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9.doc
《法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9.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法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论违约责任中精神损害赔偿必要性和可行性论文作者: 作者单位:大杨树林业局年级:2010级2012年3月10日 摘 要违约责任中精神损害赔偿是民法学上争论的问题,我国立法对此也持十分谨慎的态度。本文通过对外国法学理论及司法判例的研究及我国理论界和司法实践的分析,指出我国适用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在制度设计上,应确立一般允许原则。但是为了防止对精神利益保护的无限扩大和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滥用,使违约精神损害赔偿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应该对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予以法律限制。关键词 :权利保护; 违约责任; 精神损害赔偿AbstractSpirit compens
2、ation for damages is that science of civil law has learned the problem debating in the responsibility breaking a contract, our country legislation also hold very cautious attitude to here. The main body of a book is passed to foreign science of law theory and judicial precedent go into and the analy
3、sis that our country theory boundary and the judiciary carry out , is point out our country applying to spirit compensation for damages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breaking a contract , is suggest that and on system design, should establish a sort allowing principle. Adapt the spirit compensation for
4、damages breaking a contract to social development need , ought to give a law to the spirit compensation for damages breaking a contract restricting but for abusing guarding against the spirit compensation for damages expanding and breaking a contract to boundlessness that spirit benefit protects.Key
5、 words: Rights protection; liability for breach of contract; the spirit of damages 目 录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 录 引 言 1一、 问题的提出2 二、比较法上的考察2(一) 法国法2(二) 美国法2 (三) 中国法3三、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条件4(一)合同中被违约方是自然人5(二)合同的主要目的在于追求精神上的利益5 (三)精神损害必须达到严重程度7结 论8参考文献9后 记10引 言按照传统民法理论,违约损害赔偿仅限于财产损失赔偿,而且还受到可预见性规则的限制。在因违约造成人身伤害和精神损害的情况下,一般不应
6、当由合同法或者民法提供救济。而侵权损害赔偿,既包括财产损失,也包括人身伤亡和精神损害,只要发生了人身伤亡和精神损害的情况下,一般都应该给予完全、充分的法律救济。而违约引起的损害赔偿,同样既包括财产损失,也包括人身伤害和精神伤害,一旦发生了人身伤亡和精神损害多数判决都将其归入到侵权的范畴,而违约责任中排除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这样的立法和适用法律无疑对于合同中受害方当事人的权利保护相当不利,甚至不能完全、充分的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然而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又是如何保护受害方的权利呢?其实,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一线法官已经对其作出了大胆的、有益的探索。 一、问题的提出 周某在广东省南海市某医院产下一男婴
7、后,婴儿在医院失踪。双方未就赔偿数额达成协议,周某一家提起诉讼要求院方赔偿原告精神损失费50万元、交通费740元。本案经一审、二审,二审法院审理认为,医院作为社会医疗服务机构,按正常手续接纳了周某入院待产,因此,医院与周某之间建立了医疗服务合同关系,其有向周某收取医疗服务费用的权利,同时也负有为周某及所产婴儿提供医疗服务和安全保护的义务,双方权利义务的履行应至周某和所产婴儿出院为止。周某尚在住院期间,所产婴儿因不明原因在医院管理的范围内丢失,说明医院没有对婴儿尽到安全保护之义务,在客观上已构成了违约。周某作为婴儿的母亲,分娩后已从医务人员手中接回婴儿,母婴同室同床,此时,对婴儿的监护义务已从医
8、院转移至周某,对于婴儿的丢失,周某负有直接责任。比较两者的责任,周某对婴儿的丢失应承担主要责任,医院承担次要责任。医院的违约行为,在客观上侵害了周某及其丈夫的合法权益,他们因此失去做婴儿父母的权利,在精神上受到了损害,对此,医院应承担民事损害赔偿责任,向他们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周某及其丈夫在丢失婴儿后因报案及与医院进行交涉而支出的交通费740元,医院也应予赔偿。二审法院改判医院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2000元及经济损失740元给周某。1 本案的判决意义表明我国法官在审理违约之诉引起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问题上作出了重大突破,原告方基于违约责任获得了精神损害赔偿而并非基于侵权责任。终审法院在判决中认定本
9、案的诉讼纠纷是合同法律关系,判决也没有涉及院方有侵权损害的问题,但判决结果却是院方向原告方支付2000元精神损害赔偿金。本案在一定程度上开创了我国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之先河。 二、比较法上的考察(一)法国法 在法国合同法上,与侵权行为责任之场合相同,损害既可以是物上的损害又可以是精神上的损害。判例上,对于侵权行为责任加害方既要承担物质赔偿责任,造成精神损害的还要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对于合同责任,原则上只承担物质赔偿责任而对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认可极为消极;实际上,法国合同法并没有区分侵权行为责任与违约责任,而是笼统的规定承担责任的方式是给予精神损害赔偿,其中第1149条被认为是将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
10、都包括在内。在法国现代法学基本理论中,法理已经率先承认了精神的损害,它包括了范围非常宽泛的非金钱损失即精神损害。综上法国法也在一定程度上承认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此外在大陆法系其他国家也有相类似的法律规定。如根据瑞士债务法,对精神损害所作出的精神抚慰金即可适用于侵权之诉,也可适用于违约之诉。 (二)美国法 基于侵权行为而引发的精神损害赔偿在美国立法中早已确立,而违约能否引起精神损害赔偿在美国立法上经历了两个阶段才得以确立。美国1933年发表的第一次合同法重述第341条规定:“在违反合同的行为中,精神损害赔偿不予支持,除非该违约行为极不负责或不顾后果并且造成了人身伤害,被告在订约时有理由预知这种行为
11、将导致除金钱损失以外的精神损失。”本条规定的原则是在违约之诉中受害方不能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但特殊情况下基于受害方的请求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支持其因违约而引起的精神损害赔偿。1981年发表的第二次合同法重述第353条规定:“精神损害赔偿将不予支持,除非违约行为导致人身伤害或合同的违约行为使严重精神损害成为一种特别可能的结果。”第二次合同法在肯定第一次合同法的基础上并扩大其适用范围,民事责任无论是侵权和违约,只要造成了严重的精神损害都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根据美国法院的经典判决,精神损害赔偿可以适用以下违约之诉:(1)因违反婚约造成的精神损害;(2)因违约侵害人身所造成的痛苦;(3)因被驱逐出客车或
12、被拒绝住旅馆等违约行为造成屈辱和忧虑;(4)运送乘客者、旅馆主人、假日旅游的经营者、丧礼的承办者违约,致对方精神痛苦;或者违约是放纵的、鲁莽的、致对方以精神损害。” 2 综上,美国法在一定范围内规定了违约之诉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但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极其严格。(三)中国法本人认为以1986年颁布的民法通则第120条为标志,我国正式承认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该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适用前款的规定。”此规定虽未明确规定精神损害赔偿,但司法实务界和理论界的部分
13、学者普遍倾向于推定“赔偿损失”包括物质损失和精神损害。99年的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第112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这些条款中,赔偿损失并没有把损失限定于财产损失,所以笔者认为此处的赔偿损失应该包括非财产损害和精神损害。”3进入21世纪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对于精神上的需求也更加强烈。精神上利益受损带给人们的痛苦也变的更加强烈。200
14、1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确立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进一步扩大了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针对我国实践中存在的具体案件如何适用精神损害赔偿专门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同时该解释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其适用范围并将侵犯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纳入了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学术界普遍认为该关于确立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是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立法上还仅限于侵权领域,对于因违约造成的精神损害赔偿我国法律并无明文规定,也没有相关的司法解释。尽管如此,我国法院的一线法官在司法实践中对因违约造成的精神损害的赔偿问题却给予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法律 专业本科 毕业论文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8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