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工厂化育秧精播机的设计—学士学位毕业设计论文.doc
《水稻工厂化育秧精播机的设计—学士学位毕业设计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工厂化育秧精播机的设计—学士学位毕业设计论文.doc(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水稻工厂化育秧精播机的设计摘要:对清种区内种子进行受力分析,得到了清种起始角。针对型孔内多余种子在刷种轮作用下进行了力学分析。并对影响清种的因素做了研究;然后,建立了种子护种区内的动力学运动模型,分析随着护种角的变化,种子的运动状况;然后,得出了种子与投种口不发生碰撞顺利投出的条件,并对落种阶段的种子进行了动力学分析。根据播种机的工作特性,用数学分析方法,讨论了误差影响因素和排种器结构参数等影响因素对排种均匀性的影响。在试验中,试验因素选取了充种角,对五种不同型式型孔的空穴率、单粒率、重插率、合格率根据充种角的变化,做了单因素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充种角的增大五种不同型式型孔的合格率、重
2、播率均随之上升,而空穴率、单粒率则随之下降。通过对五种不同型式的型孔试验指标进行比较发现,V型孔的播种效果是其中最好的。关键词:水稻育秧;精密播种;型孔;试验研究Design of rice seedling factory precision seederAbstract: rice planting and harvesting link is the primary problem of restricting the rice production, and the seedling is necessary to realize the rice planting mechaniza
3、tion,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problem in rice production in China, studied rice precision seeder.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ice seed distribut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seedling cultivation sowing agronomic requirements, a new type of rice seedling planting machine is designed. The theory
4、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key components and sowing. The working process of the key components of rice precision seeding metering device comprises a filling, cleaning, guard and throwing four stages. First of all, the filling stage seed were analysed, the paper establishes
5、the mechanical model,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filling; then. Through the stress analysis of the clearing zone seed, obtained the clear starting angle. According to the redundant seed holes were analysed in the brush wheel under the action of.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leaning to do the resear
6、ch; then, established a seed protecting dynamic motion model in the area, with the support of change angle, movement of seed; then, seed and one mouth not collide successfully cast condition were obtained, and the falling phase seeds were dynamics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working characteristics o
7、f sowing machine, using analysis method of mathematics, discussed the factors of influence factor of error and the metering device structure parameters influence on the uniformity of seeding effect. In the experiment, the experimental factors selected filling angle, on five different types of hole,
8、hole rate of single seed rate, reintubation rate, pass rate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of filling angle, the analysis of single factor test.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ing of filling angle. Five different types of holes, the qualified rate of playback rate were increased, and the hole
9、rate, single grain rate decreased. Through the five different types of hole test index comparison, seeding effect of V type hole is one of the best.Keywords: Rice;Precision seeding;Hole;Experimental study目录摘要I目录III第一章 绪论11.1研究意义11.2国内外研究现状11.2.1水稻工厂化育秧文献综述11.2.2国内外水稻育秧播种机的研究现状31.2.3国内外排种器的研究现状41.3研究
10、目的、内容和方法12第二章 水稻育秧精密播种机总体结构设计132.1水稻种子的特征分布规律132.2水稻育秧播种的农艺要求152.3水稻育秧精密播种机总体结构设计172.3.1排种器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182.3.2排种装置的参数确定202.4传动系统的设计272.4.1传动系统方案设计272.4.2传动系统的参数确定272.5本章小结31第三章 水稻育秧精密播种机播种试验研究323.1试验指标的确定323.2试验设计323.2.1试验因素的确定333.2.2播种机的单因素试验结果及趋势图363.2.3播种机的单因素试验结果综合分析393.2.4样机的改进403.3本章小结40第四章 结论和建
11、议404.1结论404.2建议42参考文献43致谢47第一章 绪论1.1研究意义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农业大国,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分布广泛。我国有65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00年我国水稻的播种面积为30508万公顷,是我国粮食种植面积最大(279),单产最高(平均6212 kghm2),总产最多(387)的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水稻生产在世界水稻生产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世界面积的214和345,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解决了世界22人口的温饱问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却很低,传统的水稻种植
12、基本采用人工育秧、插秧、收获的“三弯腰”方式,劳动强度大,用工比较多,季节性强。1985年我国的机插和机播面积只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051和059,从20世纪90年代起,国家开始重视对农业的投入,水稻价格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这些大大激发了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使我国水稻种植的机械化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据报道”1995年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水平为219, 1996年为22,1997年为37,1998年为396,1999年为45,2000年为443。其中,机插面积927万hm,机播面积4098万hm。虽然水稻生产机械化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其它作物种植机械化程度相比有明显差距(如玉米机械化程度达
13、351、小麦为729;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美国己100实现水稻机械化直播,日本机械化插秧占90以上)。因此发展农业机械化,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和生产效益,已经成为我国粮食生产中最紧迫的任务。而水稻生产机械化落后的关键原因之一是要有适合农艺需要的育秧播种装置,研究水稻育秧精密播种新工艺和措施,不但对推动和促进水稻机械化育秧精密播种技术推广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水稻育秧播种装置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同时其研究成果也可用于蔬菜、烟草等其它秧苗精密播种,具有普遍的推广价值。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水稻工厂化育秧文献综述水稻育秧在水稻生产的全过程中是一道具有决
14、定意义的关键基础工序。传统的水稻育秧都是在田间进行,会直接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与支配,而且比较费工时,这对水稻生产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41。随着水稻机械化作业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抛秧、摆秧技术要求秧苗均为穴盘秧苗,因此传统的田间育秧不再适应生产的发展,为了适应水稻现代机械化的发展需求,减轻育秧的作业劳动量和劳动强度以及不再受到外界环境的限制、人为控制秧苗的生长出现了水稻工厂化育秧。所谓的工厂化育秧,就是在人工控制的最佳条件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采用科学化、标准化技术措施以及机械化、自动化手段,使育苗达到快速、优质、高效、低成本、成批而又稳定的水平。工厂化育秧是七十年代在国际上新兴的一项育苗技术,最初
15、是根据蔬菜、花卉的温室栽培技术特点产生的。国外水稻育秧技术现在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改进与完善,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专业化商品苗的主要生产方式。在我国,工厂化育秧是20世纪90年代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效的水稻栽培技术,它在实现精量播种的同时可以做到规模化育秧、社会化供秧,及时地为水稻种植户提供壮秧苗,是我国水稻育秧发展的趋势。水稻工厂化育秧的主要特点:(1) 空间利用率高。棚内可设铁架在秧架上可摆放多层秧盘。每亩大棚可育秧苗7000张盘(60x33cm),供8000m大田,本田比l:120。如果大面积生产,则本田比为1:30,利用率提高4倍。(2) 为稳产高产创造了条件。其秧苗具有增产优势,表现
16、为早播早熟,为复播和多熟制稻区农作物生长赢得时间。克服了自然不利条件的影响,给秧苗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移栽不伤根系,分蘖早,节位低,有效分蘖和成穗高:营养土经过消毒处理,减少了病虫害。由于出苗均匀、迅速、整齐,有利于田间管理和病虫防治,苗壮有利于增产。(3) 节约开支。与传统的育秧技术相比,成秧率可提高2030,省种50,省秧田80,省肥80,省水60。(4) 便于机械化栽植,促进了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不仅育秧过程自动化,而且也有利于水稻移栽、管理、收获实现机械化。工厂化育秧与传统育秧比较如表1-1所示。表1-1不同育秧方式的比较表育秧方式发芽率(%)出苗率(%)发芽率(%)增产(kg/
17、亩)工厂化育秧94.1691.4790.69531.2传统育秧87.8992.0260.5315.16经过表1-1事实证明,水稻工厂化育秧比常规育秧更为切实可行,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水稻工厂化育秧的关键设备是精密播种机,直接影响着育秧的质量,故研究适应工厂化育秧的精密播种机是很有必要的。1.2.2国内外水稻育秧播种机的研究现状水稻育秧播种机械是农业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播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稻的发芽、生长及产量,“种好收一半”是眭期生产实践对播种重要性的总结。(1)国外水稻育秧播种机的研究现状近几年来,国外在发展水稻育秧播种机时所遵循的原则是:不断更新工作原理,尽量完善其结构,使其具备良好的
18、工作性能,以提高播种质量,并注重提高播种机具的通用性和适应性。在精密播种机上除了设有完善的整地、覆土、镇压及施肥、洒农药装置外,其排种装置多采用新的工作原理,包括各种气力式排种原理与机械式排种原理。以保证单粒精密播种。另外,液压技术及电子技术也在播种机上得以应用。日本在水稻育秧播种机的研制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这主要与水稻移栽机的研制有关。生产企业有久保田、三菱、石井等公司。产品主要形式有常规播量和精少量毡状秧苗联合播种机,也有使用于穴盘育秧的精量播种机,播种部件有槽轮散播和槽轮条播两种。特别是联合播种机流水加工线从秧盘叠放、落下、输送、播种、洒水、覆土秧盘取出、营养土自动补给等工序全部自动化
19、,生产率在180430盘小时。虽然日本的自动化程度高,但价格昂贵,不适合我国国情。(1)国内水稻育秧播种机的研究现状在1949年以前,我国主要用耧车或耧播机。1949年,我国才开始引进和仿制苏式播种机械主要为外槽轮式和水平圆盘式排种器。1958年至1978年。中国农机研究院等单位开展了以谷物联合播种机系列为主的小型播种机械的研究与白行设计,1975年,开始水稻工厂化育秧的试验研究, 1979年从日本引进育秧成套设备在江苏、浙江、上海、贵州、吉林等省市进行试验改制,研究出适合中国国情的育种生产流水线,如北京市农机研制的2BSP一360育苗播种生产线。吉林农业大学研制的吸盘式播种器。改革开放以后,
20、我国越来越重视农业播种机械的应用研究新结构、新原理的播种机械得到了迅速发展,形成了一系列适应不同作物播种要求的播种机械。如1994年,在借鉴日本久保田亮和育秧播种机的基础上,黑龙江省红兴隆机械厂研制了水稻工厂化育秧成套设备,它可实现传统育秧的机械化作业,操作简单生产率高。1996年,华南农业大学研制出了水稻育秧精密播种机,该播种机由定量供种装置和电磁振动排种装置两部分组成。定量供种装置由供种箱、外槽排种轮和调速电动机等组成,外槽轮的转速由调速电动机控制,可根据生产需要随时调整播种用量,以适应不同播种量或不同品种水稻种子的要求。电磁振动排种装置由支架、电磁铁、弹簧板、联接架和排种盘等组成。工作时
21、,供种箱内的种子由外槽排种轮连续均匀地排出,落入振动排种盘的反倾斜平板上。由于振动的作用,种子在反倾斜平面上既向前运动又因相互之间的挤迫而横向移动,形成了一层均匀的平面种子流。然后均匀落入各V形槽中。每一V形槽中的种子在振动和V形槽两侧面的作用下沿长度方向排列并向前运动,形成多条种子流,分别对应排入匀速送进的育秧穴盘的每一行穴孔中。它的使用提高了常规播量种子的分布精度和均匀度可达到每穴播种23粒的台格率90,整盘空穴率4,且生产效率为500盘小时。1997年由江苏理工大学研制的新型水稻精密播种机。它应用振动气吸的原理,设计了由种子振动台、吸种部件及气源组成的新结构。种子经振动台振动后产生向上抛
22、掷运动,使种子间相互分离,呈“沸腾”状态。将吸种部件吸种盘移到振动台上方,与种盘对齐,打开气源吸气,气室产生负压。吸种部件向下运动吸种,“沸腾的种子被均匀的吸附在小孔上,再将吸种部件移至育秧播种机输送带上的育秧盘上方的适当位置,除去负压,种子靠自重离开吸种板落下育秧盘。由于吸种板上开有与育秧盘孔穴相对应的吸种孔,从而保证了育秧盘每穴23粒种子空穴率4以下,合格率达9096以上生产率达360500盘小时,达到精密播种。2003年,西南农业大学研制了光电控制穴盘精密播种装置,该精密播种装置由光电传感器、电磁振动排种器、横向移动机构、机架、输送带传送机构和单片微机控制器等组成。该装置以PICl6C5
23、7为核心采用光电一体化技术来控制电磁振动排种器,使其每次只排出一粒种子,提高了播种精度,降低了漏播率。试验表明,该播种装置的单粒率达98以上,重播率小于2。以上几种育秧播种机代表了我国该领域的研制水平,与世界上同类技术相比,位居前列。1.2.3国内外排种器的研究现状目前,排种器的类型很多,按排种器的工作形式分机械式和气力式两种。气力排种的形式有气吸式和气压式,是从种子群中攫取单粒种子。利用排种盘(滚筒)两侧形成的负压排种的成为气吸式排种器。利用排种元件两侧的正压差排种的成为气压式排种器。滚筒型气压排种器由滚筒内腔排种或由滚筒外壳排种。气吸式有吸盘型和吸筒型,为了清除吸孔和吸嘴周围的多余种子常用
24、各种刷种手段:振动小锤、各种形状的刚性固定叉、高压气流和清种刷。机械式排种器按囊种方式分为:单粒囊种和多粒囊种。按结构特征可分为带式、滚筒式、指夹式和梭杆式。滚筒型排种器有垂直式和水平式。圆盘型排种器则分为水平圆盘、垂直圆盘和倾斜圆盘三种。我国的播种机专家、学者几乎涉猎了世界上所有的排种器形式,属于引进、仿制、研究、探讨的有:外槽轮排种器;离心式排种器:内侧囊种式排种器:垂直圆盘式排种器;水平圆盘式排种器;倾斜式排种器;气吸式排种器:气压式排种器等等。属于我国独创特色的获得大量生产应用的摊种器有:辽宁70-2型窝眼式排种器:鲁抗的摆杆式排种器:张屏波的纹盘式排种器;张屏波的锥盘式小麦精密排种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稻 工厂 育秧 精播机 设计 学士学位 毕业设计 论文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8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