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山煤矿二井1.8 Mta新井初步设计毕业论文说明书.doc
《白龙山煤矿二井1.8 Mta新井初步设计毕业论文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龙山煤矿二井1.8 Mta新井初步设计毕业论文说明书.doc(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 国 矿 业 大 学成人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姓 名: 学 号: 函授站: 云南曲靖 学 院: 中国矿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专 业: 采矿工程 设计题目: 白龙山煤矿二井1.8 Mt/a新井初步设计 指导教师: 职 称: 年 月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 ( 论文 ) 任务书函授站(点) 云南 专业年级 采矿11级 学生姓名 任务下达日期:2013年 7月 15 日设计(论文)日期:2013年7月 16日至2013年10月30日设计(论文)题目:白龙山煤矿二井1.8Mt/a新井初步设计设计(论文)主要内容和要求:指导教师签字:中国矿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阅书指
2、导教师评语(包含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内容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工作态度及工作量;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存在问题;是否同意答辩等):建议成 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中国矿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及综合成绩函授站(点) 云南 专业年级 采矿11级 学生姓名 杨奎 说明书 90 页 图纸 16 张 其它材料 答 辩 情 况提 出 问 题回 答 问 题正 确基本正确有一般性错误有原则性错误没有回答答辩委员会评语及建议成绩: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 年 月 日摘 要本设计共十章内容,分别为第一章 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第二章 井
3、田境界和储量、第三章 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第四章 井田开拓、第五章 准备方式采区巷道布置、第六章 采煤方法、第七章 井下运输、第八章 矿井提升、第九章 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第十章 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设计中介绍了本矿区全区可采煤层及大部可采煤层为:C2 、C3、C4、C7+8、C9、C13、C16、C19等8层煤及相关特征;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分煤层组开采,矿井采用中央分列式通风方式;矿井运输,煤炭运输采用胶带运输方式,辅助运输采用轨道运输。设计中具体还介绍了开拓方案的比较,采区设计及采煤方法设计,运输及提升方式和选型。关键词:斜井开拓 、立井 、 水平 、普通综采 、中
4、央分列式 、 提升 目 录第一章 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 1第一节 矿区概况1第二节 井田地质特征3第三节 煤层特征7第二章 井田境界和储量12第一节 井田境界12第二节 矿井工业资源/储量14第三节 矿井设计资源/储量、矿井设计可采量14第三章 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21第一节 矿井工作制度21第二节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21第四章 井田开拓24第一节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24第二节 矿井基本巷道42第五章 准备方式采区巷道布置46第一节 煤层的地质特征46第二节 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47第三节 采区车场和硐室布置53第六章 采煤方法54第一节 采煤工艺方式54第二节 回
5、采巷道布置64第七章 井下运输66第一节 概述66第二节 采区运输设备选型66第三节 大巷运输设备选择66第八章 矿井提升70第一节 概述70第二节 主副井提升70第九章 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79第一节 矿井通风系统选择79第二节 防止特殊灾害的安全措施87第十章 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89参 考 文 献91致 谢92第一章 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第一节 矿区概况一、交通位置华能云南滇东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白龙山煤矿二井位于云南省富源县黄泥河镇境内,地处滇、黔、桂三省邻接地带。行政区划属富源县黄泥河镇五乐村委会管辖。矿井至黄泥河镇二级公路水泥路面运输距离约14km,黄泥河镇至邻县市富源、罗平(滇)及兴
6、义(黔)均有高等级公路相通。至富源县城123km、曲靖市178km、昆明366km、罗平长底26km;罗平县城92km、贵州兴义市55km。矿区北有贵昆铁路、东有南昆铁路,其中南昆铁路从矿区东及南缘通过,距昆明市302km,距南宁531km,自五乐村至南昆铁路威舍站约17km。 插图:交通位置图,图1-1-1。图1-1-1 交通位置图二、地形地貌矿区所在区域地处十八连山山系,地表植被发育。地貌由高原剥蚀中山高原区与岩溶高原区两个地貌类型组成,受控于地质构造,山体延伸方向大至与地层走向一致,呈北东南西向,山脊均为下三迭统砂泥岩及泥灰岩组成。地表永宁镇组(T1y)灰岩覆盖面积较大,灰岩覆盖区地貌上
7、常表现为侵蚀、剥蚀峰丛、沟谷等。矿区总体地势为中部高,四周低的趋势。最高点位于矿区西北部的自然保护区山顶,标高2262.3m;最低点位于矿区东部边界附近扎外河河谷,标高约1360m,相对高差902.3m。属中山地形。三、地表河流、水系区域地表水属珠江流域南盘江水系。矿区海拔较高,周边被河沟低谷环绕,其外围东有黄泥河,南有喜旧溪河,西有块择河,北有大河沟河,地表及地下水的排泄条件较好。区内无大的河流,源于矿区的河流以黑牛山沙子井为中心向四周排泄,主要有大河沟河、扎外河、岔河、革布厂小河以及丕德河等。扎外河位于矿区范围内。该河流位于井田北东部飞仙关组地层,自北向北东横穿工作区流出区外,注入黄泥河。
8、该河流为山区雨源型河流,河床坡度陡,河床粗糙,比降大,水流湍急,雨季山洪飞溅,河水暴涨暴落,枯季流量较小,河床坡度较陡,平均为11%,流量0.112.97m3/s,一般在2.00m3/s左右,雨季最大流量为22m3/s,河水流量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区内冲沟较发育,呈树枝状展布。但地表永宁镇组(T1y)灰岩覆盖面积较大(约占60%),岩溶漏斗发育,大部分冲沟均为干沟,雨季有一定的冲沟水,但流距均不长,流量都不大。区内流量最大一条冲沟(命名为小老厂冲沟)发源于井田外的飞仙关组地层,流量4.70149.02 l/s,沿井田北界自4229与4231勘探线之间流入,经小老厂村寨(工作区内最大的一个村寨)
9、沿4231勘探线流经永宁镇组地层,在井田南部凹塘村附近注入岩溶漏斗。区内地表水以地下径流为主。四、气象及地震情况气温:矿区地处北温带,属高原季风气候,冬寒夏凉,历年极端气温最低-6,最高27,年平均气温11. 8,地面年平均气温13.9。因地形相对高差大,气候垂直分带明显,具有山顶凉、河谷热的立体气候特点。海拔低于1600m的山间盆地及河谷地带,夏季炎热,气温多在30以上,海拔高于1600m的山地,夏季气温多在20左右。雨量:年降雨量17002000mm,极端最低为1531mm,极端最高达2136mm,多年平均降雨量1888.1mm。雨水分布不均,干雨季分明,69月为雨季,降雨量达1310mm
10、,月降雨量300mm以上,最大日降雨量150.9mm。35月为干季,一般降雨量仅有39.2mm。风速风向:历年最大风力为56级,最大风速为14m/s,风向受谷地影响而多变,干季多西南风,雨季冬季多东北风。年平均日照1380h,夏季时有冰雹。地震: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图A1),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0.05g。五、地区经济概况及矿区煤矿分布目前区内经济以农业种植为主,粮食作物主要以包谷、水稻、小麦、马铃薯等为主。经济作物有烤烟、油菜、生姜、芭蕉芋、柑桔、天麻、魔芋、油桐等,历来是富源县粮食、烤烟、油菜、生猪、林果等生产基地,素有“富源粮仓”之
11、美称。工业主要涉及煤炭、电力、食品加工等方面。矿产以煤为主,其次为石灰石,尚有萤石、黄铁矿及辉锑矿。随着“滇东电厂煤电一体化工程”项目落户该区,区内交通运输、电力、煤炭等工业有了较快发展,工业将成为该区经济主要增长点。区内火电和水电工程及电网较为发达。其中富源县老厂乡的110kV、65MVA变电站,其一回110 kV电源线路“T”接自罗平至岔江牵引变电站110 kV线路,另一回110 kV电源线路引自营上220 kV变电所。另外滇东煤电一体化项目的滇东电厂和雨汪电厂已建成投入运行,滇东电厂装机容量4600MW,电压等级为500kV,通过罗平500kV变电站实现“西电东送”,滇东电厂留有110k
12、V出线。雨汪电厂一期2600MW燃煤发电机组已于2010年2月全部投产发电。矿井的供电电源较为可靠。矿区内在建矿井有2个,分别为白龙山煤矿一井和雨汪矿井,两个矿井井筒均以施工至落底水平,目前正在施工开拓巷道。第二节 井田地质特征一、地形地貌井田所在区域地处十八连山山系。地貌由高原剥蚀中山高原区与岩溶高原区两个地貌类型组成,受控于地质构造,井田范围为主要有三条山脊与沟谷地形,山体延伸方向呈北东南西向,灰岩覆盖区地貌上常表现为侵蚀、剥蚀峰丛、沟谷等。井田北东平均走向长5.75km,南东倾向宽3.45km,面积19.33km2。另外沿煤层北东走向上,受F401、F408断层贯穿全井田切割影响,将井田
13、分为两个较大的块段。地表主要由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永宁镇组(T1y)和三叠系中统个旧组(T2g)等砂泥岩及泥灰岩覆盖。第四系仅零星分布在洼地、山间沟溪、河谷等处。地表总体地势为中部高,四周低的趋势。最高点位于XK4217-2钻孔附近的山峰,标高+2013.1m;最低点位于井田东北部边界附近扎外河河谷,标高约1360m,相对高差653.1m。属中山地形。井田内的剥蚀峰丛、沟谷对井田开拓和井口位置选择有一定的影响。二、井田勘探情况井田内各可采和大部可采煤层“探明的”和“控制的”的资源储量级别均分布在F401断层以北区域,其中“探明的”资源储量级别位于中部地段;而“推断的”储量级别均位于F
14、401断层以南至井田边界的区域,F401断层以北区域的煤层控制程度相对较高。三、煤层赋存情况受背斜B401和向斜S401影响,井田煤层赋存标高最高处为井田西部、B401背斜轴部的XK4213-3钻孔处,C2煤标高为+1442.00m,对应地表标高1965m,埋藏深度523m;煤层赋存标高最低处为井田东北部、S401向斜轴部的XK4213-3钻孔处,C19煤标高为+764.61m。对应地表标高+1385,煤层埋藏深度约635m;整个井田内煤层埋藏较深,且煤层赋存有西部高、东北部低的特点。四、井田地层与断裂构造井田内各地层属岩溶强含水层有三层,位于煤系地层上部的有“个旧组第一段(T2g1)灰岩岩溶
15、含水层”、“永宁镇组第一段(T1y1)灰岩岩溶强含水层”,岩溶发育,溶沟、漏斗、溶洞繁多,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以上两个岩溶含水层对井筒施工有较大影响;位于煤系地层下部的“龙潭组第一段及茅口组(P2l1+P1m)灰岩岩溶强含水层”,根据仅有的揭露龙潭组第一段(P2l1)的XK4221-4钻孔揭资料,C19煤底板至(P2l1)顶界隔水层厚度68.53m。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二类二型”。 附表:地层简表,见表1-2-1本井田地质构造属中等类型。井田内贯穿煤系地层至地表的断层有4条,分别为F401、F408、F404、F405断层,其中F401、F408断层由南西至东北切割整个井田,且落差较大;F404
16、、F405断层位于井田西部,井田延伸走向长约1.45km左右,F404断层落差较小,F405断层落差较大,且导水性和富水性均较好。插图:白龙山煤矿(井田)区域地质图,见图1-2-1。五、井田煤层特征本井田可采和大部可采煤层共有8层,多为薄煤层中厚煤层、赋存稳定较稳定的煤层群;其中上部的C2、C3、C4煤层以薄煤层为主,平均厚度均在1.33m以下;中、下部的C7+8、C9、C13、C19煤层为中厚煤层为主,平均厚度均在2.3m以上,C16煤层平均厚度为1.87m。矿井前期投产的上部煤层其生产能力较低,若要达到矿井设计生产能力,需在井田开拓部署方面应考虑有充分的采场和工作面布置。表1-2-1 地层
17、简表组段符号厚度(m)基 本 岩 性个旧组第一段T2g1100浅灰色厚层状灰岩,质纯,夹生物碎屑灰岩。成份主要由粉晶方解石镶嵌组成。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永宁镇组第二段T1y291.04黄绿、灰色薄层状粉砂质泥岩,粉砂岩、细砂岩,夹薄层灰岩,具波状水平层理,含瓣鳃类化石。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第一段T1y1235.70青灰色薄-中厚层状泥晶-细晶灰岩,具少量断续波状泥质纹层,夹数层鲕状灰岩,中、下部产瓣鳃类、菊石化石。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飞仙关组第四段T1f449.21紫红色薄层状泥岩、粉砂质泥岩,易风化剥蚀形成紫红色夹灰白色的泥土,与永宁镇组地层接触带为4米厚的薄层状泥岩菱铁质粉砂岩或泥灰岩,与下
18、伏地层过渡接触。第三段T1f3135.71灰绿色粉砂岩为主,夹细砂岩、紫红色泥岩,生物介壳灰岩。真形蛤大量出现,与蚌形蛤组合共存。与下伏地层过渡接触第二段T1f2113.04紫灰、灰绿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顶部夹数层生物碎屑灰岩。富含克氏蛤、蚌形蛤化石。与下伏地层过渡接触。第一段T1f1116.69紫红、紫灰色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夹灰绿色细砂岩,含蠕虫状方解石,产少量克氏蛤化石,底部有一薄层绿色水云母粘土岩。与下伏地层过渡接触。卡以头组T1k123.43灰绿色泥质粉砂岩夹细砂岩,顶部夹紫色条带,底部含圆珠状钙质结核,产王氏蛤、蚌形蛤、翼蛤、舌形贝等化石。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长兴组P2c21.78
19、粉砂岩,细砂岩为主,夹薄层菱铁岩及少量灰岩,含C1、C1+1薄煤,产古蜓、南京蜓、柯兰尼虫、假菲氏三叶虫等化石。与下伏地层过渡接触。龙潭组第三段P2l22.98细砂岩、粉砂岩,夹薄层菱铁岩,含煤2-5层,C2、C3煤层稳定可采,顶板常见腕足类,瓣鳃类化石。P2l52.78细砂岩夹粉砂岩及密集的薄层菱铁岩,含煤4-5层,其中C7、C8煤层合并为C7+8煤层,稳定可采,C4煤层局部可采,间距稳定。P2l47.84粉砂岩,细砂岩夹菱铁岩,含煤5-8层,结构复杂,变化大,C9,C13、C16稳定可采,C17煤层顶板灰岩富含腕足类化石,层位稳定。第二段P2l2141.70粉砂岩,细砂岩或含砾细砂岩,夹菱
20、铁岩,下部有薄层灰岩,含大量黄铁矿结核,产腕足类化石。含C17、C18、C18+1、C19煤层。第一段P2l65.20粉砂岩夹细砂岩及多层灰岩,含薄煤3-5层,C23、C24、C25煤层层位稳定,C24顶板灰岩含喇叭蜓、欧姆贝、鱼鳞贝等化石。P2l104.43灰岩、细砂岩夹粉砂岩为主,沉凝灰质砂砾岩,底部为铁铝岩及底砾岩,含大量黄铁矿结核,产腕足类化石。与下伏地层假整合接触。茅口组P1m100浅灰色厚层状,块状亮晶介屑灰岩,局部夹硅质灰岩,偶夹燧石结核,富含蜒科、腕足类及珊瑚等化石。插图1-2-1 白龙山煤矿(井田)区域地质图第三节 煤层特征一、煤层埋藏条件及煤层群的层数在本区内各煤层埋藏均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白龙山煤矿二井1.8 Mta新井初步设计 毕业论文说明书 龙山 煤矿 1.8 Mta 初步设计 毕业论文 说明书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9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