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本科毕业论文《倾城之恋》与《飘》的女性主义解读.doc
《英语本科毕业论文《倾城之恋》与《飘》的女性主义解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本科毕业论文《倾城之恋》与《飘》的女性主义解读.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本科毕业论文 倾城之恋与飘的 女性主义解读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200320207113 院(系): 外国语学院 年级专业: 2003级英语本科5班 指导教师: 二七年五月Feminism in Love in a Fallen City and GoneWith the WindLiu Bing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Panzhihua UniversityMay 2007Under the Supervision ofLi Liqin 摘要20世纪30、40年代,部分女性已经从沉睡中醒来,用文学创作的方式表达各自不同的女性主义思想
2、。本文尝试从女权运动的发生与发展对女性主义文学产生的影响着手,分析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与中国女作家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思想。从作品中女主人公的性格差异来剖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女性意识的表现。在比较中透视女权主义思想对中西方现代生活的影响。关键词女权运动,女性主义文学,文化差异, 女性主义思想AbstractDuring 1930s and 1940s, some women deliver their feminist thoughts through literary crea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begin with the inf
3、luences which produced by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feminist movement on feminine literature, and tries to analyze the different feminist thought in the works of Margaret Mitchell in America and Zhang Ailing in China. The heroines disposition differences symbolize the performance of feminine
4、 awareness under the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find the effect which produced by feminist thought on modern society i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through such comparison.Key WordsFeminist Movement; feminine literature; cultural difference; feminist though目录摘要 IAbstract绪论1一、女权运动在美国2 (一)、女权运
5、动的历史概观2 (二)、女权主义对美国文学产生的影响3二、女性主义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3 (一)、空白期4 (二)、引入期4 (三)、畸变期4 (四)、发展期4三、倾城之恋与飘的女性主义思想的差异5 (一)、倾城之恋中的女性主义思想5 (二)、飘中的女性主义思想6 (三)、女性主义意识的差异 7结论9参考文献10致谢11绪论女权运动是妇女争取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以改善妇女社会地位和生活境遇为主要目的的社会运动。又称妇女解放运动,女权主义者坚持男女应享有平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法律权利,强调女性必须彻底摆脱父权制思想观念的束缚,丰富和发展其特性,发出不同于男性的声音,从而实现由强调男女法律上平
6、权的旧女权主义向解构男性政治思想文化霸权、确立女性视角的新女权主义或女性主义的转变。20世纪30、40年代,“人们在反思政治上的失误造成的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时,一些敏感的女性意识到自己的“无我”状态,她们不但批判男性文学对她们形象的歪曲,而且开始以写作表达自己独特的对社会、对人类、对自我的体察和体验”。(刘杰锋, 117)。她们为浮出历史地表而挣扎,为从男性文学中突围而探索。张爱玲和玛格丽特.米切尔成了这一时代的女性主义创作代表,倾城之恋和飘成了现代文学的经典。有不少文人、学者就她们的作品阐释了各自不同的观点,虽然两部作品篇幅不同,主题也不尽相同,但二者揭示了一个事实:女性的觉醒,并在为
7、争得在文学创作上的一席之地而努力着。两部作品都在字里行间体现了女权主义的思想,张爱玲和米切尔都是通过表现女性在反抗男性权威的抗争中所做的努力来表达女权主义思想,两位女作家虽生长在两个不同的国度,文本的篇幅也不一,但其作品都是“围绕着女性的自我意识,立足于女性的自我去感知、体验人生和世界,传达女性的欲望和要求,肯定女性的体验和价值。本文撰写过程中所查阅的文献还不曾有作者对倾城之恋与飘所表现出来的女权主义思想作比较分析。本文尝试从女权运动的发生与发展对女性主义文学产生的影响着手,分析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与中国女作家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思想。从作品中女主人公的性格差异来剖析不
8、同文化背景下的女性意识的表现。在比较中透视女权主义思想对中西方现代生活的影响。一、女权运动在美国(一)、女权运动的历史概观女性主义思想的历史可以一直溯源到公元前六世纪的古代希腊(被誉为“第十位文艺女神”的女诗人萨福,就曾在爱琴海中一个名叫Lesbian的小岛上开办女子学校、创作具有女同性恋色彩的诗歌),但直至18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政治运动和社会思潮,才开始在欧洲兴起。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兴起是在当时女性地位低下的社会背景中酝酿而成的。综观西方女性主义,主要经历的两次浪潮:第一次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直接影响下,女性开始走出家
9、庭,直接参与到轰轰烈烈的社会革命之中。1792年,英国记者和翻译家玛丽沃尔夫斯通完成了历史上第一部重要的女性主义理论著作为女权辩护。女性意识的觉醒,使得女权主义思想很快就传遍了西方世界。1848年7月19日,美国第一届妇女权利大会在纽约州塞尼卡福尔斯村的一个教堂中举行,会上通过了观点宣言,呼吁“自然法则”,极力主张推翻(男权)专制的权利。这次女权主义浪潮的影响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期。这一时期的女权主义思想统称为传统的女权主义,它包括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和自由主义女性主义。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受到两次科技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之后,20
10、世纪中期,西方女权主义运动又掀起高潮。第二次女权主义浪潮源于美国,并很快传播到北美和欧洲的其他国家。它继承了女性主义运动一贯的思想,反对传统的男女不平等,反对男性对女性的歧视和性别压迫;但是与第一次女性主义浪潮不同的是,女性主义者不再把批判的矛头单纯地指向男性,而是开始反思与自我批判。从美国女权运动的背景看,美国历史上两次著名的运动,与女权主义运动密切相关。第一次是废奴运动。许多女性参与了那次运动并在运动中意识到自已与黑奴有本质类似的身份和地位:被压迫者,女性从此觉醒;第二个运动是反越战。在这次运动中,妇女们意识到民主运动的强大威力:它可以改变政府的决定。从而坚定了她们为平等身份而战的决心。谈
11、到美国的女权主义,我们熟悉的便是黑人妇女的解放运动,她们不甘寂寞,发明了一个feminism,白人妇女也在争取在选举权利、参政议政权利等方面拥有和男性相同的权利。这些共同的受压迫者和他们的运动,使传统的女权主义者意识到:她们的性别和身份并不是最重要的,也不是独一无二的,真正重要的是权利上的性别平等。女权主义只是一条线索,一条通往社会改革,通往更合理的人类制度和人类社会形式的线索。也许这便是促成美国在当今发展迅速,还时时注重人权问题的重要因素。据有关资料显示,妇女在制造业的就业比例增加了;服务性行业内,妇女就业增加了。妇女们大量涌入劳动市场给传统文化为妇女确定的位子贤妻良母以猛力的冲击,从而使原
12、先的社会价值观发生了动摇。此外,这些不断接触社会现实、每天经历社会性别歧视的妇女,随着她们实际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对妇女受不公正对待的感受愈益深切,因而她们要求改变这种状况的愿望也不断高涨。可以说,这些进入劳动大军的妇女,由于她们的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她们的社会意识也跟着起了变化变得更关注自己的平等权利和权益。女性意识的觉醒为她们争得了更多的权利和机会,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占有了一席之地。(二)、女权运动对美国文学产生的影响妇女运动的目标就是各方面的平等权利,并且争取以法律形式保障其既得利益。弗里丹在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女性奥秘告诉人们,女人的最高价值和唯一使命就是她们自身女性特
13、征的完善;它告诉人们,纵观其历史,西方文化中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低估了这种女性特征的价值;它又告诉人们,这种女性特征非常神秘,非常接近人类生命的创造和起源,是一种直觉的东西。所以,一般认为的科学或许永远也无法理解它。但是无论是多么特殊多么不一致,女性特征决不比人的本性低下,在某些方面,或许还要优于后者。女性奥秘告诉人们,过去犯的错误和女人遇到的麻烦的根源就在于女人妒忌男人,力图要跟男人一样,而不是认识到她们自己的本性,这种本性的完美,只存在于男人主宰一切、女人温顺服从和对孩子施加的母爱之中。”(弗里丹.贝蒂,151)女权运动的产生和发展,对美国文学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女性文学的兴起更是证实了这一
14、点,女性由于她们的性别而遭受歧视,她们的特殊需求仍然被忽视或未被予以满足,而为了满足这些特殊需求,需要在社会、经济和政治秩序中进行激进的变革。而她们这种需求在文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四五十年代的女性文学大多着力于男性文化对女性形象歪曲的揭露。女权运动使美国文坛活跃起来,出现了玛格丽特.米切尔为代表的一批爱思索的作家。在他们眼里,美国的社会变得十分复杂,价值观念混乱。他们普遍感到不知怎样解释这样的现实,于是便通过怪诞、幻想、夸张的方式,再现生活中的混乱、恐怖和疯狂。他们表现的是没有目标与方向的梦魇世界,他们讲的是支离破碎的故事,写的是“反英雄”、甚至是不完整的形象。二、女性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兴起和发
15、展关于中国女性主义思潮的流变历程,按照时间顺序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四个时期:空白期(中国封建社会及以前)、引入期(20世纪初期到新中国成立)、畸变期(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其中,第二时期与第三时期之间没有明确的时间划分,为了论述的方便,以新中国成立作为区别不同社会性质的一个分界点。(一). 空白期西方女性主义思想传入中国之前的几千年里,华夏历史上虽然涌现出了众多的杰出女性,但是传统文化并没有孕育出像西方那样激烈的、富于战斗性的、具有广泛影响的女性主义思潮。所以,这一漫长的时期,可以把它作为女性主义思潮的空白期。(二). 引入期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积极探索
16、着救国救民真理的中国革命者,始终维持着“西学东渐”的局面,“向外国学习”成为众多有识之士的共识。所以,虽然当时社会动荡,民生无计,但较为开明的学术思想为国外各种“思想”和“理论”的传入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此外,清朝末年,民族危机的上升使得民族主义逐渐在社会话语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它强调“女子”在尽传统家庭责任的同时,还需肩负起挽救民族危亡的公民责任。这为中国女性走出家庭、参与社会活动做了必要的思想准备。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初入中国之时,中国正在经历一场扫荡封建桎梏的思想解放运动。20世纪早期的新文化运动,为暗流汹涌的中国社会注入了不少新鲜空气。当时国际上流行的各种“主义”,经由各种途径进入中国,其中就
17、有以“男女平等”为核心内容的女性主义思想。它好比一个不大不小的石块,落入古井水中,激起圈圈涟漪。在它直接影响下,五四新文学运动中的中国女性文学,响应“个性解放”口号,塑造了许多从旧的封建牢笼里脱身而出的新女性形象,她们或追求婚姻自主,或崇尚爱情至上,或加入了轰轰烈烈的社会革命中,非常鲜明地印着那个如火如荼的时代烙印。(三). 畸变期20世纪初传入中国的女权主义思想在经历了民族民主革命之后,就开始了特殊的“本土化”的变异,很长一段时期,女权主义偏离了它的初衷。由于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国的女性解放运动并不是由独立的女权运动带来的,而是作为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组成部分而存在,它是由整个中国的
18、社会运动带来的。也就是说,20世纪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斗争的对立面不是强大的男女不平等的男性政治、经济、文化霸权,而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压在全体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因此,中国妇女运动的倡导者和领导者并不是中国妇女自己,而是她们的性别对立者男性。中国近现代的女性解放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男人摆脱封建桎梏而寻求解放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中国女性是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的“受惠者”。与其说是妇女解放运动,不如说是男人们的解放妇女运动,或是女性借助于进步男性的力量为处于弱势群体的自己呐喊一番而已。 (四). 发展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逐步与世界重新接轨,加入到全球化格局之
19、中。“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存在着商业文化和消费文化的趋利倾向:一方面削弱了公众对性别歧视现象的敏感和批判能力,另一方面则潜移默化地强化了部分人群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的传统观念。”中国的新闻媒介在塑造女性形象时仍然存在着男性话语权主宰的话语环境特征,且表现出性别角色表达传统化、社会角色展现外型化、审美评价相对模式化、群体位置弱势化等问题。同时,妇女经由政策和法律所得到的权利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又在逐步失去。政府常年实行的以男子的状况为基准的对妇女加以保护的政策,导致妇女自立能力差、依赖性强、女性主体意识和群体意识薄弱等问题在国家对整个社会的控制放松的情况下逐渐暴露。以上论述可以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倾城之恋 英语 本科毕业 论文 倾城 女性主义 解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31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