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光纤温度传感器.doc
《毕业论文光纤温度传感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光纤温度传感器.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 要本文从光纤和光纤传感器以及光纤温度传感器的发展历程开始详细分析国内外主要光纤温度测温方法的原理及特点,比较了不同方法的温度测量范围和性能指标以及各自的优缺点。通过研究发现了当前的光纤温度传感器的种类和特点,详细介绍了光纤温度传感器的原理,种类和各自的特点和优缺点。可以根据这些传感器各自特点将各种传感器应用到不同的领域,本文也简要分析了各种光纤温度传感器的运用范围和领域。本文还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比较详细地分析了介绍了空调器的基本结构,工作电气原理和基本的热力学过程。本文对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案也做出了详细地介绍分析。关键词:光纤,光纤传感器,光纤温度传感器,运用领域,空调器,空
2、调器原理Abstract1 引言:光纤温度传感器是一种新型的温度传感器它具有抗电磁干扰、耐高压、耐腐蚀、防爆防燃、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其中几种主要的光纤温度传感器: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干涉型光纤温度传感器、光纤荧光温度传感器和基于弯曲损耗的光纤温度传感器更有着自己独特的优点。与传统的传感器相比具有一下优点:灵敏度高;是无源器件,对被测对象不产生影响;光纤耐高压,耐腐蚀,在易燃、易爆环境下安全可靠;频带宽,动态范围大;几何形状具有多方面的适应性;可以与光纤遥测技术相配合,实现远距离测量和控制;体积小,重量轻等。它将在航空航天、远程控制、化学、生物化学、医疗、安全保险、电力
3、工业等特殊环境下测温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本论文中将详细分析当前光纤温度传感器的主要种类和各自的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2 论文要求:(1)详细分析国内外主要光纤温度测温方法的原理及特点,比较不同方法的温度测量范围和性能指标。(2)掌握空调器的工作电气原理和基本的热力学过程。3 毕业论文综述: 70年代中期,人们开始意识到光纤不仅具有传光特性,且其本身就可以构成一种新的直接交换信息的基础,无需任何中间级就能把待测的量与光纤内的导光联系起来。1977年,美国海军研究所开始执行光纤传感器系统计划,这被认为是光纤传感器问世的日子。从这以后,光纤传感器在全世界的许多实验室里出现。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
4、中期近十年的时间,光纤传感器己达近百种,它在国防军事部门、科研部门以及制造工业、能源工业、医学、化学和日常消费部门都得到实际应用。从目前的情况看,己有一些形成产品投入市场,但大量的是处在实验室研究阶段。光纤传感器与传统的传感器相比具有一下优点:灵敏度高;是无源器件,对被测对象不产生影响;光纤耐高压,耐腐蚀,在易燃、易爆环境下安全可靠;频带宽,动态范围大;几何形状具有多方面的适应性;可以与光纤遥测技术相配合,实现远距离测量和控制;体积小,重量轻等。 目前,世界各国都对光纤传感器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几个研究工作开展早的国家情况如下:美国对光纤传感器研究共有六个方面:这些项目分别是:光纤传感系统
5、;现代数字光纤控制系统;光纤陀螺;核辐射监控;飞机发动机监控;民用研究计划。以上计划仅在1983年就投资12-14亿美元。美国从事光纤传感器研究的有美国海军研究所、美国宇航局、西屋电器公司、斯坦福大学等28个主要单位。美国光纤传感器开始研制最早,投资最大,己有许多成果申请了专利。 英国政府特别是贸易工业部十分重视光纤传感器技术,早在1982年有该部为首成立了英国光纤传感器合作协会,到1985年为止,共有26个成员,其中包括中央电器研究所、Delta控制公司、帝国化学工业公司、英国煤气公司、Taylor仪器公司、标准电信研究所及几所主要大学。 德国的光纤陀螺的研究规模和水平仅次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6、,西门子公司在1980年就制成了高压光纤电流互感器的实验样机。 日本制定了1979-1986年“光应用计划控制系统”的七年规划,投资达70亿美金。有松下、三菱、东京大学等24家著名的公司和大学从事光纤传感器研究。从1980年7月到1983年6月,申请光纤传感器的专利464件,涉及11个领域。主要应用于大型工厂,以解决强电磁千扰和易燃、易爆等恶劣环境中信息测量、传输和生产全过程的控制问题。 我国光纤传感器的研究工作于80年代初开始,在“七五”规划中提出15项光纤传感器项目,其中有光纤放射线探测仪、光纤温度传感器及温度测量系统、光纤陀螺、光纤磁场传感器、光纤电流、电压传感器、医用光纤传感器、分析用
7、传感器、集成光学传感器等。预计“七五”期间的研制成果可达到美、日等国80年代初、中期水平。 半导体吸收型光纤温度传感器基本上是80年代兴起的,其中以日本的研究最为广泛。在1981年,Kazuo Kyuma等四人在日本三菱电机中心实验室,首次研制成功采用GaA、和Care半导体材料的吸收型光纤温度传感器。由于人们对半导体材料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半导体制造和加工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人们对采用半导体材料来制作各种传感器的前景十分看好。在90年代前后,出现了研究以硅材料作为温度敏感材料的光纤温度传感器。在1988年,Roorkee大学R.P.Agarwal等人,采用CIrD(化学气象淀积)技术,在光
8、纤端面上淀积多晶硅薄膜,试制了硅吸收型光纤温度传感器。同年,Isko Kajanto等人采用SOI结构,以光纤反射的方式,制作了单晶硅吸收型温度传感器。目前,以GaAs 和CdTe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的吸收型光纤温度传感器,已接近实用化。 国内对半导体吸收型光纤温度传感器的研究起步较晚,兴起于90年代后期。主要集中在清华大学,华中理工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他们对该种类型的传感器结构,特性和系统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实践。但大量的研究只集中在GaAs半导体作为感温材料的传感器上,与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仍有较大差别。4 光纤温度传感器的特点:光纤温度传感器与传统的温度传感器相比具有很多优点:光波不
9、产生电磁干扰,也不怕电磁干扰,易被各种光探测器件接收可方便地进行光电或电光转换易与高度发展的现代电子装置和计算机相匹配光纤工作频率宽动态范围大,是一种低损耗传输线,光纤本身不带电体积小质量轻,易弯曲,抗辐射性能好,特别适合于易燃、易爆、空间受严格限制及强电磁干扰等恶劣环境下使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光纤温度传感技术的应用研究已取得丰富成果不少光纤温度传感器系统已实用化成为替代传统温度传感器的商品。所有与温度相关的光学现象或特性本质上都可以用于温度测量基于此用于温度测量的现有光学技术相当丰富。对于光纤温度传感器的研究占到将近所有光纤传感器研究的20。光纤温度传感器的研究除对现有器件进行外场验证、完
10、善和提高外,目前有以下几个发展动向:大力发展测量温度分布的测量技术即由对单个点的温度测量到对光纤沿线上温度分布以及大面积表面温度分布的测量:开发包括测量温度在内的多功能的传感器:研制大型传感器阵列实现全光学遥测。光纤测温传感器是用光纤来测量温度的。有两种方法可实现。一是利用被测表面辐射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点;利用光纤将辐射能量传输到热敏元件上,经过转换再变成可供纪录和显示的电信号。这种方法独特之处就是可以远距离测量;另外一种方法是利用光在光导纤维内传输的相位随温度参数的改变而改变的特点,光信号的相位随温度的变化是由于光纤材料的尺寸和折射率都随温度改变而引起的。5 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在光纤
11、中传输的单色光波可用如下形式的方程表示E=式中,是光波的振幅:w是角频率;为初相角。该式包含五个参数,即强度、频率w、波长、相位(wt+)和偏振态。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就是用被测量的变化调制传输光光波的某一参数,使其随之变化,然后对已知调制的光信号进行检测,从而得到被测量。当被测物理量作用于光纤传感头内传输的光波时,使的强度发生变化,就称为强度调制光纤传感器;当作用的结果使传输光的波长、相位或偏振态发生变化时,就相应的称为波长、相位或偏振调制型光纤传感器。5.1强度调制5.1.1 发光强度调制传感器的调制原理 光纤传感器中发光强度的调制的基本原理可简述为,以被测量所引起的发光强度变化,来实现对
12、被测对象的检测和控制。其基本原理如图所示。光源S发出的发光强度为的光柱入传感头,在传感头内,光在被测物理量的作用下强度发生变化,即受到了外场的调制,使得输出发光强度产生与被测量有确定对应关系的变化。由光电探测器检测出发光强度的信号,经信号处理解调就得到了被测信号。5.1.2 发光强度调制的方式利用光纤微弯效应;利用被测量改变光纤或者传感头对光波的吸收特性来实现发光强度调制;通过与光纤接触的介质折射率的改变来实现发光强度调制;在两根光纤间通过倏逝波的耦合实现发光强度调制;利用发送光纤和接收光纤作相对横向或纵向运动实现发光强度调制,这是当被测物理量引起接收光纤位移时,改变接收发光强度,从而达到发光
13、强度调制的目的。这种位移式发光强度调制的光纤传感器是一种结构简单,技术较为成熟的光纤传感器。5.1.3 发光强度调制型传感器分类根据其调制环节在光纤内部还是在光纤外部可以分为功能型和非功能型两种。强度调制式光纤传感器的特点 解调方法简单、响应快、运行可靠、造价低。缺点是测量精度较低,容易产生偏移,需要采取一些自补偿措施。5.2相位调制 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原理通过被测量的作用,使光纤内传播的光相位发生变化,再利用干涉测量技术把相位转换为光强变化,从而检测出待测的物理量。如图5-40其中图a、b、c分别为迈克尔逊、马赫-泽得和法布里-珀罗式的全光纤干涉仪结构。5.3 波长调制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波长
14、调制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如图5-41。6 光纤温度传感器6.1几种光纤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和研究现状光纤温度传感器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功能型和传输型两种。功能型光纤温度传感器是利用光纤的各种特性f相位、偏振、强度等)随温度变换的特点,进行温度测定。这类传感器尽管具有”传”、”感”合一的特点但也增加了增敏和去敏的困难。传输型光纤温度传感器的光纤只是起到光信号传输的作用以避开测温区域复杂的环境对待测对象的调制功能是靠其他物理性质的敏感元件来实现的。这类传感器由于存在光纤与传感头的光耦合问题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且对机械振动之类的干扰较敏感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光纤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和研究现状。6.1.1分布式光纤温
15、度传感器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是一种用于实时测量空间温度场分布的传感器系统。分布光纤传感器系统最早是在1981年由英国南安普敦大学提出的1983年英国的Hartog用液体光纤的拉曼光谱效应进行了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原理性实验1985年英国的Dakin在实验室用氩离子激光器作为光源进行了用石英光纤的拉曼光谱效应的分布光纤温度传感器测温实验同年Hartog和Dakin分别独立地用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光源,研制了分布光纤温度传感器实验装置:此后。分布光纤温度传感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研究出了多种传感机理有的还使用了特种光纤。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是基于瑞利散射、布里渊散射、喇曼散射三种分布式温度传感器。分布式光纤
16、传感器从最初提出的基于光时域散射fOTDRl的瑞利散射系统开始经历了基于0TDR的喇曼散射系统和基于0TDR的布里渊散射系统使得测温精度和范围大幅提高。光频域散射fOFDR)的提出也很早,但只有到了近期伴随着喇曼散射和布里渊散射研究的深入使OFDR和它们结合才显示出了它的优越性。基于0TDR和OFDR的分布式温度光纤传感器已经显示出了很大的优越性所以基于OTDR0FDR的分布式温度光纤传感器仍将是研究的热点尤其是基于OFDR的新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土耳其Gunes Yilmaz研制出10km、温度分辨率为1、空间分辨率为122m的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在国内,中国计量学院
17、、重庆大学、浙江大学等单位根据应用的需要先后开展了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的研究。中国计量学院1997年研制了一种用于煤矿、隧道温度自动报警的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系统,该系统光纤长为2km测温范围为一50150测温精度为2温度分辨率为O1:2005年设计制造出31km远程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测温范围0100,温度测量不确定度为2温度分辨率为01,测量时间为432s空间分辨率为4m。6.1.2 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光纤光栅温度传感技术主要研究Bmgg光纤传感技术。根据Bragg光纤光栅反射波长会随温度的变化而产生”波长移位”的原理制成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1978年加拿大渥太华通信研究中心的KOHiU等
18、人首先发现掺锗石英光纤的光敏效应采用注入法制成世界上第一只光纤光栅(FBG),1989年,Morev首次报导将其用于传感。英国TA1lsoD利用椭圆纤芯突变型光纤研制出温度分辨率为O9、曲率分辨率为005的长周期光纤光栅曲率温度传感器。意大利AIadicicco利用非均匀的稀疏布拉格光纤光栅fThFBGsl同时测量折射率和温度该传感器的温度分辨率为01在折射率145、133附近的折射率分辨率分别为10-s、104。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利用光纤光栅的金属槽封装技术将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的灵敏度提高到O02:哈尔滨工业大学把光纤光栅粘贴在金属半管上使其分辨率达到004:黑龙江大学光纤技术研究所提出了一种
19、光纤光栅fFBGl的Ti合金片封装工艺,使温度灵敏度达到005。6.1.3 光纤荧光温度传感器光纤荧光温度传感器是目前研究比较活跃的新型温度传感器。荧光测温的工作机理是建立在光致发光这一基本物理现象上。所谓光致发光是一种光发射现象就是当材料由于受紫外、可见光或红外区的光激发所产生的发光现象。出射的荧光参数与温度有一一对应关系通过检测其荧光强度或荧光寿命来得到所需的温度的。强度型荧光光纤传感器受光纤的微弯曲、耦合、散射、背反射影响,造成强度扰动,很难达到高精度:荧光寿命型传感器可以避免上述缺点,因此是采用的主要模式荧光寿命的测量是测温系统的关键。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用一种商用的环氧胶做温度指示f
20、含有多环芳烃化合物:PAHs)。PAHs在用紫外光激发时发荧光荧光的强度随环氧胶周围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该传感器可监测20100范围内的温度。日本东洋大学根据Tb:Si0,和Tb:YAG的光致发光(PL)谱与温度有关将其制成光纤温度传感器。在3001200K的温度下Tb:Si0,的PL峰值在540nm时的光强随温度的升高单调减小Tb:YAG晶体的PL谱的形状随温度变化。韩国汉城大学发现lOcm长的Ybn、E一双掺杂光纤在915nm处两荧光强度的比值在20300间与温度成指数关系这种双掺杂系统对于测量苛刻环境的温度非常有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利用半导体GaAs材料对光的吸收随温度变化的原理。研制出测
21、温范围:O150;分辨率:05的光纤温度传感器。燕山大学设计了一种利用荧光波分和时分多路传输技术通过检测红宝石晶体的荧光强度实现温度测量的系统该系统的测温范围:30160:分辨率:05。海南大学用激光加热基座法生长出端部掺Cr的蓝宝石荧光光纤传感头该传感器的测温范围:20450:分辨率:1。中北大学用一种镀有陶瓷薄膜的蓝宝石光纤作为传感器的瞬态高温测试系统该系统的测温范围:12002000。分辨率:1。6.1.4 干涉型光纤温度传感器干涉型光纤温度传感器是一种相位调制型光纤传感器。它是利用温度改变MachZehnder干涉仪、FabryPerot干涉仪、Sagnac干涉仪等一些干涉仪的干涉条纹
22、来外界测量温度。英国的Samer KAbi Kaed Bev用长周期光纤光栅做成MachZehnder干涉型光纤温度传感器其温度分辨率为O7。燕山大学研制出基于白光干涉的FabrvPerot光纤温度传感器其测温范围为一40100分辨率为001。哈尔滨工程大学研制出数字式MachZehnder干涉型光纤传感器其测温范围为35cC80,压力、温度、位移分辨率分别为003kPa、007、25斗m。干涉式光纤温度传感器工作示意图6.1.5 基于弯曲损耗的光纤温度传感器基于弯曲损耗的光纤温度传感器利用硅纤芯和塑料包层折射率差随温度变化引起光纤孔径的变化、光纤的突然弯曲引起的局部孔径的变化的原理测量温度。
23、乌克兰采用EBOC伍ngIishBickford Optics Company)生产的多模阶跃塑料包层硅纤芯光纤HCNH,已做出基于弯曲损耗的光纤温度传感器其测温范围一3070灵敏度达到O5。法国研究出测温范围一2060。灵敏度为0。2的基于弯曲损耗的光纤温度传感器。国内主要是对光纤的弯曲损耗与入射波长、弯曲半径、弯曲角度、弯曲长度、光纤参量和温度等的关系做了一些研究。实验装置图如图1所示。6.2 几种光纤温度传感器的特点及各自的研究方向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干涉型光纤温度传感器、光纤荧光温度传感器和基于弯曲损耗的光纤温度传感器分别具有独特的优点和一定的不足,因此它们的研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论文 光纤 温度传感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6551.html