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不同代小麦品种抗病性及株高的变化本科毕业论文.doc
《河北省不同代小麦品种抗病性及株高的变化本科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不同代小麦品种抗病性及株高的变化本科毕业论文.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编号NO:河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 河北省不同年代小麦品种抗病性及株高的变化 学生姓名 王宪朋 学号 2009014010202 成绩 87 学院 农学院 专业班级 农学0902 指导教师姓名 王睿辉 指导教师职称 副教授 材料目录:1、任务书 ( 1)份2、开题报告 (含文献综述) ( 1)份3、指导教师评阅书 ( 1)份4、答辩记录表 ( 1)份5、论文正文 ( 1)份6、其它材料河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任务书学 院: 农学院 教师姓名: 王睿辉 职 称: 副教授 2012年 3 月 25 日专业名称农学论文题目河北省不同年代小麦品种抗病性及株高的变化题目来源导师提供目的意义:近年
2、来,在我国随着水肥条件的改善和种植密度的加大,麦田过于郁蔽,其危害日趋严重,小麦白粉病已成为小麦生产危害面积最大的病害。在小麦生产过程中,株高也是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性状,降低株高和提高抗倒伏性一直是小麦育种的重要目标。随着分子标记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进一步挖掘小麦本身及其近缘所含有效的抗白粉病基因,对其进行标记和转育,拓宽小麦抗源,提高品种的抗倒伏能力,故本实验研究了不同年代小麦推品种的株高变化和病情严重度状况,以为未来小麦育种提供依据。可行性分析:研究条件:本试验的材料河北省1960-2012年审定的小麦品种,共计167种。2012年10月
3、20日种植于保定农研所试验田管理同大田。期间所需测量仪器实验均有配备。预期结果:最终所得小麦群体抗白粉病的品种逐年呈上升趋势,株高趋于矮化。进度安排:2012.05-2012.05: 查阅文献,撰写开题报告。2012.05-2012.09: 论证开题报告,补充文献。 2012.09-2012.12: 阅读文献,熟悉白粉病田间调查及统计分析方法。2013.01-2013.03: 室内种植繁菌品种、接种,繁殖病原菌。田间接种。2013.03-2013.05: 田间调查,统计、分析数据。2013.05-2013,06: 论文撰写,毕业答辩。专家意见:试验目的明确,相关文献查阅认真,试验条件具备,工作
4、量适度,时间安排合理。试验可行。专家签字:年 月 日学院意见: 院长: 年 月 日 农 学院 农学 专业学生: 王宪朋 现把2012-2013 学年,第 二 学期的毕业论文安排下达给你,你本学期承担的毕业论文任务如下:1、依据本任务书中论文题目、目的意义、可行性分析的内容完成开题报告。2、按照开题报告的要求按期完成毕业论文各项工作的实施。3、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4、完成毕业论文的答辩。 请按相关要求完成毕业论文任务。教师签字: 年 月 日河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 目:河北省不同年代小麦品种抗病性及株高的变化 学 院: 农学院 学生姓名: 王宪朋 专 业: 农学 班级学号: 20090
5、14010202 指导教师姓名: 王睿辉 指导教师职称: 副教授 年 月 日学生姓名王宪朋专业班级农学0902班学 号2009014010202指导教师王睿辉职 称副教授所在学院农学院论文名称河北省不同年代小麦品种抗病性及株高的变化选题依据:理论依据:抗病性鉴定 小麦白粉病生理小种多、适应范围广、变异快等特点,而且白粉菌群体往往会随着寄主抗性基因的选择作用而发生协同进化,从而克服抗性基因,最终导致病害大流行1-2 。培育和推广抗病品种被公认为是防治小麦白粉病最经济、有效、安全的途径3。在传统育种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进行品种的分子设计与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已成为抗病基因聚合及其聚合体筛选
6、的有效方法3-4,而鉴定新的抗病基因并筛选与之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则是进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基础。与常规育种方法相比,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筛选和培育小麦抗病性品种进程中具有目的明确、缩短育种进程、提高选择效率等许多优点。在小麦生产过程中,株高也是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性状,降低株高和提高抗倒伏性一直是小麦育种的重要目标。在大田中植株过高容易倒伏,降低株高有利提高品种的抗病性,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5本实验以河北省1960-2012年审定的167小麦品种为材料,对抗白粉病性的严重度和株高进行鉴定及分析。参考文献:1 盛宝钦, 向齐君, 段霞瑜, 等. 1991 1992我国小麦白粉病生理小种的变
7、异动态. 植物病理学报, 1995, 25( 2): 1162 WangX Y, Q i Z J, M a Z Q,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RAPD markers tightly linked to wheat powdery mildew resistance gene Pm6. Acta Genetica Sinica, 2000, 27( 12): 1072- 10793 张增艳, 陈孝, 张超, 等. 分子标记选择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4b、Pm13 和Pm21 聚体.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 ( 7):789- 7934 ZhangQL, GuF
8、, LiT, etal. Identification of CoSeg regating RAPD marker linked to pow dery m ildew resistance gene Pm18 in wheat Agricultural Science in China, 2004, 3( 6):409- 4155 李德炎.小麦育种学 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6, 236238.文献综述:小麦是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栽培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在中国,小麦的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小麦白粉病是由禾布氏白粉菌小麦转化型( Blumeria graminis f. sp.
9、 tritici) 引起的世界性真菌病害,是世界各麦区的主要病害之一。小麦白粉病生理小种多、适应范围广、变异快等特点,而且白粉菌群体往往会随着寄主抗性基因的选择作用而发生协同进化,从而克服抗性基因,最终导致病害大流行。化学方法防治白粉病虽有一定成效,但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而且还会引起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培育和推广抗病品种被公认为是防治小麦白粉病最经济、有效、安全的途径。在传统育种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进行品种的分子设计与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已成为抗病基因聚合及其聚合体筛选的有效方法,而鉴定新的抗病基因并筛选与之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则是进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基础。与常规育种方法相比,分
10、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筛选和培育小麦抗病性品种进程中具有目的明确、缩短育种进程、提高选择效率等许多优点。目前在小麦抗病方面分子标记研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是RFLP、RAPD、AFLP、SSR以及等分子标记技术,获得了许多与白粉病基因相关。在小麦生产过程中,株高也是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性状,降低株高和提高抗倒伏性一直是小麦育种的重要目标。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小麦生产在众多育种家的努力下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扩大种植面积、提高技术因素和改良品种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小麦种植面积逐年减少,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多年来,许多学者采用不同方法对小麦株高性状的遗传和相关性进行了
11、研究。多数研究结果表明,株高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 基因作用方式以加性效应为主,显性程度为部分显性,但也有以显性效应为主的报道,甚至有研究认为存在较显著的上位性效应,其遗传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杨兆生等和赵万春等对株高性状间关系的研究表明, 穗下节间长对株高的直接遗传通径系数最高,对株高的作用最大,其次为第2节间长。在大田生产中植株过高,容易倒伏,降低株高,有利于提高品种抗倒性,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但株高并非越矮越好,植株过矮势必导致生物产量的降低,从而影响经济产量的提高,同时也会导致群体小环境的恶化、病虫害加重,易早衰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矮中选高”或“高中选矮”有利于产量的提高,在
12、今后的高产抗倒伏育种中,应重点加强对茎秆机械强度的选择,而不只拘泥于矮秆的选择。研究方法、内容:试验方法:通过对田间小麦接白粉菌,检测小麦的抗病和株高变化。实验内容:对小麦品种的株高和抗白粉病进行田间鉴定和分析 主茎高:以主茎高表示,自地面或分蘖节至穗顶(不含芒) 的高度,单位。 抗病性鉴定:以严重度表示。小麦品种的株高数据以平均数表示,抗病性数据以百分率表示。鉴定数据利用Excel进行分析。进度安排:(可另附纸)2012.05-2012.05: 查阅文献,撰写开题报告。2012.05-2012.09: 论证开题报告,补充文献。 2012.09-2012.12: 阅读文献,熟悉白粉病田间调查及
13、统计分析方法。2013.01-2013.03: 室内种植繁菌品种、接种,繁殖病原菌。田间接种。2013.03-2013.05: 田间调查,统计、分析数据。2013.05-2013,06: 论文撰写,毕业答辩。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年 月 日审 核 小 组 成 员姓 名职 称备 注姓 名职 称备 注开题报告记录:审核小组评语:该论题论据充分,试验方法易行,具备完成试验的各项条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可开展试验。审核小组组长:(签字)年 月 日学院意见:院长:年 月 日河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阅书学生姓名:王宪朋 学号:2009014010202专业班级:农学0902班 所在学院:农学
14、院论文题目:河北省不同年代小麦品种抗病性及株高的变化指导教师评语:成 绩 评 定:87是否同意答辩: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河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评分表评分指标分 值评 价 内 容得 分论文选题10选题有重要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立题依据充分。文献引用12阅读、引用文献资料较广泛,较全面了解本领域学术动态,综合分析能力较强。论文难度及工作量14难度较大,工作量大。论文成果的创新性12有独到见解,有较大的创新性成果。理论基础与科研能力16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研究方法和技术体系得当。写作能力16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说理透彻,文笔流畅,表格
15、、绘图准确规范,中外文摘要简明扼要,语句通顺,语法正确,符合科技写作规范。答辩报告10能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地阐述论文或设计的主要内容,有新见解,结论明确;时间掌握恰当。回答问题10思维敏捷,逻辑性强,准确流利地回答各种问题。总 分10087河北农业大学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记录表所在学院: 农学院 专业班级: 农学0902班 时间:2013 年 6月 6 日学 生 姓 名王宪朋学 号2009014010202指导教师姓名王睿辉职 称副教授毕业论文题目: 河北省不同年代小麦品种抗病性及株高的变化答 辩 小 组 成 员姓 名职 称成 绩姓 名职 称成 绩答辩小组评语:答辩小组组长:(签字)年
16、月 日答 辩 成 绩:河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题 目:河北省不同年代小麦品种抗病性及株高的变化学 院:农学院 专业班级:农学专业 学 号:2009014010202 学生姓名:王宪朋 指导教师姓名:王睿辉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 2013 年 6月5日目录摘 要11 引言12 实验材料42.1 供试材料42.1.1 小麦材料42.1.2 菌种材料43 实验内容及方法43.1 菌种纯化和扩繁43.2 田间接种43.3 抗病性鉴定43.4 株高的测量44 结果与分析54.1 抗病性鉴定54.2 不同年代小麦品种株高的测量65 讨论75.1 品种抗病性75.2 植株矮化76 结论87 展望8参考文献8
17、致 谢10河北省不同年代小麦品种抗病性及株高的变化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2009014010202 王宪朋摘 要小麦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品种改良在小麦生产中取得了很大成就,繁育出许多品抗病性强、高产和优质的小麦品种。本研究选取了20世纪70年代至今具有代表性的167个小麦品种,采用田间试验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年代小麦推品种的株高变化和病情严重度状况,以为未来小麦育种提供依据。本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通过对1960-2012年审定的小麦品种中的167份小麦材料进行田间抗病性鉴定,发现小麦抗白粉病的品种在逐年增多,呈上升趋势,株高趋于矮化。关键字:小麦;白粉病;抗病性;严重度;株高A
18、bstract:Wheat occupies an important role in grain production in our country, improved varieties in wheat production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breeding a lot of disease resistance, high yield and high quality wheat varieties.This study selected the representative since 1970s, 167 wheat varieties,
19、by the method of field experiment, the different s push varieties of wheat plant height change and illness severity situ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wheat breeding in future. Basically achieved the following results: this study through th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in 1960-2012 167 in whe
20、at varieties of wheat field disease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of material, found that wheat powdery mildew resistance varietie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is on the rise, the plant height tend to be the dwarf.Key words:Wheat;Powdery mildew;Disease-resistance;Severity ;Plant height1 引言小麦是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栽培面积最
21、大,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在中国,小麦的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1。小麦白粉病是由禾布氏白粉菌小麦转化型( Blumeria graminis f. sp. tritici) 引起的世界性真菌病害,是世界各麦区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在我国随着水肥条件的改善和种植密度的加大以及矮杆品种的种植,麦田过于郁蔽,其危害日趋严重,已成为小麦生产危害面积最大的病害2 。小麦白粉病生理小种多、适应范围广、变异快等特点,而且白粉菌群体往往会随着寄主抗性基因的选择作用而发生协同进化,从而克服抗性基因,最终导致病害大流行3-4 。化学方法防治白粉病虽有一定成效,但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而且还会引起环境污染等生态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不同 小麦 品种 抗病性 变化 本科毕业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8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