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学论文.doc
《自然资源学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资源学论文.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影响及其控制对策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始终是一个重大战略问题。自然资源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是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同时,它亦具有重要的约束作用,其承载能力反过来会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结构和方式。目前,水、能源、耕地等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在今后的发展中,资源约束将代替资本约束逐步上升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因此,实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转变已刻不容缓。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越来越大,所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趋恶化。一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
2、简单粗放,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益(即“三高一低”)为显著特征的工业化发展在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加速了自然资源的浪费与环境污染。据初步估算,将我国所有污染对经济的损失汇总起来,每年污染造成的损失会占GDP的7%左右。这一数字刚好接近我国近年来经济增长的速度。尽管我国在资源利用与保护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在粗放型工业化的总体形势下,治理保护却跟不上浪费,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资源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另一方面,面对着我国人口的膨胀与经济高速增长对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的压力,国家尚无力量集中更多的资金进行大规模的资源与环境治理,这就很难指望在近期内跨越发展与治理的门槛。因此,社会经济发
3、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两难选择,将是长期困扰我们的矛盾。资源贫乏、消耗大、浪费严重,这正是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 先从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说起。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在地球生态环境中,土地因素的恶化最为严重,过度砍伐森林和对土地的超负荷利用,使全球都在面临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和地力减退等生态环境问题。土地生态环境正面临着恶化范围不断扩大、程度加剧、危害加剧的局面,具体表现在水土流失和盐碱化严重、草地和森林不断退化、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目前,我国沙漠化的土地面积已达到174万平方公里,占整个国土面积的18.13%,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
4、0多亿元;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08%,需要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公里;盐碱化土地面积约9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9.38%;土地荒漠化的速度也远远超过治理的速度,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仍以每年2469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由于水土流失、贫瘠化、次生盐碱化和土壤酸化等原因,已造成40%以上耕地土地地力减退。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失控,结构失衡,浪费土地的现象严重。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导致建设用地过快增长,城乡建设和生产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耕地数量急剧减少。环境污染和污水灌溉导致土壤污染和破坏。再比如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也有很大的生态环境影响。水资源开发利用带来
5、的生态环境问题很突出。河枯湖干、水面大量减少、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质日趋恶化、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积、物种减少、旱涝灾害增多等等。第一,水库、塘坝建设引起水土流失和淤积。随着各种类型水库、塘坝的建成运营,河流的入海水量和沙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二,上游水的开发不当或过度导致中下游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第三,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引起地面沉降、变形和海水倒灌以及土地荒漠化。如沉降漏斗,山东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50800mm,每年平均湿润度为0-60.8,多数地区是山东省中等干旱区。由于气候干旱,降水量少,地面水源补给不足,被迫超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局部大幅度下降形
6、成地下水沉降漏斗。如山东半岛的中部邹平至昌邑一带连成一片的淄博潍坊大漏斗区,漏斗区地下水最大埋深达47.4m。除此以外,还可能发生地面变形、海水入侵地下水咸化等问题。第四,农田灌溉过度造成土壤盐渍化和水矿化度增高、水面缩小。第五,生物退化,生物多样性受损。第六,降水减少,气候干燥。 另一类自然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也产生很多不良影响。首先是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和破坏。地质地貌景观是地壳长期演化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地质遗产,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二,对地质结构的影响和破坏。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引起局部区域地应力的不平衡,使地质构造遭受破坏。尤其是乱轰乱炸,开山挖石,可能引发地面沉降、诱发地震
7、、地面塌陷、地压迅速释放、滑坡、水土流失、地表及地下水流向改变,如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引发城镇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三,植被剥离与采矿废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探矿、采矿、出矿、运输、抛废等过程均会引起植被剥离及采矿废石,其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十分直观和显著的。一般来说,露天开采的剥离表土量比硐采大,金属矿产的废石量比非金属矿产大。主要表现在:破坏原有的自然景观;掩埋地面植被;造成水土流失;产生有害废水;引发地质灾害;造成水土污染。四,选矿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一般较大规模的矿山都要建造选矿厂,以浮选出需要的矿产品,去掉不需要的尾矿。在矿石浮选过程中由于用水大,所以,选厂一般要建在取水方便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然资源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30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