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阴阳思想对中国武术理论内涵的指导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阴阳思想对中国武术理论内涵的指导作用.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论阴阳思想对中国武术理论内涵的指导作用中国的传统武术是在几千年的农耕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至今广为传播的是以套路、搏斗和功法练习为主要内容的武术。中华武术的理论基础是阴阳学说,太极图的阴阳看似简单,实际是包罗万有的一种标志,以阴阳理论为基础,中国的武术前辈们经过终年累月的实践、研究创出了符合自身特色的,独具个人魅力的武术套路。关键词:阴阳理论易学武术搏击乾坤当今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竞争的时代,文化多元化的竞争已经是不可阻挡。世界各个国家、民族都视扞卫、保护发展自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为己任,这正如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所说:“一个民族,没有科学技术,一打就垮;没有精神和文化,不
2、打自垮。”中国是拥有五千年悠久文化历史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它独立的文明,有它特有的文化。它的文化和哲学思想根植于中华古老文明的沃土,同时又以其深远博大精深的内蕴影响并指导着各行各业,对中国武术的指导作用尤其深厚。中华武术内涵中国的传统武术是在几千年的农耕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至今广为传播的是以套路、搏斗和功法练习为主要内容的武术。真正的“文化武术”是经过了相当长的历史的变迁和洗礼的。不难看出我们现今所看到的武术套路实际上是格斗动作的组合,它的一招一式都包含着攻防的意义。即便是单纯的格斗术也一定要有相当的理论文化为基础,而且真正的武术文化是在纯粹的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的土壤中产生
3、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身体文化形式。在它的产生和发展中,融通着中国人、中国文化的历史,是我们民族的方式所决定的,是内敛的中国文化特征的外显,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朵最具中华传统文化意蕴的奇葩,包含有中国的人文精神、人生哲理。它闪烁着东方文化的奇特光芒,它是神秘东方文化的载体,是东方文化的典型表现形式之一。阴阳理论与武术中国的武术文化不论从套路的风格、形式还是单招练习都完全符合老子的道家理论。众所周知,道家武术理论的基础是阴阳学说,太极图的阴阳看似简单,实际是包罗万有的一种标志,它代表着世间的一切物质的运动规律,大到自然天体的运行,小到人体的运动,无所不包。中国的武术前辈们经过终年累月的实践,在动
4、与静、功与守、养与用等方面充分运用阴阳互补、互存的道理,研究创造出了既符合大自然的规律、符合养生学,又表现自身特色的、独具个人魅力的武术套路。阴阳理论与内家拳和外家拳我国武术界知名学者邱丕相先生在一次学术报告中讲到:“中国的武术自古就分为内家拳与外家拳,其表现形式只是在套路的演示上表现不同因为他们都是注重内外双修的。”其内外双修的“内”既指中国武术的内涵中华文化的阴阳理论,又指习武者的“气”的培养;“外”则是我们所见到的武术实战表现出的一招一式,如太极拳与劈挂拳在其外在的动作演示上表现上的区别是太极一招一式都是以柔制刚,四两拨千斤;而劈挂拳则是以快制慢,放长击远。不管怎么说所有的动作最终都离不
5、开阴阳理论的指导,因为太极图的阴阳鱼所包含着的不仅是自然界的现象,也代表世间一切对立统一的事物,在武术上则表现为攻与防、快与慢、高与低,以及内外、远近等一切竞技中的对立统一。同时阴阳鱼实际上是武者穷尽一生所追求的“道”的完美体现。“阴阳鱼”与搏斗、攻防武术起源于原始社会,人们为了生存与野兽们进行搏斗,或者为了争夺领土、生产资料氏族之间进行的厮杀与搏斗,在过去的几千年中武术的本质就是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搏斗。因此春秋时期着名的思想教育家孔子提出过“习武先习德”的说法,特别注重习武者人品与道德的修养,从此为“武德”思想奠定了基础。搏斗实际是由单个的击杀动作形成的,击杀动作是在人的自身的攻防意识的催动下
6、形成的,因此搏斗的本质是攻防的结合。所以一场好的搏斗,实际上是两个人完美攻防的展示。在武术家看来,太极图的阴阳鱼图形最完美地表现了武术攻防的真谛:“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比如进攻之后必须防守,在防守中寻找进攻的机会等。阴阳理论与哲学思想武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科学形式,具有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中华武术的思想最根本的来源是阴阳理论。阴阳理论是我国古老而朴实的辩证法,也体现了中国最初的武术与哲学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哲学与具体的科学的关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体现在第一,对象不同,具体的科学是以某一领域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而哲学是以整体的世界作为研究对象;第二,方式不同,具体学科以实证知识的方
7、式来进行,哲学则是以对这些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再思考的方式进行;第三,一般与个别的区别,哲学是一般的方法论,具有普遍意义,而具体科学则是个别的特殊方法。太极阴阳理论也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以阴阳象征矛盾对立的双方,体现的依然是哲学中的矛盾双方的对立与统一。正确的哲学思想与阴阳理论不约而同地与中华武术形成联系,即为武术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阴阳卦象“天行健、地势坤”。众所周知,八卦为伏羲所作,八卦是我国文化的雏形。周文王演周易,是我国文化的开端。易经这部书,不仅仅是我国最古老的经典,而且自古以来就被推崇备至,尊为“群经之首”。正如寓居台湾的周鼎珩老先生在为他的门生李一匡教授所着的易经解释序言中
8、所说的:“易在文字之先,即已揭示人天大道之体系,故凡我国一切学术思想,不分儒道墨法阴阳兵刑各家胥肇于此。”因此可以说易“与”八卦“是我国文化的最初形态,由于当时没有文字,所以一切都只是用符号来表示。久而久之,它便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无文字记载的、朴实无华的、包罗万有的、充满智慧的、充满哲理的,对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一切科学的研究均有指导作用的综合性的科学典籍。“易学”对我国武术的影响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说:“中国哲学的核心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此话出自易经上经最开始的两个卦象,前一句是六个阳爻组成的乾卦,其卦象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后一句是由六个阴爻组成的
9、坤卦,其卦象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是对我国人民的国民意识的高度总结。孔子提出的“习武先习德”,简言之就是“要习武,先做人”,“天行健,地势坤”。这也是我国武学界前辈做人遵循的准则。乾坤的完美结合和谐统一时在众所周知六十四个卦象中,乾是第一卦,坤是第二卦;乾代表天,天具有伟大、无行、主导的含义,在君臣之道中是帝王之道,坤代表地,地具有包容的品质,孔子在他所着的传中对“乾”作了解释,即以天的法则说明“乾”的含义,并将“元、亨、利、贞”分成四种德性的解释,即代表着原始、亨通、和谐有利、贞正坚固这四个德性,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在于“天”的本质是充沛刚健的阳气,这种阳气是万物生命的源头,
10、而且还流布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赋予万物以各式各样的形体,并随着春、夏、秋、冬四季循环往复,制约、主宰着大自然。将“四德”运用到做人与武术中则正如中庸中说到的:“天命之谓性。”即性受之于天,命是天所授,遵循天的法则,万物都“有法可依”。保持自然的和谐,才能使万物各得其所,各得所需,真正的和谐统一。运用在武术上则是只要符合这种“统一、纯正”,在“百阳”(头为百阳之首,即乾)就可以保证身体各个枝节和谐,使习武者真正做到顺应自然,超然于万物之上。“坤”则不然,“坤”是伸,有伸长、柔弱、顺从的意思,是地气沿地面伸展的形象,是顺从天并形成万物的天的依托,坤代表着大地,承载着万物,是万物生长的基础。但同时“坤
11、”也具有“元、亨、利、贞”这“四德”。它主要代表的是柔顺、阴柔、与“乾”相对,但又顺从,执着于正道,如日月星辰向右转动,而地球向左转动,大地虽然与天体的运行轨迹相反,但是仍然依顺天的法则进行变化。在做人的原则上即是“君子前进,必有所为,但领先则失迷,随后才能有所得,由主宰,因而有利。”在八卦掌与太极拳的武学理论中,主要讲头为“乾”,百阳之首,全身的主宰,头部要求虚灵顶劲,中正安舒。而脚为“坤”代表身体的根基,在进行技击时,讲究“力从地起”,所以只有“乾”与“坤”的完美结合才可以形成完美的技击。在这个理论基础上经过了长年的研究,不断发展才形成了今天多种多样、风格各异的武术拳种。由于它形式多样,简洁实用,练习者功力深厚,使得我国武术在世界上具有独特的神秘魅力。结语中华武术讲究有刚才有柔,无刚就无所谓柔;柔能制刚,无刚不能击人;有进才有退,无进就无所谓退。技击时迅雷不及掩耳,筋骨强壮、坚硬有力、无坚不摧。所以,各种拳术的形成从本质上讲,不论是外练还是内练,健身还是修身都是以阴阳理论为基础的。只是由于创始人对阴阳、刚柔、虚实、内练、外练的认识不同,以及创始人自己的知识结构、人生经历、人生感悟的不同,所以所创的拳种就具有了各自不同的特点、风格。中华武术离不开中国哲学的内蕴,中国哲学奠定了中华武术的根基。本文来自:学术堂原文详细地址: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8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