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绿分光光度法测定铈—化学毕业论文.doc
《甲基绿分光光度法测定铈—化学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基绿分光光度法测定铈—化学毕业论文.doc(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SHANDONG 毕业论文甲基绿分光光度法测定铈摘 要甲基绿溶液能被Ce()氧化引起显色作用,借此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铈的新方法。文章讨论了吸收波长、酸度、温度、甲基绿用量、Ce()的用量对体系吸光度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实验表明,在0.27 0.63 mol/L H2SO4介质中,甲基绿被Ce()氧化而生成深色化合物( max=465 nm),且吸光度与Ce()的存在量呈线性关系。Ce()量在0 3.6 mg/L时吸光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0.00224C(ug/mL)+0.16784,相关系数r=0.9988。加标回收率为92%104%。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铈;甲
2、基绿AbstractA new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micro amount cerium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Ce () strong oxidizing to methyl green have show color effe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bsorption wavelength, acidity, temperature, Ce () the amount of green, methyl content on the absorbency influence, a
3、nd the optimum reaction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Experiment shows that in 0.27 0.63 mol/L H2SO4 medium, methyl green was oxidation by Ce() and the generated brunet compounds (max = 465 nm), and color depends on Ce () of the existence of a linear relationship.The absorbency has good linear relatio
4、nship when the consistence of Ce () at 0 to 0.36 mol/L.The equation of linear regression is A=0.00224C(ug/mL)+0.16784,the coefficient of correlation is r=0.9988. The recovery rate was 92% to 104%.Key words: spect rophotometry;methyl green; cerium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目 录III第一章 引 言- 1 -1.1 稀土铈的性质和特点- 1 -1
5、.2 微量铈的测定方法- 1 -1.2.1 光度法测定铈- 1 -1.2.1.1普通光度法- 1 -1.2.1.2 动力学光度法- 4 -1.2.1.3 石蜡相光度法- 5 -1.2.1.4 化学发光光度法- 6 -1.2.2 IPC-AES法测定铈- 7 -1.2.3 ICP-MS法测定铈- 7 -1.2.4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铈- 7 -1.2.5 原子吸收法测定铈- 8 -1.2.6电位滴定法测定铈- 8 -第二章 实验部分- 10 -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10 -2.2 实验方法- 10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10 -3.1 Ce()对体系吸光度的影响- 11 -3.2 酸度
6、对吸光度的影响- 12 -3.3 温度对吸光度的影响- 13 -3.4 甲基绿用量对吸光度的影响- 14 -3.5 显色时间及稳定性- 15 -3.6 工作曲线- 16 -3.7加标回收率- 17 -结 论- 17 -参考文献- 19 -致 谢- 22 -第一章 引 言1.1 稀土铈的性质和特点铈,原子序数58,原子量140.115。铈是从另一块出产在瑞典小城瓦斯特拉斯的红色重石中发现的。1803年德国化学家克拉普罗特分析了这种红色重石,确定了有一种新元素的氧化物存在,称为ochra(赭色)土,因为它在灼烧时出现赭色。元素就被命名为ochroium,矿石被称为ochroite。同时瑞典化学家贝
7、齐里乌斯和希辛格在该矿石中也发现了同一元素的氧化物,称为ceria(铈土),元素称为cerium(铈),元素符号定为Ce,矿石称为cerite,以纪念当时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谷神星Ceres。Ochroium和Cerium是同一元素,后者被采用了,前者被丢弃了。钇和铈的氧化物以及其他稀土元素氧化物一样很难还原。直到1875年希尔布郎德利用电解熔融的铈的氧化物的方法,获得金属单质铈。这也是现在获取稀土元素金属单质的一种普遍的方法。它们的发现不仅仅是发现了它们本身,而且还使得其他稀土元素被发现。铈的天然稳定同位素有4种:铈136、138、140、142。铈在地壳中的含量约0.0046%,是稀土元素中丰
8、度最高的,广泛应用与冶金、光学陶瓷、石油、及超导材料方面1,2。1.2 微量铈的测定方法铈在物质含中量极少,可以运用分光光度法、催化动力学光度法、石蜡像光度法、化学发光光度法、显色法、流动注射分析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荧光分析法、原子发射光谱法、电化学法等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分光光度法是测定铈的常用方法3,其中有大部分是利用铈的变价性质来进行铈的测定 4, 5。1.2.1 光度法测定铈1.2.1.1普通光度法普通光度法主要可分为基于显色反应的分光光度法和基于褪色反应的分光光度法2。常规光度法测定铈的显色剂较多。碱性染料类,有甲基绿、罗丹明B( RB)、丁基罗丹明B( BRB) ; 偶氮胂类,
9、有偶氮胂、偶氮胂、三溴偶氮胂( TBA)等;偶氮氯膦类,有偶氮氯膦( CPA-) 、DBC-偶氮氯膦(DBC-CPA) 、二溴磺酸偶氮氯膦(DBS-CPA) 、二溴硝基偶氮氯膦( DBN-CPA) 、对硝基偶氮氯膦(pN-CPA) ; 二安替比林甲烷类,有二安替比林基-(2-溴) 苯基甲烷(DAoBM) 、二安替比林基-(3-溴)苯基甲烷(DAmBM) 、二安替比林基-(4-溴) 苯基甲烷(DApBM) 、二安替比林基-4-羟基苯基甲烷(DApHM)等,其他显色剂还有二溴对甲基偶氮磺(DBM-SA) 、二溴对氯偶氮磺(DBC-SA) 、偶氮溴膦-PN(BPA-PN) 、偶氮氟膦(FPA-DBF
10、)、10-(2-羧基苯偶氮)-9-菲酚(CA P) 、邻氯苯基荧光酮(o-CIPF)、8-羧基喹啉、邻苯二酚红、甲基红、酸性铬蓝K、联邻甲苯胺、邻二氮菲、甲基橙、氯代磺酚S、二甲基黄、钛铁试剂(T rito n) 、3, 4, 5-三甲氧基-4-甲基苯甲酰甲烷、间羟苯基醛缩脒基腙、1-( 2-吡啶偶氮)-2-萘酚( PAN ) 、2, 4-二羟基二苯酮苯甲腙、Calix 芳烃-5, 11, 17, 23-四磺酸、吡啶-2, 6-二醇等6。1) 基于显色反应的分光光度法基于铈可以与某些试剂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的特性,建立了许多测定痕量铈的光度分析法体系。 、Ce()与显色剂反应生成有色配合物。如,
11、PMBP萃取分离偶氮氯膦mA光度法。文献7就运用了该法。试样以混合酸溶解,在78mol/L的盐酸介质中用甲基异丁基酮萃取分离铁,在pH=5.5用PMBP-苯萃取使稀土与其他共存的元素分离。用PMBP-V络合物的三氯甲烷溶液氧化铈()为铈Ce(),使铈与其他金属分离。铈与偶氮氯膦mA生成蓝色络合物,进行光度分析,计算出铈的质量分数。刘梦琴8等研究了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存在下,9- (3,5-二溴)水杨基荧光酮(DBSAF)与铈组稀土元素(Ln)的显色反应及光度性能,建立了测定稀土元素的新方法。在pH=9.0 NH3H2O-NH4Cl缓冲溶液中,铈组稀土元素与DBSA
12、F 形成稳定的紫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80. 0 nm波长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可达1.031051.34105,在25 mL溶液中,稀土元素的量在0g33.6g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该法用于铜合金中微量铈组稀土元素总量的测定,经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94%103%, 结果满意。、Ce()氧化有机物显色。如,甲基绿分光光度法。甲基绿( Methyl green)属三苯甲烷类碱性染料,溶于水呈蓝绿色,HCl中呈红黄色,稀释时为浅黄绿色,在本方法实验条件下几乎无色。实验表明,Ce( )能氧化甲基绿生成橙色的化合物,据此提出了光度法测定铈的新方法。Ce()的强氧化性对甲基绿有显色作用,借此建立了
13、分光光度法测定铈的新方法。在0. 25 0. 63 mol/ L H2SO4介质中,甲基绿被Ce() 氧化而生成深色化合物( max=465 nm),且颜色的深度与Ce() 的存在量呈线性关系。Ce()量在0 4.0 mg/ L 内符合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6104Lmol-1cm-1。该方法用于测定稀土氧化物中的铈时,结果与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一致,5次测量结果的RSD 1. 5%9。王效祖10等人利用铈( ) 对罗丹明B有褪色作用,进行了氧化罗丹明B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铈的研究。实验表明,在pH 0. 5 1. 5 H2SO4介质中,有色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54 nm,铈量在
14、4. 810- 32 mg / L 范围内与有色溶液吸光度的减少值成线性关系。该方法准确、快速、简单、选择性好。用于测定稀土样品中的铈, 结果令人满意。沙德仁11做了氧化还原-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测定玻璃中铈的研究。该实验采用在无银催化、0.5mol/L硫酸、0.1g/L过硫酸铵的溶液中,加热煮沸10 min将铈()氧化成铈()后,加入一定量过量的Fe2+或Fe(Phen)32+溶液与之作用,过量物在避光条件下用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测定,从而测得玻璃中的铈含量。2)基于褪色反应的分光光度法近年来,利用氧化褪色光度法 1216 测定微量铈() 的研究较活跃,是目前测定铈的常用方法之一。Ce具有三价和
15、四价两种形态,四价铈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利用Ce()对部分有机显色剂具有氧化褪色且褪色程度与铈浓度呈线性关系的特点,建立了许多微量铈的测定体系。近年来,应用最多的显色剂是偶氮胂系列,且均是在硫酸介质中进行测定。夏畅斌等16在体系中加入Trition X-100作为增敏剂,表观摩尔吸光率达到1.1x104Lmol-1cm-1,提高了测定灵敏度2。在1.0 molL-12.0molL-1的H2SO4介质中,Ce(IV)与 DBC-偶氮氯膦反应产生褪色反应,测定铈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530 nm= 4.89104 Lmol-1cm-1,Ce(IV)浓度范围在 0.020 g/mL 0.88 g/mL 范
16、围内遵守比耳定律。翟庆洲4等人运用DBC-偶氮氯膦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铈(IV)的方法考察了24种共存离子对测定铈的影响。该方法已满意地用于测定分子筛中的铈17。陶慧琳18等人利用Ce() 的强氧化性对1-(2-吡啶偶氮)-2-萘酚(PAN)的褪色作用,建立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铈的新方法。试验选择了最佳测定条件,讨论了共存离子的干扰情况。结果表明,在0.060.12 mol/ LH2SO4介质中,有色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4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 1.02104 Lmol-1cm-1。铈量在0 8.0 mg/L范围内与有色溶液褪色程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用于稀土氧化物中微量铈的测定,相对标准
17、偏差4.7%,回收率为94%103%。1.2.1.2 动力学光度法1)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由于催化动力学光度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近年来动力学分析法在痕量分析领域广泛应用2。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微量铈有很大的优越性,近些年来发展较快。虽然催化动力光度法测定微量铈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选择性,但对某些体系来说,有些离子仍有干扰。如Ce -二苯硫腙体系,Ag、Cu、Hg等有严重干扰,需在pH=4 6 介质中用二苯硫腙的四氯化碳溶液萃取除去。Ce - Cr6+-I- 淀粉体系, Eu2+、 Fe2+、 UO22+ 、 V O22+等离子有严重干扰,也需要预先去除。Ce -
18、Cr6+-EDT A 体系中 Mg2+、Mn2+、 T i4+等离子有干扰,可用阴离子树脂色层柱分离。而Ce -H2O2 -结晶紫体系,Cu和Bi有严重干扰,需用8 -羟基喹啉萃取去除6。柳玉英19等双硫腙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铈,研究了Ce() 在H2SO4介质中和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存在下催化H2O2氧化双硫腙的褪色反应及其动力学条件,测定了表观活化能和反应级数,建立了测定痕量铈的新方法。双硫腙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50 nm,该方法的检出限为1.910-9 g/ mLCe(),线性范围为0150 ng/mLCe(),该方法可用于人发中痕量铈的测定。李北罡20等人做了孔雀石绿催化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铈的
19、研究。在HAc-NaAc缓冲介质中,痕量铈( ) 可灵敏地催化KIO3氧化孔雀石绿的反应,据此研究了该反应的最佳条件,建立了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铈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pH = 5.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试剂及褪色体系的最大吸收波长均为62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11105Lmol-1cm-1 ,铈( )量在00.4gmL-1范围内与孔雀石绿的褪色程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A = 0.0285c(g/ 25 mL) + 0.0036,相关系数r = 0.9994 ,检出限为818 ngmL-1。该法可直接用于自来水中痕量铈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4.0 %99.0
20、%。2)阻抑动力学分光光度法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在某些催化反应体系中引入表面活性剂,方法的灵敏度或分析性能得到明显的提高或改善。茶叶中存在痕量的铈,因此建立痕量铈的测定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研究表明,在 H2SO4介质中,铈()对高碘酸钾氧化维多利亚蓝的褪色反应具有催化作用,但在加入表面活性剂溴代十六烷基吡啶后,铈()对高碘酸钾氧化维多利亚蓝的褪色反应具有阻抑作用,且可明显加快阻抑反应21。据此,研究了阻抑催化反应适宜条件,拟定了用阻抑动力学法测定茶叶中痕量铈。陈宁生22等人做了阻抑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铈的研究。该研究基于痕量铈() 在中性介质中阻抑过氧化氢氧化甲基紫的褪色反应,建立了阻抑动力学
21、光度法测定痕量铈的新方法。研究了该方法的适宜条件,在波长640 nm处,铈() 的质量浓度在810-44.410-3gml-1范围内与阻抑反应速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达到0.05g/L。该法用于人发和食品中铈含量的测定,效果满意。张瑾23等人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在氨性介质中痕量铈()阻抑过氧化氢氧化澳甲酚紫的新指示方法和动力学条件,建立了测定痕量钵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0g/25mL,检出限为1.3410-9g/mL,表观速率常数为7.08310-4/s。该体系用于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BP)、乙酸丁酯和磷酸三丁酯(TBP)联合分离萃取测定钢样中的铈,
22、相对标准偏差1.34%2.04%,回收率为97.5%102.5%。3)负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 随着催化动力学分析法测定痕量铈的方法的问世,科学家进一步在鸡毛和人发的样品发现铈。汪效祖24等人做了负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铈的研究,在中性介质中,Ce() 对过氧化氢氧化结晶紫的反应有较强的负催化作用,据此建立了负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铈的方法。方法线性范围为1. 910-42. 010-3g/ mL,已用于人发和鸡毛中铈的测定。1.2.1.3 石蜡相光度法在稀土分析化学中,分光光度法是重要的测试手段之一25,26。由于稀土离子的性质非常相近,所以难以在稀土离子共存的情况下进行单个稀土离子的测定
23、,而只能测其总量。由于Ce( )与其它三价稀土离子性质有差异,有人利用Ce( ) 氧化其它试剂变色27,28或诱导氧化还原慢反应 29建立了一些单独测定铈的方法,但灵敏度不高。万益群等30以石蜡为固体萃取剂,系统研究了Ce () -8-羟基喹啉体系在石蜡相中的显色反应。在NH4Cl-NH3(pH=9.5) 介质中,Ce()-8-羟基喹啉有色络合物可定量被石蜡萃取,且固相色阶明显,铈量在0100g /50 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从而建立了测量铈的新的固相分光光度法。其它稀土离子的干扰可通过双波长光度法测量扣除。该法不仅克服了萃取光度法中所存在的分配平衡缓慢、分相不清、操作繁琐及污染环境等缺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甲基 分光光度法 测定 化学 毕业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9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