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模拟电子技术—晶体管放大器设计.doc
《毕业设计(论文)模拟电子技术—晶体管放大器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模拟电子技术—晶体管放大器设计.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 题目模拟电子技术晶体管放大器设计二、 基础数据1 放大倍数:A=-502 集电极电阻:R=2.43 R=204 R=205 I=1.01三、 内容要求1、 说明部分 单管共射极放大器是一个一阶低通系统,随频率升高放大倍数下降,Rb1、Rb2偏置电阻钳制UB的电位,从而避免了因温度的升高对电流Ic等一系列的影响,反馈电路稳定了静态工作点。当给定倍数源时,实现小电流输入经过负载电阻大电压输出对输入信号起到了放大的作用。2、 计算部分(1) 放大倍数(2) 输入电阻(3) 输出电阻(4) 静态工作点3、 绘图部分共射极放大电路图四、 发给日期 : 2008 年 4 月 18 日五、 要求完成日
2、期: 2008 年 6 月 13 日专业班级 :_ 学生姓名 :_指导教师 :_ 教研室主任:_ 教务处处长:_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成绩专 业: 学 生: 题 目: 答辩成绩: 答辩委员会主任: 年 月 日指导教师对 专业学 生 毕业设计(论文)的评 语指导教师: 年 月 日摘 要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已渗透到电子系统和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的各个环节,个中软件应用到电子设计,使电路的设计,调整和改进更加高效便捷。简单分析了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组装和调试。现在的S66E将原来的插座改为立体声耳机插座,电路原理图未变,步线有所调整。更改后的收音机灵敏度更高、声音更洪亮、用途更广泛,适合MP
3、3、单放机等机型所使用的耳机。散件为3V 低压金硅管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具有安装调试方便、工作稳定、生硬洪亮、耗电省等优点。它由输入回路高放混频级、一级中放、二级中放、前置低放兼检波级、低放级和公放级等部分组成,接受频率范围为535KHZ1605KHZ的中波段。 关键字:模拟电子技术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静态工作点 电压放大倍数 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 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 频率特性 目 录第一章 晶体管放大器设计11.1设计原理 11.2性能指标及测试方法3第二章 晶体管放大器设计过程82.1设计仪器与设备82.2设计步骤与要求82.3共射极单管放大器设计8第三章 电路安装与调试 103.1电路板设
4、计制作过程 103.2安装电路 123.3通电调试 133.4测试数据与处理 17第四章 课程设计总结 18第一章 晶体管放大器设计1.1设计原理阻容耦合共射极放大器如图1-1所示,它采用的是分压式电流负反馈电路,RB为基极偏流电阻,提供静态工作点所需基极电流。RB1是由R和RW串联组成,RW是可变电阻,用来调节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R起保护作用,避免RW调至0端使基极电流过大,损坏晶体管;RS是输入电流取样电阻,输入电流Ii 流过RS ,在RS 上形成压降,测量RS两端的电压便可计算出Ii ;RC为集电极直流负载电阻; RL为交流负载电阻;C1、C2为耦合电容。静态工作点Q主要由RB1、RB2
5、、RE、RC及电源电压UCC决定,该电路利用RB1和RB2组成的分压器固定基极电位。如果I1IB,就可以近似认为基极电位UBRB2UCC/(RB1+RB2)。在此条件下,当温度升高时,IC(IE)将增加,由于IE的增加,在RE上产生的压降IE RE也要增加,IE RE的增加部分回送到基极-发射极回路去控制UBE使外加于管子的UBE减小(因UBE=UB-IE RE,而UB以被RB1、RB2所固定),由于UBE的减小使IB自动减小,结果牵制了IC的增加,使IC基本稳定,从而获得稳定的静态工作点。静态工作点选得过高或过低会产生非线性失真,如Q点选得过高,微弱的输入信号也会产生饱和失真,使输出的电压波
6、形产生下削波。相反若Q点选得过低,将会产生截至失真,使输出的电压波形产生上削波,为了得到最大不失真输出幅度,其静态工作点应设在交流负载线的中间位置。图1-1 阻容耦合共射极放大器另外,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选择还影响放大器的增益,工作点的不同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也将不同。在实际情况下,只有IEIB 以及UBUBE ,才能获得稳定的静态工作点。对于硅管,一般取 I1 =(510)IB (1-1) UB =35 V (1-2)对于锗管,一般取 I1 =(1020)IB (1-3) UB =13 V (1-4)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由下列关系式确定。 UB = UCC (1-5) IC IB = (1-6) UC
7、E = UCC -IB RE UCC -IC(RC+RE) (1-7)1.2性能指标及测试方法晶体管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电压放大倍数AV、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UOMAX、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RO及幅频响应和通频带BW等。对于图1-1所示的电路,各性能指标的计算式与测试方法如下。(1)电压放大倍数AV AV= - (1-8)其中 RL=RCRL (1-9) rbe=300+(1+) (1-10)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实质上是测量放大器的输入电压Ui与输出电压Uo。具体方法为:在输出波形不失真的情况下,测量输入电压值Ui(有效值)或Uim(峰值),并测量相应输入电压值的输出电压值Ui(有效值)或UO
8、m(峰值),则 AV= (1-11)由此可知,改变电路RC 的值,可以改变放大倍数,但RC 的改变受静态工作点设置的约束;同时,负载RL 的变化也会使放大倍数发生相应的改变。(2)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Uomax在给定静态工作点的条件下,放大器所能输出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值就是该放大器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测量方法为:在测量电压放大倍数的基础上,逐渐增加输入信号幅值,同时观察输出波形,当输出波形刚出现失真时的输出电压Uo即为Uomax.(3)输入电阻Ri 输入电阻是指从放大器输入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它表明放大器对信号源的影响程度。 Ri=rbeRB1RB2rbe (1-12)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反映了
9、放大器本身消耗输入信号源功率的大小。若RiRs(信号源内阻),则放大器从信号源获取较大电压;若RiRs,则放大器从信号源吸取较大电流,若Ri=Rs,则放大器从信号源获取最大功率。测量放大器的出入电阻Ri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原理如图1-2(a)所示,在信号源输出与放大器输入端之间,串联一个已知电阻R(一般选择R的值接近Ri值)。在输出波形不失真情况下,用晶体管毫伏表,分别测量出US与Ui的值,则 Ri=R (1-13)这种方法,当被测电路输入电阻很高时,将因R和毫伏表的接入而在输入端引起较大的干扰误差,特别是电压表内阻不很高时,Ui、Us值会偏小。第二种方法的原理如图1-2(b)所示。接入输入
10、信号,当开关S置于1,在输出波形不失真条件下,测量输出电压Uo1,在将开关S置于2,接入已知电阻R(一般选择R的值接近Ri值),测量输出电压Uo1,则 Ri =R (1-14)(a) (b)图1-2 输入电阻测量电路(4)输出电阻Ro输出电阻是指从放大器输出端看进去信号源的等效电阻。放大器的输出端可以等效为一个理想的电压源和输出电阻ro 相串联。输出电阻可以描述放大器信号输出的方式和带负载的能力。Ro=roRcRc (1-15)其中ro为晶体管的输出电阻。输出电阻Ro的大小反映了放大器带负载的能力,Ro越小,带负载能力越强。当RoRL时,放大器可等效成一个恒压源。输出电阻测量方法如图1-3所示
11、。在输出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首先测量RL未接入时,放大器空载时的输出电压Uo,然后再保持输入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接入RL测量放大器的负载电压UoL,则 Ro =()RL (1-16)图1-3 输出电阻测量电路图1-4 放大器的幅频响应(5)幅频响应和通频带BW放大器的幅频响应如图1-4所示,影响放大器幅频响应的主要因素是电路中存在的各种电容。通频带BW为 BW=fH-fL (1-17)其中fH为放大器的上线频率,主要受晶体管的结电容及电路的分布电容的限制;fL为放大器的下线频率,主要受耦合电容CB、CC及CE射极旁路电容的影响。要严格计算电容及同时存在时对放大器的低频响应的影响,较为复杂,在工程
12、设计中,为了简化计算,通常以每个电容单独存在时的转折频率为基本频率,再降低若干倍作为下线频率。电容CB、CC及CE单独存在时所对应的等效回路如图1-5(a)、(b)、(c)所示。如果放大器的下线频率fL已知,则可按下列估算CB、CC及CE的值。CB(310) (1-18)CC(310) (1-19)CE(13) (1-20)通常取CB=CC,可在式(1-18)与式(1-19)中选电阻值RS+rbe、RC+RL最小的式子求CB或CC。(a) (b) (c)图1-5 电容CB、CC及CE对应的等效电路放大器的幅频响应通常采用“逐点法”测量,即通过测量不同频率时的电压放大倍数AV得。测量时,每改变一
13、次信号源的频率(注意必须保持输入信号US的幅值不变且输出波形不是真),用晶体管毫伏表或示波器测量一个对应的输出电压值,计算出相应的增益,然后将测试结果画在坐标纸上,并将所测结果连接成如图1-4所示的曲线即为幅频特性。如果只需要测量放大器的通频带BW,则首先测出放大器中频区(如f0=1KHZ)时的输出电压U0,然后升高频率直到输出电压降到0.707U0为止(此过程必须保持输入信号US的幅值不变且输出波形不失真),此时所对应的信号源的频率就是上限频率fH。同理,保持不变,降低频率直到输出电压降到为止,此时所对应的频率为下限频率,则放大器的通频带。BW=fH-fL第二章 晶体管放大器设计过程2.1设
14、计仪器与设备示波器、万用表、低频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晶体管毫伏表。2.2设计步骤与要求 根据已知条件和性能指标的要求,涉及电路,画出实验电路图,并确定电路所有元件的参数。安装电路,并做好通电前的检查和通电后的检查工作。测试性能指标,调整修改元件参数值,使其满足放大器性能指标的要求,将修改后的元件参数值标在设计的电路图上。完成正确、步骤清晰、测试数据完整的设计实验总结报告。2.3共射极单管放大器设计 设计共射级单管放大器,如图1-6所示,已知UCC=+12V,RL=2.4K,RW=100K,RB1=20K,RC=2.4K,RE=1K,=50100图1-6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设计电路共射极单管
15、放大器微变等效电路解:根据(公式)1-5得UB = UCC =121.71v根据(公式)1-6得IC IB =1.01mA根据(公式)1-7得UCE = UCC -IB RE UCC -IC(RC+RE) 8.57v根据(公式)1-9得RL=RCRL =1.2根据(公式)1-8得AV= - - - 0.05v第三章 电路安装与调试3.1电路板设计制作过程先画出装配图,然后焊接电路。电路焊接好后,经检查无误,将设计电路与各电子仪器正确连接,再次检查无误后(特别要注意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和极性、万用电表的量程),向下进行通电调试。为防止干扰,信号发生器、示波器、毫伏表的屏蔽线外层屏蔽网和稳压电源的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模拟 电子技术 晶体管 放大器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7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