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本科毕业论文1.doc
《汉语言本科毕业论文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言本科毕业论文1.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阿Q正传悲喜剧色彩摘 要阿Q正传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悲剧因素与喜剧因素相互交织、融合,贯穿整个作品的始终。阿Q的一生是悲剧性的,他的下场令人同情,令人感叹,但这一切又是通过阿Q日常生活中富有喜剧性的事件表现出来的。作品中悲剧和喜剧的交织融合,主要表现在小说情节的安排、典型形象的刻画、社会环境的描写和创作思想的确立上。本文从悲剧与喜剧交织的情节、悲喜交加的阿Q人物形象、形喜实悲“含泪的笑”、其他人物的悲喜剧色彩、悲喜剧的统一的艺术效果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悲剧中溶进喜剧的成分,让悲剧通过喜剧形式表现出来,悲喜剧的融合,悲剧因素与喜剧因素在小说里相互交织、融合,构成这篇小说最
2、大的艺术特色。一言以蔽之,阿Q正传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用喜剧的外套,包装一个悲剧性的故事,使阿Q正传具有了一种奇异的艺术魅力。关键字:阿Q正传,喜剧,悲剧,小说情节社会环境目 录 摘 要1一、绪论1二、前言2三、正文2(一)悲剧与喜剧交织的情节 2(二)悲喜交加的阿Q人物形象 2(三)形喜实悲“含泪的笑” 3.(四)阿Q正传中其他人物的悲喜剧色彩4(五)悲喜剧的统一的艺术效果5四、结语6参考文献6一、 绪论鲁迅的小说代表作阿Q正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生活为背景,以赤贫农民阿Q的行状为线索,通过落后不觉悟的阿Q一生既可笑又可悲的遭遇,批判了以“精神胜利法”为核心的“
3、国民劣根性”,体现了鲁迅“改造国民性”的社会思想。阿Q正传写的是一个悲剧,但它的语言丝毫不像鲁迅的其他悲剧作品那样凝重、郁闷、迟缓,而是显得非常轻松、机智、幽默。悲剧中溶进喜剧的成分,让悲剧通过喜剧形式表现出来,悲喜剧的融合,使阿Q正传具有了一种奇异的艺术魅力。二、 前言中国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一直用两手来维护自己的反动统治:暴力镇压和精神奴役。精神奴役就是用种种封建说教来毒害被统治者,使被统治者愚昧、麻木,做了奴隶而不知道自己的奴隶地位。这种精神奴役给被统治者造成的“内伤”是惊人的,封建毒素越来越深入地渗透到许多人的灵魂之中,使他们成为畸形的人,任帝国主义宰割,任统治阶级蹂躏。中
4、华民族后来已是集内忧外患于一身,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为了挽救中国危亡的局面,以孙中山为首的少数有志之士披荆斩棘,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前仆后继。但辛亥革命终是失败了。这一是因为革命者对封建阶级采取了妥协的态度;二是因为革命者没有注意宣传、教育、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广大人民群众处在不觉悟的状态,没有起来支持和参加这场革命。所以,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依然如故,处在半封建半殖民的状态中。鲁迅以思想家的冷静和深邃思考,以文学家的敏感和专注,观察、分析着所经历所思考的一切,感受着时代的脉搏,逐步认识自己所经历的革命、所处的社会和所接触的人们的精神状态。他深切地感到,中国必须来一次彻底的变革,而变革要取得成功
5、,则必须唤醒“昏睡”中的国民,改变他们的精神状态。所以,鲁迅一生以笔作刀,解剖中国社会,解剖国民的灵魂,对他们精神世界的落后面、消极面作彻底的暴露和无情的批判。对于被统治者,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写作阿Q正传向我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面貌,就是要给被统治者以启蒙,让他们正视自己的问题,看清自己身上恶劣的品性,从而摆脱精神上的枷锁,奋起抗争,去“制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所以他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阿Q的一生是悲剧性的,他的下场令人同情,令人感叹,但这一切又是通
6、过阿Q日常生活中富有喜剧性的事件表现出来的。所以读阿Q正传时,人们往往被阿Q可笑的言行逗得忍俊不禁,可是掩卷沉思,又不免悲从中来,为阿Q的不幸遭遇而唏嘘叹息,也对残暴的统治者切齿痛骂。悲剧因素与喜剧因素在小说里相互交织、融合,构成这篇小说最大的艺术特色。一言以蔽之,阿Q正传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用喜剧的外套,包装一个悲剧性的故事。三、正文(一)、悲剧与喜剧交织的情节。作品的悲喜剧特色,首先体现在典型形象阿Q的刻划上。从显现阿Q性格的小说情节看,既有悲剧内容,也有喜剧色彩,喜剧情节和悲剧情节交织互迭,最后以大悲剧的结局收尾。作品开头就交代了阿Q是个能干的劳动者,却处于无片瓦垅地,连姓名籍贯也无人知
7、晓的非人的悲惨境况。然而,阿Q自尊心极强,当现实的他在吃人的社会上无可“尊”处时,他就把自尊建立在幻想境界里:他自称是未庄大户赵太爷的本家,还是长辈。他穷,瞪着眼同人口角时却说:“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他自尊心强到对自己头上长个癞疮疤都要采取讳避哲学,有人犯讳即予打击,但往往是反被打败。失败后又把失去的尊严在幻想中得到恢复:“我总算被儿子打了。”阿Q使用荒诞的精神胜利法,具有强烈的喜剧性,人们忍俊不禁,但立刻又看到阿Q进一步陷入悲剧境地:赵太爷一听说阿Q自称赵家的本家,给了他一个嘴巴。闲人们听说他自称老子,则反而强迫他自认畜牲。紧接着又出现了喜剧性场面:阿Q不能容忍进一步的失败,他还得去寻找
8、“胜利”的归宿。于是,他或者“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状元不也是第一个吗?”把相反的两极建立在荒唐的统一上;或者打自己的耳光,即把自己幻化成两个人:一个现实中弱者的我和一个幻想中强者的我,然后以强者的我打弱者的我一个耳光来出气;或者干脆欺侮比自己更弱的人(如小尼姑)来弥补失败。阿Q用种种取胜法获得可笑的胜利后,我们又看到了他更大悲剧:他追求吴妈,遭到毒打和敲诈勒索,被迫离开了未庄。接下去的情节是:阿Q进城回来,未庄人“刮目相看”,闹闹攘攘的一番“中兴”。喜剧场面阿Q式的革命,赵太爷们丧胆。喜剧场面假洋鬼子不准阿Q革命,阿Q怅然。悲剧场面阿Q被捕、被审、被杀。悲剧场面悲剧和喜剧联缀,
9、甚至在一个生活的断面中相继表现出来。悲和喜本是对立的矛盾,但它们却和谐地统一连接在一起,其原因是二者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悲剧情节和喜剧情节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阿Q困苦的生活和极端低下的社会地位的悲剧使他有得不到自尊的些微可能性。又由于中国人民“象压在大石头下的草一样,已经有四千年”1,身为被压迫者而反受压迫者思想毒害、腐蚀,有着“国民性弱点”的精神悲剧,所以阿Q又极端愚蠢,采用了自譬自解、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演出了种种可笑的喜剧场面。这种喜剧是悲剧使然,是被压迫、奴役的生活悲剧和精神悲剧产生的结果,这点在阿Q身上可以看得很清楚。反之,阿Q的种种喜剧性的思想行为又导致他进一步陷入悲剧,这时喜剧情节
10、又成了后一悲剧情节的原因,日益沦入悲剧深渊的阿Q被逼得出走,被“逼”向革命。但是,愚蠢可笑的阿Q式革命的喜剧情景终于成了阿Q走向最后毁灭的悲剧的直接原因之一。这就是作品情节发展亦即是阿Q性格逻辑发展的脉络,它循着悲喜交织、互为因果的线索延伸到最后。(二)、悲喜交加的阿Q人物形象。再看阿Q性格的全部内涵。主要的忍气吞声也可分成喜剧的和悲剧的两重内容。可以这样说,阿Q性格中有变态的部分,也有常态的部分,常态的部分是悲剧性的内容。“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2,鲁迅提示了阿Q身上有价值的东西,提示了他性格中美的部分。阿Q是个被压迫者,是个劳动者。他“有农民式的质朴”,有不甘受辱的最低的人
11、格要求,是个不甘当奴隶的奴隶,这是他的基本价值所在。更可贵的是他有自发的对革命的要求。在阿Q正传的成因一文中,鲁迅目光如炬地指出:“据我的意思,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做革命党-注)”3阿Q会成为社会发展中符合“历史必然要求”的历史推动力量。虽然他愚昧,但也有临死时绝望的刹那和看清了凶险环境的清醒的瞬间。然而,这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相继被毁灭了,这就有了强烈的悲剧性。“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2阿Q性格中变态的部分是无价值的东西,充满了喜剧性,主要表现有三:一、极端的麻木愚钝,到了离奇的地步,呈现出极度的“心不在焉”和“无自我意识”的滑稽状态。第四章“恋爱的悲剧”中
12、,赵太爷家地覆天翻,吴妈寻死觅活,分明因他“求爱”所致,他却被打逃走后又寻上去看热闹,还“不知闹着什么玩意儿了?”事后,未庄妇女们规避阿Q,阿Q亦不知其所以然,竟“很以为奇”。后来阿Q被诬为强盗,被审杀头,他毫不辩诬,稀里胡涂地被判受戮。这些已不是一个精神正常人的情状了。但这种高度的夸张却深刻提示出中国国民精神极端麻木的本质。二、失却现实感。阿Q分不清现实和幻想的界限。他幻想是革命党却把自己真的当成了革命党:“难道他们还没有知道我已经投靠革命党么?”“白盔白甲的人明明到了,并不来打招呼。”三、自大狂。“许多患心理病的人在过想象生活时发出一种自己觉得伟大的迷妄症。”4阿Q自称祖先、儿子都阔。他傲
13、睨众人,“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眼睛里”,也看不起城里人。阿Q过高估计自己力量,以为王胡是自己凌虐的对象,他寻衅打架,王胡站起来,“阿Q以为他要逃了,抢进去就是一拳。”但阿Q的自大立即被粉碎了,他被打得大败。情景违反制造情景人的意志,欺人反被别人欺,十分可笑。阿Q性格中的变态内容体现了中国国民性的弱点,它是无价值的,是中国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历史必然要求的阻力,它具有喜剧性质。阿Q性格中的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作为人的正常的要求得不到起码的满足,作为一个被压迫者自发的对革命的“神往”得不到实现,于是出现变态的心理和行为,出现可笑种种。常态中的痛苦只有在变态时的“快乐”中得到消释。
14、可笑起于可悲,是为了从可悲中逃遁而产生。他们也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这种悲剧内容和喜剧内容交织相接,并呈现出原因和结果的内在联系,是悲喜剧艺术在典型形象阿Q的塑造上表现的一大特色。(三)、形喜实悲“含泪的笑”阿Q表现的每一个喜剧场面后面都隐藏着一出悲剧,也就是说阿Q的喜剧性有着深刻的悲剧意义,我们在哭的时候能感觉到作者隐含的深切悲哀。隐匿在后的悲剧的巨大阴影使我们不能开怀,只能微笑。而当我们深究细嚼,体察喜剧中的悲剧意义时,我们的笑就成了含泪的笑,“喜剧在眼泪中发光了。”5另一方面,作品在描写悲剧场面时,也不是渲染腥风血雨,用凄楚悲切的调子,而是掺合进喜剧的因素,用讽刺和谐谑的笔调,造成一定的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汉语言 本科毕业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8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