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P2P使用中的版权问题研究.doc
《法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P2P使用中的版权问题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P2P使用中的版权问题研究.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P2P使用中的版权问题研究学 院 文法学院专 业:姓 名:指导师:法 学学 号:职 称:081501041013讲师中国珠海二一二 年 三 月诚信承诺书本人郑重承诺:我所呈交的毕业论文P2P使用中的版权问题研究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研究取得的成果,文中引用他人的观点和材料,均在文后按顺序列出其参考文献,论文使用的数据真实可靠。承诺人签名: 日期: 2012 年3月1日P2P使用中的版权问题研究摘 要当下,“网络生活”几乎已经成为了大部分人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P2P技术的使用在网络应用中更是占据了绝大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P2P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福利的同时,也引
2、发了相关的层出不穷的诉讼。我国有关于P2P使用中版权的侵权在知识产权里已有涉及的相关法律,同样在外国方面,有关于P2P使用中的版权侵权问题更专门制定了与之相关的法律,其中美国更衍生出了间接侵权、帮助侵权、代理侵权、诱导侵权等理论。因此,对比外国的法律,总结出中国与外国之间法律的优劣势与不足之处,并在事例与实践中总结出中国有关于P2P使用中的相关法律需要完善之处,维护法律的公平与正义,成为了本文的中心点。关键词:P2P使用 侵权 相关法律 完善 公平与正义the searching on the copyright of P2P usingAbstractNowadays,onlinelifeh
3、asalmostbecomeanintegralpart ofpeoplesdailylife.AstheP2Ptechnologiesisused wiselyintheinternetapplication,theresnodoubtthatitsimportanttous.However,P2Pisarapierasitnotonlybringuswelfarebutalsoleadtoendlesslitigation. TheP2P copyrightinfringementinintellectualpropertylawshasalreadybeeninvolveinourcou
4、ntry,andsodoforeigncountryintheuseofmoretailoredandrelevantlegal.TheUnitedStatesderiveindirectinfringement,tohelptheinfringement,vicariousinfringement,inducedinfringementtheory.Therefore,thecentralpointofthearticleis,camparetotheforeignlaws,summedup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thelawandtheinadequa
5、ciesofbetweenChineseandforeign,andsummarizedinthecasesandpracticeinChinaaboutP2Pusinglegalneedsofimperfectionstoupholdthelawfairandjustice. keyword:P2P using , infringement, relevant laws,anadequacies ,fair and justice目 录一、引言1(一)研究的现状及其意义(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二、本论1(一)P2P技术概述P2P技术概述(二)P2P使用过程中涉及的版权问题(
6、三)发达国家对P2P侵权的看法及措施(四)关于我国对P2P侵权应对策略的一些构想与补充三、结论2参考文献3致谢4一、引言网络P2P应用如今已经以占网络信息流量40%的绝对地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变得不可或缺,然而网络P2P技术的使用却是一把双刃剑,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福利,同时也引发了很多有关于使用中的版权侵权,本文着重于理论与实际案例,对我国有关P2P使用中的版权侵权规定的责任归属与赔偿分析的不足与完善提出相关建议。 (一)研究的现状及其意义P2P,即peer-to-peer,为“点对点”或“对等技术”的简称,是一种网络新技术,依赖网络中参与者的计算能力和带宽,而不是把依赖都聚集在较少的几台服务器上
7、。意思是你自己下载的同时,还能通过上传与其他下载者共享资源,提高互相之间的下载速度。对于这种方式带来的下载,越多的人使用下载速度就越快,并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规模以及网络在中国的普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短短的几年内成功的占领了信息共享时长成为了目前网络中各种主流分享软件的核心。人民可以在以P2P技术为核心的软件里自由的共享资料,包括上传与下载,并且其内容齐全,包括最新的音乐电影或者视频等。然而,就是在这种便利的软件下,隐藏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有关于在P2P软件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著作权侵权问题,就是亟待解决的一个。所谓版权,即著作权,是指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包括财
8、产权、人身权)。版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类型,它是由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摄影和电影摄影等方面的作品组成版权。近年来,由于网络P2P使用中所产生的著作权侵权案例也越来越多,然而我国法律在P2P使用中所产生的著作权侵权方面的管理与规范以及责任归属制度并不完善。正所谓万物皆有法,无规矩不成方圆,研究P2P使用中的法律问题乃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所以,构建以及完善我国的P2P使用版权法律在近期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近年来,我们不难发现,在国际与国内的一些PSP侵权案例中,多数有侵权行为嫌疑的人均在法庭的审理后宣告败诉,并付出了相应的代价。而之前我国在大陆范围内封杀一系列以P
9、2P技术为核心的资源共享软件,如电驴,BITCOMENT等,多多少少都有这个因素的存在,在法律界看来,版权问题已经成为了目前一系列以P2P技术为核心的资源共享网站的软肋和致命点。然而,即使明知道存在侵权的可能,但是许多网络公司依然趋之若鹜的进行这种模式的复制。可见,当然是P2P所带来的低成本和高利润导致这种模式的流行,而我们作为一个法学生,尽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为这种值得发展的模式做出贡献也是应该。研究P2P在法律上的问题,不仅能够帮助到版权所有人,也能倡导这种模式的健康发展,为信息的共享提供一种良好的平台,同时,也能打击盗版与侵权,维护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利益,达到共赢。(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
10、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旨在研究我国法律范围内,对目前网络中以P2P为核心技术的信息共享软件,在共享多媒体等资源的时候容易产生的法律漏洞与多发的侵权点。目标是为了补充或解决法律上有关于这些问题的不足与缺漏,解决在网络高频使用时期,这种新兴信息共享技术所带来的弊端,并为P2P与版权法之间找到利益平衡点,让创作者得到合理的利润,让用户以可以接受的价格享受作品,也让P2P服务提供者在开发软件或提供服务时增强对侵权行为的过滤能力。二、本论(一) P2P技术概述1.P2P技术的基本内涵P2P是英文Peer-to-Peer(对等)的简称,又被称为“点对点”。“对等”技术,是一种网络新技术,依赖网络中参与者的计
11、算能力和带宽,而不是把依赖都聚集在较少的几台服务器上。P2P还是英文Point to Point (点对点)的简称。它是下载术语,意思是在你自己下载的同时,自己的电脑还要继续做主机上传。2P2P技术的工作原理P2P,一方面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协议(TCP/IP)上的架构,也是一种互联网的高端应用技术或者是一种自由的双向的网络中信息传播的方式,其设计理念也较为前端。实际上,这个技术在较早的时间已经产生,并不能算是一种绝对的应用创新,却是对互联网早期的应用设计理念的一种回归。P2P技术的具体应用,不仅可以在文件传输,资源共享,协同工作等方面发挥作用,还能为未来的互联网发展方向做出一种引导性的
12、提示。从总的层面上来讲,P2P技术大概分为三种网络结构: 第一种:集中式网络结构,网络中各节点可以直接连接,但网络的构建需要服务器,通过集中认证,建立索引机制。比如当你需要在互联网上查询一个具体的应用时,对等服务器将会依据你的请求,向某台服务器发出查询请求,而服务器在接收到查询请求后,会进行相当于的检索,然后如果服务器的资源库里有符合你想要查询的应用,服务器将会返回信息到发出的对等服务器上,告诉对等服务器所想查询的应用所在的另一个对等服务器的地址信息,而查询服务器则会根据接收到的信息选择一个距离最近或者网络延迟最低的合适对等机进行连接,并开始下载文件。 第二种:纯分散式网络结构,此结构犹如一个
13、大型的渔网,将整个互联网笼络其中,在此网之内,每一台计算机或者服务器(或称对等机)都通过与相邻的对等机中间的连接共同组成整个大网,即是我们现在的网络体系。在此之内,并没有一台总的接受查询或者传输请求的服务器,但是每一台对等机都能依靠其所在的网络连接来查询在整个网络连接范围内的对等机,以达到查询文件,应用,传输资源和定位的功能使用。第三种:混合式网络结构。在经过了互联网多年的发展以后,混合式网络结构已经成为了当今网络结构构成的主流模式。这种模式吸收了集中式和分布式P2P技术应用的优点,并将二者融合统一以达到进一步的优化使用。在此种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超级节点以担任类似于服务器的任务,从而将用
14、户的节点能力进行整理以达到最大的使用效率。 (二)P2P技术使用过程中涉及的版权问题1.P2P技术使用中网络用户的直接侵权P2P软件的用户运用P2P软件中,主要进行两种行为:其一是下载行为,其二是上传行为。综合来讲,这两种行为可以统称为“共享”。对于用户的下载行为,从本质上来讲,即通过在对等服务器的下载请求,完成一种复制行为。因为下载者的计算机里会出现一个与提供下载的服务器里一模一样的复制件,而这一复制件在理论上是可以永久存在并被反复利用的。显然,这种行为已经构成了我国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复制”。然而,这种行为究竟算不算侵犯版权?依据我国的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个人以学习,研究或者欣赏目的利
15、用他人的作品的行为属于合理使用。因此,通过P2P技术软件所分享的作品在基于上述目的的情况下,也应当是合法合理的。对于用户的上传行为,由于P2P技术的性质,P2P软件用户一旦将作品上传,就会被放置于P2P软件所在主机的共享目录之下,在这种情况下,P2P软件的其他用户将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对这个作品进行反复的下载,形成大量的复制件。将会明显超出允许他人“合理使用的限度,从而很有可能违反版权法并侵害版权所有人的合法利益。我国也在修订著作权法时,依据1996年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中的第八条“向公众传播权”规定了“信息网络传播权”。这个“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设立,意味着未经著作权人的许可,不得将作品至
16、于网上供其他用户下载。特别是P2P软件用户,一旦将作品在没有得到著作权人的许可的情况下上传到共享目录,将会导致P2P软件的其他用户毫无顾忌的取得这件作品的永久复制件。因此,从长远角度来看,无论是以何种目的,上传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将会导致复制件的大量产生从而使消费者对版权所有人发行的正版作品的需求大量减少,从而威胁到版权所有人的合法利益甚至是在市场上的生存地位。所以上传行为必须得到适当的控制和引导,否则将会造成侵权的后果。如果网络用户在P2P软件上传的作品未经过版权人授权,则用户该行为构成侵权。在这种情况下,引发了另外一个问题:此时P2P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2. P2P技术服务提供商
17、的帮助侵权由于网络环境的特殊性,P2P通过点对点的传输途径所可能引起的侵权在审理时,其匿名性,侵权行为的低成本性,以及侵权材料的广泛性和迅捷性都将对网络中版权的保护以一个重大的挑战。因此,在这种网络环境下,要追究终端用户所作出的侵权行为以达到维护版权人的版权,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一方面来讲,在现今科学技术的局限性下,很难准确的定位一个终端用户的所在地,另一方面,不仅是因为终端机上用户的证明相对较难,而且再P2P技术软件使用者日益增多的今天,要对一个庞大的用户群提起诉讼,做出判决更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俗话说,擒贼先擒王,在不能事实上从一个庞大的用户群处取得相应的责任负担,赔偿等时,版权
18、人就会将侵权的行为追究至源头处-即是网络服务商处。而从技术角度来讲,所有在网络环境中发生的侵权行为都是基于网络服务提供商的硬件,设施以及软件系统上,更由于因为网络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服务,使得除网络服务提供商之外的第三人能得以进行侵权行为以及导致侵权的后果得以发生,而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身份又明确,并且具有足够的经济赔偿能力,所以使得版权人通常会直接向网络服务提供商提起诉讼要求其承担共同侵权责任。而对于网络服务提供商来说,其承担间接责任目前主要有三种理论:其一,过错责任原则,这个原则的观点是认为网络服务提供商有一个必要的注意义务。原因在于网络服务提供商是提供所有网络服务的基石,在其提供服务时应该起到
19、一个良好的引导作用,而且这个作用不仅仅局限于注意,更应当在发现用户侵害版权人的利益时及时予以制止。这个理论还认为如果网络服务提供商并没有尽到这种义务,而P2P技术软件用户事实上已经通过网络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实施了侵权行为并侵害了版权人的合法利益,版权人就可以要求网络服务提供商付出相应的责任,包括行为或者是相应的赔偿要求。第二,损害结果理论,这个理论认为既然网络服务提供商向人们提供了P2P技术软件这一条件,就应当负起管理人的义务,原因在于P2P软件的网络服务提供商通常都拥有较为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理应承担更高的责任义务,并且在自己提供服务时应当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将会使版权人收到侵害的行为加以制止
20、或者是减少损害结果的严重程度。并且这种理论认为如果P2P软件服务提供商由于自身的原因为尽到相应的义务,则应当承担其所造成的相应后果。最后一种理论即收益和风险相一致的理论。这种理论也要求网络服务提供商在获得收益的同时也要承受P2P技术软件的使用者所带来的将会给版权人造成侵权的风险。 (三)P2P技术使用中引发的版权问题的本质1从经济学上看:P2P文件交换技术所引发的版权之争的本质是利益之争 RIAA、MPAA与各大音乐公司之所以如此乐此不彼地将Napster、KaZaA等网站以及使用P2P软件的个人告上法庭,表面上看好像是为打击盗版维护知识产权。本质上,其实是因为各种影音文件通过P2P技术在网络
21、上的广泛传播,减少了购买正版CD、DVD或去电影院观看电影的人数,从而损害了各大唱片公司、电影公司的经济利益。 而P2P文件交换软件之所以在网络中迅速发展崛起并屡禁不止,也恰恰在于P2P文件交换技术给广大使用者带来了“免费的午餐”使用者仅需在连上互联网的电脑中安装一个P2P文件交换软件,便可下载到各类影音文件。 经济学认为,理性人都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者。P2P文件交换技术不过是对知识产权财产利益进行分配的一种资源分配方式。这种方式好似对有主财产采取无主财产分配方式进行分配,从而引发对资源的掠夺。各大唱片公司、电影公司便成为这场目前暂处于无序的资源掠夺的直接受害者。 2从社会学上看:P2P文件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法学专业 毕业设计 论文 P2P 使用 中的 版权问题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8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