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教育管理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doc
《浅议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教育管理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教育管理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议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摘要:2008年自教育部关于在全国10个省市20所中小学开展“京剧进课堂”的决定发布以来,在各种质疑与争议声中京剧已开始走进了课堂,走近了学生,京剧进入课堂正是为青少年架起了一座通向传统文化的桥梁。本文旨在分析“京剧进中小学生课堂”发展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来更好地将“京剧进课堂”贯彻落实,促进传统京剧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并进而引起如何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如何更好继承传统文化的深刻思考。关键词:京剧;京剧进课堂;传统文化 Preliminary Study of Peking Opera into the ClassroomAbstract:In 2008,
2、since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s decision “Peking Opera into classroom” published on the 10 province20 middle schools and primary schools. In all kinds of questions and controversy, “Peking Opera into classroom” has begun compact with students connection more closer and built a bridge to traditional
3、 culture for teenagers. I mainly sorted out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Peking Opera into classroom” and proposed solutions to implement “Peking Opera into classroom “so that could help promote the traditional opera cultural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in a better way, and cause deep t
4、hinking of how to protec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how to inherited genetic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better.Key words: Peking opera;Peking opera into classroom;Traditional culture京剧艺术作为我国传统的文化,它融合了音乐、戏剧文学、表演、武术、杂技、舞台美术等多种艺术手段。它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更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2008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通知,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引起全社
5、会的广泛关注。教育部对“京剧进课堂”的意义简要地概括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1 “京剧进课堂”的实质目的在于通过学校这一教育主阵地,将中华民族优秀而灿烂的文化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在对我国青少年进行文化教育的同时,又能使他们在素质教育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京剧进课堂”的意义不仅仅是让孩子们欣赏到京剧的美,更是一种培养、一种认知,“京剧进课堂”利于传统戏曲的保护发展和传承,同时也利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于国于民都是好事。因此,“京剧进课堂” 意义重大,是架起青少年通向传统文化的一座桥梁。如此看来,博大精深的京剧艺术,理应受到当代青少年的喜爱与
6、关注。但如何吸纳传统的精华,让京剧这一古老而经典的艺术能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扬呢?本文把目光放在教学主阵地课堂上,并针对教育部下达“京剧进中小学生课堂”的通知这一举措,分析“京剧进中小学生课堂”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困难以及社会上产生的主要争议,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浅谈如何创建更有吸引力的京剧课堂,来更好地将“京剧进课堂”贯彻落实,促进传统京剧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进而引起如何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如何更好继承传统文化的深刻思考。2一、 “京剧进中小学课堂”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争议(一) “京剧进中小学课堂”的现状1教育部关于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通知2008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
7、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北京等10个省市各选择20所中小学,将京剧教学纳入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之中。试点的省市为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东、甘肃。每省市选择10所中学和10所小学。试点工作从2008年3月到2009年7月。并在试点基础上逐步向全国推开。京剧纳入中小学义务教育课程的15首京剧教学曲目分别为:一年级报灯名(念白数板丑),二年级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老生),三年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花旦)、甘洒热血写春秋(老生),四年级接过红旗肩上扛(青衣转合唱)、万紫千红分外娇(老生),五年级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老生转合唱)、猛听得(青衣),六年级包龙图打坐在开
8、封府(花脸)、你待同志亲如一家(老旦老生),七年级儿行千里母担忧(老生)、猛志在胸催解缆(青衣),八年级趁夜晚(花脸)、这一封书信来得巧(老生),九年级智斗(花脸青衣老生) 。32京剧进中小学课堂面临的困难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以其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艺术,以虚实结合的“诗”一般的艺术表演特征,在世界艺术之林独树一帜。目前京剧面临的最关键的三大问题和困难就是:如何继承和创新、如何培养人才、如何进行扩大宣传。而“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这一举措则在保护和传承传统京剧文化起到很大的帮助。对于京剧试点进入中小学生课堂,争议很多,疑问也很多。有观点认为,京剧作为国粹,有必要让青少年传承,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如何寻
9、找合适的传承方式,如何让孩子们喜欢京剧,是否有必要将其作为教学内容列入课堂,教师如何教、教些什么,师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都是目前京剧进中小学课堂面临的问题。4 (二)“京剧进课堂”存在的主要争议1京剧究竟该不该进校园民族传统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积淀着中华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承载着中华文化的血脉和精华。我们应该持多元文化态度,吸收世界各国文明精华,但越是经济全球化,越是现代化,越要有效防止传统文化的“水土”流失,守望好我们的精神家园。5传承文化,是教育承担的一项重要功能。保护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小学试点京剧课遭遇
10、的师资问题,就说明长期以来师范院校艺术教育有所欠缺。如今,很多孩子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和兴趣,远逊于流行文化。如果将来人们知道R&B,不知道京戏,知道四大天王、四大天后,不知道四大名旦、四大须生,那将是一个民族的悲哀。2为什么选择京剧京剧不仅是各种知识的载体,是一门综合艺术课程。其本身还是南北文化大交融的产物。浏览京剧200多年的历史,我们会发现,京剧的吐字发音带有湖广一带方言的痕迹,而京剧的用韵则用了中原地区的韵,道白既有北京地区普通话的道白,也有其他地方方言的道白。京剧则融合了包括昆曲及秦腔在内的多种地方戏的腔调,萃取了南北东西的精华演变而成,在地域上有着广泛的传播性,我国东西南北都能接
11、受。京剧所具备的这些特点和优势,是其他地方戏种所不能替代的。但也有观点认为,文化艺术无国界,更何况现在是在国内推广京剧这一国粹。艺术教育固然要考虑到地区文化特点与差异,但对中小学基础教育而言,不应该过分强调这一差异,反而可以借这一时机对学生加强国粹教育,让学生好好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63为什么京剧选目中“样板戏”比重较高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认为:15个进校园京剧中,9首是“样板戏”,比重过高“样板戏固然好,但那是特定历史的产物,不能代表京剧的精髓”。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姜沛民表示:学生通过学习反映近现代和当代现实生活的民族音乐,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参与中小学京剧课教材编写工
12、作的国家京剧院院长吴江表示,15个唱段是在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选出的,代表了京剧艺术的主要特点。4能否增设地方戏作家冯骥才认为:五岳、江浙喜唱越剧,广东唱粤曲潮剧,西藏人唱藏戏。京剧在北京、天津等地方比较流行,而在江浙等地,评弹、越剧就更受欢迎,全国有300多种地方戏,其中有很多也和京剧一样进入了文化遗产名录,对这些有丰富地方剧种的地区而言,通过校园教育来保护、传承的对象,应该是最有本民族特点的东西。因此,是不是只有京剧才进课堂,值得有关方面好好考虑。 教育部主管京剧进课堂工作的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负责人表示,试点暂不会扩展到其他剧种。但是,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司司长杨贵仁日前明确表示,京剧进
13、音乐课堂并不排斥地方剧种进课堂,可以在地方教材标准中加入地方剧种,鼓励地方剧种进课堂。75是否会增加青少年学习负担现在社会上有不少家长担心,孩子本来学习压力就大,如果再增加一门新课程,是否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学习负担。而实际上,此次教育部选取了全国不到三分之一的省份的200所学校,用一年半的时间开展京剧进课堂的试点,15首规定的经典唱段学生平均一学期学习不到一首,就时间、内容等比例而言,这样的举动还是比较慎重的,因此不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学校的京剧教育分为普及教育和提高教育两块,其中普及教育是针对全校学生,每个月一次,内容是京剧起源、京剧基本唱法等。提高教育则每周有两次,邀请市京剧团的老师来校
14、指导,学生自愿报名,京剧课只是纳入试点学校一至九年级原有音乐课程之中,没有增加学时,是考察而非考试科目;是让孩子们赏析,而非培养戏迷票友。我们大可不必担心会因此增加孩子们的课业负担。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京剧课不会增加音乐课学时,而是纳入原有的音乐课程之中。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也表示,从今年3月到明年7月进行的是中小学京剧课试点,在全国“推广”并不非硬性要求。此外,京剧作为音乐课程的重要内容走进中小学生课堂,正是在整个教育界实行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进行的。京剧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走进课堂,大大丰富了中小学生艺术课的内容,也符合当前新课改推进综合艺术课程的理念。新课改提倡,学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议京剧进中小学课堂 教育管理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京剧 中小学 课堂 教育 管理 本科生 毕业论文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8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