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圆度误差的评定(包括VC)程序设计.doc
《毕业设计(论文)圆度误差的评定(包括VC)程序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圆度误差的评定(包括VC)程序设计.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前言圆度是指工件的横截面接近理论圆的程度.测量工具为圆度仪. 圆度在地质学有很多应用地质学名词中圆度(roundness)又称磨圆度(psephicity),是指岩石或矿物颗粒在搬运过程中,经流水冲刷,互相撞击之后,棱角被磨圆的程度。颗粒棱角越多越尖锐则圆度越差;反之棱角圆滑,圆度就好。碎屑颗粒圆度可用公式PrNR计算求出。式中rr1r2r3rn为颗粒各角的曲率颗粒最大投影面上圆度的测量半径总和,R为该颗粒轮廓内最大内接圆半径,N为所测角的曲率半径的数目。卢赛尔等(1937年)曾分出五种颗粒类型:棱角状、次棱角状、次圆状、圆状、极圆状,并提出相应的圆度数值。当对碎屑沉积物的圆度作整体分析时,
2、要求出所有碎屑的平均圆度,这时,可统计各类圆度等级的颗粒数按加权平均法求其平均圆度即可。主要功能可快速测环形工件的圆度、表面波纹度(Wc、Wp、Wv、Wt、Wa、Wq、Swm)、谱分析、波高分析、同心度、垂直度、同轴度、平行度、平面度、轴弯曲度、偏心、跳动量等.测量仪器测量仪器很多,然而使用不同仪器会产生不同测量误差。本文介绍了用光学分度头测量圆度误差时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各种误差对测量误差的影响,从而为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同时降低测量成本提供了理论依据。 圆度误差的测量圆度误差的评定方法有4种:最小包容区域法,最小外接圆法,最大内切圆法,最小二乘法。 由于最小二乘法简便易行, 长期以来甚为流
3、行。 测量圆度误差的方法虽有多种,但最为合理、用得最多的是半径法。 为此,通过采用半径测量法在光学分度头上用千分表测量圆度误差,并对测量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法计算,以求得圆度误差值。 第一章 圆度误差简介及定义1.1圆度误差概述: 圆度公差是单一实际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圆度公差用于控制实际圆在回转轴径向截面(即垂直于轴线的截面)内的形状误差,其公差带是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某个值t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1. 1.1圆度误差定义:是指同一正截面内被测实际圆相对于理想圆的变动量,是以半径差来计量 圆度度误差的大小对精密机器和仪器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它是零件几何精度的重要指标,能否准确地测量和评定圆度误差值
4、对保证和提高机械产品的质量至关重要。目前,测量圆度误差时常使用的方法有:比较检验法,特征参数测量法和坐标测量法等。其中有些方法可简便快速地得到工件的圆度误差值;有些方法则只判断工件是否合格,而不需得到圆度值;随着对加工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有时还须通过某些测量方法获得工件的精确轮廓图形,在评定圆度值的同时,进行工艺分析,以指导改进有关工艺。 第二章VC+简述2.1 VC+语言的发展简况 VC+语言实在C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带类的C语言.C+语言是在C语言基础发展来的,再次有必要介绍C语言的发展历程 .C语言是一种编译型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语言,它是从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个名叫Martin Ric
5、hards在开发软件系统时,作为描述性语言而使用的一种程序设计语言.利用该语言能够进行程序结构话设计、能够直接处理与机器本身数据相近的数据类型、能够处理与内存地址相对应的指针计算方式等特点.1970年,美国Bell实验室的KenThompson 在软件开发工作中,继承和发展了BCPL语言的许多特点,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叫B语言的语言,并且在使用B语言描述和开发了当时美国DEC公司最新型的PDP7型小型机上的UNIX操作系统. 在美国Bell实验室实现的更新型小型机PDP11的UNIX操作系统的研发工作中,DennisMKerighan 对B语言做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于1972年推出了一种新型的程
6、序语言C语言.20世纪80年代,由于软件工程的需要,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在软件设计领域引起了普片的重视.AT&T Bell实验室的科学家结合Bjarne Stroustrup 结合流行的C语言的所有成分,开发出了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C+,因此许多人都认为C+是对C的改进或扩充.然而,C+本身确实是一种完备的程序设计语言.2.2 C+语言的特点 C+语言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最受欢迎的程序设计语言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是C+语言具有强大的编译功能及语言本身具有许多优点的缘故.目前许多操作系统平台及其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均是用C+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 C+语言的特点:1)C+语言是一种中级程序设计
7、语言.C+语言继承了C语言的特性,他能把高级语言的基本结构和语句与低级语言的实用性结合起来.和C语言一样,C+语言能够处理汇编语言中的位、字节、和地址等数据,而上述三种数据是计算机系统运行所涉及的最基本得工作单元数据.2)C+是一种结构话程序设计语言.结构话程序设计语言的最大特点是代码和数据能够分离,及程序的各个部分除了必要的信息交流外彼此独立.C+语言结构话化方式可是编写的程序层次清晰,便于调试。使用以及维护.C+语言的每个功能模块都是以函数形式给出的,这些函数课方便的通过类对象来调试,该语言具有多种条件分支语句、循环语句以及控制程序流向,从而使功能木块程序完全结构化3)C+是一种面向对象的
8、程序设计语言C+语言是带类的C语言,C+中的类类型是集抽象性、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于一体的数据类型,可以帮助人们开发出具有模块化、数据抽象程度高、体现信息隐蔽、可复用、已修改、易扩充等特性的应用程序.4)C+语言是一种功能齐全的编程语言C+语言具有各种各样的数据类型,并继承了C语言中的指针的概念,可提高编程效率.C+语言也具有访问操作系统的功能及强大的I/O功能.另外,该语言的计算功能和逻辑判断功能也比较强大,完全可以实现智能决策的目的.5)C+语言是一种移值性很好的编程语言C+语言适合多种类型的操作系统,如Windowds98、WindowsIT、UNIX等,因此,C+语言也适用于多种机型
9、.一种系统平台上的C+程序代码可以稍加修改或者不该就可以在另一个操作系统平台上应用. 第三章半径变化量测量圆度误差 引用标准 本标准代表GB/T 72351987评定圆度误差的方法 半径变化量测量.本标准与GB/T 7235198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标准前言,是标准更加完善.标准的技术内容与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标准体系协调一致.标准所写格式上按新的GB/T 1.1的规定作了相适应的修改.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有全国产品此存和几何技术规范标准话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欣玲、陈月祥、吴迅.本标准所代替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
10、723519873.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接触式(触针式)仪器测量半径变化量评定圆度误差的方法和仪器的一般特性.本标准适用于在给定条件下,经轮廓转化,以下列任一圆心来评定零件轮廓的圆度误差.最小区域圆圆心;最小二乘圆圆心;最小外接圆圆心;最大内接圆圆心;注;给定条件包括触头、电子滤波器的频率特性,图形或数字描述轮廓的许可偏心(通常为图形平均半径的7%15%,测量截面的位置或与零件某些特征的有关的位置.3.1.1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标准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歌研究是否可是这些文件的最新
11、版本.凡是不住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182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 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GB/T 72342004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圆度测量 术语、定义及参数术语定义GB/T 11821996和GB/T 72342004确立的及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2 仪器3.2.1 仪器分类和一般要求接触式圆度测量仪分二种;a) 传感器旋转式:带有触头的传感器随主轴旋转,放置在工作台上的被测零件固定不动.b) 工作台旋转式:带有触头得传感器固定,放置在工作台上的被测零件随工作台旋转 仪器的测量结果有两种输出方式a) 图形记录式;b) 参数直接显示式同
12、一仪器可具有上述一种或两种输出方式.仪器触头应符合4.1.14.1.3的要求.3.2.2 触头型式及其尺寸 被测零件表面特征是选择触头型式的首要条件,为满足测量被测表面不规则的特征和大小的不同要求,触头有不同型式,如图1图4所示.触头尺寸,或R应按下列数值选取: 0.25mm,0.8mm,2.5mm,25mm.注:为满足特定要求,永许制造和使用其他适宜形状和尺寸的触头.GB/T 72352004 图1 球形触头 图2 柱形触头 图3 斧行触头 图4 卵形触头3.2.3触头静压力触头的静压力应在(00.25)范围内调整,测量时触头的测量力应保证在与被测表面连续接触的最低值.3.2.4 仪器的频率
13、响应仪器滤波器范围(通带范围)规定如下:(115upr),(150upr),(1150upr),(1500upr),(11500upr)滤波器通带名义截止端得传输率为75%.滤波器的幅度传输特性等于相同时间的两个独立的CR网络.注:1图5曲线仅表示衰减特性而未考虑相位移,可以使用具有相同衰减率的已知特性的相位滤波器 .注:2当用衰减高频的滤波器时 ,高频相对于低频的相位移造成的传输轮廓畸形通常是不重要的,当用衰减低频滤波器时,由于相位移造成的畸形可能是重要的,并且不得不考虑其影响,或采用相位移修正滤波器加以避免.注:3仪器频率的正弦波频率,见GB/T 7234中6.3注:4当要求仪器电路的频响
14、低于没转一次波动时,为避免相位畸变,常把电路频响做到零赫兹,并允许用静态方法校正.3.3 仪器误差1) 仪器视值误差 仪器视值误差是仪器所指示、显示、或记录的参数值与该参数的真值间的差别,仪器视值误差用引用误差表示,即仪器得出的绝对误差与该测量范围上限值之比的百分数来表示,仪器视值误差有主轴回转误差、噪声、震动、和放大倍率等所产生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分量组成.2)主轴回转误差 主轴回转误差应在给定条件下确定,见4.2.2.33) 仪器径向误差 在与基准回转轴线相垂直的方向测量一个具有理想圆度和理想同心的试件截面时,由仪器测得的圆度值. GB/T 72352004 4)仪器轴向误差 主轴回转误差
15、通常有以下部分组成;a) 与回转轴线平行的径向位移;b) 与回转轴线平行的轴向位移;c) 倾斜仪器径向误差的大小取决于触头的轴向位置,仪器轴向的误差的大小取决于触头在测量面上的径向位置.因此必须说明沿轴向二个充分分隔的位置上的径向误差表示,或用某一置的径向误差及其沿轴向的变化率来表示。仪器轴向误差在轴向,并以一个规定半径上的轴向误差来表示.3.4 圆度误差的评定3.4.1 评定中心 本标准规定下列任一圆心(基准圆的圆心)得出的被测量零件轮廓的最大半径和最小半径只差来确定被测截面的圆度误差.a) 最小区域圆圆心(MZC)(见图6);b) 最小二乘圆法心(LSC)(见图7);c) 最小外接圆圆心(
16、MCC)(见图8);d) 最大外接圆圆心(MLC)(见图9);注:使用体现零件安装偏心的记录图形时,零件对仪器轴线应有足够好的同心(见附录A附录E). 图6以最小区域评定圆度误差 图7以最小二乘圆圆心评定圆度误差 图8以最小外接圆圆心评定圆度误差 图9以最大内接圆圆心评定圆度误差3.4.2 评定代号评定代号由z加上相应评定中心的一个角标字母构成,见表1 表11) 一般测量条件 当采用GB/T 1182 方法标注圆度公差时(见图10),规定,圆度误差一般按z,评定,测量时,仪器的频率响应范围为(150upr)2)特定测量条件 对特定要要求的测量条件,应按GB/T 1182规定法的公差框格下方按顺
17、序分别标注(或部分标注)以下内容,见图1.评定代号/测量时仪器的频率响应范围/触头形状及半径. 图10 图11 第四章两点 三点法测量圆度误差引用标准本标注代替GB/T43801984确定圆度误差的方法 两点 、三点法.本标准与GB/T4380198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改变了标准名称,使其更确切;增加了术语的英文名称;术语定义根据相关标准的新概念,做了适当的补充修改;标准的编排格式按GB/T 1.12000进行了修改。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有全国产品尺寸和几何级数规范标准话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机械科学研究所。中国计算机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啸沛,张恒。
18、本标准所代替的历次版本情况如下:GB/T43871984.1范围1.本标准规定了用两点 三点法测量圆度误差值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测量零件内、外形要素的误差。本标准是对GB/T 1958圆度误差检测的一种具体规定.注:由于两点 三点测量得到的数值与实际圆度误差值存在着差异,应有本标准该处的反映系数给以修正2.规范性应用文件 下列本标准的条款通过应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其后注日期的文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应与本标准,然而,鼓励更具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面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文件,其最新版本均用于本标准 GB/T 1182形状和位置公差 通则、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论文圆度误差的评定包括VC 程序设计 毕业设计 论文 误差 评定 包括 VC 程序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7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