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对金刚石大单晶合成的影响本科材料专业毕业论文.doc
《硫对金刚石大单晶合成的影响本科材料专业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硫对金刚石大单晶合成的影响本科材料专业毕业论文.doc(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硫对金刚石大单晶合成的影响摘 要金刚石是具有诸多优异性能的极限材料,广泛用于工业、科技、国防、医疗卫生等领域。掺硫金刚石具有诸多优良的性质,比普通金刚石显示出更优异的性能,因而成为当前金刚石掺杂中的研究热点。本文是通过将一定比例的硫粉均匀的加入到金刚石合成体系中,在六面顶压机上利用高温高压方法合成掺硫金刚石。实验通过设置掺硫梯度,研究了不同含量的硫对金刚石合成的影响。实验分为两个部分进行研究:(1)实验摸索阶段:通过合成不掺加硫的金刚石确定实验条件,最终确定实验条件为,压力:74.5Mpa,晶床和堵头尺寸:6mm和7mm;(2)掺硫金刚石合成阶段:在第一阶段设置的实验条件下,将不同比例的硫粉掺
2、入金刚石合成体系中,合成金刚石。通过研究发现:随着系统中的硫含量的增加,金刚石晶体的颜色开始逐渐发生变化,由黄色逐渐变为暗黄和黑色。同时随着含硫量的增加,晶体的尺寸和完整度减少,而且晶体表面上的凹坑越来越严重,并且晶体中包裹体含量增加,并由弥散状逐渐增加到贯穿整个晶体内部。通过对掺硫和未掺硫的金刚石拉曼图谱进行对比,我们得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拉曼峰和半高宽都基本在很小范围内波动,金刚石拉曼峰基本没有变化。关键字:金刚石;高温高压;硫掺杂。AbstractDiamond is the ultimate material has many excellent properties, is wide
3、ly used in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tional defense, medical and health fields. Sulfur doped diamond has many excellent properties, than ordinary diamond shows more excellent performance, has become the current research focus of doping of diamond. This paper is sulfur powder through a cert
4、ain proportion of the evenly added to the diamond synthetic system, synthesis of sulfur doped diamond by using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in the six cubic press. The experiment by setting the sulfur doping gradient,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tent of sulfur in diamond synthesis. The experim
5、ent wa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1) experiment fumble stage: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by synthesis without addition of sulfur diamond, ultimately determine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pressure: 74.5Mpa, crystal bed and plug size: 6mm and 7mm; (2) sulfur doped diamond synthesis st
6、age: the first stage setting next, the sulfur powder by adding different proportion into diamond synthesis system,synthetic diamond. Through the study found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sulfur content in the system, the color of diamond crystals gradually began to change, gradually change from yellow
7、to dark yellow and black.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increase of sulfur content, size and the integrity of the crystal is reduced, and pits on the surface of crystal is more and more serious,and inclusions in the crystal content increased, and the scattered gradually increased to run through the whol
8、e crystal.Through comparison of diamond Raman spectra of sulfur doped and undoped sulfur, we draw in the tolerance of the Raman peaks and FWHM are basic varies in a small range, the diamond Raman peak basically no change.Keywords: diamond;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sulfur-doped.目 录第一章 绪论11.
9、1 金刚石简介11.1.1 金刚石的组成11.1.2 金刚石的结构21.1.3金刚石的性质和用途31.1.4 金刚石的分类51.1.5 金刚石的成因61.2 金刚石的开发简史和研究现状61.2.1 金刚石的开发简史61.2.2 金刚石的研究现状71.3 选题意义以及主要研究内容8第二章 金刚石的合成理论102.1 金刚石的生长规律102.1.1 金刚石生长的一般规律102.1.2 影响金刚石晶体生长速度的主要因素112.1.3 金刚石生长速度的分区及分析122.2 金刚石合成技术142.2.1 高温高压技术142.2.2 温度梯度法142.3 合成实验的精密化控制172.3.1 压力控制172
10、.3.2 温度控制与功率控制18第三章 原材料、设备和组装203.1 原材料203.1.1 传压介质叶蜡石和白云石203.1.2 石墨223.1.3 触媒223.1.4 氯化钠223.1.5 材料加工233.2 实验设备介绍243.3实验组装273.3.1 白云石衬管叶蜡石块273.3.2 导电钢帽(堵头)283.3.3 辅助热源293.3.4 核心结构293.3.5实验组装的确定29第四章 掺硫金刚石的合成324.1硫的性质和成键特点324.2硫的结构324.3 实验条件的确定334.3.1 触媒的选择334.3.2 实验压力的确定334.4实验结果与分析344.4.1 合成温度344.4.
11、2 添加剂硫对金刚石形貌影响364.4.3 掺硫体系金刚石的拉曼光谱测试394.4.4 实验问题分析41第五章 结论43致 谢44参考文献45第一章 绪论1.1 金刚石简介金刚石俗称“金刚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钻石,它是一种由纯碳组成的矿物。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金刚石的用途非常广泛,例如:工艺品、工业中的切割工具。1.1.1 金刚石的组成天然金刚石的化学成分为C,与石墨同是碳的同质多象变体。在矿物化学组成中,金刚石中总含有Si、Mg、Al、Ca、Mn、Ni等元素,而且常含有Na、B、Cu、Fe、Co、Cr、Ti、N等杂质元素,以及碳水化合物等。通过对各种金刚石单晶体和多晶体中碳的同位
12、素组成所进行的研究,可得出下列结论:在各类金刚石晶体和粗晶中,碳的同位素组成是相近的。在金刚石单晶体中C12C13值变动在89248978的很窄范围内。在巴西的卡邦纳多中碳的组成与其他所有种类很不相同,它们中的C12C13在91549156的范围内变化。 金刚石中主要杂质是氮,然而发射光谱分析表明,金刚石晶体中也含有杂质硼。有人曾研究了I型和型透明金刚石晶体,发现其中有些含有硼,其含量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与Al、Fe、Mg和Si一样。人造金刚石中的杂质成分与合成时所选用金属或合金触媒成分也有关。一般来说,用NiCrFe触媒合成出来的金刚石中,其杂质主要是Ni、Cr和Fe;而用NiMn触媒合成出来的
13、金刚石中,其杂质主要是Ni和Mn。本实验采用触媒的是Fe-Ni-Co和Ni-Mn-Co,所以金刚石中可能会含有杂质Fe、Ni、Mn和Co。1.1.2 金刚石的结构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同素异构体,尽管它们都是由碳原子C组成的,但其原子的组成方式却完全不同。在金刚石中碳原子C成正四面体排列,而在石墨中,碳原子C成六角形层状排列,见图1-1。金刚石是立体网状结构,每个碳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任意抽出2个共价键,每两个单键归两个六元环所有,而不是只归一个六元环所有。每个碳原子连出4个共价键,任意抽出2个共价键能决定两个6元环,4个共价键总共能抽出6组。所以6组碳碳键实际上可以构成12个六元环,所以一个碳
14、归十二个六元环共用。图1-1 金刚石结构图(左) 石墨结构图(右)通常金刚石晶体最常见的晶面主要有(111)、(110)、(100),见图1-2。可能由于晶体形成机制不同,天然金刚石与人造金刚石表现出不同的晶面取向。天然金刚石大多是(111)面和(110)面,而人工合成的金刚石主要以(111)面和(100)面为主4。图1-2 金刚石晶体典型晶面(100)、(111)、(110)示意图在金刚石晶体中,碳原子按四面体成键方式互相连接,组成无限的三维骨架,是典型的原子晶体。每个碳原子都以SP3杂化轨道与另外4个碳原子形成共价键,构成正四面体。由于金刚石中的C-C键很强,所以所有的价电子都参与了共价键
15、的形成,没有自由电子,所以金刚石不仅硬度大,熔点高,而且不导电。在工业上,金刚石主要用于制造钻探用的探头和磨削工具,形状完整的还用于制造手饰等高档装饰品,其价格十分昂贵。1.1.3金刚石的性质和用途金刚石是一种在机械、热学、光学、化学、电子学等方面具有极限性能的特殊材料。其极限性质有:最高硬度,最高热导率,最高传声速度,最宽透光波段,抗强酸强碱腐蚀,抗辐射,击穿电压高,介电常数小,载流子迁移率大,既是电的绝缘体,又是热的良导体,而掺杂后又可成为卓越的P型或N型半导体。现叙述其主要性质如下: (1)硬度莫氏硬度10,新莫氏硬度15,显微硬度10000kg/mm2,显微硬度比石英高1000倍,比刚
16、玉高150倍。(2)可燃性金刚石具有可燃性,在纯氧中于7007800C温度下,可以燃尽,成为二氧化碳CO2。金刚石在空气中的燃烧温度为85010000C。 (3)石墨化金刚石在非氧环境中受到高温作用时,具有石墨化倾向。在真空中当温度达到700-8000C时,则从金刚石表面开始石墨化。在惰性气体中,当温度超过17000C时,整个晶体会迅速石墨化,最后成为石墨粉。金刚石石墨化的温度与晶体的晶面有关。通过实验发现,石墨化过程在(110)方向进行的最快,而在(100)方向进行的最慢。 (4)化学稳定性无论是天然金刚石,还是合成的金刚石,它们的化学稳定性都是相当好的,甚至在较高的温度下也是如此。但在碱、
17、含氧盐和某些金属熔体中,金刚石很容易被侵蚀。某些高温气体,也会侵蚀金刚石,如氧02、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氯Cl2、氢H2、和水蒸气H2O。人造金刚石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几乎涉及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小到家庭装修,大到微电子及航空航天等高技术领域。金刚石的推广应用在光学玻璃冷加工、地质钻探、陶瓷、汽车零件等机械加工,金属拉丝等方面引起了个革命性的工艺改革。表1-1列出了金刚石的一些极限性能和用途。表1-1 金刚石的一些极限性能和用途性 能应 用力学硬度(kg/mm2)金刚石 570010400 CBN 4700SiC 18753980 Al2O3 2080用于所有非金属材料的超硬磨料热学
18、温度传导率(Wm-1k-1)金刚石 6002100 氧化铍 220银 428 铜 401电子设备的温度管理部件光学光学透明性金刚石 3402.5nm610m用在热学影像中有良好机械特性的红外透明窗电学电阻系数(m)金刚石 10-11014 半导体 10-1100超高电压开关化学较高的耐酸特性1.应用在恶劣的化学环境中2.体内放射性监测器1.1.4 金刚石的分类上面我们已经了解到金刚石的主要杂质为氮,所以根据金刚石中杂质氮的含量可将金刚石分为I型和型。在I型金刚石中氮的含量达41020原子cm3(约025%),被称为含氮的金刚石。在型金刚石中,氮含量小于0001%(10151018原子cm3),
19、被称为无氮金刚石。此外,氮含量在0001%一001%范围内变动的金刚石被称为中间型金刚石。而I型和型这两类金刚石又可各分为a与b两个亚类。Ia型金刚石中含有较多的杂质氮,通常是0.1%的程度,少数可达0.2%或更多。用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氮是以小片状体存在于金刚石晶体中,这些氮的小片状体影响了紫外和红外光谱的吸收,降低了热导率等物理性质,但另一方面却能使金刚石的机械强度提高,大约有98%的天然金刚石是属于这一类型的。Ib型金刚石也含有氮,但量少,且以分散的顺磁方式存在。这种类型的金刚石在自然界中很稀少,大部分人造金刚石都是Ib型的,由于它含氮量少,且以分散方式存在,其强度不如Ia型的。目前各国
20、正在研究用人工方法调整氮杂质的含量及其存在方式以制造高强度的Ia型人造会刚石。 IIa型金刚石的特点是导热性特别好,在室温时为铜的五倍,在2000C时为铜的三倍。它含氮的杂质是自由的,使它具有特别的解理性质,提高了它的光学性能和热学性,天然金刚石中大约有2%是属于这一类型的。 IIb型金刚石的特点是具有半导体性能,而I型及IIa型都是绝缘体。这类金刚石是很纯的亚类,呈蓝色,容易辨认,但是发现很少,约为II型金刚石中的千分之一,使IIb型金刚石具有半导体性质的原因无疑是分散杂质的存在,对天然IIb型金刚石的电、光、光电性质进行了研究,证明它是p型半导体。1.1.5 金刚石的成因根据人们对天然的和
21、人造的金刚石实验资料说明,金刚石是在极高的温度(120025000C)或以压力(46万个大气压)下,从深层(约地下60100公里)的超基性岩(特别是金伯利岩)中产生的。具备这样的高温、高压条件,只有火山通道(火山喉)中才有。所以现在找寻金刚石矿,首先要找火山通道和产出金刚石的母岩金伯利岩或辉绿岩等超基性岩类)。实际上,舍碳相对多的超基性岩在上地幔中呈熔融岩浆状态时,碳已开始聚集了,只不过不能形成固态晶体罢了。由于地壳的运动,产生了深大断裂,使得上地幔岩浆有了通道,可以上升到近地表凝成岩体,或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在火山喷发后,通道中的熔岩会凝固成岩石,堵住火山通道。后来的岩浆受到阻挡,就会集聚力量
22、,拼命挤压拦路的岩石,直到它抵受不住,发生爆破,形成隐爆角砾岩。岩浆集聚力量,直到挤破拦路的岩石是个很长的过程,岩浆中已聚集的碳,在地下深处长时间受到高温、高压,特别是爆破的那一瞬间,压力大得惊人(每平方厘米承受3000吨以上的压力),碳被紧密地挤压在一起,形成了金刚石。由于地壳的运动,才能将地下60100公里处的岩体抬升到近地表,又由于风化剥蚀作用,那里面的金刚石才能分离出来,被人们在河流中或砂砾中发现。1.2 金刚石的开发简史和研究现状1.2.1 金刚石的开发简史人类对金刚石的认识和开发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3世纪古印度就发现了金刚石,自公元纪年起至今,钻石一直是国家与王宫贵族、达官显
23、贵的财富、权势、地位的象征。世界金刚石矿产资源不丰富,1996年世界探明金刚石储量基础仅19亿克拉,远不能满足宝石与工业消费的需要。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工合成金刚石技术兴起,至90年代日臻完善,人造金刚石几乎已完全取代工业用天然金刚石,其用量占世界工业用金刚石消费量的90%以上(在中国已达99%以上)。金刚石主要生产国为澳大利亚、俄罗斯、南非、博茨瓦纳和扎伊尔等。世界钻石的经销主要由迪比尔斯中央销售组织控制。中国发现金刚石约在200300年前,在明清朝之际(约17世纪),湖南省农民在河砂中淘到过金刚石。金刚石的地质勘查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迄今,在中国发现的重量大于90克拉的著名金刚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刚石 大单晶 合成 影响 本科 材料 专业 毕业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30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