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doc
《毕业论文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兰州教育学院毕 业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学 生 姓 名 所 在 系 部 信息科学系 所 学 专 业 现代教育技术 辅导教师姓名 辅导教师职称 讲师 论文提交日期 2011 年 5 月 兰州教育学院信息科学系摘 要3第一章 绪论4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5一、研究的理论意义5二、研究的现实意义6二、本研究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6(一)课题的研究目标6(二)研究的主要内容6(三)课题研究价值及创7第二章 有关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基本理论和研究述评8一、信息素养基本理论8(一) 、何谓“信息素养”8(二)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结构简析8二、国外关于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
2、研究与实践10(一)、 美国关于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标准和其他国家的有关规定10(二) 日本关于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认识和规定11三、国内关于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研究述析14(一) 国内学者对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理论探究14(二)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个案:“英特尔未来教育”计划16第三章 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18一、研究的方法与过程18(一) 本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18二、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分析21(一)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意识、知识现状22(二)中小学教师的信息能力、道德现状22三、影响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成因分析23(一) 软硬件环境建设尚需改进,以及对
3、信息素养科学认识的不足23(二)师资培训滞后于发展的需要和教师个人的信息素养发展不均衡23第四章 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25一、创设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与应用环境,更新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观念25二、建构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教师终身学习系统26第五章 研究的不足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27结束语28参考文献29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摘 要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已经迅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大力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既是信息化社会对教师提出的时代要求,也是推进教育改革,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保证。为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变化,教师就必须进行角色的转换,不断提高信息素养。教师由
4、知识的传授者,转换成组织者和协调者。面对丰富多采的内容和形式,为尽快地汲取营养,使自己进步更快,要求提高信息处理能力。教师将面临着新的知识、能力与专业发展的要求。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而是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的设计者。教师良好信息素养是高素质教师应具备的重要技能,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信息素养的提高是全民素质提高的可靠保障和前提之一。因此,应该充分重视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是一个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而其内容不断变化的概念,因此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内容和方法也要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不断修改、完善、发展、变化。【关键词】:中小学
5、教师 信息素养 培养策略第一章 绪论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以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发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应对信息化的挑战,我国已确定在中小学全面实施教育信息化战略,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把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以带动整个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的革新。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教师作为教育中的关键性因素,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以适应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成为摆在每一个关心教育的人和教师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21世纪教育的新命题是信息教育,核心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造就适合国家
6、需要、适应时代需求同时又具有国际意识和交往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每一个社会成员必备的基本生存能力,由知识、技术、人际互动、问题解决、评价调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六部分组成。信息素养有助于提高人们进行有效地决策、交流、问题求解和研究的能力,作为学生学习“领航人”的教师应具有很高的信息素养。当教师了解到何时需要信息,确定需要什么样的信息,通过一定的途径找到所需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效地评价、合理的组织、创造性的运用,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并且反思用于问题解决的信息是否有效时,那么他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调节能力将会提高。而当教师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反馈能力提高到一个层次后,他的信息意识与情感以
7、及信息能力将会相应的发展。因此,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有助于增强教师的自我意识与反思能力。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人类已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在“信息时代”、“网络社会”、“高科技社会”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高度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大大地加快了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在“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的国际教育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迅猛的信息化浪潮正冲击着包括政治、经济、教育、军事在内的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令人瞩目的信息高速公路为我们提供的多种服务正在改变着人类的交往方式、学习方式直至生活方式。有理由认为,对于信息的各
8、种处理能力将是21世纪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听、说、读、写、算”同样重要的生存能力。教育也逐步成为新的时期中社会发展快慢的原动力,在世界的很多国家已经意识到了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并相继掀起了教育改革的浪潮。然而,教育能否创新,改革能否深入,教师的作用举足轻重。因此只有使作为学生的“指导者”的教师具有高度的信息素养才能培养出适应这些大环境的合格的人才。 二、研究的现实意义 首先针对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状况展开调查(重点对于XX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现在虽然一些学校已经意识到教师具备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但是很多教师对于信息素养的理解只停留在计算机操作上,甚至这种层面的认识还有一些人都未达到。想通过
9、这次调查论证更新教师观念,并提出教师应该具备的信息素养;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提升信息素养。并能够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结合学科课堂教学,重点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 二、本研究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一)课题的研究目标 1、探索网络环境下教师信息素养提高的途径和方法,初步构建网络环境下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模式。 2、结合教师教学实际, 建立基于校园局域网的教学资源库。 3、完善校园网站建设,建立网上教师论坛,构建独具特色的网上互动学习平台,提高教师利用网络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4、提高本校教师信息素养。(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结合学校实际,探索网络环境下教师信息素养提高的
10、途径和方法,研究如何通过专题培训和教育教学实践提高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初步构建网络环境下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模式。 2、结合教师教育教学实际,通过教师收集、整理、发布、运用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建立基于校园局域网的教育教学资源库。3、构建小学教师信息素养、能力目标体系和测评体系。研究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具体策略、途径及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模式。 4、完善校园网站建设,在校园网上建立教师主页和“教师之家”网上论坛,构建独具特色的网上互动学习平台。5、研究教师在运用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时的记录、感悟、反思与评论等随笔、教学日记、案例等,进行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通过提高信息素养来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研究。(三)
11、课题研究价值及创 本课题以研究在网络环境下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和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策略为重点,以服务教师教学为目的,立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立足于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立足于教师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改进的需要,注重教师在实际运用中提高自身信息素养,通过信息素养的提高来解决实际问题。 1理论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将探索网络环境下如何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教师培训、管理、考核、运行方式等,并形成可行的培训模式和理论,丰富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的理论,为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实践经验。 2实践研究价值 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将提高教师利用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管理、科研等的综合素质,推进教师专业化
12、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第二章 有关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基本理论和研究述评一、信息素养基本理论(一) 、何谓“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的。简单的定义来自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LA ),它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 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 信息素养涉及各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
13、很宽的能力,它包含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和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信息技术支持信息素养,通晓信息技术强调对技术的理解、认识和使用技能。而信息素养的重点是内容、传播、分析,包括信息检索以及评价,涉及更宽的方面。它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既需要通过熟练的信息技术,也需要通过完善的调查方法、通过鉴别和推理来完成。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是它的一种工具。 (二)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结构简析 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人类信息功能的不断强化,导致信息素养成为信息时代每个人所必须具有的社会生存的基本素质之一。教育信息化的中小学教师,要培养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后备人才,
14、首先自己要适应信息时代发展,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这样才能担起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重担。1、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的基本内涵信息素养.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的波尔于1974年提出,并被概括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后来又被解释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能”。1983年,美国信息学家霍顿认为教育部门应开展信息素养教育,以提高人们对联机数据库、通讯服务、电子邮件、数据分析以及图书馆网络使用能力。1994年,加利福尼亚媒体与图书馆教育家协会认为信息素养是从各种信息源获取、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是一种涵盖面较广的以获取、评估、
15、利用信息为特征的传统与现代文化素养相结合的科学文化素养。它应该是一个思想意识、文化积淀和心智能力、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能力系统。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既是一种能力素养,更是一种基础素质,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方面素养。 2、信息素养是中小学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 信息素养在人的综合能力体系中占有越来越突出的地位,它对增强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扩大知识面,了解科技动态,搞好科学研究、创新和管理活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1信息素养是中小学教师终身学习的基础。信息素养是中小学教师的基本素质,包括需要信息的能力,能够评价和使用所需要的信息、有效地利用所需要的信息能力,懂得如何学习,知
16、道如何组织知识,如何找到相关知识信息,具有对信息进行查找、识别、利用、加工、评价、创新、管理的知识、能力及观念、情感、意识、心理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是中小学教师整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素养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是终身学习的基石,是发展终身教育的核心要素。 2中小学教师急需开展信息素养培养。中小学教师肩负培养未来一代的重责,理应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但是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普遍较低,具体表现在缺乏信息的感知能力和注意力,缺乏信息学的基本知识、信息源的开发利用以及信息工具方面的知识,特别是缺乏信息资源的结构、信息系统的构成、信息检索技术的基本知识,缺乏查找、识别、利用、加工、创新、管理
17、信息的能力,信息道德有待于提高。 3、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能力结构分析 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教师个人能力的范畴,是教师个人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意识方面,了解信息的价值和力量,并能判断其正确性;在认知方面,了解信息的本质以及其多样化的形式,熟悉获取信息的方法,并具备评价、解释、组织及综合信息的能力;在技能方面,具备操作信息检索、处理传播的工具与系统,包括计算机、媒体系统和网络的基本能力,这是个人利用信息及其载体与外界有效沟通和互动所必备的条件之一。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能力结构主要包括信息道德、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知识等四个方面。 1信息道德。简要地说,是指中小学教师在信息活动中
18、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如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个人隐私、抵制不良信息等。2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指中小学教师对信息的敏感程度,包括对信息的识别与获取能力,对信息的分析、判断以及对信息的利用和评价素养。3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了解信息的本质以及其多样化的形式,熟悉获取信息的方法,并具备评价、解释、组织及综合信息的能力,具备操作信息检索、处理传播工具与系统的能力,包括计算机、媒体系统和网络的基本能力等。4信息知识。中小学教师信息知识主要包括:(1)信息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基本技能。 (2)多媒体或计算机辅助教学知识及基本技能。(3)运用网络环境进行教学的知识及运用技能。 (4)信息技
19、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知识及技能。二、国外关于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与实践(一)、 美国关于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标准和其他国家的有关规定1.颁发新的教师任职资格标准 加州教师证书委员会近期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一、二级水平技术证书和三级导师水平与管理水平证书标准于2000年9月起实施。这个“资格标准”与以前实施的“资格标准”的最大差别是,教育技术水平成为中小学教师任职的标准之一。其中技术证书一级为个人水平,考试目标是确保教师能够做到: (1)使用计算机及提高相关软件个人产出率; (2)通过因特网、万维网收集信息。开展研究; (3)操作一些普通的媒体显示设备。 技术等级二级为教学等级,其考试目标是确保教
20、师在以下情况下应用教育技术技能(至少是一级水平): (1)规定课程对提高更广泛的学习风格和能力的实际意义及价值; (2)提高学生掌握相关技术的能力; (3)运用技术更有效地迎合单个学生的需要。 2.高度重视师范生教育实践活动 据美国同行介绍,为期1年的实习教师(指在校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计划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支持,如全国优异师范教育委员会(NCETE)和霍姆斯小组(Holmes Group)都建议为新教师进行至少1学年(约15周)的实习训练。实习期间,实习教师必须和正式教师一样,每周在校工作5天,每天8小时,完全参与学校生活,并至少有两周全面负责其所任课班级全部教学活动的计划、实施和评价工作。同
21、时规定实习教师每周回母校1次,用2 3小时的时间,组织实习讨论会,在大学教师的指导下,总结本周的实习,讨论一些共性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如贝勒大学教育学院规定每门教育类课程都必须有一整天的实践教学课时。学生在4年中要去5所6所中小学实习。该院汤勒博士指出:“我坚信,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接触孩子和中小学,将来更能适应教师职业。(二) 日本关于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认识和规定一、日本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 日本文部省在2000年对公立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状况进行了调查,内容包括中小学的计算机设备、连入因特网的状况、软件的数量、教师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四大项目。此次的调查结果刊登在日本教育与情报
22、2000年4月号上。1教师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关于教师的计算机技术水平调查分为两个项目:一是能够指导学生使用计算机;二是能够操作计算机。调查结果显示如下表(1),能够指导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教师占总数的267,能够操作计算机的教师占总数的574。表(1)能够指导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教师与能够操作计算机的教师比例能知道学生使用计算机能够操作计算机小学28.752.7初中26.159.3初中26.067.6平均26.757.4 能够指导学生使用计算机是指:能在学科教学中灵活使用教学软件进行授课,指导学生学习。能够操作计算机是指:能使用文字处理、表格计算、数据库、互联网等相关软件,有效地利用计算机。再具体地说,
23、能完成以下两项者,即可被视为能够操作计算机:能够从磁盘中调出文件进行查寻、修改、复制等;能使用文字处理系统;能使用表格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排序和求和;能使用数据库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能使用互联网查询、下载有关信息。2教师在各学科教学中使用计算机的状况初中教师主要在技术、理科、数学等学科教学中使用计算机,而高中教师则主要在职业、数学、理科等学科教学中使用,学科使用计算机的教师人数占该学科教师总人数的比例如表(2):表(2)教室在各学科中使用计算机的比例语文数学理科技术外语职业初中13.544.446.690.616.3高中9.036.132.612.869.4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日本中小学教师信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论文 中小学 教师 信息 素养 培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6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