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的发展前景毕业论文.doc
《电子政务的发展前景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政务的发展前景毕业论文.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电子政务的发展前景考号: 110507295604 姓名:孙超内容提要电子政务方便快捷,能够向使用者提供了随时随地的服务,并采用了交互式的沟通方式。由于电子政务的这些特点,它不仅极大提高了政府部门工作的效率,而且对于反腐倡廉、塑公正“透明”的政府也具有重要意义。在过去的几年中,电子政务在世界各国蓬勃发展,改变了传统政务的工作模式。在中国,电子政务也经历了一个从最初的办公自动化和“三金工程”,到政府上网,再到政务全面电子化的发展过程。电子政务工程不仅提高了中国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也是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龙头,必将促进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电子政务的实施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电子政务的实施中,我们
2、应该建立一套标准化体系,实现模块化、标准化和通用化,避免重复建设,促进电子政务的良性发展。同时,由于政府部门工作的特殊性,在电子政务工程的建设中,应特别注意安全性,建立一套有效的安全体系。(关键词) 电子政务电子政府信息技术互联网一、背景从1960年开始发展的新兴信息科技电子计算机,与1990年代初期开始普及的通讯科技国际互联网相结合,革命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效率。电脑科技的优势在于信息处理的速度快、正确性高、而且存贮能力强,因此可以增加人的生产力、支援决策、降低成本。而互联网更是消弥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打破了国界、疆界的藩篱,将人类生产力与价值带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正是在这一背
3、景下,欲取得竞争上优势的动机正驱动各国政府去了解、适应、开发正在形成的全球性信息经济,推动社会和经济的信息化。在整个社会走向信息化的过程中,政府信息化处在关键和核心的位置。这是由政府在推动国家信息化的主导地位和特殊角色,政府作为最大的“信息处理组织”,以及政府管理对信息的广泛依赖所决定的。对此,各国政府一方面积极发展国家信息通讯基础建设,一方面致力于政府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改革政府,构建电子化政务。电子政务不是简单地将现有的业务、办公、办事程序原封不动地搬上计算机,或者按照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将电子手段加入其中,不仅仅是“政务的电子化”“政务网络化”。而需要按照电子政务的规范要求,对现行的行政
4、职能、行政组织以及行政流程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对传统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的创新。目前,世界各国政府和区域组织都正在积极地进行电子政务的推广,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设目标和计划。美国制定了政府纸张消除法案,计划于2003年10月之前实现政府办公的无纸化作业,使美国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电子化;英国已经有40%的政府服务可以通过互联网提供给公众,到2004年,将有41%的英国公众主要通过政府机构的网站享受政府服务;日本政府于2000年3月向国会提出了电子签名与认证法案,提出在2003年实现电子政务,完全采用电子化手段处理各种行政事务,日本将信息化的成败、IT产业的兴衰与经济竞争力
5、的强弱紧密联系,订下了信息化立国的目标,力争在五年内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IT国家;到2004年,加拿大40%公众将通过政府机构的网站享受政府服务;到2004年,澳大利亚34%公众将通过政府机构的网站享受政府服务;新加坡电子政府可为公民提供200项以上的电子政务服务,公众可从电子公民中心站点轻松获取医疗保健、商务、法律法规、交通、家庭、住房、就业等各项网上信息和服务;韩国认为,21世纪是知识和信息决定国际竞争力的时代,信息化、网络化不仅仅是一个选择的问题,而是决定国家兴衰存亡的根本大计,围绕使韩国成为世界十大信息强国的目标,提出了21世纪网络韩国的实施计划。东盟提出了电子东盟计划,其四大目标是
6、:强化东盟地区IT领域的竞争能力,缩小东盟各国与先进国家在IT技术方面的差距,政府和企业合作,推动电子东盟事业,促进IT设备贸易、服务和投资的自由化。欧盟委员会在1999年制订电子欧洲计划时指出:欧盟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最主要的是要使教育适应数字时代的要求,降低上网费用,建立电子商务规范,提供高速网络服。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推行电子政务,实质上就是建立起电化的政府管理体系,通过发展电子政务推进政府改和管理创新。二、电子化政务的
7、含义与特征对于电子化政务,时下有不同理解。有人认为电子化政就是办公室自动化,有人认为电子化政务就是政府信息资源的管理,有人认为就是“政府上网”,也有人借用电子商务的概念,将其称为电子政务或电子化政府。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所谓电子化政务,是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透过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如电话、网络、公用电脑站等),对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在其更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下,提供自动化的信息及其它服务,从而建构一个有回应力、有效率、负责任、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电子化政务最重要的内涵及精髓是建构一个“虚拟政府”,即跨越时间、地点、部门的全天候的政府服务体。 具体分析,电子化政务其
8、特证:(一)、倡导科技领先。政府要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并将其整合到政府管理中去,从而实现政府管理的目标。(二)、政府信息的公开和可获得性。电子化政务,意味着政府信息的公开化,政府有责任与义务以更便利的方式,以更易理解的语言,让民众能够容易地获得政府的信息,从而创造更高的附加值。 (三)、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回应机制。电子化政务的目的在于建立起跨越政府机关、企业与民众之间的互动机制,经此互动机制,公民可以获得政府的信息与服务,而政府亦可了解民众的合理需求,从而促使政府更有回应力和责任性。(四)、更有效率。电子化政务的目标之一,在于透过信息化的过程,改变传统的政府组织形式,使行政程序简单化、统一
9、化、政府业务电脑化、网络化,从而提高政府的效率。显然,政府信息化的核心,是通过信息技术改革政府,从而实现一个开放的、有回应力的负责任的和有效率的政府。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信息化或电子化仅仅是一个工具或手段而已。三、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的影响和作用(一)、引发政府管理观念的变革。网络环境下电子政务的推行,将使政府部门的管理观念发生根本变化。像所有的改革一样,电子政务要求改变官员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改变部门之间、政府与商界之间以及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分享方式。(二)、重塑政府的业务流程。电子政务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原封不动地搬到互联网上,而是在政府业务流程优化和重塑的基础上,以一种全新的方
10、法和程序去完成原有的业务功能。(三)、全面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从政府业务角度上讲,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运用现代网络通讯与计算机技术,将其内部和外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精简、优化、整合、重组后到网上实现,打破时间、空间以及部门分隔的制约,为社会公众以及自身提供一体化的高效、优质、廉洁的管理和服务。(四)、重构政府的组织结构。将政府组织看成是受社会环境影响的生态系统,是当代政府发展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与农业社会相适应的政府组织是融合型政府,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政府组织是官项基本原则僚制政府,而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政府组织形态应该是电子政务发展的产物。电子政务将使得政府纵向结构趋于扁平化而横向结构趋于整合
11、化。四、电子化政务的必要性和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政府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大的“信息处理企业”,政府治理的过程便是信息的收集、加工与处理的过程。政府的职能的履行莫不依赖于适时、准确、相关的信息。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它必须了解民众的需求;政府是导航者,需要了解环境的变迁,从而作出准确的战略选择;政府是社会问题的管制者,而这又有赖于对社会问题信息的分析、判断和把握。可以讲,信息及信息网络,是现代政府的神经系统,没有这个系统,政府管理不可避免地会陷入到混乱之中。从积极的角度来看,电子化政务的价值是十分重大的,举其要者在于:(一)、提高政府的决策理性和公共政策的品质。 政府信息化,可使政府运用所获取和掌握
12、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诸领域的准确的、可靠的信息,以制定正确的决策,作出理性的判断及采取必要的行动,进而提升政府决策和公共政策的水准和质量。(二)、促进信息流通利用和平等共享。在信息社会中,信息就是力量和财富。政府是最大的信息收集者信息源,若能充分利用此资源,实现政府信息流通和共享,必有助于国家的整体发展。(三)、提高政府的反应能力和社会回应力,扩大公民的参与。政府可以借助因特网、电子邮件、电子布告栏等新兴的科技方式,与民众建立一个迅速、有效的沟通途径和意见反馈机制,从而实现和扩大公民对政府公务管理的参与。(四)、公开政府信息,实现开放政府。信息公开是民主政治的基础,也是开放政府的根本。更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子政务 发展前景 毕业论文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9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