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公共计算机教育的改革.doc
《毕业设计(论文)公共计算机教育的改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公共计算机教育的改革.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呼伦贝尔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题 目 高职高专公共计算机教育的改革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姓 名 学 号 200350055指导教师 日 期 2007 年5 月15 日高职高专公共计算机教育的改革目 录一、摘要二、高职高专公共计算机教育改革的背景 1.高职高专公共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1).市场经济的发展对计算机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2).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实用性人才的层次定位(3).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决定了专业改革的方向2.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1).培养目标过于宽泛.(2).教学计划顾此失彼,很难突出专业特色根据上述培养目标,(3).培养
2、目标和就业需求错位,学生择业难度增大三、高职高专公共计算机教育改革理论依据1. 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2.公共教学建设的目标 四、高职高专公共计算机教育改革的教学理念 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1.提出What+How+Why教学理念(1).What:即让学生学些什么(2).How:就是如何做的意思(3).Why:就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操作技能后 2.改革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1).基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2).课程的目的和要求(3).师资要求五、高职高专公共计算机教育改革的教学实施方法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2.利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3.实施“操作应用”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4.创造良好的
3、学习氛围,创设自我发展空间5.校外实习基地建设6.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六、考核实施方法1. 网上考试取代纸化考试2. 免修制度七、总结八、致谢语九、参考文献高职高专公共计算机教育的改革学生:宿吉平指导教师:敖大【摘要】高职高专计算机人才教育与培养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理解“高职高专”的涵义,许多人存在理解上的错误,教育部专家给我们的解释:“就是高职和高专本来是两件事,高职是高等教育的类型,高专是一个层次,这个是两个不同的问题特别是在计算机教育的情况下,会和本科有很大的差距,不是一个量的差别,”。实际上,公共计算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在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所以高职高专公共计算机教育改革的目标定位
4、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并与之进行相关的一系列改革。【关键词】高职高专、公共计算机教育改革、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Abstract】How Gao Zhi gao the special computer talented person education and are the raise educates the reform the important constituent. to understand Gao Zhi gao special the implication, many people had in the understanding the mistak
5、e,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experts 1 recently give our explanation: Is Gao Zhi and is high specially originally is two matters, Gao Zhi is the higher education type, Gao Zhuan is an level, this is two different questions. Specially educates in the computer in the situation, can have the very big d
6、isparity with the undergraduate course, is not a quantity difference. . . In fact, the public computer education reform breach lies in the talented person raise goal the localization, therefore Gao Zhi gao the specially public computer education reform localization of target in the application talen
7、ted persons raise, and carries on the correlation with it a series of reforms.【 Key word 】 Gao Zhigao specially, public computer education reform, teaching idea, course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inspection way.一、公共计算机教育改革的背景20世纪中叶,西方国家普遍进行了教学改革。现在他们的教学模式跟我们的已经有本质的不同,尤其是美国、英国,以及欧洲的一流大学,他们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着重追
8、求知识的完整性、连贯性、系统性。当然,能够做到知识的完整、连贯、系统,那是好的,但是,不得已做不到的时候,就放弃知识的完整、连贯、系统。然而我们国家部分高职高专的计算机教育依然是传统模式。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为计算机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更加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公共计算机教育意见”下发和实施以来,各高职高专院校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均开展了有关“新世纪高职高专公共计算机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高职高专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很大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9、建设,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1、高职高专公共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1)市场经济的发展对计算机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加剧,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素质高、适应能力强、进入角色快的“短平快”人才更受企业的青睐,因为企业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大多数企业都不愿意自己拿出额外的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无论是时间投入,还是经费投入,因此,作为培养实用性人才的高职高专计算机教育来讲,应该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势在必行。(2)
10、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实用性人才的层次定位。经济建设主战场对高职高专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是全方位的,但从岗位职责的设置来看,职位的高低与人才需求的数量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说,职位层次较低的实用性人才的需求数量是很大的。近年来,全国各地涌现出了大量的高职高专院校,也正是由于经济建设这一主战场的人才需求所决定的,高职高专计算机教育必须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教育的特点,以满足经济建设对实用性人才的需求。(3)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决定了专业改革的方向。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无论是硬件技术,还是软件技术都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着,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不仅希望掌握系统地计算机基本理论和基本
11、知识,而且渴望增强其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因此,专业的改革方向和课程设置必须体现这一特点,以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2、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变化,我们发现以前教学计划中对人才的规格定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改革等若干方面,总感到与社会实际运用有脱轨的方面,主要表现在:(1)培养目标过于宽泛,专业定位并不十分明确我校的教学计划是每年都要修订的,多年来,我们对公共计算机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虽多次进行修改,但总体而言,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其培养目标的描述基本上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简单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熟悉多媒体的概念
12、、设计和应用技术, 掌握数据库的原理、维护和管理技术,能够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型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多媒体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管理以及计算机的日常维护等工作。对于这一培养目标,我们认为,前几年基本上还是可以的,但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学科的分工越来越细,这样的培养目标显得过于宽泛,学生的专业定位不是十分明确,加上学校的连年扩招,招生规模迅速膨胀,把几百名甚至是上千名学生定位在一个培养目标上,既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也不便于严密的组织教学,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2)教学计划顾此失彼,很难突出专业特色根据上述培养目标,我们几乎每年都要制定计算机
13、应用专业的教学计划,这是我们最感头疼的事情,公共课与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等经常发生冲突,每个学科都认为自己的学科重要,都希望安排较多的教学时数,但教学总时数是固定的,协调的结果只能是每个学科都作出一定的让步,最终形成的教学计划只能是多课程,少课时,变成了教学计划的形式话,很难形成高职高专计算机教育的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每一个学科都懂一点,但没有一门是精通的,很难满足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素养的要求。(3)培养目标和就业需求错位,学生择业难度增大。高职高专公共计算机教学与普通本科计算机教育教学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短线专业为主,甚至是定
14、单教育,但是我们发现现在的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思想意识和办学理念一时还很难转变过来,他们积极的向着本科方向努力,根本不注重社会实际的需要。因此,制定出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仍然强调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基础知识不扎实,实际动手能力不中专生强,在就业市场上处于茫然和尴尬的地位,找不准自己的职业定位,学生就业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不仅影响了学校的就业率,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二、公共计算机教育改革理论依据1、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公共计算机及其相关行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注重基础、强化应
15、用、提高能力和优化素质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实施“课内讲解+课外实习”的教学改革模式,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毕业生充分就业和增强社会适应性奠定坚实的基础。高职高专计算机教育经过近几年的大发展,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已经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按照2004年底的统计,全国普通高等院校1731所,高职高专1047所,占60.5%; 04年全国共招普通本科、高职高专学生447.34万人,其中高职高专招生237.43万人,占53.1%;毕业生生人数也占到50%以上。只有在校生人数尚未占到一半。高职高专院校的公共计算机教学涉及了全校所有专业的所有学生,学科不同、生源不同、学生的基
16、础不同。同时,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较快,社会对学生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对计算机公共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从而保证教学的高质量、实用性、先进性和前瞻性。2公共教学建设的目标: 将计算机公共课程建设为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基本知识、计算机操作技能、适应学科融合、知识结构合理的公共课程。根据计算机公共教学的建设目标,结合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公共教学建设的基本规划是: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分析人们必须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建立计算机应用的知识结构。找出通用的知识模块构成计算机公共教学的内容。根据计算机的不断发展,不断的更新教学内容。三、改革的教学
17、理念 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1提出What+How+Why教学理念根据社会的需要我们提出提出了What+How+Why的教学理念,这一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它不但会影响我们的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及教学效果,而且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乃至思维方式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认为,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施中应该形成良好的教学理念,并且将这种理念溶汇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1)What:即让学生学些什么。通过教学计划和社会实际需要来设计教学内容,以满足社会对各方面人才的需要,以此为出发来设计解决What问题。(2)How:就是如何做的意思。主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特别是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的操作等
18、等。使得学生对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够想办法解决。(3)Why:就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操作技能后,还能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认识,为学生技能的进一步提高奠定理论基础。2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公共计算机教育的改革不从社会和企业对于实用型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出发,必然导致大部分毕业生在毕业后总感到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与企业的需求不能对接。造成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企业招聘不到急需的人才的怪显现。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 (试行)中目录所列专业是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以职业岗位群或行业为主兼顾学科分类的原则进行划分的,体现了职业性与
19、学科性的结合,并兼顾了与本科目录的衔接。也就是说,高职高专公共计算机教育的课程设置是以职业岗位群或行业为中心的,而不是以学科为中心的。培养实用型人才所应具备的基础知识、技能、应用能力为出发点。按照这个出发点,就能理解“以应用能力为主线,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的课程设置原则了。除此之外,在课程的设置上,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指导思想。围绕岗位群科学制定专业教学计划、课程理论教学计划、实验实训计划以及。特别是实验实训计划要针对岗位群,其内容要详尽,计划要有可操作性。实践(实验、实训、实习)是条主线,它贯穿教学计划的始终,要围绕这条主线展开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学院聘请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和技术骨干组建了专业
20、指导委员会,不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和指导专业建设、教学计划、课程改革、实践教学等,为人才培养制定“规格”。分析、研究近些年来高职高专有关“就业导向”、“订单式”培养、“平台+方向”、“能力目标、岗位群所需”等成功经验,融合这些特色,最终都要归结到教学计划上来。教学计划要体现“静”与“动”的结合。所谓“静”是指相对静止,具体来说对那些专业基础课是基础平台,对于基本操作、基础理论、原理、程序设计思想等内容,在3年中除了对之进行调整、更新外,课程的本质性质不变; “动”是绝对的,指的是专业发展性课程群随岗位群需求而动,随行业技术的新发展而动,它设计得好与坏也是体现高职高专特色的一个主要因素。学院教学计
21、划每年一大动,主要是指每年春季为新一届学生制定3年教学计划;每学期一小动,又称为对教学计划的修订,根据行业技术发展、市场用人及毕业生就业反馈情况调整部分或个别课程。(1)基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是高职高专院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它是为培养大专层次应用型人才使用计算机技能而开设的,也是学习其他计算机课程的先导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课堂讲授和上机操作,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并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无代码软件开发技能,为相关专业继续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并使学生能较快地适应工作中计算机应用的需要,增强就业竞争能力。(2)课程的目的和要求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上机操作,使学生
22、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工作特点和分类;了解计算机的一般应用;掌握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局域网与Internet;掌握操作系统的Win2000组成、基本功能,重点掌握Windows的基本使用方法;重点掌握Word中文文字处理软件和Excel中文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Power point中文演示文稿软件、计算机网络及安全基础知识和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等。让学生扎实的掌握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并应用于实际社会生活中。(3)师资要求根据高职高专院校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和计算机类课程教学内容动态更新的要求,讲授本课程的教师需要参加相关培训,并通过“计算机等级级”,教师本人要时时了解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公共 计算机教育 改革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7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