汇集成温热经纬一书的作者是吴鞠通。( ) 8被誉为清代温病学四大家者是叶天士、吴又可、薛生白、王盂英。( )9宋代朱肱提出灵活运用经方。( )10在清代众多的温病学家中,首推被誉为“温热大师”的叶天士为杰出的代表人物。( )五、简答题:1什么是温病学?温病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温病学说的发展形成主要分为哪几个阶段?3简述温疫论的主要学术观点。六、论述题:1叶天士在温病学方面的主要著作及学术成就是什么?2薛生白在温病学方面的主要成就是
8、什么?3吴鞠通在温病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有哪些?4王孟英对温病学的主要贡献是什么?5为什么说明清时期是温病学的形成时期?【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1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治方法的一门学科。二、填空题:1轩岐仲景之文 叶薛诸家之辨2明清3叶天士 薛生白 吴鞠通 王孟英4叶天士 吴鞠通5吴又可 温疫论6战国到唐 宋到元7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学科。8阳气怫郁理论9温病条辨 温热论10湿热病篇 温热经纬三、单项选择题:1D 2B 3.C 4D 5C 6C 7A 8C 9E 10A 11D 12A 13C 14E 15C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9、五、简答题: 1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学科。温病学的主要任务是在揭示温病本质的同时,研究其防治方法,从而保护人类的生命健康。 2萌芽阶段:战国到唐代。主要特点是内经、伤寒论等书中对温病的病名、病因、证候、治疗等方面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温病概念仍隶属于伤寒。发展阶段:宋到元代。主要特点,一是理论上划清了伤寒与温病的界限,为温病学术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二是治疗上有了根本性的突破,主张灵活应用经方,强调治疗温热证应以寒凉药为主。形成阶段:明清时期。主要特点是建立了较完整的温病学学术体系,提出温病的病因及感邪途径,阐述了温病的病变部位、病理变化及传变规律,系统地提出
10、温病的诊断方法,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留下大量病案,为温热病的辨证用药提供了范例。发扬阶段:此阶段对于急性热病的防治、温病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实验研究、治法方药研究、文献整理、人才培养等都有重大成就,展现了温病学发展的广阔前景。 3在病因方面,突破了“外感不外六淫”的病因学说,认为温疫的病因是六淫之外的一种特殊致病物质“疠气”。在发病方面,认为是正气不足,外邪因而乘之。感邪途径是从口鼻而入,伏匿于膜原,迨其溃发,则有九传。温疫发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方式,主要通过空气或接触而传染,即所谓“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在治疗方面,强调以祛邪为第一要义,主张疫邪首尾以通行为治。
11、发病之初即以达原饮疏利透达膜原之邪;中期邪陷胃腑,则以承气攻下逐邪;后期则重在滋阴,忌用甘温壅补。六、论述题: 1叶天士对促进温病学说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是创立温病辨证论治完整体系的杰出代表,被誉为“温热大师”。由他口授,顾景文整理而成的温热论(又名外感温热篇、温证论治)是温病学中学术价值很高的文献,被称为是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叶氏在本篇著作中阐明了温病的病因、病机、感邪途径、侵犯部位、传变规律;创立了温病卫气营血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卫气营血各阶段的治疗大法;发展和丰富了温病诊断学内容,提出了辨舌、验齿、辨斑疹、辨白疒咅等独特的温病诊断方法;提出了治疗妇女温病的原则和大法。这些内容至
12、今仍是我们研究温病学的中心内容,是指导临床对温病进行辨证施治的主要依据。此外,他的临证指南医案、三时伏气外感篇等亦是临床经验的结晶,实用价值也很高,为后世医家所推崇。 2薛生白所著的湿热病篇对湿热性温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其内容自论自注,使湿热性温病的理论和辨治内容臻于完备,是我国第一部论述湿热性温病的专著。特别是书中提出了按湿邪在上、中、下三焦的不同部位施治的方法,进一步丰富了温病学的内容。 3吴鞠通在继承叶氏学说的基础上,“历取诸贤精妙,考之内经,参以心得”,采用伤寒论条文分证形式,著成温病条辨,并于条文之后加自注,把方药附于证后,是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温病学专著,成
13、为后世学习温病学的必读著作。在该书中,他创立了温病三焦辨治体系,与卫气营血辨治理论相辅相成,使温病辨证理论趋于完善,从而使温病学形成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辨证论治体系。同时,还确立了四时温病的范围和种类,制定了各种温病按三焦分证论治的方法和具体的方药,广泛运用于临床实际。4王盂英编著的温热经纬一书,以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关热病的论述为经,以叶天士、陈平伯、薛生白、余师愚等诸家温病条文为纬,附以后世诸家的注释,并结合自己的体会加以按语,提出自己的见解。该书溯本求源,纲举目张,对温病学的理论和证治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整理,是当时集温病学大成之作,是温病学文献的汇编,也是学习温病学的入门之
14、著。5首先,在明末清初,吴又可撰写了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提出有别于六淫学说的“疠气”学说,并从感染途径、邪犯病位、症状表现、治疗方法等方面提出有别于伤寒的认识。继之叶天士创立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创立三焦辨证,形成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辨证论治体系,标志着温病学的形成。第二章 温病的特点、范围和分类【目的要求】1了解温病的范围和分类;2熟悉温病的概念;3掌握温病的特点。【内容提要】1温病的分类图示 温热 湿热 以病变性质分 风温 新 伏 暑温 感 春温 气 湿温 秋燥 温 温 伏暑 温毒 病 病 以发病类型分 以临床特点分类 温毒 传染性小 传染性强烈 传染性无 温病 瘟疫2温病是由温邪
15、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3温病的特点 有共同的病因温邪; 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 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习题荟萃】 、名词解释:1、温病2、温疫3、温毒4、新感温病5、伏气温病二、填空题:1从温病的病理发展趋势和过程来看,多数是由表传里, , ,由实致虚。2温病临床表现大多数起病 ,来势 ,传变 ,变化 。.3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 , 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4温病根据发病类型分为 、 两大类。5温邪的特性主要在于它是 ,故与内伤杂病的病因不同;它又具有 ,故与风寒类外感疾病不同。6温病根据性
16、质分类,分为 和 两大类。7温毒除具有 的临床表现外,还具有 甚则溃烂出血等特征。8从温病的特点中,可知温病具有 性、 性、 性、 性。9温疫是具有 性和引起 的一类疾病。10温病内陷生变时,临床表现上易见 、 、 。三、单项选择题:1依据发病季节而命名的温病是( ) A风温 B温疫 C暑温 D湿温 E伏暑2温毒与其他温病的主要区别在于( ) A发热 B头痛 C口渴 D局部红肿热痛 E脉数3关于温病的基本概念,下列哪项提法欠妥?( ) A以发热为主症 B具有传染性 C易化燥伤阴 D热象偏重 E感受温邪4关于温病特点,下列哪项提法欠妥?( ) A具有程度不同的传染性 B病因是感受温邪 C发病有一
17、定的地域性 D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 E都能在人群中引起程度不等的流行5关于温病的命名和分类,下列哪一项正确?( ) A根据四时主气命名的有春温、暑温、湿温、秋燥 B根据发病季节命名的有伏暑、秋燥、冬温 C据临床特点命名的有大头瘟、烂喉痧 D根据病证性质分为新感温病与伏邪温病 E以上都不正确6风温、暑温、秋燥的命名,主要依据是( ) A一定的季节性 B四时主气 C发病初起的类型D临床特点 E温病的性质7下列哪一项不是难经所论之“伤寒有五”的内容?( ) A.中风 B伤寒 C湿温 D暑热 E热病8下述内容除去哪一项,即可构成温病的基本概念?( ) A以发热为主症 B都具有传染性 C易化燥伤阴 D热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 XX 大学 温病条辨 重点 习题集 模板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33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