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很难辨识-浦东新区安全生产服务课件.ppt
《风险很难辨识-浦东新区安全生产服务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险很难辨识-浦东新区安全生产服务课件.ppt(9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重大隐患判断标准与辨识技术,1,一、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断的重要意义二、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及辨识技术三、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及辨识技术,一、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断的重要意义,4,现场重大电气事故隐患辨识 高压配电室事故.wm,二、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及辨识技术,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严防风险演变、隐患升级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2016年12月9日),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观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2
2、016年12月9日),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17年11月14日,(一)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依法经考核合格,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培训和考核作出了明确要求: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3号),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主管的负
3、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考核不得收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明确要求“危险化学品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自任职之日起6个月内,必须经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2017年1月25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印发了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知识重点考核内容(第一版)和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知识重点考核内容(第一版)(安监总厅宣教201715号),对有关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重点考核重点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对
4、有关企业人员进行考核。,(二)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 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和相应资格提出了明确要求:安全生产法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30号)均,,如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具备高中或者相当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按照规定,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涉及到的特种作业,除电工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高处作业等通用的作业类型外,还包括危险化工工艺过程操作及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安装、维修、维护作业(包含光气及光气化工艺、氯碱电解工艺、氯化工艺、硝化工艺、合成氨工艺、裂解裂化工艺、氟化工艺、加氢工艺、重氮化工艺、氧化工艺、过氧化工艺、胺基化工艺、磺化工艺、聚合工艺、烷
5、基化工艺等15种危险工艺过程操作,及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安装、维修、维护)。从事上述作业的人员,均须经过培训考核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三)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装置、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要求有关单位依据法规标准设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作为缓冲距离,防止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储存设施在发生火灾、爆炸、毒气泄漏事故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外部安全防护距离既不是防火间距,也不是卫生防护距离,应在危险化学品品种、数量、个人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的基础上科学界定。,设置外部安全防护距离是国际上风险管控的通行做法。2014年5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发布第13号公告危险化学品生产、储
6、存装置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试行),明确了陆上危险化学品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和在役生产、储存装置的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的标准。同时,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等标准对生产装置、储存设施及其他建筑物外部距离有要求的,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装置、储存设施也应满足其要求。,(四)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装置未实现自动化控制,系统未实现紧急停车功能,装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紧急停车系统未投入使用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1号)要求,“涉及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装
7、置装设自动化控制系统;涉及危险化工工艺的大型化工装置装设紧急停车系统”。近年来,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企业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紧急停车系统减少了装置区等高风险区域的操作人员数量,提高了生产装置的本质安全水平。然而,仍有部分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企业没有按照要求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紧急停车功能,或设置了自动化控制和紧急停车系统但不正常投入使用。,2017年12月9日,江苏省连云港市聚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间二氯苯生产装置发生爆炸事故,致使事故装置所在的四车间和相邻的六车间整体坍塌,共造成10人死亡、1人受伤,事故装置自动化控制水平低、现场作业人员较多是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聚鑫生物科技有
8、限公司间二氯苯生产装置发生爆炸事故连云港聚鑫12.9爆炸事故.mp4,(五)构成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未实现紧急切断功能;涉及毒性气体、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的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未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要求,“一级或者二级重大危险源,装备紧急停车系统”和“涉及毒性气体、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的一级或者二级重大危险源,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构成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因事故后果严重,各储罐均应设置紧急停车系统,实现紧急切断功能。对与上游生产装置直接相连的储罐,如果设置紧急切断可能导致生产
9、装置超压等异常情况时,可以通过设置紧急切换的方式避免储罐造成超液位、超压等后果,实现紧急切断功能。,涉及“两重点一重大”在役生产装置或设施的化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储存单位,要在全面开展过程危险分析(如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基础上,通过风险分析确定安全仪表功能及其风险降低要求,并尽快评估现有安全仪表功能是否满足风险降低要求。企业应在评估基础上,制定安全仪表系统管理方案和定期检验测试计划。对于不满足要求的安全仪表功能,要制定相关维护方案和整改计划,2019年底前完成安全仪表系统评估和完善工作。,23,2010年7月16日,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公司原油库输油管道发生爆炸,引发大火并造成大量原油泄漏,事故造
10、成1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为22330.19万元。此次事故升级的重要原因是发生泄漏的原油储罐未设置紧急切断系统,原油从储罐中不断流出无法紧急切断,导致火灾扩大。,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公司“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avi,25,紧急切断系统:一失万无!,(六)全压力式液化烃储罐未按国家标准设置注水措施 当全压力式储罐发生泄漏时,向储罐注水使液化烃液面升高,将泄漏点置于水面下,可减少或防止液化烃泄漏,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1998年3月5日,西安煤气公司液化气管理所液化气储罐发生泄漏着火后爆炸,造成12人死亡,主要原因是400m球罐排污阀上部法兰密封失效,堵漏失败后引发着火爆炸。石油
11、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第6.3.16要求,“全压力式储罐应采取防止液化烃泄漏的注水措施”。液化烃球形储罐安全设计规范(SH3136-2003)第7.4要求,“丙烯、丙烷、混合C4、抽余C4及液化石油气的球形储罐应设注水设施”。,全压力式液化烃储罐注水措施的设置应经过正规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程序。注水措施的设计应以安全、快速有效、可操作性强为原则,设置带手动功能的远程控制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要求设置注水设施的液化烃储罐主要是常温的全压力式液化烃储罐,对半冷冻压力式液化烃储罐(如乙烯)、部分遇水发生反应的液化烃(如氯甲烷)储罐可以不设置注水措施。此外,设置的注水措施
12、应保障充足的注水水源,满足紧急情况下的注水要求,充分发挥注水措施的作用。,(七)液化烃、液氨、液氯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液化气体的充装未使用万向管道充装系统 液化烃、液氨、液氯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液化气体充装安全风险高,一旦泄漏容易引发爆炸燃烧、人员中毒等事故。万向管道充装系统旋转灵活、密封可靠性高、静电危害小、使用寿命长,安全性能远高于金属软管,且操作使用方便,能有效降低液化烃、液氨、液氯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液化气体充装环节的安全风险。,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安委办200826号)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危险化学品企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
13、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安监总管三2010186号)均要求,在危险化学品充装环节,推广使用金属万向管道充装系统代替充装软管,禁止使用软管充装液氯、液氨、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等液化危险化学品。,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对液化烃、可燃液体的装卸要求较高,规范第6.4.2条第六款以强制性条文要求“甲B、乙、丙A类液体的装卸车应采用液下装卸车鹤管”,第6.4.3条规定“1.液化烃(即甲A类易燃液体)严禁就地排放;2.低温液化烃装卸鹤位应单独设置”。,2015年9月18日,河南中鸿煤化公司发生合成氨泄漏事故,造成厂区附近部分村民中毒。事故原因是中鸿煤化公
14、司化工厂区合成氨塔底部金属软管爆裂导致氨气泄漏。,(八)光气、氯气等剧毒气体及硫化氢气体管道穿越除厂区(包括化工园区、工业园区)外的公共区域 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安全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3号)要求,禁止光气、氯气等剧毒化学品管道穿(跨)越公共区域,严格控制氨、硫化氢等其他有毒气体的危险化学品管道穿(跨)越公共区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一些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从原来的地处偏远郊区逐渐被新建的居民和商业区所包围,一旦穿过公共区域的毒性气体管道发生泄漏,会对周围居民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同时,氯气、光气、硫化氢密度均比空气大,腐蚀性强,均能腐蚀设备,易导致设备、管道
15、腐蚀失效,一旦泄漏,很容易引发恶性事故。,2004年发生的重庆市天原化工总厂“416”氯气泄漏爆炸事故,原因是设备长期腐蚀穿孔,发生液氯储槽爆炸,导致氯气外泄,在事故处置过程中又连续发生爆炸,造成9人死亡、3人受伤、15万群众紧急疏散。,(九)地区架空电力线路穿越生产区且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地区架空电力线电压等级一般为35KV以上,若穿越生产区,一旦发生倒杆、断线或导线打火等意外事故,有可能影响生产并引发火灾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反之,生产厂区内一旦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对架空电力线也有威胁。本条款涉及的国家标准是指石油化工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和建筑设施防火规范(GB500
16、16-2014)。,石油化工设计防火规范第4.1.6条要求,“地区架空电力线路严禁穿越生产区”,因此石油化工企业及其他按照石油化工设计防火规范设计的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均严禁地区架空电力线穿越企业生产、储存区域。其他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则应按照建筑设施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10.2.1条规定,“架空电力线与甲、乙类厂房(仓库),可燃材料堆垛,甲、乙、丙类液体储罐,液化石油气储罐,可燃、助燃气体储罐的最近水平距离应符合表10.2.1的规定。35kV及以上架空电力线与单罐容积大于200m3或总容积大于1000m3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最近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0m”执行
17、。,(十)在役化工装置未经正规设计且未进行安全设计诊断 目的是从源头控制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风险,满足安全生产条件,提高在役化工装置本质安全水平。一些地区部分早期建成的化工装置,由于未经正规设计或者未经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导致规划、布局、工艺、设备、自动化控制等不能满足安全要求,安全风险未知或较大。,2012年6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提升危险化学品领域本质安全水平专项行动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287号)要求,对未经正规设计的在役化工装置进行安全设计诊断,全面消除安全设计隐患。,2013年6月,国家安全监管
18、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计管理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376号)明确要求,“(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的设计单位必须取得原建设部工程设计资质标准(建市200786号)规定的化工石化医药、石油天然气(海洋石油)等相关工程设计资质;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大型建设项目,其设计单位资质应为工程设计综合资质或相应工程设计化工石化医药、石油天然气(海洋石油)行业、专业资质甲级”。,对新、改、扩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和相关设计经验的设计单位负责设计,在役化工装置进行安全设计诊断也应按照相应的要求执行。如2
19、012年,河北赵县“228”重大爆炸事故企业克尔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正规设计,装置布局、工艺技术及流程、设备管道、安全设施、自动化控制等均存在明显缺陷。,(十一)使用淘汰落后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目录列出的工艺、设备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淘汰制度,具体目录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法律、行政法规对目录的制定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并公布具体目录,对前款规定以外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予以淘汰。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应当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本条款中的“淘汰落后安
20、全技术工艺、设备目录”是指列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淘汰落后安全技术装备目录(2015年第一批)的通知(安监总厅科技201543号)、关于印发淘汰落后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目录(2016年)的通知(安监总科技2016137号)等相关文件被淘汰的工艺、设备,各地区也可自行制定并公布具体目录。,如山西晋城“516”事故企业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工艺间接焦炭法生产二硫化碳,该工艺生产过程中易发生泄漏、中毒等生产安全事故,安全隐患突出。,(十二)涉及可燃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的场所未按国家标准设置检测报警装置,爆炸危险场所未按国家标准安装使用防爆电气设备本条款中规定的国家标准: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
21、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09)、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3836.1-201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6部分:电气装置的检查和维护(煤矿除外)(GB3836.16-2006),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要求,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涉及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泄漏的场所应按照上述法规标准要求设置检测报警装置,检测报警装置设置的内容包括检测报警类别,装置的数量和位置,检测报警值的大小、信息远传、连续记录和存储要求,声光报警要求,检测报警装置的完好性等;,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3836.1-2010)和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6部分:电气装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风险 辨识 浦东新区 安全生产 服务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32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