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活性石灰生产工艺设计.doc
《毕业设计(论文)活性石灰生产工艺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活性石灰生产工艺设计.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活性石灰生产工艺设计摘 要活性石灰是一种优质轻烧石灰,它具有晶粒细小(0.13m)、气孔率高(50%)、比表面积大(1.52.0m2/kg)、体积密度小:(1.51.7g/cm3)、活性度高(300ml)、残余CO2含量低(2%)等优点。活性石灰主要主要作为炼钢用“造渣剂”,也广泛应用于湿法烟气脱硫、酸性工业废水处理等环境保护领域,以及轻质碳酸钙、电石、型煤粘合剂、环氧氯丙烷、烧结法氧化铝等化工生产过程。本文主要进行了原料仓库设计、窑前上料系统设计、燃烧系统设计、出料系统设计、成品料仓及除尘系统设计。本次设计采用回转窑煅烧活性石灰,窑尾加装了竖式预热器,使窑尾的烟气余热直接传导给了石灰石,烟气
2、温度可降至235以下,有效地回收了尾气排放所带走的热量,同时也为后续除尘减少了负荷;窑头出料冷却采用竖式冷却器替代原来的冷却筒,避免了石灰的显热散失,从窑头落下的炽热石灰,通过与鼓入的二次风换热,石灰得以冷却;冷却器和窑头罩采用一体化竖式设计,占地面积小,密封性好,避免了热废气无组织排放,空气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后进入回转窑助燃。经过本次对活性石灰生产工艺进行优化设计,对活性石灰的生产据有重要意义。关键词:活性石灰,回转窑,生产工艺目 录摘 要I1 绪论11.1 活性石灰的特性及用途11.1.1活性石灰的特性11.1.2 活性石灰的用途11.2.3 活性石灰在炼钢中的作用21.2 石灰石的焙烧原理
3、21.2.1 碳酸钙的分解反应及分解速度21.2.2 石灰石焙烧过程的次生反应31.3 活性石灰生产方法42 活性石灰生产工艺总图设计62.1 总图布置62.2 总图设计说明63 原料仓库设计83.1 原料仓库的选择83.2 原料仓库用设备94 窑前上料系统设计114.1 回转窑上料工艺设计114.2 上料设备115 煅烧系统设计145.1 回转窑内的物料气体运动及热交换原理145.1.1 回转窑内的物料运动原理145.1.2 回转窑内的气体运动原理165.1.3 回转窑的燃料燃烧与热交换原理175.2 预热器的选择195.3 回转窑的外观结构设计205.4 冷却器的选择215.5 煤气加压系
4、统225.6 自动控制系统235.6.1 系统用途235.6.2 系统构成及主要硬件、软件配置245.6.3 主要功能要求246 出料系统及成品筛分工艺设计266.1 出料工艺设计266.2 出料工艺设备266.3 成品的贮藏筛分工艺设计276.4 筛分设备选择276.5 成品的储藏287 除尘系统设计297.1 回转窑烟气除尘297.2 成品转运筛分贮存部分除尘308 结语31参考文献32致 谢341 绪论1.1 活性石灰的特性及用途1.1.1活性石灰的特性活性石灰又称软烧石灰,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反应能力强,在炼钢造渣过程中熔解速度快,含杂质少的优质软烧石灰。其的质量优劣主要采用“活性度”
5、这一指标来衡量。活性度体现了石灰在熔渣中与其它物质的反应能力,表观现象为石灰在熔渣中的熔化速度。由于直接在钢水中测定较困难,所以一般以测试石灰在水中的反应速度来代替,即以石灰水活性来表示。活性度的测试方法为:取50g试样,与水混匀成饱和溶液再加入酚酞试剂后呈粉红色,再用浓度为4N(摩尔)的HCl(盐酸)在40的环境温度下,连续510min(分钟)滴定,达到滴定终点的HCl体积消耗数,(ml)即为所测石灰试样的活性度。消耗盐酸量越大,活性度越高,其质量就越好。对于活性石灰,国家行业部门制定了相关标准,冶金石灰一级以上(即活性度在300ml以上)称为活性石灰,对粒度也有一定要求1-2。通过先进窑型
6、合理煅烧出的活性石灰有以下主要的性能特点:(1)体积密度小:1.5g/cm31.7g/cm3;(2)气孔率高:50%;(3)比表面积大:1.5m2/kg2.0m2/kg;(4)矿物结晶细小:0.1m3m;(5)活性度高:300ml;(6)残余CO2含量低:2%。1.1.2 活性石灰的用途活性石灰主要主要作为炼钢用“造渣剂”,也广泛应用于湿法烟气脱硫、酸性工业废水处理等环境保护领域,以及轻质碳酸钙、电石、型煤粘合剂、环氧氯丙烷、烧结法氧化铝等化工生产过程。石灰的活性度决定石灰消化过程所得石灰乳的活性,而石灰乳的活性和浓度又决定烟气脱硫和废水中和的效率、净化度和废石膏渣的量,决定钢铁除渣、轻质碳酸
7、钙、电石、氧化铝烧结矿和型煤粘合剂等产品质量、原料利用率和运行费用2-5。1.2.3 活性石灰在炼钢中的作用活性石灰在炼钢中,特别是碱性电弧炉中,主要用来做“造渣剂”,去除钢水中的有害元素S、P等杂质,提高钢水质量。渣中石灰脱磷(P)的反应式:2P+5(FeO)+4(CaO)(4CaOP2O5)+5Fe+H式中表示在钢中,()表示在渣中,脱P反应方程式中的H为“放热”。渣中石灰脱硫S的反应式:2S+(CaO)(CaS)+O-H式中表示在钢中,()表示在渣中,脱S反应方程式中的H为“吸热”。在炼钢造渣中产生的渣,其主要成分为4CaOP2O5和CaS,在扒渣过程中不断从钢水中除去,达到去除硫、磷的
8、目的6-7。1.2 石灰石的焙烧原理1.2.1 碳酸钙的分解反应及分解速度主要成分为碳酸钙(MgCO3)的石灰石经9001100燃烧生成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CO2),其分解反应为:CaCO3CaO+CO2该分解反应为吸热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分解速度加快。分解环境下CO2分压的大小也是影响分解速度的重要因素,CO2分压低,分解速度加快。生产实际中,因为用燃料燃烧提供热量的工业窑炉中燃烧产物中有氮气等其他成分,实际的CO2分压低于标准大气压,因此在窑内焙烧时石灰石表面层部分的分解实际上在810850时就已经开始,但是在石灰石内层分解所需的温度还是很高的,在工业生产中尽可能控制在高温状态,一
9、般为10001100。当采用先进的焙烧技术和新型窑炉时,由于窑内温度比较均匀,燃烧温度要比物料焙烧温度高,在11001300之间,而此时物料的焙烧温度通常大约在石灰焙烧可以承受的最高温度约1100,因为石灰石在窑内的焙烧时间相对较短而且提高了产量。在窑内温度、窑内气体成分和石灰石一定的情况下,石灰石的分解层深入速度也是一定的,所以要求同时加入的石灰石的粒径相差不能太大,最大粒径和最小粒径之比应控制在2以内。否则,由于较小粒径的石灰石分解完成以后还在高温环境下容易过烧,而粒径较大的石灰石没有分解完全而产生欠烧,影响产品质量8-9。1.2.2 石灰石焙烧过程的次生反应天然石灰石中含有多种杂质,如S
10、iO2、Al2O3、Fe2O3、FeO、S等。这些杂质在一定的条件下与CaO发生反应,影响石灰质量。CaO与SiO2的反应,SiO2以单独的包裹体形式或是均匀地分布在石灰石岩体中。纯SiO2的熔点高达1713,但700800记时固体状态就能同CaO、MgO等碱性氧化物发生反应。SiO2在石灰中分布越均匀,与碱性氧化物的中和反应进行得越快,越完全。SiO2与CaO反应生成下列化合物:CaOSiO2偏硅酸钙(熔点1540),3CaO2SiO2二硅酸钙(熔点1475),2CaOSiO2硅酸二钙(熔点2130),3CaOSiO2硅酸三钙(熔点1900)。硅酸二钙有、及三种变体,其中-2CaOSiO2最
11、稳定,它的密度为3.28g/cm3,而-2CaOSiO2的密度为2.97g/cm3,因此,由型向稳定的型转变时体积增大约10%,致使石灰变得松酥,因此高SiO2石灰出窑时易粉碎。由于石灰中有过量的CaO,虽然反应开始先生成2CaOSiO2,但反应总是朝着CaO最大饱和的3CaOSiO2方向进行。存在于包裹体内的SiO2因在固相下与CaO接触不够好,反应不能充分进行。表面附着泥土的石灰石,在燃烧时易生成硅酸钙外壳在此情况下还可能与Al2O3及Fe2O3等发生反应。燃烧过程中生成的硅酸钙使石灰的活性降低。CaO与Al2O3的反应,石灰石中含的Fe2O3在CaOFe2O3系统中已知有CaOFe2O3
12、铁酸一钙(熔点12251250)和2CaOFe2O3铁酸二钙(熔点13001325)。这应在800900便已进行。高于在窑气中存在CO,在烧成带有可能将Fe2O3还原成FeO,并生成易熔的化合物,构成对窑衬的危害。CaO与Al2O3的反应,CaO与Al2O3在500900之间就可发生反应,到1000时反应进行很快。首先生成的是CaOAl2O3铝酸一钙,随着温度的提高,铝酸一钙被CaO饱和生成3CaOAl2O3铝酸三钙,并使石灰的活性降低。当有CaOFe2O3存在时3CaOAl2O3还可生成4CaOAl2O3Fe2O3铁铝酸四钙(熔点1380),由于其熔点比较低,在燃烧带易形成液相,是石灰窑内熔
13、结的主要原因。CaSO4的反应,石灰石中通常含有少量的硫酸盐,燃料中的S也有一部分被石灰吸收而使石灰中S含量增加:石灰在400就可吸收SO2,达到550时反应生成CaSO3亚硫酸钙,温度更高时生成CaS硫化钙和CaSO4硫酸钙。CaSO3CaS+CaSO4硫酸钙使石灰的活性降低。MgCO3的反应:石灰石中MgCO3含量变化很大,在煅烧过程中MgCO3也发生分解生成MgO。MgCO3的分解温度比CaCO3低很多,因此,含MgCO3的石灰石的分解是分两阶段进行的,首先分解的是MgCO3,然后再分解CaCO3。因此,在加热到CaCO3的分解温度时,石灰中的MgO大部分已失去活性:由于石灰中存在着大量
14、的化学活性比MgO高的CaO,因此,MgO基本上不参与同其他杂质的反应。因为MgCO3与CaCO3分解温度相差很大,因此在同一窑炉内同时混合煅烧MgCO3含量差异较大的碳酸盐会发生很大困难。高镁石灰石在预热带就开始了MgCO3的分解,出于分解反应的吸热而使其得不到充分的预热,致使其中CaCO3的分解发生滞后,导致出窑石灰的生过烧率增加9-11。1.3 活性石灰生产方法我国焙烧石灰的主要窑炉种类有:回转窑、引进类竖窑(包括双膛窑、套筒窑、梁式窑等)、改进型焦炭竖窑、国产气烧竖窑以及传统机械化焦炭竖窑和土窑。(1) 回转窑回转窑是全世界广泛采用的煅烧活性石灰的设备,用回转窑煅烧的活性石灰约占世界活
15、性石灰总产量的1/3以上。回转窑具有以下优点:第一,煅烧的石灰质量高于所有竖窑生产的石灰;第二,能烧5mm以上的碎石灰石,提高了矿山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石灰生产成本;第三,机械化程度高,控制系统比较简单,生产操作易于掌握;第四,单窑产能高。其缺点是热耗比竖窑高,设备重量大,占地面积大,投资较高。(2) 引进类竖窑用套筒窑和双膛窑煅烧的活性石灰分别占世界活性石灰总产量中1/5和1/3左右。该类竖窑具有如下优点:第一,其产品质量好,活性度高。在原料和燃料的质量都满足要求时,其产品活性度可达到350ml以上、残余的CO2通常不超过2;第二,烟气中废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利用,热效率比较高,单位产品耗热量比
16、较低。单位产品耗热量为8501030kcal/kg;第三,该类竖窑与回转窑相比,有建设费用低和占地面积小的优点;第四,排出废气的温度及粉尘含量较低(废气温度正常情况下为70130,废气中含尘浓度通常为510g/m3),容易进行废气净化处理措施,对减少对环境污染有利。双膛窑的不足之处是窑的换向操作系统较为复杂,并且对操作工人的素质要求较高。窑体为正压操作,生产过程中检修比较困难。当煤粉为燃料时,对煤的要求比较严格,很多地区很难解决。套筒窑的不足之处是炉体结构较为复杂,虽然窑体为负压操作,但是内套筒及拱桥耐火砖容易损坏,日常维护量较大。(3) 改进型焦炭竖窑该种窑是九十年代初国内引进日本生产技术和
17、关键装备,并经过国内再次创新改良设计造出的一种新型焙烧石灰的焦炭竖窑,其产品质量、能耗及建设投资适中。当原料和燃料条件满足要求时,产品活性度可达到300ml。单位产品耗热量为9701040kcal/kg。其缺点是配料系统复杂,对原料和燃料条件要求较严。(4) 国产气烧竖窑该窑型是国内开发的传统窑型。其产品质量中等,在活性石灰窑型中建设投资最低。因为采用煤气为燃料,石灰的活性度在原料和燃料条件满足要求时,也可达到300ml。其缺点是窑顶废气和窑底出灰温度高,热效率低、能耗高,单窑产量低。单位产品耗热量为10001300kcal/kg。(5) 传统机械化焦炭竖窑该窑型是国内煅烧烧冶金石灰的主要热工
18、设备,其优点有:设计简单、投资少、操作方便。其缺点为布料不均、无有效的调控手段,使产品质量不稳定,指标波动过大,生烧过烧严重。其生产的石灰产品活性度一般在200260ml,单位产品耗热量为10001200kcal/kg。(6) 土窑土窑煅烧的产品质量差,污染大,原燃料浪费严重,国家已明令淘汰。估计以前为我国冶金系统生产的土石灰窑仍有500800万吨能力/年,绝大部分用作烧结用灰12-16。综上所述,回转窑生产的石灰活性度高于所有其它窑型生产的石灰,而且由于能煅烧5mm以上的碎石灰石,因此有利于资源的综合利用和降低成本。本次设计采用的回转窑生产活性石灰。2 活性石灰生产工艺总图设计2.1 总图布
19、置活性石灰生产工艺总图布置如图2.1所示。1原料仓库 2 大倾角皮带输送机 3竖式预热器 4烟囱 5除尘器 6回转窑 7竖式冷却器 8烧嘴 9 链式输送机 10斗式提升机 11振动筛 12煤气加压站 13粉料仓 14成品仓 15铁路、公路 16控制室 17配电室 18消防室 19绿化带 20冷却风机 21一次风机图2.1 活性石灰生产工艺布置平面图2.2 总图设计说明活性石灰的生产工艺布置是根据交通运输、消防、安全、卫生、绿化、管线、施工及预留发展等要求,全面地、因地制宜地对工厂建构筑物、运输线路、管线等进行布置的,力求紧凑合理,节约用地,节省投资,有利生产,方便管理。活性石灰的生产工艺布置应
20、遵循以下原则:A、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总平面布置力求紧凑、整齐、合理利用地形。B、符合运输和生产的要求。水、电的负荷中心尽量靠近生产用厂房,以缩短管线长度;原料堆场和成品仓布置靠近厂区公路边,以方便汽车运输的需要。C、结合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为生产创造有利条件。D、符合防火、安全和卫生要求,以利于保护国家财产,保护人身安全和改善生产生活环境。E、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利用厂前和生产区空地种植树木、花草以美化环境。根据以上活性石灰的生产工艺布置原则设计活性石灰生产工艺布置平面图(图2.1)。合格的石灰石原料通过铁路或者公路运输至原料仓,然后通过大倾角皮带输送机运输至竖式预热器,经回转
21、窑焙烧后进入竖式冷却器,然后造在通过链式输送机、斗式提升机进入振动筛,通过筛分后分别进入粉料仓、成品仓,煤气通过煤气加压站达到合适的压强后经烧嘴进入回转窑,烟气经除尘器处理后排出,另外还设有控制室、配电室、消防室和绿化带。主要技术特点如下:(1)窑尾加装了竖式预热器,使窑尾的烟气余热直接传导给了石灰石,烟气温度可降至235以下,有效地回收了尾气排放所带走的热量,同时也为后续除尘减少了负荷。(2)窑头出料冷却采用竖式冷却器替代原来的冷却筒。避免了石灰的显热散失。从窑头落下的炽热石灰,通过与鼓入的二次风换热,石灰得以冷却。空气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后进入回转窑助燃。(3)冷却器和窑头罩采用一体化竖式设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活性 石灰 生产工艺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7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