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毕业论文.doc
《水文地质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文地质毕业论文.doc(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0届函授水文预报毕业论文新丰江水库入库洪水预报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教授二零一二年五月四日目 录第一章 新丰江水库流域水文及工程概况.- 8 -1.1 流域概况.- 8 -1.2 水文气象特征.- 9 -1.3 工程概况.- 9 -第二章 使用资料情况.- 11 -2.1 日模型资料.- 11 -2.2 次洪水资料.- 11 -2.3 计算结果存储.- 12 -第三章 三水源新安江模型.- 14 -3.1 模型结构.- 14 -3.2 模型计算.- 15 - 3.2.1 流域产流计算.- 15 - 3.2.1.1 流域分块.- 15 - 3.2.1.2 蒸散发计算.- 15 - 3.2.
2、1.3 产流计算-. 16 - 3.2.1.4 水源划分- .18 - 3.2.2 流域汇流计算.- 22 - 3.2.2.1 地表径流汇流.- 22 - 3.2.2.2 壤中流汇流.- 22 - 3.2.2.3地下径流汇流.- 22 - 3.2.2.4 单元面积河网总入流.- 22 - 3.2.2.5 单元面积河网汇流.- 22 - 3.2.2.6 单元面积以下河道汇流.- 23 - 3.2.3 模型参数.- 23 - 3.2.3.1 模型参数的性质与约值.- 23 - 3.2.3.2 模型参数的独立性、敏感性与相关性.- 24 - 3.2.3.3 模型参数率定.- 26 -第四章 计算成果
3、.- 27 -4.1 日模型参数.- 27 -4.2 日模型计算成果.- 27 -4.3 次洪模型参数.- 41 -4.4 次洪模型计算结果.- 41 -4.5 误差分析及可能减小误差的途径.- 50 - 4.5.1 误差的来源.- 50 - 4.5.2 日模型误差分析.- 51 - 4.5.3 次模型误差分析.- 51 - 4.5.4预报精度评定.- 52 - 4.5.5减小误差的途径- 53 -第五章 对毕业论文的认识与体会- 54 - 第一章 新丰江水库流域水文及工程概况1.1 流域概况 新丰江水库位于东江水系新丰江支流的亚婆山峡谷,距河源市距离为6km,距新丰江河口距离为9.2km。坝
4、址以集水面积为5734km2;干流青龙潭站以上流域面积为1600 km2,占全流域面积的27.9%;支流忠信水顺天站以上流域面积为1357km2,占全流域面积的23.7%;其余部分面积为2777 km2,占全流域面积的48.4%。流域水系及站网分布见图1。 图1 新丰江水库坝址以上流域水系及站网分布图1.2 水文气象特征 流域受热带、亚热带天气系统影响,冬少严寒,夏少酷暑,气候暖热,雨量充沛;有两个多雨时期,46月为前汛期,属极锋雨带降水,致洪暴雨主要由冷锋、静止锋及切变线、低涡等西风带引起。710月为后汛期,主要受台风等低纬热带天气系统影响,致洪暴雨主要由热带气旋、台风、东风波等东风带引起。
5、每年的11次年的3月为枯季。暴雨成因主要是锋面雨,但台风雨占一定比重。 实测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800mm,最大年降雨量为25176mm,年径流系数为0.50.6之间;降水年际间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46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49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6.%;年降雨天数在120160d之间。降雨成因以锋面雨为主,暴雨走向自西北西东南东,西南西东北东,其分布以西南西较多,东西较少;暴雨出现次数56月最多,78月次之。流域汇流时间一般在24h,有时更短。一次洪水过程在68d左右,洪峰持续时间约5h。 流域内多年平均气温21.0,历年最高气温40.5,最低气温-3.8。流域内顺天站实测水
6、面蒸发(80cm蒸发皿)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245mm,78月蒸发量最大。1.3 工程概况 新丰江水库是一个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航运和灌溉等综合利用的完全多年调节水库。水库总库容为138.98 x108m3,其中兴利库容为64.4 x108m3(水位93116m),防洪库容为15.5 x108m3(水位116120m),总调洪库容为31 x108m3。正常高水位为116.0m,百年(1%)设计洪水位为 120.0m,千年(0.1%)设计洪水位为 121.6m,万年(0.01%)校核洪水位为123.6m,正常高水位为116.0m,汛期防洪限制水位年内各时期不同,死水位为93.0m。 大坝坝顶高程
7、为124.0m,最大坝高为105.0m,坝顶长为440.0m,坝顶宽为5.0m。大坝设有3孔溢洪道,由10x15m的弧型闸门控制,溢洪道堰顶高程为111.6m,最大溢洪流量为3600 m3/s。在左岸设有直径为10m,长为800m的防水洞一个,最大放水流量为3600 m3/s。坝后式厂房位于左岸,总装机容量为292.5MW,共装有4台水轮发电机组,3台72.5MW,单机最大过水流量为118 m3/s;1台75MW,单机最大过水流量为136 m3/s。工程于1958年07月15日动工兴建,1959年10月20日下闸蓄水,1960年6月15日第一台机组开始发电,同年10月26日并网,1961年10
8、月4日,1966年5月3日,1977年12月29日,2#、3#和4#机组分别于相继并网发电。 第二章 使用资料情况 根据新丰江水库流域的地形地貌条件和水文气候特征,选取三水源新安江模型计算新丰江水库流域径流过程。为率定模型参数,首先根据研究流域的水文、水力学特征确定一个初值或变化范围,日模型通过与1977-1984年新丰江流域实测径流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次模型通过与代表性较好的8场洪水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然后调整参数,选取最优的一组参数作为新丰江水库实时洪水预报模型参数。2.1 日模型资料2.1日模型资料本次毕业设计使用新丰江水库19771984年逐日降水、逐日流量和逐日蒸发资料。资料代表性良好。
9、2.2次洪水资料本次毕业设计使用新丰江水库19771984年逐日降水、逐日流量和逐日蒸发资料。计算时段:dt=6h。选取了15场大、中、小洪水。 第三章 三水源新安江模型3.1 模型结构 为了考虑降水和流域下垫面分布不均匀的影响,新安江模型的结构设计为分散性的,分为蒸散发计算,产流计算,分水源计算和汇流计算四个层次结构。每块单元流域的计算流程见图2所示。图2 三水源新安江模型流程图 图中方框外为参数,方框内为状态变量。输入为实测降雨量过程和蒸发皿蒸发过程;输出为流域出口断面流量过程和流域实际蒸散发过程。模型各层次结构的功能、计算采用的方法和相应参数见表1 表1 新安江模型各层次结构功能、计算采
10、用的方法和相应参数表层 次(第一层次)(第二层次)(第三层次)(第四层次)功 能蒸散发计算产流计算水 源 划 分汇 流 计 算二 水 源三 水 源坡 面 汇 流河 道 汇 流方 法三层模型蓄满产流稳定下渗率自由水蓄水库单位线或线性水库或滞后演算法马斯京根或滞后演算法参 数KC、UM、LM、CWM、B、IMFCSM、EX、KG、KIUH或CS、CI、CGKE、XE或L3.2 模型计算3.2.1 流域产流计算3.2.1.1 流域分块 为了考虑降雨分布不均的影响和下垫面条件的不同及其变化,特别是流域内水利工程等人类活动的影响,产汇流计算设计成分散性的。采用自然流域划分法或泰森多边形法将计算流域划分为
11、N块单元流域,在每块单元流域内至少有一个雨量站;单元流域大小适当,使得每块单元流域上的降雨分布相对比较均匀,并尽可能使单元流域与自然流域的地形、地貌和水系特征相一致,以便于能充分利用小流域的实测水文资料以及对某些具体问题的分析处理;若流域内有水文站或大、中型水库,通常将水文站或大中型水库以上的集雨面积单独作为一块单元流域;单元流域出口与流域出口用河网连接。 对划分好的每块单元流域分别进行蒸散发计算、产流计算、水源划分计算和汇流计算,得到单元流域出口的流量过程;对单元流域出口的流量过程进行出口以下的河道汇流计算,得到该单元流域在全流域出口的流量过程;将每块单元流域在全流域出口的流量过程线性叠加,
12、即为全流域出口总的流量过程。 根据新丰江流域地形、地貌条件及布设的水情遥测站网,用泰森多边形法将新丰江水库坝址以上流域划分为13块单元面积,它们分别是:上坪、连平、河头、忠信、岳城、青龙潭、顺天、船塘、梅坑、横石、合江口、灯塔、大坝;权重分别是:0.062、0.075、0.066、0.110、0.080、0.082、0.067、0.091、0.072、0.106、0.074、0.059、0.056。3.2.1.2 蒸散发计算 流域蒸散发在流域水量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植物截流、地面填洼水量及土壤蓄水量的消退都耗于蒸散发。据资料统计,在湿润地区的年蒸散发量约占年降水量的50%;在干旱地区约占90
13、%。因为流域内基本都没有蒸散发的实测值,所以只能采用间接的方法来推求。蒸散发计算成果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模型产流计算成果。国内外理论和实验研究证实,土壤蒸散发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基本阶段,即土壤含水量供水充分的稳定蒸散发阶段、蒸散发随土壤含水量变化而变化的变比例蒸散发阶段和常系数深层蒸散发扩散阶段,有关此部分内容的详细论述参见第二章。土壤蒸散发过程的不同阶段不仅反映了不同的物理现象,而且也揭示了不同阶段蒸散发量的变化规律。 在新安江模型中,流域蒸散发计算没有考虑流域内土壤含水量在面上分布的不均匀性,而是按土壤垂向分布的不均匀性将土层分为三层,用三层蒸散发模型计算蒸散发量。参数有流域平均张力水
14、容量,上层张力水容量,下土层张力水容量,深层张力水容量,蒸散发折算系数和深层蒸散发扩散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 1 ) ( 2 ) ( 3 ) ( 4 )式中 为总的张力水蓄量;为上层张力水蓄量;为下层张力水蓄量;深层张力水蓄量;为总的蒸散发量;为上层蒸散发量;为下层蒸散发量;为深层蒸散发量;为蒸散发能力。具体计算为:若,则,若,则若,则若且,则,若且,则,3.2.1.3 产流计算产流计算中采用蓄满产流模型。蓄满是指包气带的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蓄满产流是指:降水在满足田间持水量以前不产流,所有的降水都被土壤所吸收;降水在满足田间持水量以后,所有的降水(扣除同期蒸发量)都产流。其概念就是设
15、想流域具有一定的蓄水能力,当这种蓄水能力满足以后,全部降水变为径流,产流表现为蓄量控制的特点。湿润地区产流的蓄量控制特点,解决了产流计算在这些地区处理雨强和入渗动态过程的问题;而降雨径流理论关系的建立,解决了考虑流域降雨不均匀的分布式产流计算问题。按照蓄满产流的概念,采用蓄水容量面积分配曲线来考虑土壤缺水量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所谓蓄水容量面积分配曲线是指:部分产流面积随蓄水容量而变化的累计频率曲线。应用蓄水容量面积分配曲线可以确定降雨空间分布均匀情况下蓄满产流的总径流量。实践表明,对于闭合流域,流域蓄水容量面积分配曲线采用抛物线型为宜,为计算简便,假定不透水面积,其线型为 ( 5 )式中 为产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文地质 毕业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8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