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指导手册12.doc
《毕业论文指导手册1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指导手册12.doc(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一、前言1二、毕业设计目的1三、毕业设计要求2四、毕业设计的组织管理4五、毕业设计选题5六、毕业设计时间安排6七、毕业设计指导7八、对学生的基本要求10九、毕业设计检查11十、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的评阅12十一、评阅教师对毕业设计的评阅13十二、答辩委员会与答辩小组14十三、学生毕业答辩资格审查15十四、答辩工作组织形式16十五、毕业设计答辩程序与记录16十六、毕业设计成绩评定17十七、毕业设计资料的归档17十八、各系毕业设计工作评价21十九、其他21附件1 23附件2 28附件3 35附件4 36附件5 37附件6 38附件7 40一、前言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在不引起歧义的情况下
2、后文简称“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毕业设计成绩是学生毕业资格审查的一个重要项目。毕业设计教学质量是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质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院毕业设计工作,特制订毕业设计指导手册。二、毕业设计目的1、进一步巩固、加深学生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基本知识。2、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严谨求实、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4、进一步培养学生从文献、调查研究、科学实验和生产实
3、际中获取知识的能力。5、使学生更多地了解专业前沿课题和高新技术手段。6、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熟悉未来工作岗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三、毕业设计要求1、毕业设计教学的总体要求(1)毕业实习内容或毕业实习岗位安排原则上应尽可能与学生所学专业相近。学生毕业设计、毕业论文题目原则上应与所学专业结合紧密。(2)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期间,理工科专业、艺术专业和有条件的管理学专业等应要求学生完成具有一定综合度和难度的毕业设计作品(包括实物制作、方案或图纸设计、软件设计等),鼓励和提倡其它学科专业的学生完成毕业设计作品。没有明确毕业设计作品要求的专业,应要求进行社会、经济或市场调查,并要求撰写毕业实习报告(原
4、则上不少于2000字,具体要求由各系根据专业特点在毕业实习教学大纲中规定)。(3)本科学生应撰写与所学专业直接相关的毕业论文。理工科、艺术类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原则上应与毕业设计课题或作品直接相关。专科学生应撰写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报告,毕业设计报告的质量要求不低于毕业论文。(4)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应结合学生专业特点使学生受到全面的综合训练,使学生在思想作风、工作态度、纪律和团结协作等方面有明显提高,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做好多方面的准备。2、各系应根据各专业层次的特点,制定本系毕业设计教学的具体要求和各专业层次的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应体现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包
5、括资料查询与收集、社会经济调查、数据分析、实验操作、科学计算、图文处理、总结提炼、报告或论文撰写、汇报答辩等环节)的要求。大纲参考格式见附件1。3、毕业设计采取指导教师负责制,学生应在教师指导和监督下,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限内完成毕业设计。若因故提前或延期必须经所在系和教务处批准。4、毕业论文质量要求。(1)毕业论文应紧扣主题,将问题、观点、技术方法或手段、结论等阐述清楚,并充分反映学生本人在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期间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果等。(2)原则上理工类本科专业毕业论文不少于12000字,经、管、文、艺术类本科专业毕业论文不少于8000字,专科学生酌减。本科毕业生应根据毕业论文撰写3
6、00词左右的外文摘要。外语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应使用外语撰写,并写出3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3)毕业论文必须按照统一的格式要求(见附件2)编排打印。毕业设计及论文中的科学计算、图表绘制、信息处理,应尽量采用计算机实现且符合有关标准,以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4)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中获取的资料、数据及可公开的原始图表,必要时应作为毕业论文的组成部分插入文中或附在末尾。5、本科毕业生及参加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的专科学生必须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参加答辩的学生须在答辩前制作并提交答辩提纲(如PPT文件)。四、毕业设计的组织管理毕业设计工作在学院主管院长领导下,主要由教务处与各系共同负责,由
7、各系具体负责组织实施。人事处与教务处共同审核指导教师资格和毕业设计工作量。教务处负责制定毕业设计教学总体规范和总体安排,预算毕业设计经费,督促和检查毕业设计工作过程。各系应成立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和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负责本系毕业设计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具体包括进行毕业设计资格审查、制定各系毕业设计管理细则、落实学历计划中的毕业设计任务、聘任指导教师、选定毕业实习场所、进行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日常检查、组织毕业设计答辩、评定毕业设计成绩、推荐优秀论文、编写工作总结报告等。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由系主任、系党总支书记、教研室主任及实验中心主任等组成,由系主任担任组长,领导小组人数共5-7人。五
8、、毕业设计选题毕业设计题目对毕业设计的完成质量有直接影响,毕业设计拟题既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又要考虑学生就业需要,同时也要注意因材施教,使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提倡毕业设计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提高设计性题目和“真题真做”题目的比例。题目的工作量和难度要适当,在保证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既要使大多数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并得到较全面的训练,又要使少数学习优秀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培养和锻炼。毕业设计题目要以内容较为具体的中小题目为主。毕业设计选题工作应在毕业设计开始前(原则上在学生最后一学年的第一学期结束前)完成。采取由指导教师报题目,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审查,组织
9、学生公开选题的方式进行。供学生选择的题目数量要多于毕业生人数的50%,让学生有更多选题余地。本科学生的毕业设计原则上应一人一题。如果课题需要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合作完成,需经系主任批准,且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其中的一部分工作,并各有侧重地独立撰写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报告。提倡各系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学生参加到教师科研项目中去,可以提前组织学生选题,使学生在协助指导教师完成科研任务的同时,受到更多的实际训练。六、毕业设计时间安排各专业的毕业设计总周数(含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总周数)按教学计划规定执行,有条件的专业可安排6个月,一般安排在最后一学期。毕业设计工作的动员、选题、指导教师确定、任务书下达
10、应在第七学期(专科为第五学期)结束前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应与毕业实习环节有机结合,统筹安排。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方可进行毕业答辩。如有专业因特殊原因需要调整毕业设计周数、毕业实习时间或毕业答辩时间,应由所在系写出书面报告(原则上提前一个学期提交报告),并经教务处审核报主管院长批准。七、毕业设计指导毕业设计教学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应对整个毕业设计选题、实习计划与要求、毕业时间及论文撰写指导、毕业设计评阅等教学活动全面负责。1、指导教师资格指导教师应由学术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历工作满一年以上的教师、工程技术及研究人员,可独立指导学
11、生毕业设计。其他不具备独立指导毕业设计资格的初级职称教师,可协助指导学生毕业设计。鼓励和提倡聘请校外的理论水平较高、实际经验丰富的生产科研部门的专家或技术人员参加毕业设计的指导,这可促使毕业设计与研究工作、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聘请校外人员指导毕业设计工作时,所在系应安排本系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并加强联系,以便掌握毕业设计教学要求和进度。为保证毕业设计质量,具备独立指导毕业设计资格的教师,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原则上理工类不超过10人、经管文及艺术类不超过15人。2、指导教师职责(1)提出选题报告 包括题目及选题的依据、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进行方式、任务量大小、现有技术和物资条件、准备程序等,供学生选择
12、。(2)制定毕业设计工作计划 指导教师根据指导的学生人数制定本小组毕业设计工作计划,落实地点、实验室、仪器设备等基本条件,分阶段制定工作内容,进行经费预算,在毕业设计开始前认真填写“工作计划表”(见附件3),经各系主管教学工作的负责人审查后,报教务处审核、备案。(3)填写并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 根据毕业设计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结合题目性质,编写内容详实、要求明确的“学生毕业设计任务书”(见附件4)。任务书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和教师指导毕业设计的依据,也是系、学院检查毕业设计教学工作的依据之一。任务书一式三份,由各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审定后一份在学生进入毕业设计前发给学生,另两份在毕业设计期间分别由指
13、导教师和所在教研室保存(毕业答辩工作结束后在归档时一份装入学生毕业设计档案袋,一份由所在系保存)。(4)认真负责、悉心指导 指导教师要加强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的政治思想教育,做好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从德、智、体各方面关心学生成长,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对毕业设计的研究方法、设计思想和具体知识、技术等给予指导,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要求每周对每个学生指导并如实、认真填写“指导记录表”(见附件5),及时发现和解决在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审查学生阶段性成果报告,按照毕业设计工作计划及任务书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设计指导工作。(5)评阅毕业设计(论文)
14、负责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批改和评阅,对学生毕业设计期间的工作态度、能力表现、毕业设计(论文)完成质量及应用价值等提出意见和建议,签署毕业设计(论文)评语,评定毕业设计(论文)成绩。(6)指导学生准备答辩和论文归档、总结 督促和指导学生做好答辩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负责将所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资料归档后交所在系。毕业设计结束后对学生毕业设计情况及指导情况进行总结、研究和汇报,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八、对学生的基本要求1、充分认识毕业设计对培养自身专业综合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的重要性,高度重视毕业设计工作,服从所在系、指导教师的毕业设计工作安排。2、根据任务书要求,制定详细的毕业设计工作
15、计划,经指导教师审查后实施;主动、虚心接受指导,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进展情况。3、在规定时间内认真、独立地完成毕业设计各环节工作并撰写毕业论文,争取优异成绩。4、遵守学校有关规定,尊重指导教师和其他教师。请假应经指导教师同意后按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并及时补做缺勤期间应完成的工作。5、应按时提交毕业设计成果,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结束后,应提交毕业设计作品(主要针对理工类学生和艺术类学生)和毕业实习报告(或调研、调查报告,主要针对经、管、文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报告)完成后,应同时提交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报告)的纸制文档和电子文档(含相关的源程序、图纸、图表、影音文件等
16、)。毕业答辩前应制作并提交答辩提纲(如PPT文件)。经系答辩委员会认定,学生凡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应取消毕业答辩资格,且其毕业设计成绩按不及格处理:(1)未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基本要求和任务,且与规定要求相差较大。(2)论文在专业观点或政治观点上严重错误。(3)毕业设计期间有违法或严重违纪行为(如未经请假外出且不主动联系指导教师时间超过一周、故意破坏实习财物等)。(4)毕业设计作品或毕业论文有明显抄袭行为或代(请)他人编撰者。九、毕业设计检查各系要加强毕业设计工作中的检查(检查内容可对照“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和院、系有关规定中的要求),掌握学生与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中的任务完成情况,包括进度、质量
17、及在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工作总结和改进。对于存在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或指导教师,毕业设计领导小组给予警告或报告教务处进行处理。教务处组织人员对各系毕业设计工作进行分阶段检查。第一阶段检查主要针对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时间安排在4月中上旬;第二阶段检查主要针对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报告,可在学院期中教学检查期间进行,安排在5月中上旬。十、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的评阅指导教师对所指导的学生进行全面考核后签写评语,考核内容应包括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期间的综合表现、毕业设计作品(毕业实习报告)质量与水平、毕业论文质量与水平等三个方面。评语要明确、具体,避免千篇一律,评语原则上不少于100字,并按优秀、
18、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给出成绩(评定参考标准见附件6)。指导教师对学生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毕业设计期间的学习态度、遵守纪律情况;学生是否按任务书所提出的进度要求独立完成了毕业设计各环节所规定的任务;学生毕业设计作品(毕业实习报告)是否达到预期目的或要求;学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报告)的内容及格式是否符合附件2中规定的要求;学生是否比较好地掌握了课题所涉及到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学生是否具有从事设计、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毕业设计完成质量和完成论文过程中所表现的创造性工作情况;学生独立工作、独立思考、组织管理、文字及口头表达、与他人协作沟通等方面的能力及进步情况等等。各系
19、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负责对指导教师的评阅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学生对指导教师的评阅成绩有较大疑义的,所在系答辩委员会应负责组织复查。十一、评阅教师对毕业设计的评阅评阅教师对毕业设计的评阅是指他人指导的毕业设计进行评价并给出成绩,评阅内容应包括毕业设计作品(毕业实习报告)质量与水平、毕业论文质量与水平两个方面。评阅教师要求具有中级以上的技术职称,由各系聘任。指导教师不能同时作为评阅教师评阅本人或本指导小组所指导的学生。评阅教师应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根据毕业设计的难度、工作量、完成情况及质量等对学生毕业设计作品(毕业实习报告)、毕业论文给予公正评价,并按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等五个等级给出评阅
20、成绩(评定参考标准见附件6)。评语要明确、具体,避免千篇一律,原则上不少于100字。各系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负责对评阅教师的评阅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学生对评阅教师的评阅成绩有较大疑义的,所在系答辩委员会应负责组织复查。十二、答辩委员会与答辩小组学院和各系成立答辩委员会。学院毕业答辩委员会成员由学院领导、各教学管理单位负责人、各教学单位负责人及有关专家(高级职称)等组成,主要负责对学院毕业答辩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和决策,负责指导、协调各系的答辩工作,并负责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和评审工作。各系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由教务处初审后报学院批准。各系答辩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1)审查学生答辩资格。
21、(2)组织、主持毕业答辩,并负责学生答辩成绩评定和整个毕业设计成绩评定。(3)研究、解决并向学院汇报毕业设计答辩过程中的重大问题。(4)负责本系毕业设计答辩工作总结和优秀论文评选、推荐。各系答辩委员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12名。委员会成员应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且以高级职称人员为主,人数一般不超过7名(包括主任、副主任)。委员会另设秘书1人。毕业生较多的系可分设答辩小组,开展答辩工作。每个答辩小组成员应是具有独立指导资格的教师,人数5名左右,一般不超过7名。原则上,指导教师作为答辩小组成员时应与被指导的学生分在不同的答辩小组。答辩小组名单报教务处批准、备案。十三、学生毕业答辩资格审查各系答辩委员会
22、负责对本系学生进行答辩资格审查,并在答辩前将本系暂时不具备答辩资格的学生名单和原因报教务处实践科备案。学生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才能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1)应届毕业生须已完成学年注册手续。往届返校补答辩的学生须按学院规定办理相关手续。(2)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没有违法犯罪行为,没有因毕业设计工作中的过错受到记过以上处分(含记过)。(3)学生按要求基本完成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相关工作,指导教师评阅的成绩和评阅教师评阅的成绩均应在及格或以上。(4)已按本手册“八、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中第6条规定按时提交毕业设计成果。十四、答辩工作组织形式教务处在学院答辩委员会指导下统一协调毕业设计答辩组织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论文 指导 手册 12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6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