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毕业论文1.doc
《生物技术毕业论文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技术毕业论文1.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引言人类生命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由许多有机化学反应组成的,如动植物的消化反应和各种物质的合成与分解等。这些反应在体内进行地很快,原因是有生命的动植物体内存在着的一种生物催化剂一酶的作用。酶制剂是在1833年由法国化学家佩思和珀索发现的,他们从麦芽提取液的酒精沉淀物中得到一种对热不稳定,而且能加速淀粉转变成糖的物质,称之为淀粉酶制剂。1926年隆姆首次从刀豆中提纯得到脲酶结晶1。生物化工行业经过70多年的发展,对酶的分子结构,酶作用的机理及酶系统的自我调节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整个行业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态势,在阐明生命活动的规律,探索工业、农业、畜牧业、
2、医药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均有重要的意义。2 酶在工程技术反应中的特点与功能2.1酶及酶工程简介酶(enzyme)(图2-1)是指由生物体内活细胞产生的一种生物催化剂。大多数由蛋白质组成(少数为RNA)。能在机体中十分温和的条件下,高效率地催化各种生物化学反应,促进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中的消化、吸收、呼吸、运动和生殖都是酶促反应过程。酶是细胞赖以生存的基础。细胞新陈代谢包括的所有化学反应几乎都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 图2-1 酶哺乳动物的细胞就含有几千种酶。它们或是溶解于细胞质中,或是与各种膜结构结合在一起,或是位于细胞内其他结构的特定位置上。这些酶统称胞内酶;另外,还有一些在细胞内合成后
3、再分泌至细胞外的酶胞外酶2。酶催化化学反应的能力叫酶活力(或称酶活性)。酶活力可受多种因素的调节控制,从而使生物体能适应外界条件的变化,维持生命活动。没有酶的参与,新陈代谢只能以极其缓慢的速度进行,生命活动就根本无法维持。例如食物必须在酶的作用下降解成小分子,才能透过肠壁,被组织吸收和利用。在胃里有胃蛋白酶,在肠里有胰脏分泌的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等。又如食物的氧化是动物能量的来源,其氧化过程也是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完成的。酶工程就是将酶或者微生物细胞,动植物细胞,细胞器等在一定的生物反应装置中,利用酶所具有的生物催化功能,借助工程手段将相应的原料转化成有用物质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
4、一门科学技术。它包括酶制剂的制备,酶的固定化,酶的修饰与改造及酶反应器等方面内容。酶工程的应用,主要集中于食品工业,轻工业以及医药工业中1。2.2 酶的特点2.2.1 酶与无机催化剂比较(1)相同点: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本身几乎不被消耗;只催化已存在的化学反应;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时间,但不改变平衡点;降低活化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都会出现中毒现象。 (2)不同点:即酶的特性。2.2.2 酶的特性(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更高,使得反应速率更快; (2)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底物,如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水解成多肽; (3)多样性:酶的种类很多,大约有4000多种
5、; (4)温和性:是指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5)活性可调节性:包括抑制剂和激活剂调节、反馈抑制调节、共价修饰调节和变构调节等。 (6)有些酶的催化性与辅因子有关。 (7)易变性:由于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因而会被高温、强酸、强碱等破坏。 一般来说,动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在3540之间,植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在4050之间;细菌和真菌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差别较大,有的酶最适温度可高达70。动物体内的酶最适PH大多在6.58.0之间,但也有例外,如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植物体内的酶最适PH大多在4.56.5之间。 酶的这些性质使细胞内错综复杂的物质代谢过程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6、使物质代谢与正常的生理机能互相适应若因遗传缺陷造成某个酶缺损,或其它原因造成酶的活性减弱,均可导致该酶催化的反应异常,使物质代谢紊乱,甚至发生疾病因此酶与医学的关系十分密切。2.2.3 酶的功能全酶(结合蛋白酶):酶蛋白+辅助因子。辅助因子是结合蛋白必需成分。它包括辅酶(或辅基)和金属离子两类。辅酶或辅基是一些小分子的有机化合物,其中大多数都是维生素B族的衍生物。酶活力与酶分子的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酶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和连接方式与一般蛋白质一样,都具有特定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和空间构造。实验证明:在酶蛋白分子中,只有某些氨基酸残基的化学基因与催化活性直接有关,由这些氨基酸残基构成特殊结构的区域称为酶
7、的活性中心。活性中心所包含的化学基因为发挥酶催化作用所必需的关键部位。有些酶(绝大多数为蛋白水解酶)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时并不表现有酶活力,这种无活性状态的酶前身物称为酶原。它必须经温度因素作用后转变成有活力酶,这种过程称为酶原的激活。以酶原的形式存在具有重要生理意义。如细胞产生的蛋白酶原可以避免对细胞自身蛋白质的消化作用。当蛋白酶原由细胞分泌排入肠腔时,酶原被激活而发挥催化作用。现代研究中多广泛运用同工酶,它是化学反应相同,而酶蛋白的结构和理化性质不同的一组酶。这类酶存在于生物的同一种属或同一机体的不同组织细胞中。自1959年首先发现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以来,已发现同工酶约有500多种
8、,其中研究应用最多的是LDH同工酶。广泛用于生物化工中,对研究细胞分化、遗传、生态、工业、农业的经济性状,抗病力和疾病诊断等探讨具有一定的意义2。3 酶在工程技术中的基本原理3.1 催化作用原理酶催化作用实质: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酶的作用原理在于研究酶与底物相互作用和变化的过程。下面来说明酶为什么会有这样高的催化效率:在化学反应体系中,反应物分子所含的能量并不相同,但平均能量水平较低。在反应的一瞬间,只有那些含能量分子较高,已达到或超过一定水平的分子才能参与化学反应,即反应物分子必须超过一定的能量,才能成为活性状态,这种分子叫活化分子。反应物分子由一般状态转变为活化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9、。反应体系的活化分子愈多,反应速度就愈快。酶能显著地降低反应活化能,加速化学反应。所以催化效率比一般催化剂高。3.2 酶的活力1961年国际酶学会议规定:1个酶活力单位是指在特定条件(25,其它为最适条件)下,在1min 内能转化1mol底物的酶量,或是转化底物中1mol的有关基团的酶量。 比活力(specific activity):每分钟每毫克酶蛋白在25下转化的底物的微摩尔数。比活力是酶纯度的测量。 活化能(activation energy):将1mol反应底物中所有分子由基态转化为过度态所需要的能量。 活性部位(active site):酶中含有底物结合部位和参与催化底物转化为产物的
10、氨基酸残基部分。活性部位通常位于蛋白质的结构域或亚基之间的裂隙或是蛋白质表面的凹陷部位,通常都是由在三维空间上靠得很紧的一些氨基酸残基组成。3.3 酶活力测定初速度(initial velocity):酶促反应最初阶段底物转化为产物的速度,这一阶段产物的浓度非常低,其逆反应可以忽略不计。 米氏方程(Michaelis-Mentent equation):表示一个酶促反应的起始速度()与底物浓度(s)关系的速度方程:=maxs/(Km+s) 催化常数等于最大反应速度除以总的酶浓度(max/Etotal)。或是每摩酶活性部位每秒钟转化为产物的底物的量(摩尔)。 双倒数作图(图3-1):也称为Lin
11、eweaver_Burk作图。一个酶促反应的速度的倒数(1/V)对底物度的倒数(1/CS)的作图。x和y轴上的截距分别代表米氏常数和最大反应速度的倒数。图3-1:米氏常数的图解计算双倒数作图法3.4 影响酶反应速度的因素3.4.1 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从米门公式和酶浓度与酶促反应速度的关系图解可以看出:酶促反应速度与酶分子的浓度成正比。当底物分子浓度足够时,酶分子越多,底物转化的速度越快。但事实上,当酶浓度很高时,并不保持这种关系,曲线逐渐趋向平缓。根据分析,这可能是高浓度的底物夹带夹带有许多的抑制剂所致。 3.4.2 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在生化反应中,若酶的浓度为定值,底物
12、的起始浓度较低时,酶促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即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所有的酶与底物结合生成中间产物后,即使在增加底物浓度,中间产物浓度也不会增加,酶促反应速度也不增加。 还可以得出,在底物浓度相同条件下,酶促反应速度与酶的初始浓度成正比。酶的初始浓度大,其酶促反应速度就大。 在实际测定中,即使酶浓度足够高,随底物浓度的升高,酶促反应速度并没有因此增加,甚至受到抑制。其原因是:高浓度底物降低了水的有效浓度,降低了分子扩散性,从而降低了酶促反应速度。过量的底物聚集在酶分子上,生成无活性的中间产物,不能释放出酶分子,从而也会降低反应速度。 3.4.3 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各种酶在最适温
13、度范围内,酶活性最强,酶促反应速度最大。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0,酶促反应速度可以相应提高12倍。不同生物体内酶的最适温度不同。如,动物组织中各种酶的最适温度为3740;微生物体内各种酶的最适温度为2560,但也有例外,如黑曲糖化酶的最适温度为6264;巨大芽孢杆菌、短乳酸杆菌、产气杆菌等体内的葡萄糖异构酶的最适温度为80;枯草杆菌的液化型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8594。可见,一些芽孢杆菌的酶的热稳定性较高。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降低酶的催化效率,即降低酶促反应速度。 最适温度在60以下的酶,当温度达到6080时,大部分酶被破坏,发生不可逆变性;当温度接近100时,酶的催化作用完全丧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技术 毕业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9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