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文言文考点知识梳理课件.ppt
《高三复习文言文考点知识梳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复习文言文考点知识梳理课件.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言文考点梳理,近几年全国卷及天津卷文言文考查统计:题型:实词题、虚词题、断句题、文化常识题、分析概括题、翻译题;(共题19分)选材:来源较广泛,主要在宋史、明史、新唐书等二十四史范围内;篇幅:字数在600-800字左右。,如何快速读懂文本?,1、了解写法2、掌握技法,开头中间结尾,作者是如何写人物传记的?,人物姓名、字、号;,籍贯、家庭背景、朝代、学识;,所任官职;,(人物简介),事件事件事件,大多为“一人多事”型,或孝义,或勤学,或清廉,或爱民,或抗上等;它往往按一定顺序来写,如时间、空间顺序等,(叙述事件),主人公死亡,谥号,评价,(交代结局),2017年新课标1卷高考文言文阅读(19分
2、)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追赠太常。,如何快速读懂文本?,学会圈画,人物,时间(年号、年代、天干地支),地点,官职,划层次,事件,2、掌握技法,张冠李戴,事件杂糅、无中生有、以偏概全,时序颠倒,事件杂糅、无中生有,事件杂糅,具体内容上,要理清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人物。既是传记文章,必有人物。所记谁人?哪一个朝代?还涉及多少人?二是职官。史书中的人物,多是官员。所任何职?朝中官还是地方官?几度升黜?三是事件。传记文章,肯定是记载传中人的若干事迹。或孝
3、义,或勤学,或清廉,或爱民,或抗上等,边看边要弄清楚,文中主要写了什么事,写了多少件事。四是性格评价。高考所选的纪传文,传主都是正派人物,而要求“筛选”和“提取”的信息,又往往是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品格,因此,阅读时,这方面应特别注意。,丁鸿字孝公,颍川定陵人也。父公林,字幼春,封定陵新安乡侯,食邑五千户,后徙封陵阳侯,鸿年十三,从桓荣受欧阳尚书,三年而明章句,善论难,为都讲,遂笃志精锐,布衣荷担,不远千里。初,林从世祖征伐,鸿独与弟盛居,怜盛幼小而共寒苦。及林卒,鸿当袭封,上书让国于盛,不报。既葬,乃挂縗絰(shuaidie)于冢庐而逃去,留书与盛曰:“鸿贪经书,不顾恩义,弱而随师,生不供养,
4、死不饭唅,皇天先祖,并不祐助,身被大病,不任茅土。前上疾状,愿辞爵仲公,章寝不报,迫且当袭封。谨自放弃,逐求良医。如遂不瘳,永归沟壑。”鸿初与九江人鲍骏同事桓荣,甚相友善,及鸿亡封,与骏遇于东海,阳狂不识骏,骏乃止而让之曰:“昔伯夷、吴札乱世权行,故得申其志耳,春秋之义,不以家事废王事,今子以兄弟私恩而绝父不灭之基,可谓智乎?”鸿感悟,垂涕叹息,乃还就国,开门教授。鲍骏亦上书言鸿经学至行,显宗甚贤之。,永平十年诏征,鸿至即召见,赐御衣及绶,禀食公车,与博士同礼。顷之,拜侍中。十三年,兼射声校尉。建初四年,徙封鲁阳乡侯。肃宗诏鸿与广平王羡及诸儒,论定五经同异于北宫白虎观。鸿以才高,论难最明,诸儒
5、称之,帝数嗟美焉,时人叹曰:“殿中无双丁孝公。”数受赏赐,擢徙校书,遂代成封为少府。门下由是益盛,远方至者数千人。和帝即位,迁太常。永元四年,代袁安为司徒。是时窦太后临政宪,兄弟各擅威权,鸿因日食上封事书奏十余日,帝以鸿行太尉兼卫尉屯南北宫,于是收窦宪大将军印绶,宪及诸弟皆自杀。六年,鸿薨,赐赠有加常礼。,断句题,断句口诀:1、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2、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3、曰云言等是标志,对话最易被发现;4、常用虚词要抓住,更有规律供参看;5、特殊句式需留心,固定结构莫拆散;6、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7、排比对偶与反复,提供断句好条件;8、题目做完回头看,根
6、据要求细检验。,断句题,命题规律:1、一般在阅读文段中截取一个文言要素集中的五六十字的语段,提供四种不同的断句方式,要求选择断句正确的一项。,2、一般在整段文字中预设两处断句错误,(两个选项各安排一处错误,一个选项安排两处错误,一个选项正确),A,断句口诀,1、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2、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3、曰云言等是标志,对话最易被发现;4、常用虚词要抓住,更有规律供参看;5、特殊句式需留心,固定结构莫拆散;6、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7、排比对偶与反复,提供断句好条件;8、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虚词,对话,句式,词性,排比对偶与反复,句首:夫、惟
7、、盖、凡、敬、请、苟、岂句中:于、以、而、者句末:者、也、矣、乎、哉、耶、耳、,常见代词:吾、余、予、尔、汝、公、卿、君、彼、此、其、,常见考查角度:1、古代政府机构2、官职升迁3、古代礼法习俗4、古代时间与地理方位5、古人称谓6、文学典故与常识,古代文化常识,1、梳理并识记常见的古文化常识2、命题规律1)古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一定存在于试题当中2)古文化常识的正误多半可以根据一定语境作出判断3)错误项往往是绝大多数考生所熟悉的古代文化常识,生僻的知识只是干扰项。,命题规律:1、每个选项前面都是对人物的概括,一般不会设误。2、四个选项的排列顺序与阅读材料的行文顺序一般是一致的。3、题目一般要求选
8、出“不正确的一项”。,倒读法,看主、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注意选项中的时间词语,与原文比对,防止以偏概全,防止曲解词义,防止无中生有,防止因果倒置或强加因果,分析综合题解题技巧,D.一瓢先生行医救人很有成就,但盛年辞世,令人痛惜。,原文:一瓢先生,医之不朽者也,高年不禄。,命题规律:1、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2、含有关键词的句子3、句式较特殊的句子4、多为叙事性句子,少议论性句子,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要虚词,采分点,读文的基本技巧:1、整体解读文章知人、明事、辨理(1)知人。就是要掌握文中所写之人。文章写了几个人,主要人物是谁,次要人物有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作者对他们的
9、评价是什么,对这些都要搞清楚。,2、倒吃甘蔗 所谓“倒读法”,就是借助于题面来阅读,以帮助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这是一种辅助方法。当我们做文言文试题的时候,可以先阅读文意分析概括题这个题目,利用其中的信息来帮助我们读懂文章。,1、这类试题四个选项的排列顺序与阅读材料的行文顺序一般是一致的。2、每个选项前面都是对人物的概括,一般不会设误。3、这样的题目一般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而这“不正确的一项”并非全错,而是大部分正确,只是个别小地方与原文不一致,,从内容上看,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试题,大多为“一人多事”型,即选文围绕主人公的思想性格特点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简历和突出事迹。文章结构一般可以概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复习 文言文 考点 知识 梳理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32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