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毕业论文1.doc
《生物工程毕业论文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工程毕业论文1.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编号NO: 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毕业论文论文题目 牛奶中单增李斯特菌检测方法的研究 学生姓名 颜海峰 学号 2007614060206成绩 85 学 部 生命科学学部 专业班级 生物工程0702班指导教师姓名 袁耀武 指导教师职称 教授 材料目录:1、任务书 ( 1 )份2、开题报告 ( 1 )份3、文献综述 ( 1 )份4、翻译文章及外文原文 ( 1 )份5、开题报告记录表 ( 1 )份6、阶段检查表 ( 1 )份7、指导教师评阅书 ( 1 )份8、专家评阅书 ( 1 )份9、答辩评分表 ( 1 )份10、答辩记录表 ( 1 )份11、论文正文 ( 1 )份12、其它材料:河北农业大学现
2、代科技学院毕业论文任务书学 部: 生命科学学部教师姓名: 袁耀武 职 称: 教授 2011 年 3 月 7日专业名称生物工程论文题目牛奶中单增李斯特菌检测方法的研究题目来源自选目的意义:在人类社会空前繁荣的今天,食源性疾病已经深重地困扰着人类生活,并在不断地加剧,食品安全问题在21世纪的今天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大问题,并且直接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食品安全的负面新闻不断,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众多食品安全的热点问题中,牛奶及相关产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牛奶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于牛奶中病原菌的检测便具
3、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简称“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常见的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它能引起人、畜的李斯特菌病,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和单核细胞增多,特别对孕妇、新生儿、老年人和免疫缺陷病人危害严重。因此,建立简便快捷、灵敏度好、特异性高的单增李斯特菌检测技术成为众多研究者的共同期望并且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根据检测原理,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平板培养法、免疫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平板培养法是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最传统的方法。这种方法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对目标菌进行增菌培养,然后进行生化鉴定,包括增菌、分离和鉴定三个环节。免疫学方法目前已有的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吸
4、附剂测定( EL ISA ) 、酶联荧光分析法( ELFA) 、同位素标记抗体法(放射免疫)及其它多种方法,如乳胶凝集、免疫传感器、免疫扩散及免疫色谱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有PCR检测方法DNA探针DNA芯片(DNA microarray)等。这三类检测方法各有利弊,并且仍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中。本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模拟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牛奶,通过免疫学方法,结合特征鉴定手段,判定检测的灵敏度,并寻求理想的检测方法。可行性分析: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各种高纯度抗体、抗原和抗体复合物得以制备,为抗原(抗体)的特异性检测奠定了基础,有利于相关检测技术的建立,并且本试验已经具备了超净工作台、
5、酶标板、恒温培养箱、恒温水浴锅HH-2、HJ-型磁力搅拌器、及其它辅助设备等试验器材,为研究的进行提供了前提。从而为建立检测牛奶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方法具有了可行性。进度安排:3.7 下达任务书;3.73.14 查阅资料,准备开题报告;3.143.25 准备试验材料;3.264.10 进行单增李斯特菌的增菌实验;4.105.1 进行单增李斯特菌的鉴定实验;5.15.25 进行间接ELISA方法对牛奶中单增李斯特菌检测的试验;5.256.5 整理数据,撰写论文,准备答辩;6.6 指导教师评阅论文时间、专家评阅论文时间;6.8 论文答辩时间。专家意见:该课题拟对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建立ELISA检测方法
6、进行研究,选题明确,针对性强,实验条件基本具备,进度安排较为合理。同意立题。专家签字:2011年 3 月 7 日学部意见:学部主任: 2011年 3 月 7 日 生命科学 学部 生物工程 专业 颜海峰 学生:现把 2010-2011 学年,第 二 学期的毕业论文安排下达给你,你本学期承担的毕业论文任务如下:1、依据本任务书中论文题目、目的意义、可行性分析的内容完成开题报告。2、按照开题报告的要求按期完成毕业论文各项工作的实施。3、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4、完成毕业论文的答辩。 请按相关要求完成毕业论文任务。教师签字: 2011 年 3 月 7 日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 目:
7、牛奶中单增李斯特菌检测方法的研究 学 部: 生命科学学部 学生姓名: 颜海峰 专 业: 生物工程 班级学号: 2007614060206 指导教师姓名: 袁耀武 指导教师职称: 教授 2011年 3月 14 日学生姓名颜海峰专业班级生工0702班学 号2007614060206指导教师袁耀武职 称教授所在学部生命科学学部论文名称牛奶中单增李斯特菌检测方法的研究选题依据: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食品安全的负面新闻不断,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经济民生的重大问题。在众多食品安全的热点问题中,牛奶及相关产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牛奶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近
8、年来,国内外不断曝光食品安全问题,使牛奶质量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单增李斯特菌是一中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牛奶中污染单增李斯特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灭菌的不彻底及在低温冷藏中的感染。人类感染该菌后,一般情况下会引起发烧和腹泻,严重的情况下会引起脑膜炎、败血症、流产等状况,甚至引起人的死亡。孕妇、新生儿及免疫能力低下的人为易感人群。因此,建立有效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目前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方法有平板培养法、免疫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平板培养法灵敏度高,成本低,可以给出定性和定量的结果。但检测过程中,制备培养基、计算菌落数量和鉴定菌落的生化特性都耗时耗力,并且培养方法的成功依赖于
9、样本中细菌的数量和状况、培养基的灵敏度、孵化条件和分离培养基的选择性,不适合当前食品快速检测的需求;免疫学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的特点,但缺点是灵敏度低,特异性较差,容易受到微环境的干扰而导致检测的不精确;分子生物学方法要求条件苛刻,稳定性差,一般只应用于科学研究中。因此,建立一种简便快捷、灵敏度好、特异性高的检测方法是科研者的共同期望。研究方法、内容:本试验主要研究的内容如下:(1) 前期单增李斯特菌的增殖及定性检测。(2) 人为制造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牛奶的条件,利用ELISA方法对比检测不同菌浓度下的检出线。(3) 研究不同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干扰程度,设法排除干扰,确保实验结果的真实性。(4)
10、 后期实验结果的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进度安排:3.7 接受任务书;3.73.14 查阅资料,准备开题报告;3.143.25 准备试验材料;3.264.10 进行单增李斯特菌的增菌实验;4.105.1 进行单增李斯特菌的鉴定实验;5.15.25 进行间接ELISA方法对牛奶中单增李斯特菌检测的试验;5.256.5 整理数据;撰写论文,准备答辩;6.6 指导教师评阅论文时间、专家评阅论文时间;6.8 论文答辩时间。指导教师意见:立题具有现实意义,研究方法可行,进度安排合理,同意开题。指导教师:2011年3月14日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2011 届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记录表所在学部:生命科学学部 专
11、业班级:生物工程0702班 时间: 2011 年 3月14日学 生 姓 名颜海峰学 号2007614060206指导教师姓名袁耀武职 称 教授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牛奶中单增李斯特菌检测方法的研究审 核 小 组 成 员姓 名职 称备 注姓 名职 称备 注袁耀武教授桑亚新副教授檀建新教授组长孙记录副教授程书梅副教授开题报告记录:开题报告准备充分,具备了试验下一步进行的条件。对试验的材料和理论依据都做了大量的准备,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立题的选择也具有实用价值,可以开题。审核小组评语:该课题针对食品的安全问题,提出建立一种利用ELISA快速检测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方法,选题明确,针对性强,技术路线合
12、理可行,实验条件基本具备,但工作量较大,建议略加修改。同意开题审核小组组长:2011年 3 月 14 日学部意见:学部主任:2011年 3 月 14 日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2011 届毕业论文阶段检查表学 部生命科学学部专 业生物工程学生姓名颜海峰学 号2007614060206题 目牛奶中单增李斯特菌检测方法的研究计划完成时间2011年5月25日工作进展情况3月7 日3月14日 资料查阅阶段3月14日3月17日 试验设计阶段3月17日3月25日 试验材料准备阶段3月25日5月1日 单增李斯特菌的增菌阶段及定性检测阶段5月1日5月21日 进行间接ELISA方法对牛奶中单增李斯特菌检测的试
13、验,下一步试验准备照计划完成教 师 检 查 情 况 及 意 见颜海峰同学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实习,查阅了一定量的中外文献,专业知识得到了提高,此外还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实验基本上按进度进行,安排较为合理,建议在随后的工作中注意及时整理数据,并进行结果分析。 指导教师签字: 2011 年5 月21 日备 注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阅书学生姓名:颜海峰 学号:2007614060206专业班级:生工0702班 所在学部:生命科学学部论文题目:牛奶中单增李斯特菌检测方法的研究 指导教师评语:该同学思想进步,理论基础及专业知识扎实,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做试验阶段勤奋刻苦,踏实认真,对
14、专业知识有刻苦钻研和创新精神。试验期间,该同学通过查阅一定的中英文文献,对国内外ELISA检测方法的研究有了一定的了解。本文选题好,能够将理论和实际结合。立题新颖,思路清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具有很好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建议文中重点分析实验结果,绘图应该加上图底文字。是否同意答辩:同意答辩指导教师(签名): 2011 年6 月6日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毕业论文专家评阅书学生姓名:颜海峰 学 号:2007614060206专业班级:生工0702班 所在学部:生命科学学部论文题目:牛奶中单增李斯特菌检测方法的研究对论文的评语:该论文针对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问题,建立了检测牛奶中单增李斯特菌的E
15、LISA检测方法。论文选题针对性强,查阅资料较为充分,研究内容合理,方法可行,工作量较大。 论文书写较为规范,逻辑性较强,基本符合要求。修改意见:(1) 关键词较少;(2) 英文翻译不太准确;(3) 图表格式不太准确。是否同意安排论文答辩:评阅教师(签名): 2011年 6 月6日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毕业论文答辩评分表评分指标分 值评 价 内 容得 分论文选题10选题有重要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立题依据充分。8文献引用12阅读、引用文献资料较广泛,较全面了解本领域学术动态,综合分析能力较强。10论文难度及工作量14难度较大,工作量大。12论文成果的创新性12有独到见解,有较大的创新性成果。1
16、0理论基础与科研能力16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地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研究方法和技术体系得当。14写作能力16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说理透彻,文笔流畅,表格、绘图准确规范,中外文摘要简明扼要,语句通顺,语法正确,符合科技写作规范。15答辩报告10能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地阐述论文或设计的主要内容,有新见解,结论明确;时间掌握恰当。8回答问题10思维敏捷,逻辑性强,准确流利地回答各种问题。8总 分10085注:本表为答辩小组成员评分用表,评分标准参照河北农业大学毕业论文质量评定参考标准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2011 届毕业论文答辩记录表所在学部:生命科学学部 专业班级:生物
17、工程 0702班 时间: 2011年 6 月8日学 生 姓 名颜海峰学 号2007614060206指导教师姓名袁耀武职 称教授毕业论文题目:牛奶中单增李斯特菌检测方法的研究答 辩 小 组 成 员姓 名职 称备 注姓 名职 称备 注袁耀武教授桑亚新副教授檀建新教授组长孙记录副教授程书梅副教授答辩小组评语:该论文针对当前较为热门的食品安全问题,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等技术,研究并建立了检测牛奶中单增李斯特菌的ELISA测定方法,其研究结果对于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具有一定促进意义。论文选题明确,针对性强,查阅资料较为广泛,实验设计合理可行,结果准确。论文书写较为规范,基本符合本科论文书写要求,陈述过程较
18、为清楚,回答问题基本准确。答辩小组组长:(签字)2011年6月8日答 辩 成 绩:85文献综述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 ,LM) 是李斯特氏菌(Listeria) 属中最重要的人类食源性病原菌。该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如土壤、人和动物的粪便中1。该菌很容易污染食品而引起人的食物中毒,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状况已受到各国政府和食品安全机构的广泛关注。除了加工、运输、储存等因素引起污染外,原材料的污染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为了保障饮食的卫生和安全,科学工作者对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问题进行了许多调查和研究,并且正在寻求简便、快速、准确和敏感性高的检测方法,以
19、满足日趋严格的检出限量的要求。1食品中的李斯特菌1.1食品中李斯特菌的污染来源及中毒发生的原因单增李斯特菌广泛的分布于自然界中,肉类、蛋类、禽类、干酪类、乳制品和新鲜果蔬产品中都有单增李斯特菌的存在。由于单增李斯特菌能在冷藏条件下进行生长和繁殖,所以用冰箱冷藏食品并不能有效地消除染菌的风险。人们饮用未彻底杀死李斯特菌的消毒牛乳以及直接食用冰箱内受到交叉污染的冷藏熟食品、乳制品等均可引起食物中毒2。1.2单增李斯特菌中毒的临床表现及中毒机制由单增李斯特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一般有两种临床表现类型:即侵袭型和腹泻型。孕妇、新生儿、免疫能力缺陷的人为易感人群。LM可引起新生儿及婴儿化脓性脑膜炎和成人败血
20、症、流产、或无败血症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单增李斯特菌导致食物中毒的机制尚未明了,但与宿主免疫状态、细菌毒力和感染途径有关,具体仍需进一步研究。2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方法2.1传统检测方法平板培养法是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最传统的方法。食品中李斯特氏菌的传统检验方法是将分离培养后的可疑菌落进行生化反应验、溶血实验、协同溶血实验(CAMP)等免疫学检测。平板培养法灵敏度高,成本低,可以给出定性和定量的结果。但检测过程中耗时耗力,依赖外界条件较大,并不适合当前食品快速检测的需求4。2.2 免疫学方法免疫学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简便、结果易于判定等特点。Faber等首先于1987年报道了针对单增李
21、斯特氏菌鞭毛抗原的单克隆抗体ELISA检验程序5。这种方法只需少许样品纯化就可以精确检出抗原,不易受基质影响,并且可以提供实时信息。目前,从食品中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免疫学方法主要是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技术,国标中也曾将这一方法列为可供选择的检测方法之一。免疫学方法检测单增李斯特菌, 也存在不少问题。制备针对单增李斯特菌单克隆抗体很困难, 需要专门的技术; 商品化的单克隆抗体种类少, 价格也较贵, 使得免疫学检测成本相应增高6。2.3 分子生物学方法随着核酸探针杂交技术的应用, 使对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的检测进入了分子水平。目前,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
22、氏菌是一个不断探讨和深化的方向,国内外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一种通过在体外模拟自然DNA 复制过程快速扩增特定DNA序列的方法,是最早应用于LM检测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其延伸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技术是在传统PCR 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核酸定量技术,它通过在PCR 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的累积实时监测整个PCR 进程,并根据检测CT值推目的基因的初始量。国内外均有采用PCR 联合探针杂交技术来进行致病菌的快速检验的报道, 也有采用多重PCR 联合酶联微孔板杂交技术, 实现对多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工程 毕业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9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