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自考本科毕业论文论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现状和对策思考.doc
《经济法自考本科毕业论文论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现状和对策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法自考本科毕业论文论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现状和对策思考.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湘 潭 大 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题 目:论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现状和对策的思考 专 业:经济法 考 籍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通讯地址: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邮 编: 电 话: 邮 箱: 完成时间:2010年3月25日 目 录摘 要2一、前 言31.1背景3二、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的历史及面临的问题42.1转移支付概念42.2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历史42.3我国转移支付制度面临的问题4三、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完善的对策思考53.1从实际出发,明确转移支付的目标及原则53.2完善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的政治经济环境63.3我国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完善的具体措施7四、结束语104.1个人体会10参考文献1
2、0论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现状和对策思考摘 要:研究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要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分税体制的背景下,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对我国现行的转移支付办法进行系统完善的分析,从而制定出一套科学规范符合我国国情的转移支付制度。文章通过对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其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提出对我国现行转移支付制度的改进的对策。关键词:转移支付制度,现状,问题,对策 一、前言1.1背景由于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能力和财政支出需要存在差异,为了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成为必要。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作为规范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有效途径,已
3、被世界各国采纳,是大多数国家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于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初步建立了转移支付制度,在维护既得财力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转移方式、类型以及制度的规范性方面还很不成熟,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因此,需对我国实行转移支付制度的历史进行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进一步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做法,完善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
4、共服务能力。二、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历史及面临的问题2.1转移支付的概念转移支付(transfer payment),又称无偿支出,它主要是指各级政府之间为解决财政失衡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转移财政资金的活动,是用以补充公共物品而提供的一种无偿支出,是政府财政资金的单方面的无偿转移,体现的是非市场性的分配关系。是二级分配的一种手段。狭义上的转移支付是指上级政府转入下级政府的收入来源用于本级政府财政支出;广义上的转移支付不仅包括上级转入下级收入转移,也包括下级的收入向上级转移。转移支付主要包括三种形式:政府的转移支付;企业的转移支付;政府间的转移支付。政府的转移支付通常来说大多是具有福利性质的支出
5、,如养老金,抚恤金,失业补助等,这实际上是一种将国家财政支出返还给个人的转移支付。企业的转移支付通常指企业对非赢利组织的捐赠或捐款,以及对非企业雇员人身伤害赔偿等。这种转移支出在客观上缩小了收入差距对稳定社会经济有着积极的作用。政府间的转移支付一般指上级对下级的补助,根据下级的人口,面积,经济发展情况等,确定转移支付数额。政府间的转移支付主要是为了平衡各地区因地理环境不同和经济发展不同而导致的政府收入差距,保证各地区能按照国家统一标准为社会提供服务。2.2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历史一是建国后19501979年三十年间,我国财政体制曾多次进行调整,但总体上来是以中央集权为主,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从转
6、移支付的情况来看,这个时期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是一个逐渐摸索和不断改进的阶段,总的财政调剂有中央统一支配,凡收大于支的地区上交收入,凡支大于收的地区有中央财政补助,始终是一种单一的补助形式。 二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十年的摸索,逐渐形成了以地方分权为主体制的做法。然而这种做法存在着许多缺陷,突出表现为转移支付方式复杂、制度不规范、政策缺乏透明度等。由于补助分散不能形成合力,使宏观调控意图不明显,效率低下,不利于各地经济均衡发展。 2.3我国转移支付制度面临的问题 在实行分税制后,我国政府间的转移支付由体制补助、专项返还、结算补助和税收返还等多种形式构成,在1995年以后又实行了过渡期财政转移支付
7、办法,我国目前的财政转移制度基本形成。但仍有着制度不规范、力度小和功能弱等缺陷。 转移支付政策目标不明确,结构不合理。伴随着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演变而发展起来的转移支付体系在目标和定位有一定的局限性。除了1995年出台的过渡期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外,体制补助、税受返还、专项补助和结算补助等都属于非均等化财政转移支付,基本上起不了均等作用。转移支付的调节功能偏弱,力度不够。目前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仅依靠有限的中央财政支持,无法缩小各地区间的财力差异。我国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各地政府在行政能力、公共服务水平方面存在差异。要缓解这种矛盾差异就必然要加大对发展落后地区的财政支持。而中央财政收入总规模的有限性严重
8、制约了中央宏观调控职能的发挥。 资金分配办法不规范,转移支付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是整个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着重点。但在我国现行转移支付形式中,只有过渡期财政转移办法形成了中央统一调配,其他几种形式都是各自为政,财政支付各类财政补助的实际权利相对薄弱。大量资金通过这些不规范的分配形式转移到地方,违背了公共服务能力均等化的宗旨,进一步拉大了地区间的差距。三、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完善的对策思考3.1从实际出发,明确转移支付的目标及原则转移支付所追求的目标是各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能够均衡的发展。根据我国的国情,我国各地区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而实现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均等化只能作
9、为我国远期的目标。目前,转移支付的目标应是逐步的调整各地区之间的横向不平衡,缩小各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在均衡目标的实现上应分三步走;第一阶段,在除了国防、行政、教育等极少数必要项目要达到均等化外,其他项目可降低标准;第二阶段,将公共服务能力均等化的项目扩大到社会保障、卫生、科技等方面;第三阶段,实现所有公开支出项目的均等化。 我国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要坚持三个原则。 第一,公平优先、追求效率的原则。面对我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能力差距大的国情,我国在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时应公平优先。转移支付作为政府的行政手段,本身就是用来弥补市场缺陷,解决社会公平,加之我国地区间巨大的差异,因而公平优先是我们的首
10、要选择。第二,规范化、法制化原则。我国以往的财政体制下的转移支付制度之所以没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其规定和做法杂乱无序,很不规范,因此新的转移支付制度从形式到内容要做到规范化。同时新的转移支付制度还要有法律保证,将其包含的数额确定,支付形式、方式,监督管理及预算等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第三,完善转移支付的渐进性原则。我国在完善转移支付的进程中应分步制定实施办法,分阶段确立完善目标。在实施步骤上,我国的各项改革一般遵循渐进式原则,即从初始阶段与原有体制的衔接经过过渡阶段直至打破原有格局真正形成全新的体制。因此,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过程也应遵循这种渐进性,
11、在转移支付制度的总体目标设定、规模的确立、计算方法的采用等方面,都要尽量体现这种渐进性。3.2完善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政治经济环境(一)加快政府职能改革,保障转移支付的资金来源加快政府职能的改革,改革过去传统体制下政府包揽一切的做法,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政府将主要职能放在提高公共服务上来,运用分配手段强化公共投资,为企业竞争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在事权的具体划分上应遵守以下原则:其一,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在单一制国家的前提下,必须强调中央的领导,保证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体现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协调重大比例关系。同时,针对我国国情特点,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实行分级管理。其二,财权与事权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法 自考 本科毕业 论文 我国 转移 支付 制度 现状 对策 思考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30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