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信息管理毕业论文19513.doc
《计算机信息管理毕业论文1951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信息管理毕业论文19513.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淡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运用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事业发展迅速,信息化建设整体事态日益呈现出更加注重应用、实效以及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突出特征。本文以企业信息化高速发展背景资料,对企业信息化管理定义的介绍,根据实际情况,重点阐述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作用和应用和计算机在企业信息管理中的不足和改进措施,其分析对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高效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我国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在财政、金融工商、税务、海关、外贸等政府管理部门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在城市建设、劳动就业、医疗卫生等社会服务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国有大型企业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热情日益高
2、涨,电子商务在各行业的生产经营、供应采购、产品销售和对外贸易等环节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得到了进一步重视,各级政府和企业整合多种信息资源,积极开展面向“三农”的市场和科技信息服务。一、企业信息化概念企业以企业流程(优化)重组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企业信息化是指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发和使用企业的信息资源,提高管理水平、开发能力、经营水平的过程。企业信息化从发展程度看,分为三个层面和发展水平的不同阶段。第一是
3、利用计算机实现对产品生产制造过程的自动控制。第二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系统化。第三是利用互联网开展的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企业要在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两个方面加紧推进。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对象,以改造企业的生产、管理和营销等业务流程为主要内容、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目标的动态发展过程。这一定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从技术手段看,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
4、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正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构成了企业信息化的个显著特征。从作用对象看,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对信息资源的组织、开发和利用。信息与资本、劳动和土地一样,是经济活动中一项重要的战略资源。有效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化的中心内容,而且这一开发和利用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和工具,从而有别于传统的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方式。从驱动机制看,企业信息化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和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为目的的。正像企业对任何新技术的采用一样,企业对信息技术的采用也是市场竞争和利润驱动的结果。从演化过程看,企业信息化是一个不断提高和改善企业竞
5、争力、效率和效益的动态发展过程。企业信息化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而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企业的成长和组织管理的变化而不断演进和深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从系统角度看,企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涉及到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同时也涉及到企业组织管理和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和再造。上述各方面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企业信息化是一个概括的称谓。广义地说,企业信息化是指广泛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使生产、管理实现自动化。在现代化生产中,生产的控制、测量、加工以及产品的设计等都无不采用信息技术,始终伴随生产过程的生产信息不断地被收集、传输、加工、存储和使用,
6、使整个生产过程达到自动化。如果将浩如烟海的管理信息,如物资、财务、计划、销售、库存等由人工处理的信息也用现代化工具处理时,则此时企业的信息化就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因此,企业信息化应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实际上是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应属于工业化的范畴,用自动化生产、测量、显示、控制等工具,通过生产信息达到生产的自动化。 另一部分是管理的自动化,即通过自动化工具不仅代替人的体力劳动,而且还代替人的脑力劳动。后者就是建立管理信息系统(MIS)、办公自动化系统(OA)以及决策支持系统(DSS)、专家系统(ES)等。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生产(CAM)到计
7、算机辅助管理(MIS、DSS、OA、ES)等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的整体,那么企业就达到最高级的信息化,所形成的自动化系统应称为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我们的理想是希望企业达到最高层次的信息化。二、企业信息化的内涵1、目标: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手段:计算机网络技术。3、涉及的部门:企业的各个部门,包括:企业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等职能部门。4、支持层:高级管理层(决策层)、中间管理层(战略层)、基础业务层(战术层)。5、功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6、组成:企业信息化是一个人机合一的系统,包括人、计算机网络硬件、系统平台、
8、数据库平台、通用软件、应用软件、终端设备。7、合理构建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完善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等。8、建立企业的总体数据库。9、建立相关的各种自动化及管理系统。10、建立Intranet(局域网),达到企业内部信息的最佳配置。 11、接通Internet(互联网),获得与企业经营有关的信息,充实自己信息资源。三、企业信息化的外延1、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是企业的管理和运行模式,而不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本身,其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仅仅是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手段。2、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概念是发展的,它随着管理理念、实现手段等因素的发展而发展。3、企业信息化是一项集成技术:企业建设信息化的关键点在于作息
9、的集成和共享,即实现将关键的准确的数据及时的传输的相应的决策人的手中,为企业的运行决策提供数据。4、企业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人机合一的有层次的系统工程,包括企业领导和员工的理念的信息化;企业决策、组织管理信息化;企业经营手段信息化;设计、加工应用信息化。5、企业信息化实现是一个过程:包含了人才培养、咨询服务、方案设计、设备采购、网络建设、软件选型、应用培训、二次开发等过程。 四、企业信息化的分类信息化可分为:城市信息化、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等。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常用分类方式有按照行业、企业运营模式和企业的应用深度等进行分类。按所处行
10、业分:制造业的信息化、商业的信息化、金融业的信息化、服务业务的信息化等。按照企业的运营模式分:高散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流程型企业的信息化。五、企业信息化的层次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发展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层次问题,更据企业信息化的不同的集成度,可将企业的信息化分为:1、单元技术2、技术部门集成3、企业内部集成4、动态联盟集成(1)数据集成(2)知识集成(3)人的集成六、企业信息化的作用 1、企业信息化,能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有助于企业决策的进一步科学化。2、企业信息化,能促使企业业务办事程序和管理程序更加合理,从而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3、企业信息化,能进一步促进企业资源的
11、合理组合及利用,使其在现有资源条件下达到最佳利用效果,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和管理效率。4、企业信息化能给企业提供一个的强大、快捷的信息交流平台,有助于我们紧紧跟踪一些先进经验和成果,从而有助企业的发展,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 七、企业信息化的意义1、企业信息化建设:(1)家经济的可持续性快速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2)适应国际化竞争。加入WTO以后,企业面对国际竞争的挑战及全球知识经济和作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经营的重要前提。(3)有利于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目标。在综合运用好国家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的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 信息管理 毕业论文 19513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31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